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湖心亭看雪 >

《湖心亭看雪》教學案例3篇

《湖心亭看雪》教學案例3篇

《湖心亭看雪》是明代文學家張岱自己對故國往事的懷念都以淺淡的筆觸融入山水之中而創作的小品文。

《湖心亭看雪》教學案例3篇

  《湖心亭看雪》教學案例篇一:

師:關於西湖的詩句,同學們能背誦多少?

(生興致勃勃背誦“孤山寺北賈亭西”,背誦“水光瀲灩晴方好”)

師:是啊,同學們,詩人心中有一個春天,他筆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詩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筆下的西湖就温柔纏綿。可是??如果詩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筆下的西湖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和張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點評:三言兩語的導入,留下了懸念】

師:請一位同學朗誦全文,同學們仔細聽,粗步感知一下課文內容。

(生陳熙之讀,很有感情,師生簡評。)

師:再請一位同學讀一遍。這次朗讀的要求高了一點兒: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個頗嚴重的前後矛盾的錯誤,請你把它找出來。(生驚詫好奇)

(一同學舉手要求讀,也還不錯。)

生:老師,我找出來了,文中開頭是説“獨往湖心亭”,應該是一個人,可是後文又出現了一個舟子在説話。

生:還不僅有舟子呢,前文還説“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這幾處都是矛盾的。

師:同學們好敏鋭!名篇名作怎麼可以前後矛盾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和張岱商量一下讓他改改?

生:我建議先不急,等咱們深入鑽研了課文再作定奪,説不定這其中另有奧妙呢!

(大部分同學表示同意)

師:來,我們一起來再齊誦一遍,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個詞語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張岱的形象,請你找出來。

(生齊讀,老師適時多次幽默提醒:沒有陳熙之讀得好。學生會意,迅速主動調整。)

生:老師,我找出來了,這個字是“痴”。

(學生紛紛表示贊成,老師板書“痴”)

【點評:三次朗讀,次次要求不一樣,抓矛盾是為下文留下伏筆,抓“痴”是抓全文切入點。三次朗讀為學生深入入文本作了準備。】

師:“痴”用通俗的話怎麼講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為舉止不同常人。

師:對,這個張岱啊,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讀兩遍,咱們討論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現出特別的呆氣了。

(生自由朗讀,討論,紛紛舉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時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議!

生:還自稱是一個人駕船去的,膽子可真大。(眾笑)

生:還不是一個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鳥聲俱絕”的時候去的。

師:你把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誇張地讀一遍。

(生動情讀,有意識地誇大處理了“大”字和“絕”字,師生頷首。)

; 師:想想,三天大雪之後的情景?

師:什麼聲音都沒有。

師:用一個成語表達如何?

生(想了想):萬籟俱寂。

師:這是從哪個感覺器官來描寫的?

生:聽覺。

師:能從其他角度來寫嗎?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氣,到空中馬上就被凝固了,耳邊是呼呼的風聲,空氣都是冰涼 的。

師:想象得還可以。也能用一成語來表達嗎?

生:天寒地凍。

師:好。這樣天寒地凍的天氣裏,你會在家幹什麼?

生:烤火。

生:縮在被窩裏看書睡覺。

生:喝熱茶熱咖啡聊天。

師:可是張岱,居然在這樣天寒地凍的天氣裏凌晨時分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異”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為痴。(眾笑)

師:妙!(板書:行痴)

生:還有老師,你看張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覺得也挺異的。

師:你有感情地讀一遍,説説異在哪兒?

(生讀,還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説不出來)

師:來,咱們一起讀這兩句,細細體會一下。

(生讀,搖頭晃腦的,有些韻味兒)

生:這幅圖嘛,反正就是覺得很不一樣,一會兒大一會兒小的。(眾笑)

師:不着急,我來幫你。老師覺得呀,這一句問題也挺多的。你看“天與雲與山與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説要惜墨如金嗎?一連用了四個“與”,我看一個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師。

師:為什麼不行?你看我讀。

(師去掉四個“與”,很認真地讀了)

生:效果不對了。

師:哪點不對,你得説服我。

(大家彷彿表達不出來一樣)

師:那我們對比讀一讀。先去掉“與”讀一遍,然後再把原文讀一遍。

(生對比讀了一遍)

生:哦,老師,我感覺出來了,這四個“與”並不多餘,它讓“天、雲、山、水”四個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們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個“與”字就造成了一種天地蒼茫的浩大氣象。有這四個“與”,後文的“上下一白”才顯得更有氣勢。

師:好樣的,有眼光!來,咱們讀出天地蒼茫的景象。

(生拖長音調讀,搖頭晃腦,韻味兒十足)

師:還有一

個地方,老師不解啊。你説文中那些量詞怎麼這麼怪啊?明明應該是這樣的嘛: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餘舟一艘,湖中人兩三個而已。

生:不好,顯得好大喲!

師:大有什麼不好嗎?看得更清楚有什麼不好嗎?

生:前面的大和後面的小形成鮮明對比,這樣才“異”嘛!(眾笑)

師:哼,不僅是量詞有問題,我還覺得順序也有問題呢,如果我來寫就這樣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兩三個、餘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長堤一條”,你看,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沒有了。

師: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進蒼茫宇宙的那種味道。

師(驚喜的):漂亮!咱們讀讀最後一句,把那個“而已”的味道讀出來。

(生反覆讀“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教師反覆指導“而已”的讀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huxinting/o02j3z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