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大學》與教育之道的雜文隨筆

《大學》與教育之道的雜文隨筆

本週末學聆聽了王寶寨老師開解的“《大學》與教育之道(七)”,經文如是: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大學》與教育之道的雜文隨筆

一、經文大意

《詩經》説:“看淇水彎彎的河岸邊啊,嫩綠的竹林葱葱郁郁。有位文采斐然的君子,像切像磋,像琢像磨。莊重啊威嚴,品德啊顯赫,有文采君子啊,叫人啊永不能忘!”詩中的“如切如磋”説的是對待做學問;“如琢如磨”説的是對待自我修養;“瑟兮僩兮”是説他謙恭有戒懼;“赫兮喧兮”是説他儀表威嚴;“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是指他的品德高尚,達到了至善的境界,百姓們永不能忘記。

所以曾子引用了詩經裏的一段經文來稱讚一個君子。一個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己為人處事不能偏離方向;而君子內在的為人處事的態度是恭恭敬敬,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外表很威嚴莊重。這也是我們上節課講的誠於中而形於外。因為內在的修為,所以外表也是儀表堂堂,讓人畏而愛之,讓人崇敬。而一個君子做的事業有益於人民,他會讓一方百姓永遠去傳誦他的盛名,永遠不能忘懷,永遠歌頌他,其根本原因就是盛德至善,他的德性太好了。德性怎麼好的呢?是打磨自己出來的。

二、誠信的自修方法

誠信不是我們告訴孩子不要説假話,孩子就不説假話了。誠信是一種德,其實也是一個修練的過程,修練到最後,達到至誠至信。下面我們來看誠信的自修方法。

經典裏告訴我們個程序,第一步是先切磋。切磋是什麼意識呢?如要雕刻一個塑像,先得把這個石頭,這個大料給拿出來,得用大的電鋸給鋸出來。這就比如我們一個人在修自己誠的時候,也就是先斷一個惡。先切磋,就是把大的惡給斷掉。《弟子規》裏面也有一部分叫“信”,“信”這部分其實也是修養自己誠信的一些方法。什麼叫錯?什麼叫惡?《弟子規》裏講,“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其實要先修自己的誠,就是改自己。“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我們要做到內心的誠,必須要改自己。改什麼呢?先改大的,再改小的。大錯其實就是惡,小錯就是過,先斷惡,再改過。斷惡就是要像做雕塑一樣,先把大料拿出來,這往往是最艱難的第一步。人走向改自己的第一步,是非常難的。我們學傳統文化的老師們都有體會,我們過去不學傳統文化的時候,什麼問題都是向外求。都是求諸人,都是怨別人,不是求諸己。從“求諸人”到“求諸己”,是很大的改變,但是往往是不容易的。修養自己的恭敬誠信之心,那麼先斷自己的惡。惡是什麼?是有心非。有心非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明知故犯,你知道這個事不對,還去做,就是惡了。做得多了,惡貫滿盈。一個小偷,他肯定知道偷東西不對,殺人犯肯定知道殺人是不對,但是他去做了,這是惡。這就是説,我們一想,就知道這件事不該做。我們的過失有兩種,一種是明知故犯,還有一種是我們發現不了,不知道這是個錯誤。做完以後,經別人一指點,才知道這是一個錯誤。有種惡是通過行為做出來,這是行為上的惡。還有一種惡是想了想,沒做出來,這是念頭上的惡。所以先切磋,後琢磨。琢磨是去掉這些小錯誤,包括念頭的惡。先切磋,先斷惡。斷惡修善,就是先惡,再修善。你惡不斷,就好比一個水杯,下面有幾個漏洞,漏洞就是惡,上面灌水,就是行善。漏洞很多的話,倒了半天水,下面漏下去了。所以做了很多好事,不得好報,那是因為漏洞太多。就像我們説,行善積德是積福。積的福給漏掉了,做的那點好事,還不如漏的多。所以第一步,斷惡,就是把這個杯子上的漏洞給補上。先堵上漏洞,然後再灌水。這些福善就能夠聚積起來了。這就是第一步,斷惡。惡是什麼呢?就是傷害別人的行為。利己就是傷害別人,惡的言語、惡的思想,這是有心非,有意地傷害別人,有意地攻擊別人,有意地想別人的不好。《了凡先生》時的袁了凡也是先梳理自己的惡,然後一條一條去斷。我們也是,先梳理自己有意去傷害別人的言行有沒有,有的話,梳理出來,一定一定要改。我們有些人是損人不利己,但好多都是為了自己而傷害了別人,而且有的時候這種情況是發現不了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經意傷害了別人。但是先切磋,斷的是什麼?損人也不利己,就是他他不順眼,我就想給他使個絆,設個障礙,可能是出於忌妒,可能出於某種不良的心理,這是首先要改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琢磨,就是改過。無心非,名為錯。沒有心去傷害別人,而結果卻傷害了別人。其實是利己,只要你起了自私自利的心,你不可能不傷害別人,只是輕重的問題。那麼改過怎麼改?斷惡還好説,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我把害人的心都去掉,這還容易找。那改過呢?改過我們可以參照《弟子規》,《弟子規》裏的孝、悌、謹、信,信這部分裏就給我們歸納瞭如何改自己的過,其實也就是自私自利的心。從哪裏呢?由於自私而傷害別人的過失有以下方面。

第一就是口過。言語的標準就是這一段: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説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説長,此説短,不關己,莫閒管。這就是我們在言語上要避免犯的過錯。《弟子規》的“泛愛眾”這部分也講到了言語,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説。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既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這兩部分歸納起來,就是言語要遵循的標準是什麼,這裏歸納得很全面,對照這些,就知道我們説話的確過錯過多了。有的人很愛説話,聊大天,聊着聊着,就違背了《弟子規》,如“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我們從別人那裏聽説一個不太肯定的東西,可聊天的時候,不經意就把它説出來了。真的假的不知道啊,有的時候看説以後還變味,根據自己的意思,把它傳出去,所以真的是言多語失,“話説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言多語失,這一句話説不好就傷害別人,有的時候不是直接的,是一個傳一個,一個傳一傳,結果給人造成了傷害。所以要“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是指粗言粗語,下流骯髒的話,這些就更不能講了。我們有的時候,不太熟悉的人在一起還好,説話不敢輕易説,尤其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同學、朋友、發小、戰友到一起,那就無所顧及,什麼話都説。因為相互之間沒有戒備心,很容易犯口錯。“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輕易地答應別人,結果有失信於人。過去的古人非常講誠信,一言九鼎。現代人怕教誠信教過了,把人都教傻了,沒有的事。現代人不懂誠信,你能把他掰過來都不錯了,絕對不會掰過了,成傻子了。掰過了它都會彈回來,所以誠信怎麼教,都不為過。還有,“彼説長,此説短,不關己,莫閒管”,有的人對這句話也有些看法。這是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啊?不是的!這是不挑撥是非,不論長短,不參與別人這些無謂的議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躲避責任。看到自己該做的事,要盡責,要敦倫盡分。而這些無謂的長短是非不要多管,議論到你了,或是問到你了,你可以開口。不問到你,你可以説都不説,解釋都不解釋。所以這個語言上要謹慎,所以一個人講信,主要是在語言上。一言九鼎,説到做到。“泛愛眾”裏的這幾句也很重要。“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説。”有的人對這段話也有看法。説人有錯誤不能批評嗎?不是提倡批評與自我批評嗎?可以的。其實這裏是講,別哪壺不開提哪壺。我們批評別人,要“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別人有錯誤可以批評,可以規勸。但是勸的前提是不要讓他起怨恨心。如果你勸別人而使他起了怨恨心,那就不叫善相勸了。起怨恨心以後,不僅僅達不到他改過的目的,而且他對你起了怨恨心,他就開始遠離你了,那麼你想幫助他也幫不了了。所以人有短,不要揭,所以勸人要有智慧。心有私,不要説,可以善相勸,你不勸也不對。因為過不規,道兩虧。要講究方法,要入心。不能把人勸惱了,惱了以後,就更不好勸了。當一個人覺得你在羞辱他的時候,他就會惱怒。“揚人惡,既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這些都是言語的.過錯。

第二是情緒上的過錯。《弟子規》裏又有“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這是我們人常有的一些情緒,喜、怒、哀、樂、怨、恨惱、怒、煩,我們見人善的時候,往往有忌妒心,忌妒就產生了一種恨,產生了一種煩,所以要見人善,即思躋。 縱去遠 ,以漸躋 。向人家學習,這樣以他為師。就平息了自己怨恨的心,忌妒的心。所以我們現在帶班,教孩子,往往鼓勵他們競爭,競爭就有這樣一個弊端,他超過我了,我不是想如何去趕上他,而是想把他拽下來。《弟子規》裏不是要我們拽人家,而是激勵自己。人家能做到,我怎麼就做不到呢?我做不到我可以努力,笨鳥先飛,刻苦鍛鍊啊。忌妒是內心裏面的一個惡,一個不良的習氣。看到別人超過自己了,尤其是過去不如自己的人,就容易起忌妒心。“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我們看到別人惡,又往往起恨心。看到不好的事,恨、怒、惱都來了。《弟子規》教我們,“見人惡,即內省”,誠於中,形於外。你看到這種惡的人,説明心裏也有這種相同的念頭。比如我們看到一個殺母親的人,我們很恨他。其實我們恨他,不如反觀自己,他為什麼殺母親,他恨母親,恨得過了頭就殺了。我有沒有恨過母親。也許我沒有恨過,沒恨過,有沒有怨過?怨得多了就是恨。怨過就是不對,所以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連怨母親都不能。怨多了就是恨,恨多了就是殺呀。下面又講“惟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其實就是一些享樂的事情,物質的待遇不如別人的話,我們不攀比。德學才藝不如雖人,我們要自勵。這樣我們就平息了我們的情緒。一個人如何平息自己的情緒呢?我們把人生看成一堂課,人人是老師,唯我一個人是學生。我看到一切,都是在提醒我的內心有沒有這種不良的念頭,有沒有自欺,有沒有不誠。沒有你就看不見了,因為誠於中,形於外。心裏面有什麼閃念,外面就有什麼現象。就像一個水晶球一樣,周圍的一切都是內在一個放大,所以人人是老師,就我一個人是學生。看到別人做惡事,看看我自己有沒有這種惡念。我討厭這個人,這件事,其實也説明我討厭我自己心中不良的這種習氣。我看到別人做好事,就知道這是給我做榜樣的,我應該向他學習。見人惡呢? 那老師在做反面的演示,讓我警醒。人生也是一場戲,人人是演員,只有我一個人是觀眾,這演員是演戲給我看的,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不好的事情,要警醒我們自己。我們看到學生殺老師,我不要去恨這個學生,而是要反思我們老師自己,我們自己對這些偏激的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我們提起沒提起注意?當我們提出一件事情,遭到對方的反對,我們是不是沒有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比如説我們安排孩子做什麼事情,孩子就不做,我們就惱了,就煩了,就發脾氣了,就跟孩子爭吵了。之所以我們會跟孩子發脾氣,會怨恨,是因為我們心中存在怨,只不過外面給我們點燃了這根導火索。我沒有考慮他為什麼不接受,他不接受的原因是什麼?是孩子的內心有問題,還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如果從他的角度去考慮,我們就少了自己一分偏執,放下了自己一分自私。發一次脾氣,不僅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怨恨惱怒煩傷及自己的心肝脾肺腎,不良的情緒對人的身體,對人的心理傷害都很大,經常發脾氣的人沒有智慧,心中不冷靜,心中充滿了怨和恨,所以心理不健康。

第三是念頭的錯。《弟子規》裏面講,“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別人説我們不好的時候,馬上要怒,這是不好的念頭。別人説點好呢?心裏面沾沾自喜,這就是不好的意念。淨化自己的意念,不自欺。其實別人説我的不好,是真不好,還是假不好?這個自己很清楚。如果是真不好,很改正是對的,你應該感謝他。如果他説得不對,是假不好,假不好,有什麼可在乎的呢?你是個大高個,有人説你長得太矮小了,你會生氣嗎?你本來不胖,人家説你胖得難看,你在乎嗎?所以往往人家説得我們發怒,是因為我們真有他的説的事,如果完全沒有的事,一般我們不會在乎。所以我們淨化自己的念頭很重要。“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別人一誇我們的時候,一高興,我們就自欺。真的有那麼好嗎?不是,所以這叫自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vpzw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