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林海教案範文八篇

林海教案範文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海教案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林海教案範文八篇

林海教案 篇1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動辭發”的結果,藴涵了作者濃濃的情感。語文教學過程既是學生與作者情感的神交過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昇華的過程,因此,在閲讀教學中,必須挖掘和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為他們創設主動積極的情感空間,達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體現語文教育的特點。

二、教材分析:

《林海》是小學北京課改版語文課本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選自著名作家老舍訪問內蒙時寫下的遊記《內蒙風光》。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的秀麗山河,《林海》作為第四單元的開篇,通過優美的文字描寫了大興安嶺如詩如畫的景物特點和作者的聯想,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全文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作者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無不充滿着作者的真情實感。這樣的課文有景,有境,有情,因此,教學時應循着作者的情感脈絡,引領學生在體驗作者情感的同時激發自己的情感。本課的教學力圖體現以情感為主線,以實踐為手段的教學思想。

三、學情分析: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初步瞭解了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了課文的結構,理解了課文的第一段的內容,對“林海”有了初步的理解。

2、六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掌握找詞找句、朗讀,體會的方法來理解課文。因而可以以課文為本,讓學生在討論、合作的過程中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3、雖然學生具備基本的閲讀能力,但為了激發學生對林海以及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還需教師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同學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中悟情、讀中表情,體會“林海”的含義和特點。

3、比較《林海》與《美麗的小興安嶺》的相似點與不同點。

4、通過了解和比較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的景物特點,,感受祖國自然風光的美,從而產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五、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中悟情、讀中表情,體會“林海”的含義和特點。

六、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和比較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的景物特點,,感受祖國自然風光的美,從而產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七、教學過程:

(一)、背景介紹導入:

《林海》這篇課文選自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內蒙風光》,當時正是建國初期 ,全國人民都處在抗戰勝利,當家做主的喜悦之情中,而國家建設也向着積極的方面發展,一批作家四處走訪,用自己的文字來描繪祖國山河的美麗,老舍先生被親切、舒服的大興安嶺深深吸引了,寫下了《林海》這篇散文。

(二)、通過分析重點詞句,理解大興安嶺的特點:

1、老師有一個疑問,這篇課文既然是描寫大興安嶺的,為什麼叫《林海》?什麼意思,你是怎樣理解的?

它們和海有什麼關係?

先來説説大海的特點。

我們來看看大興安嶺哪裏像海?

2、嶺像海

嶺有什麼特點?(多、温柔)

請同學默讀課文,對能表現嶺多、温柔的句子,進行畫批。

(這裏的嶺的確很多,橫着的,順着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

請同學們讀這個句子。説説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這兒的“嶺”很多呢?

(多)

(橫着的,順着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説明樣式多。

請你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通過你的讀,我確實感受到這兒的嶺很多。從這個“點兒”還説明了什麼? 説明了這些山的差距並不大。

如果刪掉“點兒”,你再讀一讀,説一説,有什麼不同?

從這我們能感受到這兒的嶺非常温柔。請你把這個句子讀一讀,把温柔讀出來。

(在疾駛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

從這裏我也看出了嶺的多,因為在疾駛的火車上,他已經看了幾個鐘頭了。

“疾駛”的意思是什麼?

(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

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的意思是什麼?

同學們,你們看,像這樣的山峯高高地聳立,就是“孤峯突起、盛氣凌人”。(展示學生作品)

“孤峯突起”“盛氣凌人”作者指的是什麼嶺?

你能從文中找出一個描寫秦嶺的詞嗎?

“雲橫秦嶺”的意思是什麼?

“孤峯突起”“盛氣凌人、雲橫秦嶺” 這些都説明秦嶺是很險的。

興安嶺卻和秦嶺是相反的(展示學生作品),那裏的嶺山勢平緩,線條柔美,給人一種“温柔”的感覺。

請同學們再讀這段話,想一想為什麼作者能把“嶺”寫得那麼生動、那麼具體呢

我們學習“嶺”這一部分,知道作者通過細緻觀察把多而温柔的嶺寫得那麼形象,那麼生動,而且我們也能從文中感受到作者對興安嶺的喜愛。

3、林像海

(“綠而像海”。)

作者是怎樣描寫綠顏色多的

“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

“目之所及”的意思是什麼?

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全都是綠的,這就説明這兒的樹非常多。多得就像海洋。

作者是怎樣描寫“林”像大海的呢

“的確是林海,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出這麼多的綠顏色來呢!”

“是的,這裏是落葉松的海洋。

“在陽光下,大片古鬆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這裏不僅寫出了林的靜態像海,還寫出了林的動態像海。

你能把它變成肯定句嗎

“看,海邊上還閃動着白色的浪花。大片古鬆的邊沿,閃着白排的銀裙,像海邊的浪花。”

比較它們的區別。

感情就變得平淡。

課文中的句子,那種喜愛的感情顯得更加強烈。請你帶着喜愛的感情再讀。

讀得真好。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把“林”寫成綠色的海洋。下面,誰能展開想象,讀一讀。

4、花像海

“花”的特點是什麼

“多” “美麗”。

“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着繡花鞋。”請你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這個“繡花鞋”指的是什麼?

這裏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興安嶺比作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寫出了它的美麗。

5、

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加上豐富的聯想,寫出興安嶺温柔的“嶺”,如海的“林”,還有美麗的“花”,但這些都是它外表的美。(板書:美)作者看到這麼美麗的興安嶺,他又聯想到了什麼?請同學們快速閲讀第6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作者聯想到了,有多少省市用過這裏的木材,大至礦井、鐵路,小至椽柱、桌椅。這些都説明大興安嶺不僅風景美,而且物產豐富,為祖國的建設服務。正是大興安嶺為祖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才使我們的國家興盛安定。

(三)、鞏固練習:

正是看到了大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作者心中再次感到親切、舒服,對興安嶺更是喜愛。同學們,今天,我們隨着作者觀賞了大興安嶺美麗的景色,你們喜愛大興安嶺嗎?

請你用一兩句話來表達你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誰能用反問的語氣來説説。

(四)、拓展延伸:

我們在四年級下半學期,學過一篇課文叫《美麗的小興安嶺》,請同學默讀課文,説一説它與《林海》的相似點和不同點。

相似點:都是在描寫興安嶺

不同點:順序

結構

(五)、激情昇華: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興安嶺是美麗的,也知道了小興安嶺是美麗的,還有-------我們的祖國有着許許多多美麗的山河,請回憶我們還學過哪些歌頌祖國河山的課文。

請你把下面這段話補充完整。

我們的祖國有( )的大興安嶺,

有( )的( ),

有( )的( ),

還有——

祖國, ( )。

我們的祖國是這樣的美麗和富饒,我們應該努力的保護和捍衞它。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穫?

(六)、作業

1、請你自選祖國的一處景觀,進行描寫。

2、推薦書目

草原

漁場

農產

風景區

工業基地

(放在羣郵箱裏,請你選擇自己的喜歡的文章,進行閲讀,並與同學交流讀書感受)

林海教案 篇2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林海》是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老舍先生以他細緻的觀察,豐富的聯想和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我國東北大興安嶺美麗的自然風光,介紹了大興安嶺為國家建設所作出的貢獻。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建設者的崇敬之意。

2、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瞭解寫景類文章的寫作特點,通過對關鍵語句的圈畫批註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抓住三次“親切、舒服”感受的句子,通過上下文的聯繫,理解大興安嶺讓作者感到“親切、舒服”的原因以及明白作者一次比一次強烈的感受。

(3)品讀文中質樸而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美麗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瞭解大興安嶺“嶺、林、花”這些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大興安嶺讓作者感到“親切、舒服”的原因以及明白作者一次比一次強烈的感受。

二、説教法

本着更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我準備採用多種教學方法。

1、朗讀法。正是因為本文滿蘸着作者欣喜與熱愛之情,描畫了大興安嶺浩瀚山林的景色。文字優美,情感濃烈,猶如一幅迷人的寫意畫,從多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特別是描寫林海的幾個自然段,用了很確切的比喻,擬人等寫法。因此,教學中,在學生理解想象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初讀感知,再讀理解,三讀體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目的。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景色美,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受到美的薰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情朗讀的技巧。

2、能力培養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即只有交給學生尋覓知識的學習方法,才能使他在知識的海洋裏勇敢探索,學到更多的'知識,並終生受用。本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中我從課題“林海”着眼,從尋找林與海的相似之處入手,抓住文中具體描寫“林”的內容,通過朗讀、思考、讓學生領略到“林”的浩大、壯美,明白此段運用了形象的比喻,生動、逼真地再現了大興安嶺的林海。如此優美的描寫,我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後,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至會背,從中體會到作者對林海的喜愛之情,盡而受到美的薰陶,美的享受。

3、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我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投影展示了林海的美麗景色,同時老師朗讀課文,再現課文內容。這種以圖畫展現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的方法,深深地撼動了學生的心靈,極大程度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領略課文語言美的基礎上,真正領略到林海的壯美,既是美的享受,又輕鬆了課堂。

4、簡筆畫輔助教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一些重點詞、句,我還採

用了簡筆畫輔助理解。例如,在理解大興安嶺的“嶺”時,為了突破重點詞“温柔”和“盛氣凌人”在本課的意義。我要求全班同學用簡筆畫勾出自己心中的大興安嶺和秦嶺,通過板畫認識到:“温柔”在本課指大興安嶺的線條柔和平順;“盛氣凌人”指秦嶺高大險峻令人望而生畏。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增添了課堂裏的美育氣氛,使學生在接受語文知識時,同時受到美的薰陶。

三、説學法

根據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以及大綱對六年級學生的閲讀要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閲讀分析,閲讀理解,閲讀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教學生用“一讀──觀景賞物,抓住特點;二讀──品詞析句,體會情感;三讀──回顧反思,明瞭寫法。”的方法,仔細品味文中有關“林”的內容。即初讀課文,感知景物特點;精讀課文,抓重點詞句,仔細品味,領悟情感;回讀課文,在讀中學習規範的語言,積累語言材料,悟出表達方法,掌握表達技巧。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全面完成了教學任務。這裏的學法指導、學法應用將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再現。

四、説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林海

一棵樹稱為——木,兩棵樹稱為——林,海是指——大海。這“林”和“海”合在一起説明——樹很多。齊讀課題。

2、課題“林海”指的就是——大興安嶺。出示大興安嶺圖片。

你們想知道大興安嶺為什麼被稱為“林海”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的腳步走進大興安嶺,欣賞他筆下的林海吧!

(二)整體感知

1、生輪讀課文,邊聽邊思考:

(1)大興安嶺留給作者的感受是()。這樣的感受,在文中出現了()次。

(2)作者得出這種感受的原因分別是什麼?用“~~~~~”劃出相關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我”心中感到親切、舒服,是因為(這回有機會看到它,並且走進原始森林,腳踩在積得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到那些古木。)

“我”心中感到親切、舒服,是因為(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並不空洞。)

“我”心中感到親切、舒服,是因為(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 相機板書:親切 舒服

2、那麼,作者圍繞這種感受,描寫了大興安嶺哪幾方面的景物呢? 交流並板書: 嶺、林、花

(三)品味美

過渡:下面,我們就跟隨着作者的腳步深入林中去細細體味大興安嶺的美景,先來看“嶺”這一部分。

A.學習“嶺”

1、默讀第2節,按要求在書上做批註。

出示思考:(1)“嶺”具有怎樣的特點?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

(3)這樣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根據學生交流媒體相機出示有關語句。 相機板書:多而柔

B.學習“林”

出示問題:“林”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把這一特點寫具體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自學後小組交流)板書:綠如海

1、作者是怎樣描寫綠顏色多的?

師引導:從“目之所及”,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全都是綠的,這就説明這兒的樹非常——多。多得就像——海洋。

2、那作者是怎樣描寫“林”像大海的呢?

(1)交流,出示句子。

師小結:這就照應了課題——林海。

3、請大家帶着喜愛與讚美的感情讀3、4兩節,男女生分讀。

C.學習“花”

1、“花”的特點。 (自學後小組交流) 板書:多而美

2、出示: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着繡花鞋。

作者把興安嶺當作亭亭玉立的少女來寫,你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呢?作者為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方法?[擬人、比喻]

小結:山上青松,山下白樺,林中野花,作者從上到下把大興安嶺景色寫得很有層次。恍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真是太美啦,太讓人喜愛了。 過渡: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寫出了大興安嶺温柔的“嶺”,如海的“林”,還有美麗的“花”,由興安嶺外表的美。作者來進入嶺中,看到林場又會想些什麼呢?

(四)讚賞美

1、請同學們快速閲讀第6、7節,想想作者之所以又有兩次發出“親切、舒服”的感慨,是因為聯想到了什麼?

交流,出示: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並不空洞。

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呢?

2、小結:大興安嶺為祖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我們的國家興盛安定——興國安邦。(板書:興國安邦)

2、出示:為什麼管它叫作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了。為什麼説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交流。

3、我們怎樣做才能興國安邦呢?交流

師小結:我們伐木取材,也要造林護樹,一手砍,一手栽,就能保護生態平衡,使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使林海能夠萬古長青。

4、齊讀最後一節。

(五)總結全文

1、指板書小結:作者抓住嶺、林、花的特點,描繪了大興安嶺迷人的景色。他用質樸而又簡潔的語言,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我們見識了林海的美麗迷人,感受到了林海的多元和諧,大興安嶺不愧為——林海。

2、讀了課文,你還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板書設計:

嶺 多而柔

15、林海林 綠如海 興國安邦

親切舒服花 多而美

袁丹

20xx年10月20日

林海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十一冊第19課。

教學要求:

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學習作者善於細緻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

教具準備:

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閲讀要求;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註。

4、瞭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採用學生自學_____ 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

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温柔的嶺,色彩明

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

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後練習4

2、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

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後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____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

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

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

愛,字裏行間充滿着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

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 根據要求快速閲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

文,並用“ ” 劃出這些句子。

(二) 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

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

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

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後改變了原來的看法,

是真情實感啊!

(3)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

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後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 使作

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麼美麗,

它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麼景物?説説這些景物的特

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

(嶺、林、花)

A、 “嶺”有什麼特點?(多、温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採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

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麼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

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麼?(落葉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麼?(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

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

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

(採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羣嶺起伏寫成海

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

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後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

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 林中的“花”又有什麼特點?讀、議句子。

B、 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 (到處都是);

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

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

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

為裙,還穿着繡花鞋。

(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

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

林海教案 篇4

一、談教材

《林海》是第十一冊最後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大紹安嶺的原始森林,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文章文筆流暢,層次清楚,具體描寫與抒發感情相結合,展開聯想與抒發感情相結合,把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親切、舒服”感情為線,貫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對大興安嶺的感情在字裏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讓讀者充分領略到了大安嶺的外在美與內在美。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在單元中的安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美的教育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至六自然段。而讓學生了解大興安嶺,嶺、林、花的特點以及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難點。

二、談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同學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於本文表達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應讓學生反覆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三、談學法

通過上一組和本組第一篇的學習,學生已經對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瞭解,已具備了一定的體會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課可以引導學生應用“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即“初步瞭解→深入思考→評議提高→誦讀昇華”。

四、談程序

本課可採用“五步自主教學模式”,即“導入揭題→自學探索→交流點撥→檢測鞏固→深化訓練”。

(一)、導入揭題

1、教師提問:以前學過《美麗的小興安嶺》,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我國還有另一處森林寶庫──大興安嶺。

3、揭題:板書“林海”,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

4、從題中你知道了什麼?你覺得還應該知道了什麼?

(二)、組織第一次自學探索

出示自學要求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可跟默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互相選讀課文。

3、思考:課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舒服”?作者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再按照“思考練習”中的提綱,給文章分段,列出提綱。

4、請學生主動到黑板上寫出他的分段意見。

(三)、交流點撥

1、指名讀生字及組詞,學生評議。

2、開火車讀課文,然後評議。

3、指名板書學生談談你是是怎樣分段的,為什麼這樣分。

4、學生評議分段情況。

5、小結

(四)、組織第二次的自學探索

出示自學要求

1、作者三次“親切、舒服”之感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2、“我”一走進原始森林有什麼感覺?這種感覺是怎樣產生的?

3、“嶺”、“林”、“花”各在什麼特點?作者怎樣寫出嶺、林、花的特點的?

4、為什麼到了林場,“我”這種親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如何理解大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五)、交流點撥

這部分主要有三環節:交流點撥、朗讀體會、質疑問難。

1、交流是檢驗學生自學成果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時如出現分歧與偏向時,教師及時點撥。

根據學生的交流,主要要了解嶺的特點是多(形多、量多)、温柔,林的特點是多、綠,花的特點是多、美。

2、朗讀體會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的形式可多樣:輕讀、個讀、賽讀等。要注意重點語句、重點段落的朗讀,使學生真正與作者產生共鳴,感情得到昇華。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性的體現。學生在交流、體會後提出有一定價值的疑難本身也是能力的反映。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可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解決措施,或課堂,或課外;或學生互解,或師生共解。

(六)、檢測鞏固

這是對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檢驗,教師設計的檢測鞏固題要以“目標”為中心,題型要新穎,形式多樣。可以“選讀你覺得最美的段落”,“用畫出嶺(林、花)的特點”等。

(七)、深化訓練

為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遷移,教師可設計深化訓練題。根據教學目標,本課要讓學生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想的方法,所以可以設計諸如“校園冬景”、“這裏的景色真美”、“風景這邊獨好”之類的訓練,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附:板書設計

林海教案 篇5

一、緊扣特點,説教材

《林海》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一組中的一篇課文。課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寫的,描寫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由景生情,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課文文筆優美,準確地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形象地進行描述,表達中通過豐富的聯想,抒發了自己真摯的感受。課文景中見情,情景交融,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名篇佳作。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敍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遊覽大興安嶺的感受,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祖國自然風光的美,並瞭解自然資源在祖國建設中的作用;引導學生欣賞老舍先生質樸而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學習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三次“親切、舒服”所表達的逐步昇華的感情。

二、聯繫實際,説策略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採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説教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於本文表達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應讓學生反覆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

2、説學法。

重視學生的個體參與,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我為本課確定的學法是: “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即“初步瞭解→深入思考→評議提高→誦讀昇華”。

三、情感互動,説流程

(一)激發閲讀興趣,拓展想象空間

1、教師板書“海”,什麼東西多了,會被稱為“海”?

教師從“海”入手,讓學生思考:什麼東西多了,會被稱為海?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就會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自由發言,既有利於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把握與運用能力,也為理解老舍先生為什麼把大興安嶺稱為“林海”進行了鋪墊。

2、老舍先生把大興安嶺稱為“林海”,讓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自由想象

語文課要鼓勵學生憑藉語言文字積極展開想象。“老舍先生把大興安嶺稱為林海,讓你想到了什麼?”這一問題將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也為理解課文後半部分老舍先生由景物產生的聯想作好了準備,促使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自然而然地生成。

(二)抓住教學重點,領悟作者感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把課文讀通讀準是閲讀教學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求。初讀時,給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時間,讓學生多讀幾遍課文,並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互查互檢,互幫互助,既有利於面向全體,又能夠照顧差異。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教師再對易讀錯的字音及難讀的句子加以指導。

2、想一想作者瀏覽作者大興安嶺後,最強烈的感覺是什麼?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作者瀏覽大興安嶺的感受。作者將瀏覽大興安嶺的感受概括為兩個內涵極深的詞:親切、舒服。這兩個詞在文中先後出現過三次,貫穿全篇。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直接抓住重點設問,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

3、圍繞“親切、舒服”,你能提出幾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嗎?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提問必將促使學生反覆認真地研讀課文。學生在深入讀文中一定會發現並提出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教師可將這些問題進行歸類,如,作者為什麼三次寫到“親切、舒服”?每一次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這樣的感受的?三次的感受有何不同?

4、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有價值,請你們認真讀讀課文,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在讀文的過程中,還有哪些新的問題,用“?”標註出來,與周圍的同學討論。

問題從學生中來,再回到學生中去,並鼓勵學生不斷髮現新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也教會了學生讀書的方法。在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的基礎上,再組織合作交流討論。請學生讀出三個寫“親切、舒服”的完整句子,引導學生聯繫全文內容體會作者當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對於學生提出的疑惑,教師應積極鼓勵,並設法引導、點撥。如學生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繪出這麼多的綠顏色來呢!”既然綠顏色那麼多,作者作為一代語言大師,為什麼不試着用各種關於綠的詞語來細緻描繪林海的綠?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他們能聯想到的各種描寫綠顏色的詞語來替換“深的,淺的,明的,暗的”這四個詞語,如墨綠、翠綠、

嫩綠等,讓學生在遣詞造句的過程中體會到:再多的詞語也難以形容林海的豐富的綠,而作者此處雖然只寫了綠色的深淺和明暗,卻涵蓋了我們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各種綠,從而讓讀者盡情地想象大興安嶺林海的色彩,也體會到作者寫法的巧妙。

(三)品析優美句段,學習表達方法

1、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感受寫得這樣層層深入的?請同學們再次認真閲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文中做出標註。

在學生初步理解了作者的感受之後,教師通過這樣設問,引導學生認真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體會作者佈局謀篇的精妙,從而為習作打下基礎。學生在認真讀文中不難得出;作者按照瀏覽的順序先寫初到大興安嶺的感受,再具體描繪了景、林、花的特點及由此產生的聯想,最後寫看到林場的感受。這樣情由景生,情隨景走越走越深入,讀者也隨作者走,愈讀愈感到“親切、舒服”。

2、你認為大興安嶺哪兒最美?為什麼?採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再次讀文,讀的過程中挑選你喜歡的一種景物或你感興趣的一個段落,一個句子,一個詞語作深入的研讀。可以是反覆地讀,讀出情味;可以是邊讀邊想象句段描繪的畫面,並把畫面勾畫出來,也可以是就句段旁邊寫幾句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是就句段提出幾個具體的問題。

(四)有感情朗讀背誦,昇華感受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積累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熟讀成誦,方能積累語言。閲讀教學要將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積累精美句段,並借鑑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隨文練筆,做到學一課仿一課,於潛移默化中進行了寫作方法的提煉與拓展延伸,實現了由讀到寫的遷移。

林海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林海嶺的特點

2、感悟作者的語言特色,激發閲讀興趣

3、抓住景物特點,學習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的語言特色,激發閲讀興趣

教學難點:

品悟作者的語言特色,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 基於已知,導入新知。

1、上節課,我們追隨着作者來到了大興安嶺,並且知道了老舍先生是通過嶺、林、花這三方面來寫林海美麗景色的。類似的文章我們還學過桂林山水,其中對灕江水是這樣描述的。自己默讀這一段,你能快速找出灕江水具有哪些特點嗎?(預設:靜,清,綠)

出示: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為什麼你能如此快的找到灕江的特點啊?(預設:文章採用了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有概括句。問:那這是什麼寫法?)

4、正是運用了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讓課文層次特別清晰,我們能一下子找到景物的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林海這篇文章,自己默讀相關段落,你能像找灕江水特點那樣快速説出嶺林花的特點嗎?(説到什麼程度都可以,找兩名同學)

5、我聽到同學們的答案有所不同了,不像找灕江水特點時那麼統一了,為什麼林海這篇課文的特點不那麼容易找到呢?

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林海,看看老舍先生是怎麼描寫林海這三方面特點的。

二、讀中感悟,體會情感

(一)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大興安嶺的“嶺”具有哪些特點?畫出相關句子,抓住重點詞句,説説你的理解?

大興安嶺這個“嶺”字,可跟秦嶺的“嶺”字大不一樣。這裏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着的,順着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 “雲橫秦嶺”那種險句。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每條嶺都是那麼温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

學習嶺的特點:

1、嶺多的特點:

(1)抓住“這裏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矮點的,橫着的,順着的。”(預設:嶺有各種不同的樣子,姿態各異、各式各樣的,形態萬千,能看出它很多)(板書:多)

導語:你還能從哪裏感受到嶺具有多的特點?

(3)抓住“看不完,看不厭”

2、體會嶺温柔的特點

導語:這數不勝數的嶺啊,每一座都那麼的不同,千姿百態,那你還找到嶺的其他特點了嗎?

(1)抓住“孤峯突起,盛氣凌人。”體會温柔的特點

(2)那你能説説“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的意思嗎?自己輕聲讀讀這兩個詞的意思

孤峯突起:羣山之中突然冒出一個特別高的山峯。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3)結合這兩個詞,再來讀讀這句話,談談你對温柔又有了哪些理解?

(預設:大興安嶺的嶺沒有一座特別突出的,儘管那麼多,但每一座都差不多。)

(4)能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讀出來嗎?

(5)自己輕聲讀讀這段話,你還能從哪裏看出嶺温柔的特點?(打不出來,點出紅字,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説説你的體會)

(如果直接找到“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問:那這裏的嶺是什麼樣的?出示這句話,從這句話當中你又有什麼體會?

(預設:有“點”的能看出並沒有高或矮很多,就一丁點。差不多,連綿)

(6)你看,兩個特點都自然的融於字裏行間中,自己輕聲嘟嘟這段話,看看還有包含這兩個特點的句子嗎?

總結:我們之所以一眼看不出林海這篇文章中景物的特點,正是因為老舍先生將特點融入在這些句子中的原因。

(6)出示對比圖:對比這兩張圖片,我們來猜猜哪張是大興安嶺的嶺?哪張是秦嶺,你能用幾個詞來分別形容一下嗎?(預設:秦嶺很險,很高,很陡,山勢雄偉,陡峭,高矮不一。大興安嶺嶺的特點:很緩,連綿不斷。多找幾名同學)

(7)正如你們所説,嶺的温柔不僅僅是指每座嶺高矮差不多,更是指這種連綿不斷、非常平緩的樣子。那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浮現出那羣山連綿,山勢平緩、數不勝數的大興安嶺。

(二)感悟老舍先生親切自然的語言特色

導語:剛剛我們跟隨着老舍先生遊覽了大興安嶺,領略到了它多且温柔的特點。

1、如果説在描寫灕江水時,作者直白的用三句話分別點明瞭水的三個特點(板書:直白明瞭)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相比之下老舍先生筆下的嶺,是怎樣寫出特點的?(預設:每句話都寫了景物的兩個特點)(板書:自然融入)

大興安嶺這個“嶺”字,可跟秦嶺的“嶺”字大不一樣。這裏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着的,順着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 “雲橫秦嶺”那種險句。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每條嶺都是那麼温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

2、老舍先生為什麼要這麼寫呢?請一名同學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聽了她的朗讀,你有什麼感受?

(預設:特別舒服,語言很親切,自然,就像在和我們聊天一樣的感覺)

總結:聽了你們的朗讀,真是如沐春風啊。是啊,老舍先生就是用這種樸實的語言,在字裏行間中將大興安嶺多且温柔的特點向我們娓娓道來,讀完之後,彷彿我們身臨其境一般。這應該就是老舍先生作品中獨特的語言魅力吧!

過渡:老舍先生的這種語言魅力不僅運用在嶺這一方面,還將它貫穿全文。

(三)品悟老舍先生親切自然的語言特色

1、讓我們看看林和花的段落,找出把你覺得最親切自然的一兩句話,輕聲讀一讀。

2、誰能像作者一樣,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俗白精緻的語言所帶來的温情。

3、(問讀的這個人)你在這親切自然的句子中,感受到了林或花有什麼特點?

總結:在這篇文章中,老舍先生並沒有直接點明特點,但就是這親切自然的語言潛移默化的感染着我們,讓我們慢慢領悟到了嶺林花的特點。

(四)拓展、課外遷移,激發閲讀

導語:其實,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處處都流露着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不僅有親切自然,還有幽默風趣。

1、老師這裏準備了幾段話,你們來猜一猜哪句話是老舍先生寫的,我們用叉子和對勾表示,聽完同學讀得,自己偷偷在胸前告訴老師。(充滿激情,帶動氣氛: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

A:説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多麼盡職。老舍《貓》

B:那輛車也真是可愛,拉過了半年來的,彷彿處處都有了知覺與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馬上應合着,給祥子以最順心的幫助。老舍《駱駝祥子》

C: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魯迅《孔乙己》

D:胖二嬸根本沒有來過,大概是,他們猜想,肉太多了,走不動的緣故。老舍《四世同堂》

2、誰來説説哪幾句話是老舍先生的語言風格,為什麼?(預設:打錯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句話,誰來説説它寫的是什麼意思,從而你有什麼感受?)

3、那每段話都出自哪裏呢,有誰知道嗎?(出示書名)

總結:就是通過這短短几句話的表達,我們就能看出老舍先生的語言特色,真可謂作家特有的語言格調是通過作品表現出來的。

我知道咱班同學都有讀書的習慣,誰能給大家推薦推薦?

三、感受老舍親切、自然的語言風格,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語言特色

1、老舍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現代小説家之一,其俗白精緻,詼諧幽默、京味十足的語言特色已經成為他作品中獨特的標誌。作家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風格,比如巴金的強烈、坦率,比如魯迅的簡練、含蓄、包含激情。而我們也有着自己的語言特色,比如有的同學是平實質樸,含蓄雋永,有的同學是華美絢麗、生動形象,還有的同學是婉約細膩,風趣幽默。今天我們學習了老舍先生的語言特色,那讓我們也來發現自己的語言風格,爭做班中小作家。

2、同學們,我們之前寫了《霧霾天氣》這篇作品,拿出來,自己再次創作,看誰能成為我們獨樹一幟的大作家。在這裏,老師提醒你們請注意一下兩點

(1)寫出事物的特點

(2)有自己的語言特色

指導:(1)誰來讀讀 這位作家的作品?

(2)你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了霧霾有什麼特點?你覺得他的語言風格是什麼?

(3)到底是不是呢?我們得請這位作家跟我們説説,你們能不能猜到這位作家是誰呢?

(4)請你説説,你覺得自己的語言風格是什麼呢?

(5)那我們就評選他為我班 大作家,併為她頒發獎勵。

林海教案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十一冊第19課。

教學要求:

1、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善於細緻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具準備: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閲讀要求;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註。

4、瞭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採用學生自學_____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温柔的嶺,色彩明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後練習4

2、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後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____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裏行間充滿着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根據要求快速閲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文,並用“”劃出這些句子。

(二)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後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是真情實感啊!

(3)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後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麼美麗,它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麼景物?説説這些景物的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嶺、林、花)

A、“嶺”有什麼特點?(多、温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採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麼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

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麼?(落葉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麼?(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

(採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羣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後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林中的“花”又有什麼特點?讀、議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到處都是);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着繡花鞋。

(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讚美的感情。

(5)把描寫“花”這一段有感情朗讀一次。

小結: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繫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什麼?

(聯想到與建設結為一體)

理解句子: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美得並不空洞。

(1)“空洞”什麼意思?(沒有內容)

(2)從哪裏體現了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讓學生聯繫上文理解。

小結:這段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作者的聯想。説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繫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5、自由朗讀第二段,一邊讀一邊想象。

三、作業:

1、課後練習1,3(1)、(2)。

2、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積詞本》。

第三課時

一、複習第二段,簡單説説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二、繼續講讀第三段。

默讀第三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點句子理解。作者第三次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重點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句子。我不曉得當初為什麼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興國安邦”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説“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讓學生個別回答這一問題。

分析: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使我們感到親切舒服。山養人,人育林,經過人們的辛勤勞動,大興安嶺的景色越來越美,它們對人們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提問:①“興國安邦”什麼意思?

②為什麼説“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3、齊讀這一段。

4、小結:我們從作者的聯想中知道了大興安嶺不僅景色美,而且對祖國的建設真的起着使國家興旺安定的作用,我們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三、總結全文。

1、帶着喜悦的感情自由朗讀課文。

2、給課文歸納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試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質疑。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六、總結談話

這篇課文圍繞“大興安嶺”這個悦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點,使作者產生親切、舒服之感。通過豐富的想象,抒發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感情。當你們長大後爭取去看看,親身感受大興安嶺的美麗和可愛。

七、作業

1、背誦課文三____六自然段。

2、預習20課。

林海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 掌握生字詞。

2.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繪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領略原始森林的風光,體會作者的情感。

3. 瞭解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討論、體會其好處。

4. 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繪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領略原始森林的風光。

教學難點

瞭解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討論、體會其好處。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知識目標:掌握生字詞。

2.能力目標:自己嘗試着讀懂1、2自然段。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繪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的?領略原始森林的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森林錄像、生字卡片、地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板書:林海。

2. 講一講“林海”的意思。(森林像大海一樣)

3. 教師啟發:這是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引導學生知道本體、喻體、比喻詞分別是森林、大海、像。

4. 教師強化:讓學生課後通過自己查閲資料知道什麼是比喻句

5. 拓展思維,大家講幾個含有比喻關係的詞語。

()海()海 ( )海

(燈)(火)(書)(雲)(人)(花)(星)……

6.教師肯定:好,大家三言兩語就把我們的生活説的波瀾壯闊,現在我們走進老舍先生寫的茫茫林海去看一看,看完告訴老師你獲得了怎樣的印象?

7.觀看森林圖片。

8.講印象:美麗、廣闊、壯美……

9.出示地圖,認知大興安嶺在黑龍江省.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讀、認讀。

凌(líng)雲盛氣凌人醖釀(niàng) 釀造 大廈(shà)砍伐(fá) 綜(zōng)合

三、 學習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瞭解課文哪幾自然段具體寫了林海的美麗景色?

2. 哪一自然段寫“我對大自然的印象”?

學生10分鐘自學後反饋彙報,教師歸納。

3. 課文第一自然段寫大興安嶺給人的印象是親切、舒服。

4. 課文第2—7自然段寫大興安嶺的嶺、林、花。

四、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 找出兩個詞語來歸納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親切、舒服)

3. 指導朗讀。(注意用親切的口氣讀)

五、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導入:大興安嶺為什麼給人親切、舒服的感覺呢?

2.讀第二自然段,瞭解這個“嶺”是怎樣的親切、舒服?

3.自由讀書,討論後彙報。(教師引導)

(1)大興安嶺的“嶺”跟秦嶺的“嶺”可大不一樣。

教師引導:這是採用了什麼寫法?(對比)

(2)讀句子後教師引導:不一樣體現在哪?讀一讀

(3)讀一讀,想一想各用一個詞語歸納秦嶺與大興安嶺的特點。 秦嶺(險峻)大興安嶺(温柔)

(4)該用怎樣的口氣讀

個別讀、小組讀、全班讀

注意點:a.輕聲讀法,例如橫着的,順着的……

b.兒化讀法,例如高點兒的,矮點兒的……

(5)大家讀得這麼好,説明對大興安嶺很瞭解,現在根據課文畫一畫秦嶺和大興安嶺。(圖略)

(6)畫的挺像的,現在老師手中有三張卡片,想貼在畫上,該怎麼貼才能最恰當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雲橫秦嶺 孤峯突起 盛氣凌人

(7)全部貼在秦嶺這一幅圖上。(提在圖片的適當位置)

(8)講詞、句。

1雲橫秦嶺:橫,盤旋,漂浮。雲朵飄在山腰,形容山高。 ○

2孤峯突起:一座山峯高聳入雲。 ○

3:盛氣凌人:傲慢地氣勢逼人的樣子。 ○

(9)看了兩幅圖,讀了課文,此時大家的心中對大興安嶺勇氣了怎樣的感覺呢?

(親切、舒服、温柔,像母親一樣……)

(10)教師肯定並引導:一草一木皆温柔,一筆一劃寫出深情,作家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熱愛大興安嶺)

(11)對,請大家把這份熱愛讀出來。

六、總結

大興安嶺有着它獨特的美,明天我們再繼續去認識它的美麗。

六、 作業。

1. 抄寫詞語。

2. 背誦第二自然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qlx7y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