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觀潮 >

初二語文上冊《觀潮》練習

初二語文上冊《觀潮》練習

觀潮

初二語文上冊《觀潮》練習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京尹()雷霆()艨艟()()奔騰()

乘騎()如履平地()倏爾()一舸無跡()

善泅者()羅綺()倍穹()僦賃()()

2.解釋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方其遠出海門()②吞天沃日()

③則一舸無跡()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

⑤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⑥則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

⑦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⑧倏爾黃煙四起()⑨江干上下十餘里間()

⑩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3.在括號內填入恰當的動詞。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發()身,手()十幅大彩旗,()先鼓勇,溯()而上,()於鯨波萬仞中,()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

4.翻譯下列句子

①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②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③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④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

二、閲讀

閲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後各題。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閲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5.第一段首句和最後一句在全文結構和內容上各起什麼作用?

6.第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海潮進行描寫?

7.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請從文中找出來。

8.第二段文字主要寫這一場面,其描寫扣人心絃,那麼你認為其精彩之處表現在哪裏?

9.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的靜景上,這是運用了的寫法,這種寫法有什麼作用?

(二)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江干上下十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四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

10.第一段描寫突出了“弄潮兒”的、、等特徵。“”一句是對弄潮兒本領最高妙的稱頌和讚歎。

11.概括兩段內容。

12.第一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壯士形象?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們的高超本領?

13.上文第二段文字與寫海潮和水上表演有無聯繫?能否刪去這一段文字?為什麼?

三、寫作

14.你欣賞過那扣人心絃的雜技表演嗎?請寫一段話,寫出表演者技藝的高超和表演經過。

參考答案: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內容預覽:

《觀潮》達標試題A卷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京尹()雷霆()艨艟()()奔騰()

乘騎()如履平地()倏爾()一舸無跡()

善泅者()羅綺()倍穹()僦賃()()

2、解釋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方其遠出海門(方,當……時。)②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③則一舸無跡(船)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騎馬)(舞動。)

⑤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價錢)加倍的高。)

⑥則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都是租用的意思。)(即使)

⑦出沒於鯨波萬仞中(萬仞高的巨浪。)

⑧倏爾黃煙四起(忽然間)⑨江干上下十餘里間(江岸)

⑩玉城雪嶺際天而來(連接着天。)

3、翻譯下列句子。

①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當海潮從遠方海口出現的'時候,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

②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

③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大家奮勇爭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極高的波濤之中,忽隱忽現騰越着身子,姿勢變化萬千,

④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會空閒。

二、閲讀

閲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後各題。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者是也。

4、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什麼作用?

用楊誠齋的詩句對上文進行形象的概括,既呼應了第一句,又為下文做了鋪墊。

5、第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海潮進行描寫?

選段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

6、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請從文中找出來。

引用、比喻、誇張

《觀潮》達標試題B卷

一、1.yǐntínɡménɡchōnɡbēnjìlǚshūgěqiúqǐqiónɡjiùlìn

2.①當……時②用水淋洗③船④馬樹立⑤加倍高⑥租用即使⑦巨浪浪頭高⑧忽然⑨江岸⑩城牆連接

3.披文持爭迎出沒騰身

4.①當潮遠遠地從海口起來的時候,僅像一條銀線。②不久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③出沒在洪濤巨浪之中。④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塊席子大的地方也沒有閒着。

二、(一)5.首句總括全文,點明題旨最後一句對上文作形象概括,呼應首句,又為下文作鋪墊。

6.形、色、聲、勢

7.比喻:僅如銀線,玉城雪嶺,聲如雷霆。

誇張:際天而來,吞天沃日。

8.水軍演習船隻眾多,陣勢變化多樣,水兵技藝嫻熟,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撤退迅速。

9.煙消波靜動靜相襯為下文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二)10.勇猛矯健靈活旗尾略不沾濕。

11.①段寫吳地健兒精湛的水上表演。②段寫觀潮的熱鬧場面。

12.披髮文身,手持大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

13.有聯繫,這是從側面映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如刪去,表現不夠充分。

三、14.(略)

初二語文試題欄目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一、熟讀課文,並將第三段譯成現代漢語

設題意圖:熟讀課文是為了培養語感,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領略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和弄潮的民俗。第三段描寫了弄潮兒高超的技巧,寫得簡練又精彩。在翻譯的過程中,不一定要對譯,可以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適當潤色,爭取用現代漢語表現出弄潮兒的風采,譯文也不要強求一致。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2、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3、倏而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5、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設題意圖是使學生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記住它們的意義。

1、既望:農曆十六。

2、方:當……時。

3、倏而:突然;略:一點點。

4、逝:去,往。

5、文:畫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沒:健兒在水中忽隱忽現。

三、把下面這首宋詞改寫成一篇記敍文

酒泉子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設題意圖:這首詞同課文的題材一致,本題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像、聯想,參照課文中的有關描寫,將詞中描寫的內容展開,不限字數。

詞的上闋寫觀潮,下闋寫弄潮兒的表演。寫觀潮,寫到了人羣湧動的盛況和潮水洶湧的氣勢;寫弄潮兒的表演,寫到了他們高超的技藝和觀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寫時,可以選取第一人稱的視角,抓住觀潮人、潮水、弄潮兒、自己的感受四點來寫,重點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兒上面。

〖補充註釋

潘閬宋人,生年不詳,卒於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遙,大名(今屬河北省)人。曾在洛陽賣藥,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詩受薦舉。自制《憶餘杭》多首,一時盛傳,曾得蘇東坡的欣賞,把它寫在玉屏風上,石曼卿還使人照詞意作過畫。

《酒泉子》原詞共十首,都是對杭州名勝的回憶。它們和唐五代詞人所填的《酒泉子》不同,是潘閬的自制曲。錢塘,今杭州市。

萬面鼓聲中江潮來時,潮聲像萬面金鼓,一時齊發,聲勢震人。

弄潮兒指錢塘江畔觀潮時踏潮獻技的人,他們都年輕力壯,善於泅水。

初二語文試題欄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guanchao/n2rx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