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觀潮 >

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

觀潮》是一篇優秀的寫景文章。作者寓情於景,通過對農曆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江大潮雄奇壯麗,氣勢非凡,景觀的描繪,抒發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增長見識,學習作者的觀察及表達方法,受到語文能力的訓練,還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法:

(一)課始,以“聲”激情誘趣。

文章描繪了錢塘江大潮來前的風平浪靜與潮來時的驚濤浪吼形成鮮明對比,尤其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潮水由遠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為了充分發揮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渾有力的交響樂伴以激情昂然的朗誦,使學生入其境,動其情。

準備一段由緩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緩漸弱的交響曲。以“舒展緩慢”吻合潮來前的平靜;以“歡樂抒情”襯托人們觀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壯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氣勢。

(二)課中以“像”釋疑解惑。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孩,他們可能看見過海浪,但他們不可能目睹過這樣雄偉壯麗的大潮之景觀。所以,需運用電教手段,聲像同步,視聽結合,創設情境,提供感知,發展情感,促進理解。

根據課文內容,從《神州風采》裏的“海寧觀潮”一片中截取有關片斷,按潮來時開始還是風平浪靜到有聲無“形”,然後“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一條白線”;漸近,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白浪翻滾,如同一道城牆”;更近,猶如“戰馬飛奔,坦克轟鳴”的`順序組接。

(三)以“讀”促思通文。

朗讀是理解內容的基礎,也是檢查理解的手段,更是以文悟道的途徑。《觀潮》從聲、形、色三方面描繪讚美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形象鮮明,富於感染力。有感情地誦讀既有助於理解課文,又能更好地受到感染。

這堂課的教學,採用下列讀法:

課始:教師範讀激情;課中:自學時默讀,理解中自由讀,理解後感情朗讀;課尾:個別讀、齊讀相結合。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正確概括段意。

3.動用電教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促進朗讀。

4.結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潮來時的壯麗景象是教材的重點部分,也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好這一段,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表達方法、運用比喻句的修辭手法。

難點:理解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牆”,“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等優美語句。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2、教師朗讀課文;

3、分清文路、分段精讀;

4、掌握理解全文,重點找出比喻句並弄清意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guanchao/yvnv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