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勸學 >

從《勸學》看荀子的教育觀

從《勸學》看荀子的教育觀

在説理文中,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覆地説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不過一般大都是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説明事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從《勸學》看荀子的教育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從《勸學》看荀子的教育觀

荀子處在我國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全國大統一的局面即將形成的時代,是戰國後期的一位儒學大師。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系統地闡述了學習的作用、作用,學習應有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途徑和策略等,勉勵人們努力學習。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了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因原文較長,一直以來入選中學課本的只是其部分內容,為了統觀全貌而無斷章取義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筆者對《勸學》全篇的觀點加以梳理,並在條分縷析的基礎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為學這一重要理由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顯,並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提出“學不可以已”的論斷,體現了荀子與時俱進、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勸學》開篇即亮明觀點:“學不可以已。”學習不能中斷,學習不可停止,這樣的觀點反映了荀子要隨着時代前進,不斷獲取新的知識,不斷提高認識事物能力的一種迫切要求。先秦時代生產力還不夠發達,科學技術水平也談不上先進,荀子能有這樣的理念,能提出這樣的觀點是很不容易的。

這首先基於荀子對學習作用的深刻認識。“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説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有所發展,有所提高。直木“以為輪,其曲中規”;木材經墨線量過,就能取直(“木受繩則直”);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會變得鋒利(“金就礪則利”),這些事例説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轉變原來的狀況。根據同樣的道理推論,人經過“博學”以及“日參省乎己”的修養,就可以增長知識,培養品德,鍛鍊才幹,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成為一個“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可見學習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學習對改造人的品性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這裏還有一點不可忽視。荀子説:“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還説:“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這就説明,通過學習、教育,不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轉變人的社會習俗。教化的作用於此可見。

其次,荀子能提出這樣的觀點,還取決於他對學習作用的深切領悟。作者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比喻來説明學習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習見習聞的情況組成四組比喻(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説明在人的固有條件並無變化的情況下,藉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同理推論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是因為君子善於利用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使自己發生質的變化。這種“學而後知”的觀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第三,人之為學還必須注意兩點。其一,必須選擇環境,也就是荀子所説的“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二,必須謹慎行事,也就是荀子所説的“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二、申述為學的'態度應持恆專一,只要肯下工夫,就會有一定的收穫

論述這一理由,作者首先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之後才點明本意:“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一個人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緊承這一論斷,作者又反面設喻,説明“不積”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對照,説明“積”與“不積”效果完全不同。人們掌握知識、培養品德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積累,逐步發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次,從 “舍”與“不捨”的角度來論述學習貴在堅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騏驥與駑馬對比,接着用朽木與金石對比,説明事物的好壞成敗,關鍵在於“舍”與“不捨”。人們學習,如果一曝十寒,時學時輟,再簡單的知識也學不會;如果能持之以恆,即使再艱深的知識也可學會。最後,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進行對比,説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用心專一,才能獲得成功。至此,有關“積”的內容已經闡述得十分清楚,於是作者緊扣“用心專一”進行小結:“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意為如果不專心致志,對事物的理解就不能豁然貫通;如果不精誠努力,就不能使自己的工作出類拔萃。而善行積累了,也不必擔心不能彰顯:“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三、論述了為學的策略、步驟以及求教於人的重要性,兼及接待求教者所應持的態度

學習從哪裏開始,到哪裏終結?荀子説:“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説的是學習的策略、步驟,應該從誦讀經書開始,到讀典章禮制終了。它的作用在於,從做士人開始,到終於成為聖人。一個人為學如果能持續地努力不懈,自然會深入而有所得,這樣一直學到死而後終止。所以治學的具體步驟可能有終結的時候,至於對治學的作用卻不能有片刻的疏忽。之後,荀子逐一介紹《書》《詩》《禮》《樂》《春秋》這些儒家經典著作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並歸結到“在天地之間者畢矣”,意思是天地之間的精華都盡在其中了。這裏荀子對有關學習的內容、作用以及學習的終極目標都作了詳盡而深刻的闡述,讓學者有所遵循而不致迷茫。

為了引深議論,荀子又將“君子之學”與“小人之學”,“古之學者”為學與“今之學者”為學兩相對照,指出其本質差異,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為學的“方便之法”和“迅疾之徑”的命題(即“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應該説這樣的立論在先秦諸子著述中是極其罕見的,因而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至於對求教者所應持的態度,荀子主要強調了如下幾點:

第一,“君子如響”。意即君子對待來請問學業的人,問一答一,不多不少,好像聲音的迴響一樣。

第二,“問楛(kǔ)勿告”。言所問如不合禮義,可以不必告訴。第三,“有爭氣者,勿與辯也”。言如果有人意氣用事,無理而爭,則不必同他爭辯。

第四,對求教之人要先行考察。“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意謂君子接待向他請教的人,必先考察一下來者是否合於禮義之道。如果合於禮義之道就接待他,否則就避開他。

第五,區別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態度。荀子提出:“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意思是,如果來者很有禮貌,則可以同他談談道的方向;如果來者言語很謙遜,則可以同他深入地談談道的內容;如果從來者的表情上看出他確是心悦誠服,然後可以同他談談道的極致。這也就是荀子所倡導的“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不急躁,不藏私,不盲目,皆順其人之可與不可進行教導)。

四、提出做學問須專心致志而以學之全、學之粹為最終目的的觀點

荀子首先設比(“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然後推出觀點:“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不能觸類旁通和不能專一於仁義的人,不能算是善於學習的)。之後從容不迫地從正面講明“學也者,固學一之也”(所謂求學,就是要自始至終堅持地學習,專一地學習)的道理,又從反面取例,做出普遍性的概括:“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有的人求學,一下子能鑽進去,一下子又因不能堅持而退出來,這樣做的是普通人)最後,順理成章得出結論:“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所學必須全面而徹底,然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學者)

唯恐道理還不能講得透徹,讀者還不能盡知其意,作者又從反面申論,用人處世間的各種切身感悟和體驗酣暢淋漓地闡述為學必須求全求粹的道理:“君子知夫不建全不粹之不足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君子是理解學得不建全面、不精純就不能算作完美的道理的,所以用記憶力把所學的東西連貫起來,用理解力把所學的東西聯繫、貫通起來,效法心目中最欽佩的人,把古人的一言一行當作自己的行為規範,把有害於自己學習的事物除去,然後一點點扶持培養自己的學問)這是一段寫得非常精彩的文字,值得我們反覆玩味,尤其是做學問須“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的“貫通”思想,更應該成為學者治學的一條寶貴經驗而奉行不悖。

綜上所述,荀子所謂學習的重要性,就是學習可以轉變人的習性,提高人的才智和品行。所謂學習的正確策略,就是不能只苦思冥想而要面向實際,善於學習和利用前人積累的知識、經驗、技術成果。所謂學習的正確態度,就是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持之以恆,鍥而不捨,從點滴知識積累做起。所謂為學的便捷之法和迅疾之道就是為學要親其師,好其人。荀子的這些觀點,從認識論上講,符合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具有唯物論的因素。從時代作用上講,適應了當時新興地主階級在統一事業中對於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歷史進步作用。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借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quanxue/2qd8j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