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桂林山水 教案範文八篇

桂林山水 教案範文八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 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桂林山水 教案範文八篇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媒體素材和課文有機的結合,使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2.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運用媒體素材、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讀去體會。

2.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桂林嗎?那可是個景色秀麗的地方。 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一起去遊一遊。揭題:桂林山水甲天下。

2.選擇部分精彩圖片和一段視頻素材播放給學生觀看,再讓學生説説甲天下的“甲”是什麼意思?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體會作家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讚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讚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再想想人們為什麼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讀課文

1.出示桂林山水圖、指導學生按照先局部後整體,先山水後其他的順序觀察畫面、談感受(水:平靜、清澈;山:姿態萬千;遠處雲霧迷濛;近處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樂範讀全文、學生圖文對照找出課文中與畫面相對應的語句。

3.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字音讀準,解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

(2)質疑問難。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灕江水”。

思考:灕江的水到底與別處有什麼不同呢?

多媒體演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同桌互談感受。

2.自讀這一段,概括一下灕江的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描繪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帶着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自讀揣摩。

②指名讀,並點評。

③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文,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桂林山”。

2.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點)。

3.小組交流,反饋。

4.全班交流自學成果,並解疑。

①體會“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體展示桂林的山,再對比泰山和香山。

③學生自己總結桂林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注意”啊”的讀法不同

真奇“啊”讀ya

真秀“啊”讀wa

真險“啊”讀na

六、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賞了桂林的山水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走進課文,瞭解作者的感受。

3.讀課文最後一段,你從這段話中感悟到了什麼。

體會“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5.此時,我們已被桂林山水的美麗、神奇所陶醉,帶着對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總結、擴展

1.總結

我們一同領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名不虛傳。

2.讀了本課,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試着吟一首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3.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和視頻。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寫一段話介紹當地的一處風景,使讀的人能瞭解這處景物的特點。(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靜、清、綠舟行碧波上

山—— 奇、秀、險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會認生字,能正確讀寫。

3、體會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能用“讚歎——描述”來抒發熱愛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理解、體會灕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通過讀和觀景移情法,感受多媒體信息以及語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讓學生盡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

第一教時

一、預習探究

1、出示小黑板,朗讀生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二、合作交流

1、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查字典,學習生字詞。結合上下文內容説出“無瑕”等詞意。

2、瞭解課文大意,圍繞課題劃分段落。

3、初步觀察圖意,整體感知畫面展示的優美景色。

4、在文中劃出表示灕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特點詞語。

三、品讀感悟:

1、你到過桂林,看到過那裏的美麗景色嗎?看看那裏的景色和別處有什麼不同?

2、看看課文怎樣圍繞題目來寫,再用一個句子説出每個小段的大意。

3、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彙報自習情況。全文有四段:第一段寫乘着船觀賞桂林的山水。第二段寫了灕江的水。第三段寫了桂林的水。第四段寫了桂林的山和水。

師生討論後小結:

1、初讀完全文,你感到題目和課文內容有什麼關係?(課文內容緊緊圍繞題目的桂林中的“山”和“水”來寫)

2、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呢?先總寫什麼?再分別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什麼?全文的記敍順序是“先——(先總起)再——(再分述)後——(後總結)”

四、鞏固延伸:

質疑: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別人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你也不明白,請在文中作上“——”和“?”記號。)

第二教時

一、教學內容:

1、能用一二句話,讚歎優美的畫面。

2、通過讀,能體會灕江水“靜”、“清”、“綠”的三個特點。通過讀和動手繪圖,展示桂林山的“奇、秀、險”的三個。

3、進行創造性的想象,體會作者描繪灕江水特點的句式。並在此基礎上,想象灕江水的“甜、涼”的特點,再進一步想象江岸上的野花的美。

4、學生能掌握“讚賞——描述”的句式。

二、教學過程:

(一)、理解第一段,隨文入景。

1、激發談話:你們想去桂林遊玩嗎?為什麼?課文的作者為什麼去桂林遊玩呢?課文的第一小段告訴了我們。請找出來。——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2、先理解“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再理解這個句子,用自己的話説説?(人們都這麼説,桂林的山水風景是天下第一美的,我也禁不住來觀賞觀賞。)

3、讀第一段。進一步啟發談話(播放多媒體教學軟件:出現一幅桂林山水畫卷,再出現文字和聲音::人們都説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真是這樣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也隨作者乘着木船沿着灕江,一起去觀賞桂林的山水吧!)

特點是什麼?(大家讀書時要學會抓住主要的意思,用“△”畫出桂林“水”特點的詞語)

5、學生彙報:找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靜、清、綠。

6、老師出示帶點的幾個詞進行比較,説説哪個詞讓人感到灕江的水是那麼美,作者是讚不絕口,禁不住脱口而出的?

(1)灕江的水真靜啊!

(2)灕江的水好靜啊!

(3)灕江的水很靜啊!

以上幾句中的“真”“好”“很”哪個好?“真”程度更深。“真”字還可以怎樣説——非常非常,多麼。

7、讀好“真”,應讀重點,聲調要稍提高。反覆品讀:灕江的水真靜啊!作者看到這麼清靜的水,讚不絕口,接着,描寫出灕江的水靜得如何。我們把作者用的這種方法叫做“讚賞——描述”。

(二)進一步體會重點詞句,朗讀指導,讀出你在遊玩時所見美景的喜悦心情。

(用以上的多媒體軟件範讀錄音作朗讀指導: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1、讀,體會重點詞句:真靜啊,是説的水怎麼樣——還可以怎樣説出這層意思,這層感受?(灕江的水很靜很靜,灕江的水是多麼地靜啊……)

2、讓學生仿照詞語重疊的方法説出對讚美灕江水的感受:真清啊,真綠啊……

3、老師朗讀示範學生試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稍拖長聲音,然後把聲音壓平;“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綠,是很美的,同學們試着念出美的意思來。

4、師生或男女學生互為引讀,讀出很驚喜的感情。如:師——灕江的水真靜啊!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5、在讀與體會重點句子中相機理解“無瑕的翡翠”等詞的含義。

(三)進行創造性聯想的訓練。這麼美的景色,你怎樣“觀賞”呢?

1、出示“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讀後理出:“讚賞——描述”。

2、談話創設情景:你看到灕江的水這麼“靜”這麼“清”這麼“綠”,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木槳,你想幹什麼?(啟發:望着這清凌凌的碧綠的江水,我真想——(用雙手掬成一個勺子;跳下水中;用雙手掬水洗一洗臉)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老師出示:灕江的水真()啊!()得……

擬定學生1:我把一掬水潑在臉上,灕江的水真涼爽啊!涼爽得讓你感受到臉上放了冰琪琳。

擬定學生2:灕江的水真明淨啊!明淨得像……

擬定學生3:我搖着雙槳,那“潑——潑——”的水聲真好聽……

3、圖象創設情景:出示“象山圖”請注意觀察,你們看看,這頭“象”把長長的鼻子伸進了清凌凌的水中,這頭“象”會想什麼,説什麼呢?

擬定學生1:看着清凌凌的江水,我真想跳到江中,玩耍玩耍!……

擬定學生2:灕江的水真甜啊……讓你感受到像吃了西瓜那樣舒服。

播放多媒體軟件:一幅“象山圖”出現,再出現文字和聲音:灕江的水真甜啊!

(四)進一步體會灕江水的特點。小結:你剛才隨作者到了灕江,你是觀賞,還是玩賞了灕江的水?為什麼?

{播放多媒體軟件:出現兩幅人們在水中玩耍的情景,再出現文字和聲音:灕江的水真涼爽啊!}

(五)先小結文上的學習方法,再理解第三段,體會桂林的山的特點。

1、想一想,剛才我們是怎樣玩賞灕江的水的美景的?(先看圖,進入佳景;讀文句,品味佳景;後想象,玩賞佳景。小結後老師板書。)

2、準備怎樣遊玩桂林的山水?

3、老師出示描繪桂林山的圖景。再用一個句子讚一讚圖描繪的桂林的山。

4、將桂林的山的三個特點畫出,老師出示描寫桂林山的三個特點的詞語: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還可以怎樣説,説出這種感受。此文轉自淘、教。案網()、仿照剛才讀“靜”“清”“綠”的方法,怎樣讀,讀出很“奇”、很“秀”、很“險”的感受來。(奇,先把聲調提稍高,隨後讀得輕而平;秀,可讀得平穩一點,重音停頓稍久一點;險,先要提高聲調讀得稍短促。)

5、按“讚賞——描述”引讀。採用多種形式,讀出你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邊讀邊出示多媒體軟件:出現三幅圖,分別再現文字和聲音:(1)桂林的山真奇啊!(2)桂林的山真秀啊!(3)桂林的山真險啊!}

6、創設情景,玩賞佳景。

(1)看圖説“奇”:先出示一幅象山圖,你看,一頭巨大的象來到江邊,它在幹什麼,請用“讚賞——描述”想象佳景。

擬定學生1:桂林的象山真奇啊,它來到江邊,津津有味地喝着甜美的江水。

(2)再出示一幅駱駝山圖,你看,這頭巨大的駱駝蹲在山上,在四面張望,它在看什麼?

(3)你看到這麼神奇的山,你會怎樣做,怎樣“玩賞”?老師啟發後,説一説:

(4)你能否拿出你的照相機,拍下這一幅幅精美的畫卷;你是否拿出你的錄象機,拍下這連綿不斷的畫卷。

(5)老師出示一幅圖:一座高聳直立的山峯,你正站在山腳下,有什麼感覺?

擬定學生1:桂林的山真險啊,好象就要倒下……

擬定學生2:桂林的山真高啊,好象一支巨大的筆,直插雲霄……

(6)老師出示“形態萬千”、“奇峯教案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瞭解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和灕江水的特點。

3.對照課文觀察圖,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桂林是世界聞名的遊覽勝地。那裏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讚歎。

1.出示書中插圖(或投影);

2.播放《桂林山水》錄像;

3.教師範讀課文;

4.學生談談感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詞語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呢?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個什麼作用?

2.重點體會“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示:這裏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麼,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讚美呢?還要我們在親身感受後才能得出結論。“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在文中起了總起的作用。)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2.默讀課文,用筆畫出灕江水的特點,想一想課文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交流討論

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感覺)

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視覺)

綠: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想象)

板書:

4.體會詞語和句子。

投影:“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是什麼句?説説無瑕、翡翠的意思。

這是比喻句,從色彩和質地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美。無瑕:沒有一點斑點,非常純淨;翡翠:一種綠色的硬玉,有光澤。)

5.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美來,讀出對灕江水喜愛讚美之情。

6.檢查朗讀,注意指導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中啊的正確讀法。

(四)作業:

1.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過程與方法:

蒐集資料、思考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能説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瞭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閲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三)根據“閲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敍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閲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説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閲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桂林山水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

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主要步驟: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裏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為什麼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

1、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説説作用。(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並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

林山水天下第一。”

(3)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灕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後寫遊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據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説“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説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的水“甲天下”。

(2)灕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灕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3)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nga.真清啊nga,真綠啊ya)

(4)書面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的第一張表格。

三、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課文。

思考題是: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説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並理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峯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説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6)反覆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讀後完成課後第一題的第二張表格。

四、學習課文第四節,重點領會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學習重點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

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了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五、聽全文錄音。

再次領略桂林山水的奇麗體會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領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

桂林山水 教案 篇5

【預設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桂林山水的優美風景,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2、培養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學會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會讀啊的變音,理解峯巒雄偉、奇峯羅列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過程】

一、欣賞音樂、圖片,揭示課題

1、學生欣賞音樂《我想去桂林》,試問:那位歌手為什麼這麼想去桂林呀?

(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

你們去過桂林嗎?看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嗎?老師這裏有桂林山水的圖片,想不想看呀?

2、學生欣賞配樂圖片,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美感。

師:美嗎?你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或幾句話來讚美一下這幾幅圖或其中一幅圖嗎?

3、揭題,板書課題:

過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們的腦子裏就出現那挺拔峻峭的孤峯,倒影清翠的灕江,一切都像神話中的故事那樣奇特,怎不令人神往。自古以來,文學家以膾炙人口的詩句吟詠它,繪畫家以使人迷戀的丹青描繪它,攝影師以令人神往的鏡頭記錄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和作者一道去觀賞桂林的山水,好嗎?

(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找出作者遊覽桂林後的感受的句子。

2、反饋:

⑴ 檢查生字、新詞。

⑵ 指名分段讀課文。

(再思考作者遊覽桂林後感受)

⑶ 交流反饋:

(課件出示最後一段內容)

三、欣賞圖片,感悟文本

1、自讀自悟,感受文本之美:

⑴ 思考:作者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麼特點?請同學們再次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向我們描繪桂林山水的特點的。找出相關句子,喜歡的可以多讀幾遍。

⑵ 反饋:

(板書:奇、秀、險;靜、清、綠)

2、圖文結合,欣賞文本之美:

⑴ 思考:桂林山水真有這樣的特點嗎?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你能從這些圖中感受到嗎?感受到哪些特點?

(結合課件學習桂林山的特點)

⑵ 反饋:

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桂林的山奇在哪裏?理解:奇、拔地面起、奇峯羅列、開態萬千,想像:還會像些什麼?)

句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什麼叫秀,桂林的山秀表現在哪裏?理解:翠綠的屏障)

句3: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為什麼説桂林的山真險,理解:危峯兀立,怪石嶙峋)

⑶ 練習:

給圖片配音(有感情的朗讀)。

3、寫法揣摩,仿寫練習:

⑴ 出示整段句子,有感情的讀一讀,問:這裏,你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作者在描繪桂林山的特點時,寫法上你們有沒有新的發現?)

(把桂林的山與泰山、香山進行比較,目的是為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險等與眾不同的特點)

⑵ 仿寫:

這種寫法好嗎?你們也遊過不少地方吧?你們能用這樣的方法寫一段話嗎?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背誦第3段。

桂林山水 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情境的薰陶和感化,通過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用立體化的文本去撞擊學生的心扉,使學生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感悟、積累、應用。

設計特色:

“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讀中入境,讀中悟境”是本堂課的主要特色。就教學而言,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讀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師指導學生的方法教學形式多樣;就目的而言,目標明確,層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積累———頓悟”的教學思想。

設計意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從而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體會灕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通過讀和觀景移情法,感受多媒體信息以及語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讓學生盡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去年暑假,老師有幸去廣西桂林遊玩。那裏滿眼的畫山繡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絕作,就連山石、河流、小橋、樹木幾乎都流傳着一段段動人的傳説。今天,就讓我們隨着課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麗的山水風光。

齊讀課題《桂林山水》

二、整體感知

帶入情境帶着愉悦的心情自由朗讀課文,解決生字和詞語。讀了課文,此時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整體感知,提煉評價)能借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評價桂林山水嗎?(“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釋“甲天下”)有句話説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的美景能與天堂相媲美, 而桂林的山水敢稱天下第一。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麗嗎?就讓我們坐上木船,趕快去欣賞一番吧!

三、灕江的水

1、小船緩緩地行駛着,一江碧水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這便是美麗的灕江水。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讀一讀,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現出來。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注意三個“啊”的變調,教師指導朗讀)

2、從這幾句話可以看出灕江水有哪些特點呢?(靜、清、綠)

3、同樣是寫灕江水的靜、清、綠,如果老師把這三句話變一變,變成: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你看看是哪種寫法好,為什麼?(是原文中的好。寫作中要求生動、具體、形象。)

4、如此美麗的灕江水,真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透過清澈的灕江水,你還看到了些什麼呢?(小魚、山的倒影、水草等等),能用上課文中的句式來説一説嗎?

拓展練習: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5、灕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課文中説它綠得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解釋翡翠:翡翠是一種晶瑩剔透的玉石,但是如果上面有個斑,我們就稱之為“瑕”。灕江的水像一塊翡翠,並且是一塊沒有斑點的翡翠。(幻燈出示翡翠與灕江水的對比圖片)

6、灕江的水就是這麼美,一起再來讀一讀。(老師朗讀示範學生試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稍拖長聲音,然後把聲音壓平;“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綠,是很美的,同學們試着念出美的意思來。)

四、桂林的山

1、灕江水的“靜、清、綠”,美得獨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與眾不同呢?讓我們把木船靠邊,欣賞一番桂林的山色。

教法遷移:

(同學們可以借鑑學習灕江水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把你認為美的句子劃出來,好好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桂林山水》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經典之作,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在教學中,我認為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抓住主線,瞭解課文內容

學習這篇課文,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作者的寫作順序。課文開頭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第2、3自然段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抓主線,使作者的思路和教者的教路有效融合,快速瞭解了課文,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讀讀悟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語文新課標指出“朗讀是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讀中有思考,讀中有感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還停留在表層,在教學中我不斷引導和點撥,應該説這節課中,文本的朗讀是充分的紮實的,主要包括朗讀整篇課文或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朗讀(特別是通過“啊”在不同字音後面的讀法更是提高了他們的朗讀興趣)。首先讓學生充分練讀後,根據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讀給老師同學聽,師生共同評議。學生有了充分的.自由,變得愛讀,想讀,帶着情感和體會理解課文內容,讀出文章的味道,語感也便隨之產生了,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作為審美的主體,通過感官與心智去感受、去體驗。

三。啟發想象,學生進入意境

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語文教學如何激活學生的想象呢?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在教學桂林山美景的時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説一説山的樣子,給它取個名字,有的説“美女”“公雞”“擎天柱”,在學生充分練説的時候,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課堂氣氛很熱烈,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為他們感到高興。然後學生再練讀,感受山水的特點。

反思自己整堂課的教學,固然自己做了大量的準備。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面對新時代有更高要求的孩子們,更要“多閲讀 重積累”。

桂林山水 教案 篇7

教材簡介:

《桂林山水》是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質兼美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桂林自然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課文按先總——分——總的寫法,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深受學生的喜愛,是一篇很適合訓練、指導誦讀的好教材。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革閲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新課標指出閲讀是獲得審美體驗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由於本文在表達上極其凝練、豐厚,如果用講授法,學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像於一體,以及它豐富的表現力,快速的信息傳遞,有利於學生直觀的欣賞,有利於學生自主、個性化地閲讀,也有利於學生的體驗和想象,提高審美能力。設計上體現以下幾點:

1、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着“精讀課文,感悟美景,”最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安排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儘可能地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領進一個觸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感受到桂林的美麗景色,體會到大自然的偉大和美好,激發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段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段“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在讀中感悟,培養學生語感,在感悟中探究,體驗想象桂林的美麗景色。

教學目標: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愛美的情趣。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形象具體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4、會認“瀾、瑕、攀、巒、駱、駝、障”等7個生字,會寫“漾、鏡、瑕、巒、覽、駱、駝、羅、障”等9個字,掌握“盪漾、無瑕、峯巒、遊覽、駱駝、奇峯羅列、屏障”等詞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獨特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直奔中心

1、談話:

同學們,在我們的家鄉渾源縣境內有一處舉世聞名的遊覽勝地,誰知道是哪兒嗎?(聞名遐邇的北嶽恆山和巧奪天工的懸空寺)是的,我們家鄉的北嶽恆山以其悠久的歷史,濃厚的文化和雄偉的山川,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客,令他們流連忘返,也令我們渾源兒女由衷地感到自豪,也由衷地感到驕傲。其實在我們中國像北嶽恆山一樣的遊覽勝地還是有很多,比如,水平如鏡的杭州西湖,峯巒雄偉的東嶽泰山,紅葉似火的北京香山,還有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2、導入: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陳淼先生的一篇觀賞桂林山水的課文。(板書課題)桂林,是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人們觀賞歸來時都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讚美桂林的山水,那句話呢?誰知道呀?(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

3、師過渡: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我們就隨着作者陳淼先生乘着木船盪漾在灕江上去領略一下桂林的美麗景色吧!(板畫小舟)看課文聽錄音,想一想,這篇課文總共幾段?哪一段是講桂林的水的?哪一段是講桂林的山的?

二、精讀課文,感悟美景

(一)觀賞灕江的水

1、我們先來看桂林的水(板畫水),齊讀第二段,畫出描寫灕江水的語句並思考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2、師生對話:交流畫住的語句,灕江水的特點是(板書靜、清、綠)。

(1)請同學們用字或者關聯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句子,報告給老師。(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2)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麼説?(灕江的水靜靜的,灕江的水清清的,灕江的水綠綠的。)你聽了之後有什麼感覺?(用親切、親暱或者可愛來評價,疊詞使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灕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

(3)我們看到灕江的水這麼美,這麼獨特,這麼有個性,感歎起來,該怎麼説?

“靜”念輕聲,拖長聲音,然後把聲音壓平。(示範)

“清”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要念出清得見底的意思來。(示範)

“綠”是很美,念時要念出美的意思來。(示範)

3、灕江水靜到什麼程度,清到什麼程度,綠到什麼程度,要具體説明。老師讀上半句,你們對下半句。

(1)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2)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3)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把什麼比作什麼?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淨。並在課件中學習“瑕”字。

(4)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教室裏真靜啊,靜得。

公園裏的花真香啊,香得。

4、這三個寫灕江水特點的句子是用什麼標點符號隔開的?

5、這樣寫是什麼修辭手法?(排比句)把這種又靜又清又綠的氣勢寫出來了,給我們很深的印象。誰能把這種氣勢念出來?再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6、仿寫排比句。今天我們學了排比句,我請你們做個小作業;我愛大海、西湖和灕江的水。這是一個句子,大家把它説成個排比句。

7、學到這兒,老師有個問題,這段明明是寫灕江的水的,幹嘛從一開始就寫什麼大海呀什麼西湖呀?讀第一句,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説“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説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這是對比手法,可以襯托出灕江水又靜又清又綠。

8、讀最後一句,找見一對反義詞,(前進和後移)其實第一段中的一個詞和第二段中的一個詞是近義詞,你們找到了嗎?(欣賞和觀賞)大家跟我説,欣賞桂林山水,觀賞桂林山水。(生跟説)用“欣賞”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換上“觀賞”。比如可以説欣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也可以説觀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但是有時候,可以用“欣賞”的句子卻不能用“觀賞”代替。比如説我欣賞音樂,不能説我觀賞音樂。為什麼?因為觀賞是看,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聽。

(二)觀賞桂林的山

1、接下來同學們自學桂林的山,先自由朗讀;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句子,體會桂林山的特點;

2、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3、歸納桂林山的特點。(依次請學生板畫山)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峯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想象,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課文用了兩個比喻句“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並在課件中學習““障”字。)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峯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並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峯兀立:即高峯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4、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三、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師過渡: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欣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麼感覺?

1、理解“空中、山間、江上”這樣的層次、方位、立體感覺。(板畫雲霧迷濛、綠樹紅花)。

2、看看作者有什麼感受?

3、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1)理解:“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完成板書的畫卷)。

(2)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板書)

4、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盪舟灕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探究內化

1、看課文視頻,此時此刻你們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嗎?我們的祖國很大,像桂林這樣的山水全國各地都有,所以我們可以把“桂林”改為“祖國”,想象一下祖國的山水。

2、加形容詞來表示祖國山水的美?(秀麗、錦繡、美麗)

3、説一句話表示祖國山水的美?

4、改成感歎句,會嗎?

5、再加重語氣,改成反問句,會嗎?

是的,第七課《走進麗江》,你將看到古城美,雪山美,第八課《五彩池》,你將看到形狀美,顏色美……同學們!只要我們善於閲讀,善於發現,善於感悟,善於探究,美就會映入我們的眼中,走進我們的心裏。

五、佈置作業,滲透訓練

六、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教案 篇8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

2、板書:桂林山水。

二、設境激趣,觸發情感

1、欣賞《桂林山水》風光片。

2、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説説對桂林山水的印象。

三、理清層次,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時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文後試着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説説對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讀。

2、交流:

隨機板書:

甲天下:水

畫中游

3、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四、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⑴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讓學生説説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⑵小結。

2、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然後找出寫灕江水特點的詞語並把相關的句子多讀幾遍。

⑵交流:

①請學生説出寫灕江水特點的詞語:

師隨機板書:

靜、清、綠

②句子練習:

師:請同學們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灕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

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靜、清、綠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幾句話就是這小節的內容。如果我們告訴人家: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灕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應該怎麼説?灕江的水

師: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灕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我們看到灕江的水這麼美,感歎起來,又可以怎麼説?

③通過換句體會灕江水的特點:

出示文中句子: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換句比較,加深體會。

在原句下出示: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句子中每一小分句都是先介紹灕江水的特點,然後再具體地寫出這種特點,讓我們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灕江水的美。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有時不僅要説出事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緻的描寫,採用這種先概括寫後具體寫的方法,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仿句訓練,出示:

桂花真香啊,香得()

夏天真熱啊,熱得()

()真()啊,()得()

⑤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讀寫灕江水的這個句子,看看作者在寫灕江水的特點時還採用了什麼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

3、指導朗讀:

⑴自讀。

⑵指名讀。

⑶引讀。

4、仿説:

仿照這種排比句式來讚美自己喜歡的景物。

5、引導學生體會對比的好處:

在這一自然段中作者不僅寫了灕江的水,開頭還寫了大海和西湖,它們又有怎樣的美?

文中主要是來寫灕江,為什麼還要寫大海、西湖?

引導學生明確;用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與灕江對比,更能襯托出灕江獨特的美。我們在寫作中也要注意學習運用這種對比的手法,有時巧妙的對比更能襯托所寫景物的特點。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個對比的句子。

6、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找找體現桂林山特點的詞語並想想作者是採用哪些方法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師隨機板書:奇、秀、險

⑵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隨機學習寫山的特點的句子,主要讓學生知道作者是通過打比方,對比、排比來寫的,同時要指導學生朗讀。

⑶當學生談到打比方的句子時,特別是寫桂林山的形態時要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再去想象一下桂林的山還有哪些形態?(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後再想象。

7、補充並欣賞寫桂林山的小詩。

8、抒發情感:

用一句話來讚美一下你心中的桂林山水。

9、學習最後一自然段:

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自然段。

你對這段話中的詩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怎能樣理解的?

小結: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全文的總結句,這句話既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又與總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使得全文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五、拓展延伸,積澱情感

從古到今,桂林山水這方水土吸引了無數的遊客,開發桂林旅遊資源已經成為國家旅遊事業的一大課題,現在老師建議同學們為桂林山水寫個廣告詞。

六、作業(自主選擇)

1、請你以一名導遊的身份來寫一篇《桂林山水》導遊詞。

2、請你運用本課學到的寫作方法,來描寫一處自己最喜歡的風景。

3、蒐集並欣賞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o3zj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