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鄉愁 >

《鄉愁》課文導學

《鄉愁》課文導學

《鄉愁》一詩語言的質樸之美在於如同口語,富於生活氣息;典雅之美又在於精麗,富有獨特的韻味,是經過錘鍊加工的。

《鄉愁》課文導學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詩嚴謹的結構,精巧的構思。

2.掌握通過分析意象感知詩歌內涵的方法,品讀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

3.體會作者濃厚強烈的思鄉情懷。

一、預習導學

【鏈接材料】——作者簡介:余光中(1929~)當代詩人和詩評家。湖南衡陽人。現居台灣。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1948年發表第一首詩作,次年隨國民政黨軍隊赴台。1953年10月參加《創世紀》詩刊,致力於現代主義詩歌創作。主要作品有《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詩集《靈河》《石室之死》等,詩論集《詩人之境》《詩的創作與鑑賞》等。其中《鄉愁》一詩,因為形象而深刻地抒發了遊子思鄉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讚賞。他的詩,兼取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神深刻,抒情細膩纏綿,一詠三歎,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被尊為台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文章,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強調作家的民族感和責任感,善於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檢查學生讀詩(注意節奏和重音)。

二、探究展示:

1、“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鄉愁》裏,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這一轉化的?(這首詩運用了哪些形象來表現鄉愁?)

2、詩中,詩人抓住“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這四種物象表達內心情感。説説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昇華的。(意在抓住這首詩的四個中心物象來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3、愁是凝重的,詩中為何卻説“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

4、詩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效果?

5、整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有什麼感受?

6、“鄉愁”的含義

7、以“讀__________”(餘詩中的句子),我聯想到_____________ 。(課外詩詞曲均可)”為例造句,請説説余光中《鄉愁》讓你想起了什麼?

8、請學生依照詩作中的“鄉愁是……”這一句式也來寫一寫鄉愁,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多句。)

三、練習反饋:

天 窗

江南月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瑩,開設在光線不足的卧房。對於我們小孩來説,天窗不僅為我們平添光亮,更讓我們感受到許多無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蟬還在院落裏高大的梧桐樹上鳴唱,田野裏的蛙聲就此起彼伏地歡快起來。穿着母親縫製的方領衫,枕在她的懷裏,仰起小臉,有時可以看到明月高懸,透過天窗,瀉下輕輕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過母親的衣櫥,在青磚地上畫成一團銀亮的光斑。一顆兩顆美麗的星星,也趕熱鬧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親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語。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視線放大,把美麗的想象撐起,星空的神祕和趣味便注滿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這一扇天窗,卧房裏便舞動着遊絲般的輕柔和温馨。母親手搖蒲扇,緩緩地扇着,涼風便一絲絲地滑過肌體,愜意極了。她一邊藉着絲絲縷縷的亮光給我扇風,一邊給我猜各樣的謎語:“開嘛開白花,結嘛結四牛角。”我答是母親在池塘裏採的紅菱,母親便誇我聰穎。這還不夠,母親總是拗不過我的撒嬌和對故事的喜愛。每每此時,她會不由自主地抬頭凝望天窗外一顆兩顆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間搖曳出蓮花般的清潤和痴醉。常常,母親的聲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撫遍我的全身,溢進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因為有了這扇天窗,更讓我感受到萬般雨意千般詩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來了,星星躲起來了。唯有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細雨,如煙般籠着鱗鱗的瓦片和一扇玲瓏的天窗。童稚的心靈,透過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綢緞,若是裁剪一匹讓母親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潤潤,濕漉漉,彷彿倏的一下鑽進我的心裏蔓延開來。

⑤仲夏,多雷陣雨。屋內,昏黃的燈苗閃閃爍爍的,把燈光裏縫製衣服的母親的影子在牆上拉得好長。雨點如一名來自天界的樂師,水鄉澤國便奏起了鏗鏘有力的天籟,嘩啦嘩啦的。聽久了,聽熟了,就能辨出,雨聲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響在玻璃天窗上的樂音;粗獷一點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點。雨點輕輕重重、緩緩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響,泛漾起細細的波紋。迄今為止,我一直認為這是我所聽過的最美的純天然的交響樂呢!雨勢來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樂曲作罷,衣服上便留下了母親細細密密的針腳。

⑥記憶中,老屋的天窗總是與母親的身影相伴;現在,它時常浮現於我的腦海,一些細節還那麼清晰。也許生命早期的記憶是一個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竅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時光的深處,生命難免也會有陰暗的死角。那麼就讓我們常常提醒自己,不論何時、何地、何境,都別忘了開一扇心靈的天窗,讓皎潔的月光,讓燦爛的星輝,讓詩意的雨聲,讓婉轉的鳥鳴……都一一灑進心房。

(選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刪改)

1.文章圍繞“天窗”,寫了哪些體現母愛的事情?

2.品味文中兩處畫線句,按要求答題。

(1)賞析下面句子。

雨點輕輕重重、緩緩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響,泛漾起細細的波紋。

(2)解釋下面句子的含義。

也許生命早期的記憶是一個人生活的根吧!

3.説説文章以“天窗”為題的作用。

4.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隨着母親的身影,讓“我”感受到許多無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節選取蟬的鳴唱、蛙聲的歡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圖。

C.第③節“涼風便一絲絲地滑過肌體”中,“滑”字既寫出風的輕柔,又表現母愛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過雨景和月景的對比描寫,抒發了“我”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感傷。

5.文章結尾寫“生命難免也會有陰暗的死角……不論何時、何地、何境,都別忘了開一扇心靈 的天窗”,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現這一哲理的事例,請簡要敍述一例。(3分)

《童年》 《名人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名著:《 》

事例:

拓展閲讀:《鄉愁》藝術特點

《鄉愁》是余光中先生的一首抒情名詩。詩人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出四個具體的物象,把綿綿的'鄉愁、無限的愁思注於筆端。而鄉愁的產生,鄉愁的無奈,卻巧借“距離”表現出來。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詩中這樣的句子:“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由此可見,詩人在每個詩節中抒情時都給讀者設置了一個“距離”情境。從字面上看,似乎是簡單、機械的重複,而細細地品味,卻覺得妙意無窮。

先從時間上説,年少時,因為求學與母親產生“距離”,從而“鄉愁”產生;成年時,因為謀生,與新娘產生“距離”,“鄉愁”產生;人到中年,因為歲月無情,與母親陰陽相隔,“鄉愁”油然而生;而如今,政治的原因,使得故土可望而不可及,“鄉愁”無時無刻不困擾着詩人。你看,詩人用“距離”讓我們切實感受到“鄉愁”的存在。

再從距離的實質性來看“距離”的妙用。我們都知道,距離產生美是靠距離的遠近來完成的。這還得從四個抒情物象説起。作者在四個不同的時間段用了四個不同的物象來傳送着“鄉愁”。分別是“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從表面上來看,我們會發現,“郵票”“船票”連接的兩頭,距離較遠;而“墳墓”“海峽”連接的雙方似乎只有一步之遙。然而,我們再品味一下,你會發現詩中所傳送的鄉愁,距離較遠的,可以通過“郵票”“船票”來傳送,來傾訴,來實現;而看起來距離較近的,儘管距離是近了,似乎也可以傳送、可以傾訴,卻難以實現。真可謂“實遠而近,實近而遠也”。而真正困擾作者、使得作者憔悴的,恰是那雖近猶遠的鄉愁。作者便是藉着這微妙的“距離感”,讓讀者感受到鄉愁的存在、鄉愁的微妙與無奈。

“有奈”是常人所共有的,能喚起讀者的共鳴;“無奈”才是本詩所要表現的主題。作者巧妙地借用“距離”讓讀者由遠而近,再由近及遠。遠近間鄉愁畢現,遠近間體味出鄉愁的無奈,遠近間主題實現,遠近間才真正品味出鄉愁的內在。因為本詩真正要表現的不是纏綿悱惻,也不是兒女情長,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壯愛國情懷。

如果沒有四個精練的物象,我們難以感受到鄉愁的存在;如果沒有“距離”我們便無法體味到“鄉愁”的真諦。

標籤: 鄉愁 課文 導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xiangchou/7qj2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