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觀潮 >

《觀潮》教案及反思

《觀潮》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觀潮》教案及反思

知識與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疏通文意,能流利地朗讀課文。2、瞭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3、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提高審美素養和文學鑑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文描寫了錢塘江潮的雄偉壯麗,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過描寫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兒的不凡風采。學習它,可以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讚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弄潮兒。

【教學重點】

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説:“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可錢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海回趟孃家,她回來時,氣勢非凡,可謂是“天下第一奇觀”,從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為快。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宋代周密的《觀潮》。“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二、介紹作者和背景

1. 周密( 1232—約1298)南宋文學家。家公謹,號草窗、四水潛夫等,原籍濟南,後為吳興(今屬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宋亡不仕,以歌詠著述自娛。其詞講求格律,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他工詩能文,亦善書畫。著有《草窗韻語》、《草窗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等。此篇選自《武林舊事》。《武林舊事》一書寫於宋亡之後,書中緬懷先朝舊事,感慨世事盛衰無常,記載南宋歲時風俗、市井娛樂與遊觀之盛。

2.介紹背景。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現在觀潮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臨安,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聽配樂朗讀。聽準字音和節奏,初步感知語言美,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氣勢。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3.四人一小組,將自己不會翻譯的詞、句在小組內討論、探究,仍解決不了的可等會兒再提出。全班範圍內提出在翻譯課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2)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3)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4)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5)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6)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

翻譯主要句子: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四、探究文意

1、觀看錢塘江潮的錄像,感受錢塘江潮湧的氣勢。(語言:我們就一塊兒來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一天下奇觀。)

2、課文中也有這樣壯觀的景象嗎?請你來讀一讀,把錢江潮的氣勢讀出來。

生讀並點評。

3、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

4、要把觀潮的盛勢寫出來,文章會用哪些表達方式?

——記敍、描寫。

[追問]:本文於敍述之外,更多的是描寫,諸凡浙江怒濤,水軍演習,吳兒弄潮和兵民、皇室觀潮的情態狀貌都逼真地再現了出來。請你從文中找出描寫的語句來,並看看這些描寫的妙處在哪裏?

5、周密是南宋詞人,其詞格律嚴謹,《觀潮》是他的一篇精彩靈動的美文,有人在點評這篇文章的時候説文中的美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清晰的層次之美、精彩的描摹之美、精妙的`映襯之美,精彩的描摹之美着重體現在文中描寫這種表達方式的使用上,那其他兩種“美”,你能從文中找出來嗎?

(1) 清晰的層次之美。全文可分為兩個清晰的層次。第一層為前三段,描繪江中壯美之景;第二層為第四段,記述江邊盛況。江中壯美之景分為三個典型場景:浙江怒濤、水軍演習、吳兒弄潮。三個場景既各自獨立、各具特色,又相互連貫、相互映襯,組成了一曲層次分明、氣勢磅礴的錢塘大潮交響曲。

文章的層次之美不僅表現在整體構架的思路上,更多的是表現在局部的描述層次上。以 “水軍演習”一段為例:先寫教閲場面宏大——繼而寫指揮調度靈活,後寫江面上戰火密佈,最後寫戰爭勝利,活現出一支訓練有素、驍勇善戰的水軍的赫赫聲勢。

(2) 精妙的映襯之美。作者於多處運用映襯手法表現江潮的壯麗雄偉、水軍的驍勇善戰和吳兒的剛健勇猛。渲染、烘托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手法, “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之稱“襯托”、“映襯”,如“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最後一段寫江岸上人山人海,車馬塞途,水泄不通,席地難閒,與江中的奇景互相映襯,更展示了觀潮的無窮魅力,將一幅宋代歷史風情畫卷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棄潮表演技藝超凡。第二段中,描寫交戰場面“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接着筆峯陡轉,“煙消波靜”“一舸無跡”,以倏然而至的靜態反襯先前攻勢的猛烈,藴含着對水軍行進速度之快、變化之奇的高強本領的讚譽之情。

五、深入理解:

錢塘江潮素來洶湧澎湃,到現在每年潮漲時節,都會有一些不幸的人喪生在洶湧的潮水之下,可見其之兇,蘇軾發出“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的感歎!與周密同時的吳自牧,在《夢粱錄》裏把弄潮兒斥為“一等無賴不惜性命之徒”。既然如此,周密又何以津津樂道,在《武林舊事》裏不止一次地以欣賞的筆調極力渲染吳兒泅水的本領呢?

提示:從周密的出生年代,《武林舊事》的成書年代出發考慮。周密生當宋元易代之際,

《武林舊事》又成書於宋亡之後。作者在《自序》中寫道:“及時移物換,憂患飄零,追想昔遊,殆如夢寐,而感慨系之矣。”清人鮑廷博説:“《自序》一篇,聲情綿邈,悽然有故國舊君之思,不僅流連今昔而已。” (《〈武林舊事〉跋》)其實,周密這種思想情緒滲透全書,《觀潮》一丈自然也有表露。對此,聯繫作者所處的時代和遭際來考察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也無需去求全責備。

六、學生質疑問難。

預設:

(1)文中第一句説“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2)楊萬里的詩句有什麼作用?上句寫江濤洶湧的近景,下句記遠望所見。這裏用它來收束對浙江潮的描寫,顯得十分熨帖自然。

(3) 作者寫“觀潮”,為什麼要寫“教閲水軍”和“吳中健兒弄潮”?作者在描寫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之後,又濃墨重彩描繪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面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寫了風景,又寫了民俗,人借水勢,水借人勢,人助水勢,水助人勢,使兩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這樣的描寫,使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相互映襯,使讀者如身臨其境一般。

七、延讀,體悟情境,提素養

1 、學生齊讀潘閬的詞《酒泉子》。藉助聯想、想象,改寫本詞。

2.課外蒐集古代有關觀潮的文獻及詩文,近十年有關觀潮的詩文,近十年科學家對錢塘江大潮的科研文章,分析當代人觀潮的審美重點在哪裏,與古人有何區別。

八、總結

走入周密的《觀潮》,我們讚歎潮來之狀,感歎演兵之威,驚歎弄潮之技,慨歎觀潮之盛。我們不僅領略了奇偉壯麗的錢江湧潮,更欣賞到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風景畫、風俗畫,感受到了人與自《觀潮》

九、教學反思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重視了“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閲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即時議、評。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説説體會,並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全文的教學採取了自評、師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説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説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湧動的速度。“議”、“評”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台上發揮、表演。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

標籤: 教案 觀潮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guanchao/200x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