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項脊軒志的閲讀答案

項脊軒志的閲讀答案

項脊軒志①

項脊軒志的閲讀答案

[明]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②,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餘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③,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予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④,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⑤婢也,乳二世,先妣⑥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餘泣,嫗亦泣。餘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⑦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蹟,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餘扃牖⑧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餘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⑨,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⑩,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餘久卧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餘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註釋]①項脊軒志:項脊軒,是歸有光的書齋名。志,即“記”的意思。歸有光,明代著名的古文家。本文着重記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表達感慨。②滲漉:從小孔慢慢漏下。③欄楯:欄杆。④迨諸父異爨:等到伯、叔們分了家。⑤大母:祖母。⑥先妣:過世的母親。⑦象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⑧扃牖:關着窗户。⑨來歸:嫁到我家來。⑩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孃家省親。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顧視無可置者(放置)

B、以手闔門(關閉)

C、軒凡四遭火(總共)

D、其制稍異於前(製造)

12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B、雞棲於廳 鵬之於徒於南冥也

C、兒之成,則可待乎 凌萬頃之茫然

D、往往而是 而母立於茲

13以下六句話分為四組,全都表現“亦多可悲”之情的'一組是( )(3分)

①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②五年後,吾妻來歸

③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④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⑥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14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本文或陳述項脊軒的變遷,或敍寫母親、妻子的軼事,或直抒胸臆,將“悲”“喜”之情交織在一起,深化了全文的主題

B、文末關於“妻死”“室壞”的敍寫,揭示了封建士大夫家庭走向沒落的必然趨勢,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C、本文善於擷取生活中的典型細節和場面,運用委婉動人的語言,寥寥數筆,就使人物形神兼備。

D、第二段文字可分為兩層,第一層寫庭院一變再變,家境日趨沒落的景象;第二層敍母親和祖母的軼事。全段採用即事抒情方式,以感情為線索,串聯生活瑣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3分)

(2)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3分)

參考答案:

11、答案:D(規制、格局)。

12、答案A(B項,前句“在”,後句“到”。C項,前句取獨,助詞;後句“定語後置句”,結構助詞。D項,前句“修飾”,後句“你”。)

13、答案D(①説的對象是“軒”的遭遇。②敍述妻子嫁來的時間。③表現項脊軒的靜謐。)

14、答案B(文中無此信息,屬無中生有。)

15、1)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麼整天默默地呆在這裏,真像個女孩子呀?(竟日、大類各1分,整體通順1分。)

(2)院子裏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死的那一年她親手栽種的,如今已經枝繁葉茂,高高地聳立着,如同一把撐開的巨傘。(判斷句、亭亭各1分,整體通順1分。)

標籤: 軒志 閲讀 項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0kr7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