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弟子規 >

《弟子規》讀後有感

《弟子規》讀後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弟子規》讀後有感

《弟子規》讀後有感1

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先師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特別要講信用;然後要有一顆慈悲的愛心,對一切事物都平等博愛,善待天地萬物,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更要主動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最後在利用剩餘的時間和精力,來好好地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我們90年代的小孩,似乎每個人都呈現出不同於別人的個性。有的時候,我們愛去哪就去哪,根本不會跟父母説;有些時候,我們回到家裏,就一頭栽進房間裏,根本也不會跟父母説。其實,在背後的父母都隱含着無比的擔心。孩子在外邊的時候,擔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們根本不會想象到他們的焦慮,只會自己玩,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愛我們的父母就該“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時候告訴父母知道你們去哪裏,回來的時候,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們回來了,讓他們放心。

曾經,我跟我的哥哥姐姐們相處,或許是因為我們玩得太熟了,所以我總愛直稱呼他們的名字。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叫他們名字時候,他們也不見怪,哥哥姐姐們也沒跟我説過什麼怨言。但其實,他們自己背後可能有些怨言,但卻不會跟我説任何,或許怕我難為。我愛哥哥姐姐們就該“稱尊長,勿呼名”,即稱呼長輩的時候,不要直稱呼他們的名字,要稱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稱呼,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

我最喜歡不分大小的`跟長輩説話。有的時候,遇到我跟他們意見不同時,我總愛大聲反駁,不分尊卑。他們有時候也會教訓一下我,但我總是這樣子左耳入右耳出,不太理會。其實,他們內心也很不滿,但也不會狠狠地罵我,而我也不會想到這一點。我們愛長輩就該“尊長前,聲要低”,即與長輩説話的時候呢,聲音要柔和適中,不要大大聲音地駁回,雖然他們比不會很嚴厲地教訓,但其實他們內心也不好受的。

我們常常喜歡自出自入,“敲門”這個動作,我們根本大多數都不會用到。其實,別人的房間並不是可以讓你隨便進出的,有些人或許無所謂,但有些人卻很在意別人進入他的放假的。然而進別人房間前,不敲門是一種壞習慣。我們尊重別人就該“將入門,問孰存”,即在入門之前,應該先敲門問一下:“有人在嗎,我可以進來嗎?”不要貿貿然就跑進去。

……

《弟子規》裏的行為作則,就是作為學生,晚輩應該具有的規矩。我們要把《弟子規》中所賦予我們優秀品質的導向,跟着書內的作則好好學習,繼承我國傳統的美德。道德於現在社會是不可缺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弟子規》內存在的良好品質,從而扎德育之根。

《弟子規》讀後有感2

媽媽説,我們小孩子要多讀點國學,多向古人學習,學習他們做人的道理。週末,媽媽帶我們去新華書店,給我挑了一本書,書名《弟子規》。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這本書,裏面有很多道理都是媽媽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教導過我們的。比如我們要尊重長輩,不要對他們不禮貌,不尊敬。我們也應該關心愛護比我們小的弟弟妹妹們。《弟子規》裏面還講了重要的一條,那就是要有孝心,這也是我們很多人做不到的。有一個故事我看了很感動,説的是黃香自小失去了媽媽,對爸爸非常有孝心。夏天,黃香會把爸爸的枕蓆先扇涼;冬天,黃香又用自己的身體將爸爸的被褥捂熱。看到這裏,我真的很感動,想到平時自己都是爸爸媽媽細心照顧着,自己還經常跟爸爸媽媽發脾氣,真是羞愧。

很多古人都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樣才能成為有用的人。以後我還想多看這樣的書,學習裏面的傳統美德。

標籤: 讀後 弟子規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zigui/e4pe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