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閲讀答案翻譯譯文

閲讀答案翻譯譯文

閲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17~20題。(12分)

閲讀答案翻譯譯文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

【乙】故知①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②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③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④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 ,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選自《孫子?謀攻》)

【註釋】①知:預知。②用:使用,運用。③虞:準備。④御:干涉。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或短語。(4分,任選4個作答)

⑴ 齊師敗績( ) ⑵ 下視其轍( )

⑶ 上下同欲( ) ⑷ 每戰必殆( )

⑸ 一勝一負( )

1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 彼竭我盈,故克之。

⑵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19.甲文長勺之戰的勝利印證了乙文中的一些説法,請選擇兩處作簡要説明。(2分)

20.選出下列對兩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2分) 【 】

A.甲文重在敍述曹劌在戰爭中的表現,乙文則重在闡述“知勝之道”。

B.兩文中“公問其故”“故知勝有五”“故曰”中的“故”的`意思是一樣的。

C.甲文中的公(魯莊公)是一個昏庸無能、膽小懦弱的君王。

D.依據前後文可以推斷出乙文空白處應填的句子是“知己知彼”。

18.(1) 對方的士氣耗盡了,而我方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齊軍。(2) 將帥具有指揮才能而且國君不干預牽制,就會取得勝利。(4分。一句2分,意對即可)

19.參考:①魯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印證“將能而君不御”;②魯國君臣一心,印證“上下同欲”;③曹劌在選擇進攻和追擊時把握時機,印證“知彼知己”。(共2分。答到兩點即可,若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20.A. (共2分。)

【參考譯文】

所以預知勝利有五個方面:一是敵我情況瞭如指掌,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具有了這種準確判斷力,就會取得勝利;二是既能指揮大部隊作戰,也能夠指揮小部隊作戰,具有這種應戰能力就會取得勝利;三是全國上下團結一心,三軍上下同仇敵愾,就會取得勝利;四是以有戒備的軍隊對待防禦鬆弛的軍隊,具有這樣條件,就會取得勝利:五是將帥具有指揮才能而且國君不干預牽制,就會取得勝利。以上這五條就是預測勝利的原則。所以説:清楚敵人和自己的實力,每次戰鬥都不會失敗;不清楚敵人實力而瞭解自己實力,只是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不清楚敵人和自己的實力,每次戰鬥都會失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kj0k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