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桃花源記 >

讀《桃花源記》有感(集錦15篇)

讀《桃花源記》有感(集錦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桃花源記》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桃花源記》有感(集錦15篇)

讀《桃花源記》有感1

看到《桃花源記》這一標題,不由得斷定:這篇文章定是描繪一個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寫景文吧!

開頭呈現出了一個漁夫形象: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不由得眼前一亮,也不禁浮想聯翩:桃花源會是什麼樣的呢?

繼續往下讀,桃花林展現在眼前。芳草萋萋,看起來新鮮美好,落花雜亂地躺在泥土上,一片粉紅,令人神往。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山為何會有小口?口裏有光又是為何?口的那一邊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漁人此時的想法也跟我一樣,他丟下小船,從口進入,好不容易擠進去後,再走幾步路,眼前的景象令我和漁人豁然開朗。

房屋整齊地排列着,良田、美池、桑竹應有盡有,田間的小路交錯相通,家禽隨處可見。更重要的是,這裏的人們在辛勤地勞作,有説有笑,小孩和老人都怡然自樂,這讓漁夫很驚訝,當今世界的人是不會這樣快樂的!

這裏的人們看到了漁夫都大吃一驚,他們都紛紛請漁夫到他們家中做客,瞭解當今的朝代。經過一番周折後漁人離開了桃花源,讀到這,我停了下來。細細品味着那裏人們的熱情好客,與一個村民説的一句話:不足為外人道也。我相信他們定不會完全信任漁夫,那他們要幹什麼呢?我繼續往下讀。

果不其然,漁夫找到了太守,請他派人隨他前往桃花林他們尋着先前漁夫記下的標記尋找着他們定會找到的!我想。那麼桃花源裏的人會怎樣呢?

可看到下面,我不禁皺起了眉,他們迷路了。這根本不現實!再看,南陽劉子驥也未尋到,這樣的結局令我不解,我開始認為作者陶淵明並不是單純地想去讚美桃花源,而是另有深意。

我們知道,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是黑暗的,官場腐敗,社會壓抑人心,整個中國被黑雲籠罩着。而陶淵明竟能寫出如此仙境,那定是他的理想世界百姓安居樂業,沒有壓迫,沒有悲痛。

真相漸漸清晰了,文章的結尾是再沒有人尋到桃花源,也就暗示了他那樣的時代,是不可能尋到這樣一份光明的。陶淵明在理想與現實中徘徊,用理想來諷刺現實,用現實來擊碎理想,這樣看來,理想是敵不過現實的,這就是讓陶淵明感到痛苦的原因。

或許理想能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撫慰,但它在現實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所以説,接受現實,勇於面對現實,甚至改變現實。或許理想能轉變為現實。理想與現實,既相互對立又可相互轉換,而這兩種情況是以人們自身為基礎的,而更深層次的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尋。

讓我們心中擁有桃花源,眼中擁有殘酷的現實,看似矛盾,但實則是成功的重要法寶。

讀《桃花源記》有感2

前段時間學的課文《桃花源記》,無疑是我讀過最特別的文言文了。它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名篇。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了一個理想中的世外桃源,這裏“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裏沒有戰爭,沒有壓迫,所有人在此安居樂業。這個幸福的世外桃源,是陶淵明的理想。美麗的桃源,桃花翩翩飄落,夢幻縹緲。這裏的人們,人比花更嬌,淳樸熱情,善良友好。

在讀完整篇文章時,我的內心是嚮往的,這個世界太理想化了!再後來,知道它是個虛擬世界,心中不免唏噓歎惋。仔細一想,從古至今,社會總是動盪浮躁的,人們一直只為了某個目標而奔波,腳步匆匆,哪裏會有時間創造這樣的世界?

試想,在如此吵雜躁動的21世紀,誰人不在奢望也有一個“桃花源”,誰人不希望住在這樣一個“桃花源”。我們身邊聲音吵吵嚷嚷,空氣混混沌沌。誰曾幾何時,我全身上下每個細胞都叫囂着:“離開這裏!去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不要留在這裏!快走!”可惜,紛亂的世俗,養出紛亂的性格,如今沒幾個人能安靜的在陽光燦爛的午後捧着一本書;沒幾個人能耐心的傾聽別人的的故事。是的,你有多久沒和別人説過你的內心了?你又有多久,沒聽過別人的內心了?陶淵明所在的東晉是動盪的,是黑暗的。可如今生於和平社會的我們,心中的聖土又在哪裏?我羨慕桃花源世界裏的人,能有一顆純潔安樂的心,守得住本心、善心、寧靜心。

現在的我們,請平息躁動,在心中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心靈需要有一個能寄託願望的小世界,那裏有自己,有夢想,有寧靜,有獨享其樂。既然我們不能尋到陶淵明筆下落英繽紛的“桃花源”,那我們就塑造自己風格的“桃花源”,因為精神世界燦爛盛大,守得住本心,方能讓其在寧靜中開出一朵朵聖潔的小花,花香四溢,堪比桃源!

讀《桃花源記》有感3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是我在讀完《桃花源記》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在世事紛爭中,想有這麼一個桃花源,洗盡鉛華,與世無爭。

《桃花源記》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所作,呈現出一個安樂、美麗的理想境界,其所表達出的對黑暗現實的抨擊不滿及對美好世界的追求發人深省。在作者優美寫意的筆觸下,我眼前浮現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桑竹脈脈,人笑晏晏。這裏生活悠然,人人自得其樂,令我心嚮往之。

我認為這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不問外世,不着煩瑣,人們沒有大的慾望,鄰里之間沒有紛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行其所,自得其樂。這是淡泊,是悠然,是一種安定,是知足常樂。所有的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所有的歌舞昇平、塵世喧囂都遠去,歸來只餘一片真心。正如《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心”。當繁華落幕,一切附加的葺飾都不在意,只守着一方靜土,一脈温情,一個怡然的微笑。這,就是桃源之理想所在。

不禁想到現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節奏極快,一切都爭分奪秒。無心再駐足欣賞一株春桃,無意再與家人好友多些親切的深談。同時,快節奏帶來的還有功利心。不知何時,似乎做一件事已不在乎過程,重要的僅是結果;又不知何時,先祖留下的傳統寶藏已無太多人潛心靜會。這個世界嘈雜喧鬧,只聞那一串又一串匆匆而又沉重的腳步聲。及此,再無怡然。試想,每個人都急着奔赴終點,錯過了一道復一道風景,又如何會有快樂?我們應該學習桃源人那種安居樂業、不急不緩、"往來種作"、"怡然自樂"的生活態度。

再言,現代社會迅速發展,人們能力提升的同時,也難免會有些競爭。競爭不是不好,但怕的是於競爭中引出的紛爭。朋友曾對我開玩笑到:“現在社會呀,就是憑實力競爭也得小心三分,怕遭人掛念啊!“人心不可知、不可測,這才是最令人心寒的`。為了一些功名利祿,捨棄初心,捨棄真情,這種事層出不窮。那種桃源式熱心相助、相惜相樂,去了哪裏?我們應該學習桃源人那種淡泊安然、相扶相助的處世真情。

摒盡那種種繁華修飾、世間紛爭,吾心安處,獨一世外桃源。惟願有一桃花源,且以怡然洗鉛華。??

讀《桃花源記》有感4

三四月裏看到桃花,往往都只會想起兩樣事來:林黛玉的《桃花行》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當然往往想起前者更多些,因為《桃花源記》令我印象至深能驀地一下想起的未必是桃花滿園的景象,而是有很多攢積匯聚在一起,成為我對它的理解和記憶。

小的時候讀《桃花源記》,認認真真翻譯下來以後,只是覺得有趣。直到現在,都覺得與其説它是一篇散文,倒更不如説它是一部小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不一定如所有小説般嚴格分明,但每一句都精彩,每一句都讀着有感覺、有味道。再説了,陶淵明本就隨性嘛。

迫不得已的隨性。

小時候沒想這麼多,只是總覺得神祕、好奇,好奇幾乎都源於“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那大約是神光吧,“小口”後面是什麼?“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些人的思想可真封閉。“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聽着就讓人愉悦的景象。

甚至傻乎乎地去問母親:“自劉子驥後為什麼沒有人再去尋了?真是可惜。”當時我是嚮往的,後來聽説全國有好多地方都稱自己那裏是“桃花源”,並不覺得高興,潛意識裏覺得桃花源不該是以一個旅遊景點的形式存在,理解它的人方能進去,漁人只是好運氣而已。

媽媽微笑着説:“自然尋不到。肯定作者不願讓人知道這個地方啊。”

尋不到,或是,根本不存在。

讀《桃花源記》有感5

似乎是因為閒適,還似乎因為心緒煩亂,總之,對於如今的一些親歷和見聞有一種見了也是白見,説話似乎更是多餘,就是那麼一種感覺。手邊的書,已經翻過不知時日,邊邊角角已經破損露白,我不忍再次拿起。於是,從書架子上取下了《簡明歷史辭典》,雖然也是“辭典”,但與時髦的“開心辭典”,畢竟截然不同。我百無聊賴地翻着,介紹陶潛的簡短文字,映入眼簾,方曉得所謂的陶潛,乃大名鼎鼎的陶淵明是也。於是,我又找到了《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找到了《桃花源詩並記》,讀了起來,詩我不懂,更喜歡不起來。

我覺得,詩歌,總該是浪漫的,哪怕就是憤世嫉俗,也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從我懂事到如今,我始終不曾有過激情,更不曾有過任何浪漫。為什麼會是這樣?我也無從解釋。我僅知道,人所以在苦水裏掙扎,人之所以吃本來難以下嚥的粗劣的食物,根本的是在拼爭,是在同自己,同自然,同客觀環境拼爭,渴望見到光明,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即便沒有錦衣玉食的奢望,起碼該有吃飽穿暖的境遇。

於是,我一直嚮往着能有這麼一天。

在我人到中年的時候,這樣的境遇,終於屬於了我。不光屬於了我,也屬於了多數國人。這本來是該喚起我那罕有的激情的,可是,事實又把我那激情的萌芽送到爪蛙國去了。我仍舊沒有任何激情。

今天,我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才似乎真正找到了我缺少激情的根本所在。好了,不説我自己,還是説《桃花源記》吧。

《桃花源記》,是一篇很好的散文。説它好,根源在於文字的樸實,故事的奇異,留給人的無窮的回味。換了酸溜溜的文人,一定要把什麼“繞樑三日而不絕”而扯上。我可不這麼做。我以為,“酸”是最沒出息的。我一貫瞧不起那“酸”,來實的,比什麼都強。

《桃花源記》,説的是在晉孝武帝的時候,一個武陵漁人,打魚的時候迷了路,結果走進了與世隔絕很多朝代的“桃花源。”桃花源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文章的描述是這樣的:這裏全是桃樹,並且是“落英”“繽紛”。“落英”是指桃花,而“繽紛”,則是形容桃花的繁茂。漁人見了這樣的景象,感到驚異。大約只有世間少有,才會有如此的驚異吧。漁人走出了桃林,從山的小口穿過,覺得豁然開朗,見到的是土地的平坦,地域的開闊,房舍的整齊,這裏有良田美池與桑竹之類。縱橫交錯的羊腸小路,雞犬相聞的平靜生活的景象,是宜人的。這裏的人們,和外邊的人,沒什麼不同,可是,他們竟不知道,外邊是什麼朝代,光知道有秦朝,不知道漢朝,至於魏晉,就更不知道了。這裏的人們,一連數日,紛紛用酒食款待漁人。臨別,這裏人囑咐漁人,這裏的情形,不要對外人説。漁人把來路做了標記。可是,再回來尋找那桃花源,卻找不到了。

事實上,所謂的桃花源,是一個沒有君主,沒有剝削,人人勞動,人人平等的空想社會。雖然是空想,但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勞動,卻是理想的。我最贊成的,不是那空想,而是那平等和自適。

據有關資料記載,陶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於沒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等官職,不滿士族把持政權,對當時亂世之俗既不肯適應,又不能反抗,遂辭官歸隱,過躬耕生活。他長於詩文辭賦,其詩大多描寫農村生活及自然景色,語言質樸精練,真實感人,具有獨特的田園詩風格。他的散文《桃花源記》馳名。

我很喜歡《桃花源記》,主要是它那“空想”的主張與那樸實無華的文字。

我依舊不斷地翻看我的那些舊書,褶皺的邊邊角角,雖經多次敷平,卻又重新捲起。我無奈。也只能無奈。我仍舊務實。浪漫,與我無緣。當朝霞微露的時候,我總會不禁想到陶淵明,想到他筆下的《桃花源記》。我經常問自己:空想,難道不也是一種解脱或寄託麼?

讀《桃花源記》有感6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

桃花源。

那個讓陶淵明魂牽夢縈的人間仙境,無税無徵,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豐衣足食,與儒家的大同社會相似,在我們今天看來,小康社會都比桃花源更美好,但在當時黑暗的東晉末年,這樣的社會也只是筆下的虛妄。

陶淵明其實是有“大寄於蒼生”之志的,但一人之力,終究難擋天下大勢,“菊,花之隱逸者也,”周敦頤這樣評價他,消極避世,老莊思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等也都是在記載他隱居後的生活,他的一腔抱負無法實現,但筆下的文章清新自然,令人忘俗。

桃花源中的世界再平常不過了,村中人和諧相處,民風淳樸,正式住即心之所向,我覺得這篇遊記最令感動的是,作者的渴望,桃源是飄渺的,可他仍在執著的尋找,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漁人“處處志之”,劉子驥“欣然歸往”表明了作者對安寧生活的嚮往,心之所向,讓他雖知桃花源本不存在,但仍不放棄立志尋找,身處黑暗的無間社會,心在美好的桃花瓊林。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飄屢空,晏如也”不知千年後的今日陶令是否在桃花源裏耕田,是否斟一壺美酒,酩酊大醉,下筆驚神?春風輕佛,仿若桃花簌簌而落,掩遮了那個叫做“桃花源”的仙境……

讀《桃花源記》有感7

徜徉於萬千星河和紛擾世間,他卻始終都能持本心而為。在一次次努力嘗試過後,迎接他的,不過是更新的落寞罷了。他毅然決然放下了所謂的官場,抱着對未來的熱愛,一壺酒,一手卷,一人小酌獨醉,隱於山間,自成一派。用詩詞,歌賦人生

正是這樣的陶淵明,讓我們遇見了那個世外桃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在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每個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得,沒有所謂繁花似錦,沒有外界紛紛擾擾,只有一個純真隨性的理想王國。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他,活成了多少人理想的樣子。不拘泥於世事之中,只求問心無愧,用灑脱去面對人生的苦難。到底是怎樣的人才能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隨性。他擺脱了世俗,雖隱於世外,卻依舊抱着對生活的樂觀和初心,從此在晨昏中收穫對未來的飽滿期許,在他的詩意人生裏種田耕耘。歲月也似乎對他格外優待,歷盡千帆後,歸來,他依然是那個曾經胸懷大志的少年。世事雖會磨去少年的稜角與狂傲,卻也留下了內斂和風華,在歲月中沉澱了最好的從容與曠達。他在理想與現實中秉持自己的初心,活的沒有絲毫鬱氣。山來便登山,雨來便撐傘,恣意而為,悠然迎接人生中的每次潮起潮落,聽茶聲,撫琴絃,焚香養犬,執一手書卷,回憶那年杏花微雨,感歎世間那些痴兒。最後,伴夕陽,飄然長辭。可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不被那蝕骨的塵俗迷了眼,又有幾人能對那榮譽,財富,視若無睹?

如今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太快,多少浮躁的心靈那麼輕易地就被這眼前浮浮沉沉的繁華迷了眼,從而丟失了自己,丟失了本心。

我,也曾迷失過,也曾被榮譽,掌聲包圍過,也曾沉迷於自己微不足道的成就中妄自尊大。那時的我,文章有所小成,有幸參加幾場比賽,僥倖獲得了些殊榮,便沾沾自喜。文筆也就漸漸浮躁擱淺了,而當我終於回望那些曾經握筆苦讀的日子,想起我那願踏遍山河、看遍人間疾苦浮沉,願以筆為矛,以紙為盾的少年初心時,我已不我。面前的我,神情傲慢,文字虛浮,筆力生疏,寫出的文字,已不再有光澤和靈性,我沉溺在一味追求文字表面繁華的泥淖裏,難以自拔。那生硬堆砌的一段又一段辭藻,早已埋沒我當年那份質樸無華的初心。

曾經的榮譽早已不在,徒留我一人,在稚嫩地“追名逐利”怪圈中,兜兜轉轉,如何也寫不出曾經那樣靈動的文章來,早已丟失了最初的那份感動。我想起,在我還未被掌聲、鮮花迷亂雙眼時,用稚拙乾淨的文字書寫自己的青春、描繪驕傲的理想時,多麼陶醉。而如今的自己,一味用華麗的外表,掩飾文章其中的空虛。驀然回首,我早已找不到來時的路和當初的自己。

是什麼時候,我已如此浮躁,如此狂妄,將青春帶給我的熱血變成了驕傲的稜角。又是何時,我迷失了自己,一味沉迷於榮譽,鮮花中,失了本心。

於是重新回到文字,回到詩歌中,回到我最開始出發的地方。潛心於文字本身的樸實無華,潛心於自己尚未走遠的書寫本心。在萬家燈火闌珊處,我捧着星辰破碎後溢出的光,許自己將永遠忠於自己,披着月亮,奔向理想和人生。不亂於心,不困於塵,不畏將來,不懼過往,這是陶淵明的人生。也是,我現在重新想要活成的樣子。

遇見桃花源,遇見那片美景依舊,遇見那份汪洋恣意,還有那份珍貴:靜守本心。

讀《桃花源記》有感8

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在心裏歎道:哎,世上竟有人可以描繪出如此美好的小世界。

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禍連年的東晉末年,他看到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離失所,處處一片哀慼,心中的良心促使他哀民不幸,從而對那時黑暗的現實極為不滿。因此,在他心中,漸漸形成了一個寡國小民、民風淳樸、寧靜安樂、風景優美的小世界。

文章第一段寫了漁人遇見桃花林,描寫了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麗景色,暗示漁人即將到往一個美麗的去處。

文章第二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看到寧靜喜樂的景象。寫老人幼童“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男女往來種作,村內雞犬相聞,一片和樂融融之景。漁人生活在東晉末年的現實社會,亦是看到民生疾苦,自己也是窮困潦倒,如今看到眼前一片和平景象,不知心內作何感想?

第三段寫村中人與世隔絕已久,“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又寫村內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見村內人的熱情好客,友善温情。村內人若想到放漁人離開桃花源,很可能會給桃花源內的人帶來災難,但是他們只是提醒漁人説:“不足為外人道也。”村裏人也可能和樂已久,心地純善,料不到世外人心險惡,故而縱虎歸山。

第四段寫漁人背棄諾言,“處處志之”,將自己所見桃花源説與太守聽。這真是可惡極了。但是時代如此,或有內裏詳情,漁人何辜!

結尾寫品德高尚的南陽人士劉子驥尋桃花源,“未果,尋病終”。自他以後,桃花源再無人問津了。即使是現在,世人雖然不知道桃花源如何去,也心嚮往之。

中國現在是個和平的國家,但是社會上仍然會發生讓人咬牙切齒的惡事,尤其現在校園欺凌、社會欺凌事件時有耳聞,自殺者不可數之。法律也心有餘力不足,而道德又不足以約束良心已經被矇蔽的人。這種時刻,就更加嚮往民風淳樸、寧靜喜樂的桃花源啊!

讀《桃花源記》有感9

江面上微波盪漾,迎面吹來的清風洗去了一天的疲憊,他慢慢地在船頭躺了下來,雙手插在後腦勺後下,感受着這如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大自然之美。他的工作簡簡陋陋,一介莽夫之身,只得做江上漁夫。

在讀《桃花源記》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是一篇遊記。桃花源,想必就同黃蓉住的桃花島一樣吧,遍地桃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美。

待自己學過了《桃花源記》,才知道這世外桃源之美——可惜非人間得所。劉子驥想必也是嚮往這等寶地之去欲無為之境,才“欣然規往”。

忽逢

船隻隨着江流飄蕩,晃晃蕩蕩,睏意襲來,他也眯上眼睛準備睡一覺。一縷似有似無的桃花香在江面奔馳,清風挽撫來的花香更是使人沉醉。

他這才起身,遠遠眺去,江上一片乳白色的雲霧,轉頭而看,眼前亮紅一片,沒有一點差色的染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使人離不開眼。

將船綁在一邊後,他慢步走上了岸。已經破爛不堪的草鞋踩在落花上,完全沒有如同平時那般的疼痛。他卻皺了皺眉頭,內心的疑惑漸漸升起,促使着他向前走。

桃花林的盡頭是一條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的小溪,它細細的身軀襯着旁邊的大山,青石奇險。他觀察了許久,才發現山腳有一個小洞,裏面好像隱隱約約透出了光亮。

在好奇心的再一次驅使下,他環顧着四周,慢慢地走了進去。這個洞口小腹大,並不好走,他推了推身邊的石頭,繼續往前走。

民風

光線在眼前驟然加劇,使他晃不開眼。拿手一遮,這才看清“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之景。

他新奇地看着,走着,感受着陽光曬來的暖洋洋,感受着腳下土地的芬芳。路旁,一位老人正抱着小孩,與小孩相樂,笑容滿面。見到了他,老人笑着問他從哪裏來。

這淳樸民風,在這亂世之中是那麼的難得。

心境

我也有一個“桃花源”,它深埋在我的心中。它能帶給我心靈上的平靜,能讓我疲倦的身軀渙出動力,激勵我前行。

若真有這世外桃源,我也希望能夠去到那裏,或為客,或成為他們的一員。看那良田美池,隔篁竹聞水聲,聽那悠悠鳥鳴……

讀《桃花源記》有感10

大約是桃花匝濃,亦或是村人淳樸。無論是如何,今日的《桃花源記》確實是別有一番趣味。

它的語言樸實無華,像是平日家中常做的小菜。雖有些平淡,卻不至於讓人膩味。初看雖平平,再閲變驚色。一座隱匿於繽紛桃花之中的村落,就這樣展現在我的眼前,不似電影那樣虛幻----我聞得見灶台上的飯香,聽得見孩子們的嬉鬧,看得見那稻田間的勞作。一草一木均是那樣的真實而令人沉迷,不但驚豔了那隨心而入的漁人,也驚豔了我因現代詩詞而感到的黯然。

在無數的評論裏,總是有許多人去糾結桃花源是否存在的問題----要我説,何必呢?它是在世俗喧鬧之外的一方淨土。無論是否真的存在,總是給人們一絲安慰和幻想,成為心中不被世事所擾的代表。可一旦被發現,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漁人”,闖入、打破碎那迷人的寂靜。我們唯一的一點念想,也便會隨之破滅了。

我不怪那貪心無知的漁人,亦不可憐那“尋病終”的高尚之士。我只是惋惜,惋惜那歡聲笑語,不復留存在這一片落寞之中了。那繽紛的桃花,自然就失去了一種別樣的、帶有人氣兒的美----若無人面紅,哪來桃花濃?只待千百年後,這迎風飄舞的桃花,終究會乘風而去,消失在天地之中,不復當年的驚豔了。

讀《桃花源記》有感11

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後,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在金錢的誘惑下,漁人忘記了當初智者告訴他的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訓誡,竟把線索賣給了出價最高的電視台,做一次導遊,再去一次桃花源。

又是沿溪行,依舊忽逢桃花林,仍然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又到了桃花源頭,又看到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和數朝的遺民。桃源人看到他們的來到,頗為不悦,但本着來者是客的古風,設酒殺雞作食。記者們享用着酒食,一邊拍奇聞趣事,桃源訪談很快拍完了。

一拍完,就拿到外國去放,老外大叫good,將當年的金蛤蟆獎頒給了他們。

消息很快傳回來,傳到一直找不到下一個經濟增長點的太守耳中,太守立馬興奮起來,決定部署以開發桃花源為龍頭的經濟戰略。

首先貸款10億元,建直達桃源的高速公路,再貸款5億元拓寬水渠,為滿足遊客的需求,建一棟60層的星級賓館。不僅如此,還請陶淵明寫一篇《新桃花源記》,拉明星當形象大使,到處唱我愛桃花源,就像老鼠愛大米。於是,一些好玩貪玩會玩的主兒如蒼蠅一般湧來。自從飛機場修起來後,桃花所剩無幾,並且沒有一枝開了花。

讀《桃花源記》有感12

最後,我想起來了,十一歲的夢是有結尾的。

夢中的桃源鄉里人告訴我,桃花源這個地方一定存在,只要你相信它,肯對這個地方念念不忘,那你定會過上平和寧靜的日子,縱然不如這裏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雞犬相聞水草豐美,但它另是一種境界,淡中真境,境中本然,既是那般。

每個人心中都可以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吧。

那我問,漁人呢,你們難道不記恨他?

他們笑笑:“庸人而已,不必理會。”

最後我問:“桃花源這個理想神境隨着消息的泄露不合常理的消失了嗎?”

男女老少皆笑言,沒有,我們和桃花源,一直都存在。

讀《桃花源記》有感13

疑慮從未在心頭被消除過,只是隨着年紀的增長,對《桃花源記》的理解又不一樣了。那些小時候無關緊要的問題便再少提了,不過那分好奇和嚮往卻一直未改。

長大一點,可能疑慮會更多吧,為什麼問題反而少了呢?

曾經有一次夢到桃花源的,那是在桂林一個被稱作“桃花源”的地方遊玩以後所做的夢。

良田、美池、桑竹,佔盡人傑地靈的地方呵。

我忘記自己是怎樣乘着一隻破舊棕黑的小舟從不見天光的山洞裏一點一點浮出到外面的世界,也許是見到那一點“神光”,加快了搖槳的速度,只為了一個“豁然開朗”。

於是我從未體驗過的感覺便撲面而來印在十一歲的夢裏。一個鄉村,帶着照在古書旁邊的黴綠銅爐上的陽光的氣息。那種感覺何等神奇。眼前彷彿出現先秦時血光刀影和婦兒的哭喊,倏地,又不見了,卻是恬然的田園景象。一目瞭然的幾排草屋縱橫排列,翁媪緩行遲語,壯士扛鋤挑水,婦人荊釵布裙,兒童歡鬧無憂。

夢至此卻戛然而止了。在我渴望一個結局時,夢卻消失了。

這個夢和古文書上所理解的一樣——桃花源只是個虛構的地方。但我口上説信心裏也不信。多麼真切的感受啊!三百二十字的話讓人想到了千年往衷,幾幅畫面,一段故事。而且完全吸引的住人!我覺得自己完全不需以教輔書的眼光來評析其寫作手法。有我的感受,這就夠了。

十一歲的夏便在“後遂無問津者”的一個句點裏結束。但我和桃花源的緣以及對《桃花源記》的所思所悟也許才開始。

讀《桃花源記》有感14

讀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有人認為這篇文章有復古主義傾向,想讓人類社會回到遠古時代“老死不相往來”的天地中去。我不贊同這種説法。如果我們回到古代,那麼中國申奧就不會成功;中國就不會加入WTO;中國的“飛天夢”就不會實現……所以,我認為《桃花源記》借用“頌古非今”的手法,嚮往理想社會,是作者所處社會政治腐敗,戰亂不斷的否定。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志士,黎明百姓,均嚮往美好的生活……正如文中寫道“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萌,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糜王税”。真可謂是“世外桃源”。“南陽劉子冀,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就連高尚人士也向往桃花源,説明當時顛沛流離的人們對理想生活的憧憬有多強烈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不正是對社會的不滿嗎?同樣,晉朝時,由於政治腐敗,社會治亂,引起人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以至於陶淵明虛構一個故事,抒發自己的情感與抱負。

故此,我認為本文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們表現出對生活強烈的不滿,抒發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與此同時,作者也告訴我們只有社會安定,人們才能安居樂業。所以,我希望大家能為世界和平,為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儘自己的綿帛之力。

讀《桃花源記》有感15

讀完《桃花源記》,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陶淵明用淋漓盡致的詞句構造了一個多麼寧靜,祥和,美麗的世界!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我彷彿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幽幽的桃花林中,桃花生機勃勃,爭奇鬥豔,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花朵中透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記煩惱與憂愁。’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看出桃花源中人們的熱情。我彷彿看到了外人到來時桃花源中人們好奇的爭先恐後的迎接他。

陶淵明借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倒出了在東晉時期腐敗的社會中人們期望的和平。的確,在那時桃花源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説到和平,我寧可去尋找這樣的桃花源。現在這個世界中,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貪婪矇蔽了人們的雙眼,使得多少無辜的百姓受到傷害啊!我想,恐怕更多人想去桃花源了。

可是桃花源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必不存在。現在這個社會,自私,腐敗已逐步侵蝕我們原本純潔的靈魂。甚至有些人像征服整個世界。這些可笑的想法,只會顯示出他們的醜陋。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覺得醜陋的思想蓋住了湛藍的天空,蓋住了天真的笑容,更蓋住了純潔的心靈……

所以,我們不能讓這種醜陋繼續蔓延下去,我們要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壞思想排斥出去。我們要根生地固國家之間的友誼,繼續促進國家之間的友誼,像“地球村”一樣互通有無,和平共處。這樣,地球就會變成一個真正的“桃花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taohuayuan/vmw7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