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現代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分析論文

現代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分析論文

1大學校園文化的基礎理論研究

現代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分析論文

(1)談到校園文化,我們要先分析一下什麼是:“文化”。首次給文化下完整定義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他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認為,文化是一個複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裏得到的一切能力與習慣[1]。

(2)高校和文化有天然的緊密關係。高校對文化的作用和人才培養一樣,是高校與生俱來的功能。高校的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大學校園文化,社會文化的發展也需要高校。要充分發揮高校文化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基礎性、綜合性作用。

(3)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程度,決定着一個社會的發展水平,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棟樑和未來事業的接班人。學校有責任培養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的大學生。大學生的培養,不僅需要一大批教授的辛勤勞動,同時更需要全體老師的努力和大學校園文化環境的薰陶。大學校園文化為大學生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大學生在校園文化的薰陶下,提高社會組織能力、協調合作能力、競爭適應能力,促使大學生更快更好地成長成才。大學校園文化體現在很多方面,如:校園設施文化、校園文學文化、校園學術文化、校園藝術文化、校園娛樂文化、校園體育文化、校園道德文化[2]。以上種種校園文化方式相結合,整體上反映着大學校園文化的現狀及發展方向。我國目前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還有很多工作要創新與落實。

2大學校園文化的培育和創新研究

校園文化不是一項籠統的工程,其具有多個層面、多個角度和多個層次的特點。發展和建設校園文化不僅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同時也要具有明確的目標,另外還要有系統的理論觀點和有序的探索。高校着力於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不斷地運用新穎的教學模式,以此更加全方位的推行素質教育活動,科學的改進校園文化活動,細緻的構建教育體系。校園文化建設,涉及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問題,涉及全體學生的素質,精神風貌諸種問題。很多高校都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品牌發展、特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載體,校園文化所體現的育人理念無時無刻不在發揮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師生為參與主體的優秀的校園文化體系,再加上校園環境的地理空間以及大學精神為核心的羣體文化,是高校育人重要途徑。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點和突破口,是提升學校學生層次和品味的關鍵所在,是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3大學文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1)大學校園文化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為準則,隨着我國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日益凸顯,也就是説,大學在做好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還要大力加強為社會服務的`職能,更好的為地方經濟做出自身應有的貢獻,地方經濟的繁榮昌盛又會為高校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這雙贏的發展目標。

(2)高校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理念起源於美國。早在19世紀初,美國的著名教育學家就提出,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解決當地的實際問題,大學的人才資源要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高校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是教育與科研之外的又一職能,這也是地方發展需求的一種必然趨勢。

(3)高校要全面的發展學科、人才和科研的優勢,用於面向地方,開展應用型研究,促進產、學、研結合和科研成果轉換。高校要確定科研工作服務當地社會、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並對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引導各項工作,緊密的結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為地方的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方面,積累豐富的經驗,這樣不僅會促進辦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科研工作的繁榮。產學研結合,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體現:

(1)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明確科研方向。高等學校承擔着“文化傳承、文化傳播和文化創新”的重任。科研定位準確,科研方向明晰,就可以取得豐碩的成果。

(2)強化科研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探索產學研模式。在科學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把科學研究的成果進行轉化,主動地服務地方經濟,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模式。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鍛鍊了高校教資隊伍,大量的學生參與其中,為學生走上社會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3)為企業服務,高校與眾多企業合作,為企業提供科研成果及技術支持。更好的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服務,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

(4)密切聯繫地方的行政部門,在開展多層次、多方式的社會服務的當今社會,文化顯然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生產要素,高校是創造知識和傳承文化的園地。高校可以與地方政府、建設局、規劃局、文物處、園林處等行政職能部門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在地域文化傳承、城市發展建設等方面,為地方政府和各職能部門提供多層次的智力支持。

(5)重視實踐教學,開展校企合作,實現企業、系部、學生“三贏局面,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尋求產學研合作項目。讓企業界有突出成就的人士來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講師,給學生講授實踐知識和技能。倡導“案例教學”,即把實際設計案例帶入課堂,結合學生課堂作業進行項目實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過來高校學生又可以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僅有助於其明確定位、履行使命、凸顯價值。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服務是地方高校的本職責任,這項責任一定會在經來的發展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持續的、堅持不變、永恆的主題,我們所有教研工作人員的工作將是任重而道遠。

4結束語

總之,校園文化的建設,應該從如何有利於培養新型人才出發,積極創建有利於學生成長的優良環境。使每個學生生活於其中,有意無意地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諸方面都受到薰陶、感染,從而實現對學生時代性格的塑造。通過努力,培養出有着崇高理想的、有高度創造力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對祖國未來的建設可以做出突出貢獻的有用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燦莉、李雙紅、王光厚.精雕細琢育英才——安師大思政教育實現“三個課堂”聯動創新[J].安徽教育.2010.10:22-24.

[2]趙子華.地方高校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實證研究——以吉首大學為例[J].中國電力教育.2008.07:30-3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j3e8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