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語文教學的案例論文

語文教學的案例論文

有效的語文教學,是指遵循語文學習規律的,順應語文學習環境的,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高效益、低消耗的語文教學。在教學中,投入較少的成本,贏得較大的收益,並讓孩子獲得學習的喜悦感,是每個教師不懈的追求。

語文教學的案例論文

一、有效鑽研文本、恰當取捨教學內容、巧妙設問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有效地鑽研教材,一要抓住年段訓練重點,二要結合文本本身寫作特點來研讀取捨教學內容。每一篇課文都是具有獨特的語言現象和表達風格的。仔細朗讀文本,你就能發現它在語言上的特點。

【案例一】

《搭石》一課,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什麼是搭石:“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這段文字表達上雖很簡潔,但用詞準確、傳神。這段簡潔的文字講清了什麼是搭石,這使學生體會到了搭石的外在美;仔細研讀,發現從“根據水的深淺”“平整方正”“橫着”“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等重點詞語中可以讀出家鄉人的善良之美、智慧之美這些內在美。這一段的思想感情和語言文字表達得統一、和諧,因此,這往往是較好的教學突破口,可以選擇這一段在課堂上多用些力。

對於閲讀教學來説,言語形式才是語文教學的立足點,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通過語感實踐反覆誦讀,在認識上、情感上習得和積澱語感,更要引導學生從煉字的角度品味語言,思考這種思想情感為什麼用這樣的語言文字來表達,從而懂得運用語言,掌握滲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動活潑的語言文字。

【案例二】

在學習《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一課時,當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理解課文後,教師如此設問:“是啊,本來美好的事物,為什麼讓它變得如此悽慘、荒涼?”接着詢問學生,學生們回答説:“因為戰爭。”教師再設問:“同學們都知道了答案,那作者他知道嗎?是呀,作者明知是戰爭,為什麼不直接説,而要一遍一遍地追問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通過四人小組討論,明白了反問句有時候比陳述句表達的情感更強烈,也感悟到了這是詩歌“反覆”手法的正確運用,它強調了渴望和平的情感,分清了語言的層次,加強了詩歌的節奏感。這樣的問題,提綱挈領,富有啟發性,讓學生不僅知道寫了什麼,還知道是怎麼寫的,正所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站在單元高度,恰當使用課程資源設計教學是有效教學的起點

教材中一個單元內容的編排,是編者的智慧結晶。創造性地使用課程資源,注重整合,考慮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會讓學生的視野、思維更加開闊,更具有邏輯性。

【案例一】

在執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一課時,因其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所以教師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這個單元是中外童話的學習,之前大家也讀了很多童話。讓我們走進童話世界,大家扮演不同的人物,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和我打個招呼!”師生互動後,教師説:“我感受到了熱情、友好、幽默……也感受到了超常的魔力、豐富的想象力……童話世界真是魅力無窮!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奇妙的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瞭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邊説邊在大屏幕上出示:瞭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感受童話的魅力。之後讓學生齊讀。結課時佈置了三個作業:(1)借閲或網絡閲讀本單元的童話原著。(2)把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講給同學和父母聽。(3)和好朋友編演童話劇。

把導讀中的要求在進入本單元第一課時的學習時讓學生知曉,學生就明確了學習目標,師生均有了方向感。結課時作業的設計,能更好地圍繞本單元的學習目標進行語言實踐活動,教學效果也好。

【案例二】

教學略讀課文《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開課時,教師出示了兩段文字:“在被燒的村子的圍牆旁邊,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綠色上衣,坐在原來那河岸邊削着什麼東西,並且不時回過頭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幾條道路,好像在等準似的。從孩子嘴裏飛出婉轉的歌聲。”“遠遠的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來,像個小鴨子一樣抖着頭上的水,用手揉一下眼睛和鼻子,嘴裏吹着氣,望着媽媽笑。”教師讓學生猜猜兩段文字寫的是準,並用一兩句話介紹(夜鶯和雨來)。之後教師概括説這兩個孩子都是在戰爭中用自己的勇敢和機智來保護家同的小英雄。(板書“戰爭”)還有一箇中國孩子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寫了封信來呼喚和平,(板書“和平”)他是——(生:雷利。)教師總結説:“我們發現,這三篇課文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在“戰爭與和平”這一單元,課文都是圍繞兒童展開的。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詩歌,看看它寫了什麼,又是怎樣寫的。走進詩中體會吧!”

作為一個單元的最後一篇閲讀課文,這樣的開篇,讓學生又一次對本單元的主題、編排特點、寫作曰的等方而做了梳理,加深了印象,提出了學法,實現了學生與文本、教師、編者的“多維對話”,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三、課堂要富有情趣,為學生知識的主動建構提供保障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1.提供的課程資源要富有情趣、

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豐富的資源和材料作為支撐。豐富、大量、具有開放性的課程資源使教學保證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創造了學生動手實踐、直接體驗、感性認識的機會,從而讓課堂富有情趣。

【案例一】

聽過很多教師講《稱象》,有一位教師在講前讓學生認識大象,他選取了一隻正在水裏洗澡的可愛的小象和一家三口象在水邊散步時温馨的畫面。這些精美的畫面,讓學生的心為之一動,為下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2.根據文本特徵,恰當選擇教學策略,讓課堂富有情趣

【案例二】

《三月桃花水》一課文質兼美,上課的教師沒有過多地設問,把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她採取的策略是發揮語言的優勢,一是教師的語言與文本表現的`秀麗陰柔之美相得益彰;二是課堂導語的起承轉合很自然,很優美,就如一條奏着樂、唱着歌,清澈、明亮的春水,把學生自然地引進文本,又從文字中拓展開去,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滿了詩情畫意。整堂課以讀助講,以讀代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品味,認識到作者運用了比喻、排比、擬人的手法,採用範讀、指名讀、引讀、男女生對讀等方式,體味比喻句式的形象美、排比句式的整齊美、擬人句式的情感美,品評語言,感悟語言,積累語言。整堂課在書聲琅琅中充滿了情趣,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四、引領發現、自主體會是有效學習的核心

有效的閲讀應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主動地建構知識,這樣,有效學習才能得到保證。閲讀是一種發現,是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和合理想象後獲得閲讀體驗的過程。因此,課堂上巧妙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獲取知識,這個過程最重要。

【案例】

《三月桃花水》的教學運用了多種閲讀方法,引領學生自主發現,分享體驗。

1.啟示性朗讀,發現寫法。

課堂伊始,教師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的兩個疑問句後,讓學生找出與第一自然段相對應的段落,引領學生在邊讀邊思考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問答形式的表達方法,自然簡潔。在學習“比金子還貴啊,三月桃花水!”這句話時,教師有意識地調換了前後兩部分,即“三月桃花水,比金子還貴啊!”,讓學生先誦讀,之後談感受,在讀中品味倒裝句的特點,明白這樣寫情感會更濃,表達效果會更好。

2.比較誦讀,自主體驗,提升文學素養。

站在單元的高度,本課最後質疑探究:同樣寫春水,《三月桃花水》與《春潮》有何不同?教師以恰當的音樂做背景,男女生分別讀文,讓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由於地域不同、作家不同、時代背景不同,所描寫的春水也迥然不同。在雄渾與輕柔、陽剛與温婉的對峙-碰撞中體會文章的特點,初步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水平,提升語文素養。

五、注重積累並綜合運用是有效教學的歸宿

學生需要積累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語言積累、文化積累、形象積累等。我們要根據文本特點,學會取捨,選擇恰當的積累內容並在實踐中運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案例】

教學《巨人的花園》,根據年段,以及考慮到這是外國文學作品,在選進教材時進行了刪節、改寫,其寫作風格、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已經與原文有很大出入,所以在教學時沒有把“分享快樂、分享愛”“愛能感化冷酷的心靈”等人文性作為重點,而是選擇重點讓學生們積累詞語,並在實踐中運用鞏固。一開課,就讓學生們朗讀兩組詞語:(1)請用高聲、誇張的語氣讀讀大屏幕上的詞語: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這些詞讓你感受到的是什麼?(2)請快速、低聲讀讀這些詞語:北風呼嘯、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這些詞又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是啊,不同的詞語向我們傳達着不同的情感!然後讓男女生分別讀這兩組詞,在誦讀中一遍遍感悟、積累。接着教師設問:這兩組詞語分別寫了什麼樣的花園?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這個問題就揭示了課文的主旨。在積累詞句、感知詞語意思的同時,輕鬆完成課文所要表達的“情”。在課結束前,教師讓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加上自己的想象,藉助文中的插圖,描述有孩子的花園”,又一次運用了詞語,積累了詞語,培養了想象力,練習了表達能力。

這個案例以詞語為線索,學詞語、用詞語,輕輕鬆鬆理解了課文內容,一課一得。特點鮮明,環節簡單,紮實有效。

有效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和共創的人生體驗,應當讓學生在努力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尋找到學習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7yp3p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