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論語·學而》《孟子·盡心上》閲讀練習及答案

《論語·學而》《孟子·盡心上》閲讀練習及答案

閲讀下面的選段,回答問題。

《論語·學而》《孟子·盡心上》閲讀練習及答案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論語·學而》)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孟子·盡心上》)

小題1:下列對選段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認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境界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

B.子貢不能理解《詩經》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的意思,孔子不滿。

C.孟子所説的“觀於海者難為水”的涵義,與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是一致的。

D.孟子認為“觀水有術”,由流水“不盈科不行”,指出“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小題2:孔子的“告諸往而知來者”和孟子的“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這兩句話告訴我們有關學習的'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孔子認為:學習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孟子認為:學習應當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達事理(或:觸類旁通)。

小題1:

試題分析:子貢能理解《詩經》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的意思,他已經可以舉一反三了。所以孔子説:“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不是否定,而是肯定。

小題2:

試題分析: 孔子“告諸往而知來者”大意為: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説到的意思。由此可知學習要舉一反三。孟子的觀點是:太陽和月亮的光輝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容納光線的小縫隙,流水不放過任何一個坑坑窪窪。那麼,我們做學問,立志於道呢?也 同樣應該不馬虎,不敷衍,循序漸進,厚積薄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g0v8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