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荷塘月色 教案教學設計

荷塘月色 教案教學設計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一.學習《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劃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三.瞭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容。

四.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結構安排、寫景層次、語言特色上。

2、安排3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1課時

一、    請兩位同學分別用幾句話描繪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後引入課文

二、      解題

1、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裏的荷花池,是本  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則點明瞭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2、寫作背景

[提問]:本文寫於1927年,這段時期中國歷史上發生什麼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嚮往過俄國十月革命,後來也投身過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於低潮,蔣介石、汪精衞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黨人和廣大革命人民的奮起反抗,同時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識分子的不滿和譴責。朱自清是一位有正義感的作家。他不滿於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但因受階級的侷限,沒 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實,只能用消極態度表示不滿和反抗。《荷》正是通過“我”在荷塘月夜的獨步、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在時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悶、彷徨無路的情緒和出污不染、潔身自好的情操。

三、    請學生聽朗誦帶,並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提問]:怎麼劃分層次,並歸納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點明題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四、釋義:

幽僻:幽深、僻靜。

蓊蓊鬱鬱:草木茂盛的樣子。

踱:慢步行走。

彌望:滿眼。彌,滿。

裊娜:柔美的樣子。

脈脈:這裏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

風致:美的姿態。

斑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裏有深淺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風度儀態,一般指美好的姿態。也寫作“風姿”。

碧:青翠欲滴的樣子。

大意:大概的輪廓。

五、講讀第一段

[提問]:作者為什麼忽然想起荷塘,深夜離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説:“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強調了“頗不寧靜”,顯示了作者的煩躁、不安。而且時間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幾天以來的心情了。我一煩悶便想到外面散步,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滿月的光,於是便離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作者如此“不寧靜”呢?是不是家裏的矛盾?注意聯繫一下背景來體會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寫道:“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詳地睡着,母親還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靜、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這些舉動都體現了作者對家人的關心。可見不是家裏的矛盾。聯繫一下作者所處的社會就可知道,作者是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與苦悶。這正是作者通過文章表達出來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書]: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第2課時

一、講讀第二段:

(一)、[提問]:大家看看各小節都寫了些什麼,總結一下,作者是按什麼線索來寫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過程來寫。按作者的活動、視線的轉移,有層次地來展示荷塘月色,同時,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這樣一條線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燈片]:來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講讀第2節

[提問]:請一位學生找出小路的特點。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什麼手法來襯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樹多是小路的特點。幽僻是基本的特點。曲折和樹多構成幽僻的重要條件。

[幻燈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這一對比就給以往那種陰冷的氛圍蒙上一層朦朦朧朧的詩意。

形成了靜悄、幽寂、朦朧的氛圍,這也是籠罩全文的氛圍。

(三)、講讀第3小節:

[提問]:這一段是講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請説説這種感受的具體內容。怎麼理解這種感受?

[解析]:重點理解這個句子: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不理。作者懷着排除煩悶的心情來到荷塘邊上,月色淡淡,獨步塘岸,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裏“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個“自由的人”。寫得很超脱現實,應該説這是作者內心所渴望而在現實達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顯出作者在現實中的苦悶。

(四)、講讀第4小節:

請同學朗讀第4節,並劃出本節的比喻句

[提問]:作者依次寫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寫了葉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寫花,白色的,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風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最後還寫到流水,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餘地是極大的。

[講解]:這裏用了許多比喻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先來看這一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動感的聯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的嬌美姿態,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生身臨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徵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們再來看這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提問]: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麼不同?裏面藴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解析]: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解析]:作者不僅描繪了葉子、花、荷香的靜態美,還描繪了它們動態的神韻。用了“顫動、閃電、霎時、傳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一剎那間,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

(五)講解第五節

先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五節,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寫荷塘的月色。

[提問]:作者寫月色時用了哪些動詞?

[解答]:瀉、浮、洗。

[提問]:假如把“瀉”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為什麼?

[解析]:當看到“照”字你不會想到流水,而“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化靜為動,“照”字就顯不出這種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樣寫出一種輕柔的動態,“升”則失之輕柔。

[講解]:在這裏作者用了靜態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裏,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結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動

(六)講讀第六節

請全班學生朗讀第六節

這一節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骸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着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裏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裏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境特點。最後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心的空虛與哀愁。

[討論]:文章中有一句話“這時侯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似乎真的很熱鬧,而在剛才的分析中卻説,這是個“寧靜”的環境,這兩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解答]:(在討論的過程中拿一支筆從半空扔下,再請全班學生不要發出一絲響聲,拿起一支筆從半空扔下。)

問:哪一次聲音清晰?(答案當然是後者。)

問:剛剛大家是不是很安靜,筆落地的聲音是不是很響?(是)

那剛才那個問題還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這是用了反襯的手法,與王維的“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提問]:請同學們在這一段中繼續找出運用反襯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兩個“漏”字,借月光、燈光襯托四周的灰暗,以蟬蛙的熱鬧襯托內心的煩惱。

(七)總結:第二段着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二 講讀第三段

[講解]:這一段寫夜遊荷塘引起的聯想。

[板書]:聯想: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這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文章由此放開去,聯想到古代詩詞對採蓮的描繪,然後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者當時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遠忽近,善收巧放。最見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我”回到了現實,一切照舊。到這裏,我們可以從整體上來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悶與彷徨讓作者“心裏頗不寧靜”,於是漫步荷塘進入醒着的“夢”境-“另一世界裏”。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於超脱現實的環境中,“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裏,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卻又無法擺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裏的‘我’和現實世界頗不寧靜的‘我’拉開了距離。這樣的超脱現實的描寫越是寫得自由自在,則文末寫回到現實世界的我也就越顯得空虛、煩惱;“路燈是沒精打采”的,蟬聲和蛙聲是熱鬧的,“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展示出一幅現實世界陰森可怕的圖畫,巧妙地迴應了文首的“頗不寧靜”。最後,獨步月下荷塘排除煩悶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寧靜與和諧反襯出“我”那無法排除的煩悶。那到底是什麼造成作者的“不寧靜”呢?這不是意在言外嗎?那就是作者當時在白色恐怖下隱約地流露出來對反動派屠殺革命者和人民羣眾的不滿的絕妙之筆。

三、小結

本文寫夜遊的動機、夜遊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敍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徵,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四.佈置作業:

(一)思考和練習的二、五.

(二)背誦4-6三節

第3課時

一、討論歸納作品的思想性:

二、概括作品的藝術性:

1.結構特點

2.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表現手法

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的運用

附註:板書

一、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荷塘

二、荷塘月色

荷葉 :田田(多)亭亭(美)   形態美            零星點綴、白(色)

荷花 :  如明珠、如星星(光)                               裊娜、羞澀(態)

荷香:縷縷-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動態美                     象閃電(快)

荷波    凝碧(色)

流水:脈脈(態)   靜態美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動 瀉-輕柔

月色、 青霧:浮、輕紗的夢   光和影的和諧

(反面)(側面):          黑影、倩影

樹:重重、陰陰(沉鬱)

四周   遠山:隱隱約約

(自遠而近)   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           蟬鳴、蛙叫

三、聯想: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10.散文兩篇 

教學目標: 

1、在品味冰心平易自然簡潔含蓄的語言,感悟文中藴涵的豐富哲理。 

2、在朗讀中體悟散文的藝術手法和語言運用。 

教學設想: 

一課時 活動課 

師:通過閲讀文章,誰能告訴我們冰心老人的那個家在哪裏?

生1: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師:對了,就是這一點題之句。冰心94歲寫下了這篇文章,應該説是對自己一生的回顧與徹悟,對家有着清醒的認識。然而--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

師:她是怎麼得出這個答案的?文章從什麼寫起?

全體:夢,做了一個夢。

師:夢見自己在大街上喊“洋車”要車伕送她回家,回的那個家就是中剪子巷。文章從一個真實的夢境寫起。巧妙構思。這一切是從老人的夢境裏幻化出來的。奇怪了,為什麼在夢裏找到了這個答案?那句話是怎麼説的?

全體:夢,最能“暴露”和“揭發”一個人靈魂深處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嚮往”和“眷戀”。

師:有時夢是不會撒謊的。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説一個人在夢裏“暴露”與“揭發”的往往是他寄情最深的東西,喚起他潛藏在心底的美好感情。冰心先生漂泊了一生、走了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用她的話來説她曾居住過的四川、雲南、東京、倫敦、巴黎、柏林、開羅、莫斯科、美國“都不是她的家”。照理,一個女性在自己成了家庭主婦、有了完整的家庭意識後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冰心老人在夢中完全應該回到成年後安家的任何一個門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然而,“只有住着我的父母的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這句體驗整篇文章情感的關鍵句,我們怎麼來理解呢?關鍵字是什麼?

全體:靈魂深處永久。

生1:永遠掛念、永遠不會忘記。

師:在心裏哪個位置?

生1:心裏最深處。

師:對,心裏最深處、最原始的地方。

生2:一個人一生會去到很多地方,但是最難忘記的是小時候父母愛護我們的地方。

師:那個地方就是我們的家,家的概念是從那獲得的。

生3:冰心住在中剪子巷,那個家是從十多歲到二十多歲的時候,她認為是她靈魂深處的家是因為那是她夢開始和發芽的地方。

師:對,所以我們説少女愛做夢,那個夢就是從那個家開始萌芽的。

生4:冰心晚年寫了這篇文章,想過的家越過成年每一個地方,回到最初的家,這個家有父母之愛

兄弟之情,這才是最自然、最純真的愛,是其他家都不能比的。

師:是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取代的。

生5:我想問一個小孩家是什麼,他會回答,家是媽媽温暖的雙手,是爸爸寬闊的肩膀,作者沉靜在了對童年美好的回憶,她眷戀當時人間最美好的情意。

師:她為什麼眷念童年?

生5:那裏有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師:最純真、最美好的時刻,我們的心靈可以得以依靠。

生6:我們在語文校本課上,老師曾為我們放過一部叫《那山、那人、那狗》的電影,裏面有兩句話説:“走了那麼遠,才知道心比腳還累,出了山一輩子都想家。”那家就是父母的家,是保護自己、守得寧靜的家,對家的想念是落下的眼淚、留下的歡笑。

[課件展示: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一生中最熱鬧、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她生命中最初地榮譽與美德,理想與追求都在中剪子巷裏生根發芽。]

師:有過淚水、有過歡笑、有過回憶,回憶裏有很多很多。剛才也談到那是她十多歲到二十多歲度過的地方,她的理想、抱負正是在那樹立的。同學們説得很好,看來大家是有感觸的。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裏,父母之愛、姐弟之情陪冰心走過了一生中的黃金歲月,即“一生中最熱鬧、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一段”。她生命中最初的榮譽與美德,理想與追求都在中剪子巷裏生根發芽。你們現在能體會這種感情嗎?可能有的同學能夠體會;有的同學體會得很朦朧;有的同學正在學着體會。畢竟我們的經歷還不是特別豐富。沒關係,生活就是一本書,讓我們細細去閲讀。回顧九十多年的生命道路,冰心用了哪四個字來概括?

全體:酸、甜、苦、辣。

師:當“萬千恩怨”紛沓而來,她不禁淚濕枕巾,是那麼不容易説清原由的眼淚。你們會嘲笑這種眼淚嗎?

全體:不會。

生1:那淚是真情的流露,所有的情感都傾泄出來了,是很動人的淚。

師:沒有人會嘲笑這種眼淚,對於這位滿載榮譽與美德的老人,我們滿心是尊敬而仰慕。這位冰清玉潔的老人,當她不躁不烈地喊出一無所有的心聲時,萬萬沒想到她還有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牽不斷、割不斷的朝思暮想的家!我們一起把全文的最後一段文字朗讀一遍。

(全體朗讀)

師:其實那個家不就一直藏在她心靈的最深處嗎?當白髮老人與天真少女融成了一體,冰心老人的這些回家夢是否從根本上否定了她一生的漂泊旅程呢?

全體:不是。

師:為什麼?

師:當然不是。如果冰心老人始終沒離開過早年的那個家,那麼今天的回家夢也就失去了任何意義。在一般意義上,家是一種生活;在深刻意義上,家是一種思念。這就是冰心老人的這篇散文--《我的家在哪裏》。她的那個家就在曾經和父母、弟弟一起居住過的地方。文字簡約,表達深切。對於散文創作,我們能不能從中學到些什麼。

生1:用樸實的語言來寫。

生2:從生活出發,只有在生活中你認真地去觀察體會才會有真情實感。

師:説得很到位,二位是認真思考了的。從事散文創作,我們來看看冰心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是怎麼説的:

(板書:“對於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濃厚真摯的感情。”)

師:對於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濃厚真摯的感情。寫“家”的人很多很多,同學們手頭上也有張抗抗、周國平、尤今寫的“家”,結合文章中你喜歡的句子,結合我們所學的這篇文章,也可以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你們對家的認識,你們渴望的、理想的家是什麼樣的。

11.揀麥穗

教學目標:

1.把握作品的細節描寫,體會其語言魅力。

2.學習本文生動傳神的語言,純淨樸素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3.仔細感悟貫穿全文的純樸的人性之美。

4.體會文中作者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學思路:整體感悟--研讀賞析--深入探究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作品的細節描寫,體會其語言魅力,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3通過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審美賞析能力。

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討論法,講解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一.導語:

a.繼冰心之後,中國文壇又出現了一位熠熠閃耀的女作家--張潔。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她的文章如一幅 “幽雅淡泊的潑墨山水畫”,“詩情畫意被罩於一層由温柔的憂鬱和纏綿所構成的朦朧薄霧之中,有點難以捉摸,卻又強烈地撥動讀者的心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張潔的散文《揀麥穗》,一起來走進張潔。

b.作者簡介:張潔1937年生於北京,原籍遼寧,當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她的作品以“人”和“愛”為創作主題,常在文壇中引起爭論。她的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個憨知、純樸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與事的故事,《揀麥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字詞積累:

a.       字音:揀麥穗 (suì)  磕(kē)碰  戲謔(xuè) 害臊(sào) 山坳(ào) 蹣跚(pánshān)

b.       b.詞義:戲謔:開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艱難的樣子。 約莫:推測,估計。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賴:糾纏個沒完。 大言不慚:説大話而毫不感到難為情。

三.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1.首先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四個同學一組)

思考討論:1.課文已自然地分成三個部分,請給三個部分擬上小標題.

2.結合文章標題思考:誰揀麥穗?在揀麥穗時她們有着什麼樣的夢?夢實現了嗎?兩者對夢的態度有怎樣的不同?3.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麼?(明線,暗線)

1.第一部分:直接入題,敍寫農村姑娘揀麥穗時的幻夢以及幻夢破滅,姑娘們揀麥穗或姑娘們的夢想;

第二部分:回憶“我”童年揀麥穗的幻夢以及得到温愛,我要嫁賣灶糖的老漢或我的夢;

第三部分:賣灶糖老人的離去,“我”渴望愛的幻想破滅,賣灶糖的老漢去了或夢幻的破滅

2.“我”:和姑娘們;我:嫁賣灶糖老漢 姑娘們:換取嫁粧,憧憬幸福的婚姻; 夢想破滅;我: 寄託對人間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們:麻木、順受.

3.明線:揀麥穗;暗線:愛。匯成一曲催人淚下的人間摯愛的歌.

四.賞析全文.

A.精讀第一部分.討論思考下面的問題:

1、課文開頭部分寫到農村姑娘揀麥穗時的夢,它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引導:a.為故事提供了一個背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講解: 前者是一個廣闊的大背景,在這個表面美好,實則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廣大農村婦女在愛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歎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連自己都不自覺地就放棄了,就像那些農村姑娘一樣。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調(令人傷心、惆悵)。而後者表現的是一個具體的“個案”,表達的是一個天真爛漫幼女純真的愛心。對比描述兩種美夢的破滅,我們不難發現,兩種美夢實際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b.總領全文,並貫穿全文,為下文寫“我”兒時幼稚,純真的夢作鋪墊。

B. 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第二部分(獨白,“我”,二姨,老漢各一位同學).

討論思考下面的問題:

1.我是怎樣的女孩?天真爛漫,幼稚純真. 天真無邪

2.怎樣理解“我”的夢想--嫁給一個賣灶糖的老漢?

正因為“我”天真爛漫,幼稚純真,才會有那樣天真的想法。“我”的夢想和一般的農村姑娘的夢想不同,更讓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漢的愛護。

3.老漢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位老漢是一個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賣灶糖為生,勤勞而樂觀,對“我”很好,並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樣樸素地疼愛我--沒有任何希求,也沒有任何企望的”。

4.老漢真是為了要娶“我”嗎?怎樣理解老漢對我的愛?

不是.老漢對我的愛是沒有任何希求,沒有任何企望的.這才是人世間至真,至善,至美的愛.也是作者才謳歌的愛.

C.精讀第三部分,討論思考下面的問題:

A.課文寫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樹下站着等賣灶糖的老漢時,有一段這樣的描寫:

那棵樹的頂梢梢上,還掛着一個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讓冬日的太陽一照,更是紅得透亮。那個柿子多半是因為長在太高的枝上,才沒有讓人摘下來。真怪,可它也沒讓風颳下來,讓雨打下來,讓雪壓下來.……   我仍舊站在那棵柿子樹下,望着樹梢上那個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紅得透亮的色澤,依然給人一種喜盈盈的感覺。……(第三部分第7段和第9段)

1、請問這裏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象徵)

象徵: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

②運用了反襯手法。用“紅得透亮的色澤”、“喜盈盈的感覺”反襯“我”聽到賣灶糖老人離開人世時極度悲哀的心境,這裏以樂景寫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徹肺腑。

2.“小火柿子”在這裏有什麼象徵意義?

“小火柿子”在這裏象徵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頑強的美好事物,它們歷經風雨,不改本色。

3、寄託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寄託了對賣灶糖老漢的依戀和喜愛以及對老漢離世的悲傷、痛苦、懷念之情。寄託了作者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讚歌,對理想的人生形式的執着追求。

B.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個皺皺巴巴的,像豬肚子一樣的煙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丟到哪裏去了。

1.“煙荷包”在文中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為什麼作者常常想找到那個象豬肚子一樣的煙荷包?

①“煙荷包”寄託了作者對老漢的思念與感恩之情。

②“煙荷包”雖然粗糙、醜陋,但它飽含了作者對老漢所給予的那份樸素的疼愛的回憶,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樸素的温愛,這種温愛是作者一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五.體會感情:年少時每個人都有過五彩繽紛的夢,夢雖美麗,有時卻如肥皂泡一般被現實一觸即潰。於是有人沮喪,有人絕望,也有人重新點燃理想的火花。下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誦讀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體會文中作者的感情。請兩個朗讀較好學生讀。

提問:你們從他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感情?

討論引導:微帶感傷的感情基調,令人傷心,惆悵。

六.品味語言,品味細節描寫:大家已感受到文中瀰漫的淡淡的感傷與惆悵。下面請大家共同來品味這兩部分的語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細膩的感受?(四人一組交流討論,然後談談自己喜歡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也找了三處,讓我們來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騰起一層薄霧,月亮像是偷偷地睡過一覺重又悄悄地回到天邊,她方才挎着裝滿麥穗的籃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窯的時候,她想的又是什麼呢?唉,她能想什麼呢!

學生讀,然後四個同學一組思考討論問題:

去掉加點的部分,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①月亮升起彷彿是隱祕的,羞澀的,猶如少女揀麥穗時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個好人。)

2.覺得多少年來,她們揀呀、縫呀、繡呀,實在是多麼傻啊!她們要嫁的那個男人,和她們在揀麥穗、扯花布、繡花鞋的時候所幻想的那個男人,有着多麼大的不同,又有着多麼大的距離。但是,她們還是依依順順地嫁了出去,只不過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時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縫它時的那種心情了。

學生讀,四個同學一組思考討論問題:

第一處加點部分與前文“揀呀、縫呀、繡呀”似乎有些重複,換成“當初”,不是更簡潔嗎?“依依順順”去掉之後,表情達意有什麼不同?作者在這裏流露出怎樣的感情?

(①強調她們為準備嫁粧做了許多,而這一切在她們出嫁時全都成為一場虛空,更顯出惆悵和傷感。

②“依依順順”有這樣的意味:夢幻破滅就破滅吧,認命吧。這裏有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屈服和認同。作者對她們依依順順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個皺皺巴巴的,像豬肚子一樣的煙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丟到哪裏去了。

學生讀,思考討論問題:

把“常常”換成“很”,好嗎?“皺皺巴巴的,煙肚子一樣的”用詞既不美,又與前文重複,刪掉也不影響句子表達,那麼可否刪掉?最後一個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銘心,“常常”指從那時到現在思念頻率之高,過去的經歷,和老漢之間純真的情意從未忘懷,表達“我”對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滅的懷念與追求。

②多次提到“皺皺巴巴的,煙肚子一樣的'”煙荷包,是因為它會讓人想到純真的童年時代,寄託了“我”兒時純真的夢想和對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後一句傳達出作者對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悵與感傷,與作品開頭營造的淡淡的哀愁這種感情基調相一致。)

4.提問學生:讓每個小組談一談所找的喜歡句子,談談他們的感受。以小組為單位,多鼓勵,一個成員發言,其它成員可以補充。看哪一個小組説得好。

七.小結:揀麥穗以一種舒緩從容而略帶傷感的筆調描述一個憨知、純樸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讚頌。

今天我們通過誦讀,品味語言分享了張潔的一段令人傷感的兒時經歷,感受到她對至真至純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嚮往。也願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風霜不倒的火柿子永遠鮮紅透亮。

12.我與地壇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殘疾後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2、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教學設想】

這是一片課內自讀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速讀把握文章概要,通過細讀與反覆吟誦重要語段體味語言的深沉綿密和領會思想的深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速讀--帶問題迅速閲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信息,並歸納。

問題1:“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如何?

頹廢、迷惘

問題2、當時作者在地壇裏思考着什麼問題?結果如何?

他在想人為什麼要出生,現在是否應該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問題。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給人的一個事實,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會死亡,不必着急。從此,他擺脱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

三、詳讀--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1、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裏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園的時候, 讓“我”看見那亙古不變的夕陽,讓我在滿園沉靜中 看到時間、認識自己。

2、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當然,人也不例外。

3、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恆的一面,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恆。儘管十五年來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地壇不斷地被不懂其價值的人雕琢、破壞,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個細微處滲透出來,直達人內心的深處。無論的賦予萬物生機的太陽,還是一羣高歌的雨燕;無論是孩子的腳印,還是默默佇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風忽至時落葉的歌舞與氣息都深深地打動 “我”;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屬於自己的身影; 地壇上不斷上演着季節的 離去與來臨;所有這一切都鑑證了生命本身的律動的真實。

四、研讀--作者説“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説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地壇離我家很近  :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

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態 進行,自然是以家為中心。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五、自由輕讀文中景物描寫部分,想象當時的情境,感受地壇在沉寂、荒涼、蕭瑟的表面下藴藏着的那種醇厚、沉靜、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業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

2、預習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關於母親心理活動的語句。

⑵作者對母親的態度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體味母親的“苦”

1、請大家找出並輕讀母親的心理活動 。(檢查預習)

2、為什麼作者要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理解兒子,知道在這種時候應該讓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裏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兒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驚擾兒子。但是 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本能的、刻骨銘心的愛,她又無法不為兒子的生命擔憂,她幾乎是整日整夜處在痛苦、驚恐當中。只要兒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寧坐卧難安;當兒子回家後,她想問兒子內心的想法到底怎樣,有什麼打算,卻又害怕增加兒子的壓力而終於不敢問。同時,她還希望兒子能夠找到一條實現個人價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內心一直被這種矛盾反覆糾纏而痛苦萬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於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後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三、體會“我”的懂得與後悔。

1、早先的時候,我對母親的愛是什麼態度?找出文中相應的語句。

⑴“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  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來不及為母親想,甚至來不及體會到母親的痛苦。  此處用“她的兒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稱替換了第一人稱,採用了一種遠觀的態度,表現了對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

母親很為我擔心,但她又不想驚擾兒子,所以她在兒子面前從來不表現出自己的擔憂。當她在家遲遲等不到兒子,就來園子裏找。找不到兒子時,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兒子,她又剋制住自己內心想讓兒子回家的衝動,悄悄地離開。而“我”,出於倔強、羞澀等複雜的原因,躲着母親,拒絕與母親的交流。母親懂得兒子的心理,兒子卻不能體諒、迴應母親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親的時候,卻已經來不及了。(輕聲齊讀劃線部分)

2、我從事寫作與母親有什麼關係?

為了讓母親驕傲,想讓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是母親能因我而感到幸福。這是“我”感受到了母親生命的沉重與痛苦,希望能夠給她帶來一點亮色作為微薄的回報。而母親則是希望我能夠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無論是寫作或者幹別的什麼,都應該踏實而不張揚,以堅忍的意志面對艱難的命運。

3、文中記錄了母親離去後,我搖着輪椅在園中度過的一天,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

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後到傍晚,從日沒到月升, “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 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説有多麼重要。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四、輕讀這部分的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着母親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裏,都走不出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愛像一顆會發芽的種子,不知不覺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後 潛滋暗長。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靈才突然發現,母親的愛原來已經長成了一棵蒼翠的松柏,一直為“我”遮風擋雨。“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母愛的詮釋。

五、作業

1、閲讀《課外讀本》中《我與地壇》的其餘部分,並且抄寫第三部分。

2、讀完《我與地壇》全文後試回答:經常來地壇的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麼來地壇?

13.沙田山居

教學目標: 

1、大體瞭解作者有關情況 

2、學習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寫法 

3、品味本文優美、詩質的語言 

4、體會本文所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領會景物描寫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體會本文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由《鄉愁》導入。 

二、整體感知: 

討論

1.全文整篇寫景,山居所見到的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景物可以説是千變萬化.形式是中”散”的,可凝聚其中的卻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悠悠情思.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是一種思鄉之情,是一種對故土、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這篇散文寫景手法多種多樣,曲盡其姓,但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法是什麼? 

是擬人手法的運用。 

3.本文以哪兩種順序把各種景物組織到一起?以哪一種順序為主? 

是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以時間順序為主。 

4課文中説”山是禪機深藏的高僧,輕易不開口的.”找出課文將山比作僧人的句子,想一想作者為什麼把山比作高僧。 

家,在半山腰上等我,那地勢,比佛肩要低,卻比佛肚子要高些。 

5、在這篇散文中,第一、二段寫山居之地的環境,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美的境界?請你用一句話概括其特點。

山與海構成的仙境 

6、文章最後一段寫道:“海嘯與風聲,即使撼天動地,也不過為無邊的靜加註荒情與野趣罷了。最令人心動神往的,卻是人為的騷音。”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作者身居山上,但心懷人世間,他魂牽夢繞的是邊愁鄉愁,是祖國、民族。因此讓他心動神往的是來自大陸的聲音。 

7、文章以五行詩結束全篇。詩中“長山水遠”“五千載與八萬萬,全在那裏面”句,與文章的哪一句是呼應的?聯繫全文看,這五行詩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表達了作者眷戀故鄉、情牽祖國的民族感情。 

三、        課堂小結 

四、        課後作業 

五、        板書: 

沙田山居 

課文結構圖示 

┎------------空間順序-------------┐ 

海→→→山→→→沙田山居→→→山上的雲煙→→→海潮風聲→→→騷音 

┖--邊愁鄉愁 愛國情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y8xp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