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林海教案彙編10篇

林海教案彙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林海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林海教案彙編10篇

林海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林海就是指美麗的大興安嶺。那麼,大興安嶺為什麼被稱為林海呢?誰來根據板書説説看:

板書: 嶺多

13、林海 林多 花多

2、這節課,繼續學習這三個部分!

二、學習嶺

1、先請聽老師讀課文,同學們細細體會:嶺是怎樣的?

2、嶺的哪一個特點你印象最深?再讀課文,感受一下!

3、那麼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嶺的温柔,劃出有關的句子。

4、一位置討論:從這些句子中,你是怎麼體會到嶺的温柔這個特點的?

討論讀句談感受再讀欣賞美

5、小結:從同學們的體會,我們體會到了嶺的温柔。在句式上,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嶺的温柔。板:句子表達方式

6、幻燈出示:

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

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也看不完看不厭那麼多條嶺。

(1)自由讀,比較不同。

(2)讀讀,感受語氣有什麼不同!

(3)作者這樣寫是為了什麼?

(4)再次讀讀,體會美。

7、找找作者在表達上,還有哪些地方突出了嶺美?

8、自然段朗讀指導!

三、學習林部分

1、讀讀這個部分。

2、用同樣的方法嘗試學習這個部分:

劃句子讀句子談感受朗讀欣賞美

3、句式體會:

幻燈出示:

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就像海邊上的浪花。

(1)自由讀,比較不同。

(2)讀讀,感受語氣有什麼不同!

(3)作者這樣寫是為了什麼?

(4)再次讀讀,體會美。

4、小結:大興安嶺綠樹萬頃,猶如碧波滾滾,的確是林海,真美啊!

下面讓我們用朗讀再來領略一番。

四、學習花的部分

1、學生自學

2、交流。

引導點撥:

幻燈出示:

花叢裏還隱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紅豆,興安嶺中酒廠所造的紅豆酒就是用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很好。

花叢裏還隱藏着小紅豆,興安嶺中酒廠所造的紅豆酒就是用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很好。

3、從這兩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4、從其他的句子能體會到作者對興安嶺的讚美嗎?

5、以讀加深感悟。

五、學習總印象

1、從剛才的學習,你體會到大興安嶺給人的印象是怎樣的?

2、作者對大興安嶺的印象是怎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是怎樣體會的?

3、配樂讀1-5自然段!

六、全文小結

附板書: 嶺多而温柔

13、林海 林多而綠

(親切、舒服)花多而美

句子表達方式

林海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東北林區有哪些優良樹木,理解“一邊伐木,一邊栽上新苗”這種做法的好處。

2、 瞭解東北林海主要的野生動物和三種著名的特產。

3、 懂得造林護林的重要性,提高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東北林區有哪些優良樹木、野生動物和著名特產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造林護林的重要性,提高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 電腦課件播放:東北的林海畫面、野生動物等。

2、 出示中國地形圖,提問:我國最北的地區在哪裏?

(東北地區,是我國離赤道最遠,北寒帶最近的地方,所以冬季温度很低。)

3、 出示東北地區圖(電腦課件),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

4、 簡介:這裏就是我國著名的林區,有大片大片古老的森林,如果坐在飛機上,向下看去,這裏山巒起伏,到處是森林,成了樹林的海洋,到了冬天,會是什麼景象呢?出示“林海雪原”的教學課件,提問:誰能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圖上的景物?

5、 板書課題:東北的林海雪原

6、 學生朗讀1、2自然段

二、學習新課第三自然段:

1、 讓學生自學課文第3自然段,出示思考題(電腦課件)。

2、 (1)提問:東北林海里出產的木材有哪些特點?

(數量多,質地特別堅固,這些木材不僅是優良的建築材料,而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板書:優良樹木

(2)提問:這些優良樹木主要有哪幾種?板書:紅松、落地鬆、白樺

3、(1)提問、討論:“一邊採伐森林、一邊栽上新苗”的好處在哪裏?

(2)小結:按照我國《森林法》的規定,一邊伐木,一邊栽上新苗,能使林木更新,青山常在,成為取之不盡的資源。(思考:如果隨意砍伐森林,會造成什麼後果?)

三、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 小結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

(1)、帶着問題閲讀課文

(2)、小組討論

(3)、回答問題

(4)、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2、 用上面的方法學習第4、5自然段。帶着問題閲讀(電腦課件出示思考題)。

3、 提問:這兩段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板書:野生動物、著名特產。

4、 (1)提問:東北林海里生活着哪幾種主要的野生動物呢?

板書:大黑熊、東北虎、梅花鹿、松鼠、紫貂

(2)讓學生欣賞有關這些動物的圖片(電腦課件)。

(3)提問:東北地區的松鼠和紫貂的毛長得特別濃密,為什麼?

為了適應這裏異常寒冷的冬季(啟發學生想象這裏冬季人們如何生活?)

5、(1)提問:東北三種著名的特產是什麼?有誰聽説過這些特產有什麼用途?

板書:貂皮、鹿茸、人蔘。

(2)向學生扼要介紹一下這三種特產的用途。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 讓學生説説造林護林的好處,濫砍森林的危害。

2、 自找夥伴討論:如何為綠化祖國、保護環境資源獻出自己的力量。

五、鞏固練習:

1、 學生自我總結與質疑。

2、 遊戲:在掛圖上找出對應的地方

3、 分小組競賽答題(電腦課件出示題目)

六、知識拓展:

回家利用網絡蒐集東北三寶的價值,告訴家人。

七、全文小結(略)

板書設計:

15、東北的林海雪原

優良樹木:紅松、落葉松、白樺

野生動物:大黑熊、東北虎、梅花鹿、松鼠、紫貂

著名特產:貂皮、鹿茸、人蔘

林海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林海》第25自然段。

教學目標 :

1.思想認識: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基礎知識:理解課文第二部分內容,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學習新詞。

3.基本能力:①學習作者在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②結合課文表達方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③背誦第35自然段。

教學重點: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導入 ,明確任務

1.問:上節課我們學了第一自然段,主要學到了些什麼?(作者初入大興安嶺感到親切、舒服。)

2.根據第一自然段內容,這節課大家最想解決什麼問題?(引導學生答出:課文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方面?怎樣表達作者親切、舒服之情的?)

二、自由初讀,整體感知

1.用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讀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2.思考:這部分寫了哪些景物?(嶺、林、花)

三、精讀舉一,熟讀反三

(1)精讀舉一

學習第二自然段。

讀細讀,在草稿紙上寫出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畫用橫線畫出寫嶺的特點的詞句,用波浪線畫出寫景美的詞句。

議小組交流讀懂的內容,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

解蒐集各組不能解決的較集中的問題,老師引導解決。

讀先讀畫橫線句子,通過範讀、抽讀、齊讀等方式,讀出大興安嶺的嶺多温柔的特點;再讀畫波浪線的句子,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的方式,讀出對大興安嶺的喜悦之情;最後抽個別學生讀,其餘學生閉目想像,體會作者的喜悦之情。

談説説學習這段的收穫。比誰説得多,説的最有價值。(老師總結指出:①借景抒情表達真情實感;②通過讀體會思想感情;③寫秦嶺與大興安嶺的嶺形成對比,突出大興安嶺嶺的特點,學習比較構思的表達方式。訓練:以《我的家鄉》為題,説説用比較法該怎樣構思?)

小結學法:讀、畫、議、解、談。

(2)熟讀反三

1.按第二自然段的學法學習寫林的兩個自然段。

提示:談學習這兩自然段收穫。①借景抒情,體會感情;②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③點面結合的表達方式;訓練:以《課間活動》或《野炊》為題,面可寫些什麼,點可寫些什麼?④理解課文內容後,限時間背誦課文。

2.運用前面的學法學習寫花這一自然段。

提示:畫,用簡筆畫畫出經打扮了的像小姑娘一樣的大興安嶺。(先讀句子: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着繡花鞋。再想像作畫,比比誰畫得又快又符合課文內容。)訓練:一個句子中用上兩種或三種修辭手法。

四、鞏固練習,落實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部分,同桌互相背誦35自然段。

2.説説本課表達真情實感的方式。(寫景抒情)

3.從本冊教材中各找三課寫景抒情和敍事抒情的文章。

4.下面這些題目應怎樣表達真情實感?《秋天的校園》、《我愛老師》、《家鄉的田野》、《啊,好大的黃桷樹》、《環衞工人,我讚美您》。

5.(選作題)從上題中任選一題作文,要求:(1)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達真情實感;(2)表達方式:用上比較構思、點面結合、比喻等修辭手法。

林海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感受大興安嶺的美麗而不空洞,在朗讀中激發學生“親切、舒服”的共鳴。

2、以“衝突”串起教程,引導學生關注寫作的脈絡和感情的自然昇華。

3、滲透“與時俱進”觀,正視大興安嶺的今日生態,喚起時代的責任感。

 預設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還記得老舍先生嗎?我們學過他寫的的哪些文章?有什麼感受?

2、老舍先生是著名的“語言大師”,讀他的文章的確是一種享受!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文章。1961年夏天,老舍先生參觀遊覽了大興安嶺,並且寫下了《林海》這篇文章,今天,讓我們走進《林海》,一起來感受大興安嶺的獨特風光。(出示課題)

 二、暢談感受,確立對話核心主題

1、昨天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與文本進行了獨立對話。讀了課文,你覺得大興安嶺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老舍先生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

3、質疑:親切與舒服,出現了三次親切與舒服,感覺太強烈了!老舍先生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感覺呢?就讓我們跟着老舍先生走進大興安嶺。

三、引出對話分主題,尋找對話依託點

 (一)古木衝突,引發話題

1、初入大興安嶺,腳落在千年萬年積累的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古木,你會有什麼感覺?

2、對古木,老舍先生怎麼會產生親切、舒服的感覺呢?

資料鏈接:1961年社會大背景

3、我們就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感受林海帶給老舍先生的親切與舒服。圈圈畫畫找一找讓你感受到了親切與舒服的詞、句,讀一讀。

(學生自讀課文,感受、體驗)

 (二)尋找“親切、舒服”,展開對話

對話交流:

⊙羣嶺起伏(課件出示)

*“這裏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着的,順着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

這句話帶給你怎樣的感覺。(温柔)你為什麼會覺得温柔?

現在我的面前就是一大片的嶺,(課件出示)

“這裏的嶺的確很多,高的,矮的,長的,短的,橫的,順的。”

這樣的的“嶺”給你什麼感覺?

看來,老舍先生真不愧是語言大師,就這麼個“點”、這麼個“着”字,給人的感受卻截然不同。多麼温柔的嶺,誰願意來讚一讚。

⊙一碧千里(課件出示)

“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

師:那是一些怎樣的綠呀!

面對這滿眼的綠,你有怎樣的感覺?讀出你的感覺好嗎?

⊙“浪花飛濺”(課件出示)

“海”邊上不是還有些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幹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話來説,同樣表達這個意思,你還可以怎麼來寫這些俏麗的白樺?

讀着這句話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俏麗、閃動、銀裙)

⊙豐富多樣(課件出示)

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輕鬆作衫,白樺為裙,還穿着繡花鞋”只有誰穿繡花鞋的?你從繡花鞋想到了什麼?

⊙無盡寶藏

師:大海藴藏着無盡的寶藏,大興安嶺有嗎?大興安嶺有哪些寶貝嗎?這些寶貝有什麼作用?

概括:這樣的大興安嶺,這樣的林海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初入興安嶺,證實了悦耳的名字使人感到——

(生接説)親切、舒服

領略到興安嶺的美麗,且美得並不空洞,越發使人感到——

(生接説)親切、舒服

看到興安嶺有着興國安邦的意義,就更使人感到——

(生接説)親切、舒服

 (三)過去與現在的衝突,深層次對話

大家看一看這幾張圖片,此時你的感受如何?

(課件展示大興安嶺着火、過度砍伐的照片)

同學們,假如,現在老舍先生走進大興安嶺還會有親切、舒服的感覺嗎?假如,現在老舍先生走進大興安嶺還能寫出這樣的“林海”嗎?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會有很多的想法,用你的筆寫下你此時的感受!

 (四)現實與理想的衝突

許多年前的大興安嶺是如此的親切舒服,現在的大興安嶺是如此地觸目驚心,在你們的心中,你希望未來的大興安嶺是怎樣?。

把小組中的想法真實地記錄下來。

 四、提升思考,迴歸對話核心主題

大興安嶺很美,她應該是一種廣闊的美,立體的美,由內而外的美,她美得並不空洞。讓我們深情地呼喚——林海!大興安嶺很美,這種美需要我們的愛護,需要我們的保護,因為它更應是一種永恆的美,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呼喚——林海!

林海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事物和結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學習掌握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6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難點: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作者藴涵在文章裏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鵬博士教學軟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林海

問: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時想到了什麼?

[我們學過《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我國內蒙古高原東部,還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叫大興安嶺,那裏羣嶺起伏,森林茂密,生長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實的林海。今天我們就來這課學習。

二、輕聲讀課文,指名説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1、講來大興安嶺前的想法。

2、講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

3、講大興安嶺的林多。

4、講落葉松多。

5、講林間的野花美。

6、作者由看到的景物產生的聯想。

7、講參觀林場的見聞和感受。

三、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課件

按下列提綱,説説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1、大興安嶺的嶺

2、嶺上的林

3、林中的花

(二)課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與舒服?作者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五、指導學生分段

1、自讀課文,思考:按參觀順序全文可分幾段?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講剛進入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感受。

第二段:(2---6)講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第三段:(7)講參觀林場的見聞和感受

六、課堂小結

七、作業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複習:

朗讀全文,想一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林海的?

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的第一段,思考:

我一走進原始森林有什麼感覺?這種感覺是怎麼產生的?(板書:親切、舒服)

2、講讀第二段

(1)多媒體顯示。指名讀第二段。

(2)問:興安嶺的嶺有什麼特點?哪些詞寫出嶺的温柔?

理解温柔、盛氣凌人,説説這樣寫的好處?

(3)讀第三自然段,出示多媒體課件,看看大興安嶺的林有什麼特點?

多媒體顯示第三自然段。知名度,理解品句

眼睛看到的到處是綠的;茫茫的一片林海,説明林很多;不同的綠色説明樹木的品種多。

(4)小結:這一自然段講大興安嶺是林海。

(5)多媒體顯示第四自然段。理解品句。

這裏把落葉松比成什麼?浪花指的是什麼?

(6)齊讀第五自然段,理解品句。第四句運用了什麼手法,把大興安嶺看作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現了作者的()、()之情。

(7)多媒體顯示第六自然段。理解品句

為什麼説它的美麗與建設結尾一體,美得並不空洞?清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理解空洞、千山一碧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親切、舒服的感覺。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 :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準備背誦課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複習鞏固

1、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説説作者從那幾方面寫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2、讀句子,想想分別描繪了怎樣的圖畫,再説説這樣寫號在哪裏。

(1)這裏是落葉松的海洋。看,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那時寫俏麗的百花,樹幹時銀白色的。

(2)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輕鬆座山,白樺圍裙,還穿着繡花鞋。

二、學習課文的第三段

1、自讀課文第三段,思考:[多媒體顯示第三段]為什麼到了林場,我這種親切之感加深厚了?

從哪裏可以看出來的?人與山的關係更加密切表現在哪些方面?為什麼説由今天看來,她的確有興國安邦的意義?理解興國安邦

三、總結全文: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作者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2、本文主要寫了什麼?[主要寫了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和作者的聯想。]運用了那些方法?[擬人、對比、比喻]

3、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4、指導學生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寫了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和作者的聯想,表達對大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四、鞏固練習:

1、寫出帶點的反義詞

林海不但能夠萬古長青,而且可以綜合利用。綜合-------()

每條嶺都是那麼温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温柔------()

它的美譽建設結尾一體,美得並不空洞。空洞----------()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並回答問題。

這個嶺字,跟秦嶺的嶺可大不一樣。這裏的嶺的確很多,()

折斷化石把大興安嶺和()比較着寫,大興安嶺的特點是(),而秦嶺的特點是()。

3、練習背誦課文的3--------6自然段

五、作業 :

生字組兩個詞;練習用缺乏、恰好造句

林海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瞭解大興安嶺的美景及產生的聯想。

2.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林海》。下面齊讀課題。

生:《林海》。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理清了思路,學完了第一自然段,請大家回憶: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是什麼?

生:作者來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是親切、舒服。

師: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這種感覺。

板書:親切舒服

2.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大興安嶺的?

生:作者是從嶺、林、花三方面描寫大興安嶺的。

板書:嶺 林 花

師: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瞭解大興安嶺的美景及作者產生的聯想,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練習感情朗讀。

〔評:師生回憶,歸納第一課時學習所得。在此基礎上提出第二課時學習目標適時、明確。〕

(二)我們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作者是怎樣抓住嶺、林、花的特點,表達親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

1.師:請一位同學讀寫“嶺”的段落,大家思考:嶺有什麼特點?(一名學生讀寫嶺的段落)

生:嶺的特點是多和温柔。

板書:多温柔

師:作者怎樣抓住嶺的特點寫的?請你按照讀句子、抓特點、談理解的步驟來説説自己的見解。

生:“這裏的嶺的確很多,……”,我從“的確很多”可以看出嶺多。

生:“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我從“多少”看出嶺多,還從“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看不完”,看出嶺多。

生:“……可跟秦嶺的‘嶺’字大不一樣。”我從“大不一樣”看出大興安嶺的温柔,因為秦嶺是雄偉、險峻的,而大興安嶺和它大不一樣。生:“……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我從“點”看出嶺的温柔,因為它們的差別不大。

生:“……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我從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看出大興安嶺的温柔。

(師加示意圖説明)

生:“……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我從“看不厭”看出了大興安嶺温柔的美。

生:“每條嶺都是那麼温柔,……”我從“每條嶺都温柔”,看出大興安嶺的温柔。

生:“……可是誰也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我從“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看出嶺非常温柔。

〔評:突出了學生自己讀書,思考。學生從詞、句中體會到嶺的特點,體現了學習語言文字和認識事物相結合。〕

師:自由練讀並讀出感情。

(學生自由練習讀第二自然段)

師:你覺得自己哪句體會得好就讀哪句。〔評:教師十分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個別練讀,指導,鼓勵)2.下面自由讀第三、四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評:鼓勵學生質疑,就是提倡一邊讀,一邊想,就是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質疑應貫穿在教學的始終。〕生:為什麼“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生:為什麼綠得難以形容?

生:為什麼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

生:為什麼第一應誇落葉松?

生:為什麼把白樺比作浪花?

生:為什麼用“閃爍”一詞?

生:為什麼要把林比作海?

生:為什麼只寫“深的、淺的、明的、暗的”這幾種顏色?

〔評:從提出的問題看,學生的確在認真地動腦筋讀書了。〕

師:大家提得都特別好,做到了積極動腦。

下面老師提一個問題:林的特點是什麼?

〔評:如果老師這樣問“剛才哪位同學提出的問題涉及到林的特點?那林的特點是什麼呢”不就更能體現尊重學生,把學生的質疑納入到教學思路中了嗎。〕

生:林的特點是綠而像海。

板書:綠 像海

師:請小組協作學習第三、四自然段,並且討論:林哪兒像海?

學生分組學習討論。

〔評:注意發揮學生的羣體優勢,進行合作學習。〕

學生彙報:

生:“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可以看出林像海一樣的浩大、一望無際,廣漠。

生:“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可以看出林如海,有波浪,因為嶺很温柔,林又很多,連成一片,像海的波浪。

生:“多少種綠顏色啊: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來呢!”可以看出林像海一樣,顏色有變化,非常多。

師:文中只有深的、淺的、明的、暗的四種顏色嗎?〔評:照應學生的質疑。〕

生:不是,這裏包含了許多許多種顏色,像海一樣。因此説難以形容。

師:為什麼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評:這個問題也是學生提出的。〕

生:因為畫家對顏色特別敏感。

師: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生:“這裏是落葉松的海洋。”可以看出林像海,因為落葉松太多了。這也是第一誇它的原因。

生:“海邊上不是還有些白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幹是銀白色的。”

林海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並體會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內容: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説説你最喜歡本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為什麼?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並回答: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有什麼感覺?這個感受是怎樣來的?(感到大興安嶺的名字是那樣的親切與舒服/,這一感受是眼見腳踩手摸等深入林中觀察的結果)

2、指導感情朗讀,要讀出親切舒服之感。

3、這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總述)

三、重點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麼?(嶺的特點)

2、自讀後小組討論,大興安嶺的嶺、林、花各有什麼特點。

3、討論、交流。

嶺的主要特點是温柔。温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順。本課指山勢平緩,輪廓柔和,這個特點是通過與秦嶺比較得出的?"雲橫秦嶺意思是雲在秦嶺的半山腰,寫出了秦嶺的突兀險峻。而大興安嶺每條嶺都是那麼温柔,誰也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大興安嶺的嶺還有一個特點是多。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看不厭一是因為嶺各具形態,二是因為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看着這樣的'嶺,心裏一定感到親切、舒服。

林的主要特點是樹多成海。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落葉松,白樺。但從深的、淺的、/article/明的、暗的可以知道樹的種類多。看到這麼多樹,心中一定感到親切與舒服。

4、學習本段中的修辭方法,先由學生總結,教師可作適當點撥。思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不用這些修辭方法可不可以?

5、老師範讀,指導朗讀。

(大興安嶺真是太美了,誰能帶着感情讀一讀這段?)

6、自由讀課文,從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展開想象。試着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如:作者這樣描寫,在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她們上穿翠綠的衣衫,下穿白色裙子,腳穿多彩的繡花鞋。顏色搭配多麼協調,多麼漂亮,多麼有生氣。)

7、小結:大興安嶺的嶺温柔,林美麗,花鮮豔,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裏行間洋溢着喜愛與讚美之情,讓我們懷着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與讚美,再讀這段課文。

四、講讀第三段。

1、自讀第三段,思考:

①為什麼到了林場,我這種親切之感更加深厚了?

②如何理解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2、討論、交流。

①因為在林場看到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表現在山林中已經有了不少市鎮,人們在愉快地勞動,一是伐木、栽樹,一是進行科學研究,使林海得到了綜合利用。人們的生產、生活同興安嶺息息相關,所以親切之感更加深厚。

②興安嶺的興有興盛、興旺之意,安有安定的意思。這是從字面上説,更重要的是,國家的興盛安定興安嶺也有一份貢獻,/sjbwz/所以説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3、為什麼説它的美與建設結為一體?

因為大興安嶺不僅有美麗的風光,而更主要的是為祖國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資源,與國家的建設結為一體,與人民的生活密切聯繫在一起,所以美得並不空洞。

4、指名感情朗讀。

5、作者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的?個人思考後討論交流。

作者結合對大興安嶺嶺、林、花的描寫,邊寫景邊抒情;借看嶺林花產生的聯想,抒發感情;參觀林場,看到林區的發展,看到人們愉快的勞動,幸福的生活,對興安嶺愛之更深,在敍述中抒發喜愛之情。

五、總結、擴展

1、根據板書,要求學生簡要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篇課文是抒情散文,是作家老舍遊歷大興安嶺後寫的,文章圍繞大興安嶺這個悦耳的名字,敍述了這個原始森林的景色,/article/並展開聯想,抒發作者喜悦、歌頌之情。課文中的三個親切與舒服貫穿全篇,構成整體,中心突出、前後呼應,本文不僅記敍了作者所觀察到的景物,而且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豐富聯想,抒發了感情。

3、綜合訓練,發展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中心突破法抓住親切舒服重點理解作者第一次感到親切舒服時主要寫些什麼?文中是怎樣體現出作者這感情的?

(3)採用舉一反三法讓學生用學習作者第一次感受的段落的方法學習第二、三次的段落。

六、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仿照本文寫法,寫一處景物。

附:板書設計

抓特點 表感情

嶺 多而温柔 名字悦耳 親切舒服

林 綠而浩大

林海 花 多而美麗 美得不空洞 親切舒服

木 美麗與建設

林海教案 篇8

一、導入 新課。

概括學習寫景文章的一般方法:寫了什麼景物,抓住什麼特點,怎樣細緻描寫,抒發了什麼感情。從學生以往的學習實踐中總結學法,又以此指導讀書實踐。

二、學習寫“嶺”的一層。

運用以上方法,在小組普遍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重點交流以下兩句。

1.“這裏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峻。”在去掉句中的“點”字後的比較朗讀中,體悟這裏的“嶺”是温柔的;在與秦嶺的對比中,突出“嶺”的温柔。

2.“多少條嶺啊……也看不厭。”體會作者對大興安嶺愛得多深!帶着讚美的語氣朗讀課文。

三、放手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描寫“林”與“花”的兩層。

交流過程中,允許學生各抒己見,感受意境美、語言美。

1.為什麼同是綠,卻綠得不一樣?讓學生合理想象,體會把“綠”寫具體了。

2.學生體悟:蝴蝶的到來,使這兒靜中有動,格外美,加上蝴蝶的斑斕色彩,真可謂“錦上添花”。

3.通過有目的、多形式的讀,在體悟描寫手法的同時記誦精彩的句、段。如,寫“花”的一層不僅句子美,而且內容很有層次,值得積累。

教師沒有多餘的提問與講解,讓學生在“讀與説”“理解與積累”上下功夫。學生對課文內容可以有不同的感悟,但都必須練習用準確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凡是理解了的則易於記憶,課堂上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背誦或記誦,積累好詞佳句與精彩片斷。

四、學習“聯想”部分。

1.自讀,交流:讀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如:(1)為什麼説“大興安嶺的可愛,就在於它美得並不空洞”?(2)為什麼説“由今天看來,大興安嶺的名字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放手讓學生自學,並不是放任自流。小學生受年齡、經驗等的限止,對有些問題的認識可能比較模糊膚淺,這就需要教師的“導”發揮作用。

2.抓三處“親切舒服”,使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悟到這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作者感情的昇華。

五、自薦朗讀或記誦最喜歡的自斷。

六、作業 。

以《╳╳一角》為題寫一段話。要求有序地觀察一處景物,抓住特點寫生動寫具體,並能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評點]

本案設計真正體現了“讀”佔鰲頭,更見可貴的是設計者對作為教學行為的“讀”所作的詮釋:有以美感人的“賞讀”,以情動人的“品讀”,以扶為主的“教讀”,大膽放手的“自讀”,讀寫結合的“創讀”……閲讀教學應當以營造書香社會為己任!

林海教案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所講的課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林海》,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談教法、談學法、談教學程序、談教學反思五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談教材

本教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林海》是第一單元第二篇文章。本單元共三篇文章,兩篇描寫祖國的山水,景美,文也美;三首古詩的含義深刻,啟發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生活。《林海》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他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文章文筆流暢,層次清楚,具體描寫與抒發感情相結合,展開聯想與抒發感情相結合,把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親切、舒服”感情為線,貫穿全文,一次比一次感情深入,把對大興安嶺的感情在字裏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讓讀者充分領略到了大安嶺的外在美與內在美。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我的研究主題安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讀熟且會寫本課五個生字,會給五個生字簡單組詞。

2、能力目標: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受到美的教育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3.情感目標:學習作者仔細觀察和描寫景物中表達思想感情不同方法,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並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大興安嶺,嶺、林、花的特點以及學會同一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本是本課教學難點。

二、談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同學真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於本文表達了作者水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應讓學生反覆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三、談學法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本篇課文的內容有所瞭解,已具備了一定的體會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課我以“美”為導線,引導學生應用“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即“初步瞭解→深入思考→評議提高→誦讀昇華”。

四、談程序

本課採用“三步教學模式”,即“回憶美——尋找美——創造美”。

(一)、回憶美

我採用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學習,用一個字形容你對“林海”的感覺為導入口,從而引出本課的一條重要線索——美。

(二)、尋找美

整個過程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扶——放的方式下學會找相關語句,學會表相似感受,學會讀相應感情。具體操作如下:

在導學“嶺”時,我是分這幾步進行的:嶺的美表現在哪裏?請在書上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仔細體會。在這過程中運用的方式多樣,如用簡筆畫的形式把“大興安嶺”和“秦嶺”的特點表現出來,並指名學生演板。這樣,帶領學生走了個來回:從“字”的世界走向了“畫”的世界,又從“畫”的世界回到了“字”的世界。在特殊的情感氛圍中,完成了“字畫轉換”,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等多種能力,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嶺”多而温柔的特點也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於有了上面學法的教學,在教學“林”和“花”時,我主要還是採用從扶到放的方法。比如在教學“林”時,我先組織學生自由找表現林美的語句,進行交流評議再朗讀,而在教學“花”這一片段時,我完全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請同學獨個兒自學,然後直接把感受到的讀出來。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相信學生不僅對課文更加了解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三)創造美

在課堂的最後環節,我設計了請學生為“林海”寫導遊詞和廣告詞的練習,這不僅是對整堂課的鞏固,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良好途徑。

《林海》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選自老舍訪問內蒙的遊記《內蒙風光》,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抒發了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愛,並由景展開了聯想,讚美了大興安嶺在祖國經濟建設和政治穩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學本課時,我首先抓住了情感主線——美,讓學生們通過讀,找出文中反映景美的幾個句子,通過讀去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嶺、林、花)的特點,從而回到“美”這個總的特點上。整堂課上下來,條理蠻清楚的,但是不足之處卻是很多,具體如下:

1、在總體把握上,把“美”作為該課的主線,儘管在理論上似乎是不錯的,但對整篇課文來講,似乎是太籠統了些,本篇文章的主線應該是“親切與舒服”,在教學中我應該在“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深入一些,進而引出主題,讓學生的學習再明確一些。

2、還是沒有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一步一步,都是在扶着學生走,放不開手,而在講解大興安嶺的景物描寫這一部分時,我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按照自己喜歡的景物或是方法去學習,但是我卻始是以我的“講“為主要教學手段,學生的思路沒有很好地拓展,而他們的主體性也就表現出來了。

3、在朗讀方面情感還是不夠。儘管我的這次的研究主題是“以讀悟情,以讀表情”,但是從課堂上的學生的表現來看,還是未能達到我預期的目標。追其根源,主要是因為我未能明確地引導學生領會朗讀的技巧。如:在教學“嶺”時,我只是告訴學生要讀出“嶺”的

温柔,而沒讓學生交流如何讀出這種感覺,使朗讀教學顯得有些表面化,以致讓學生的讀顯得有些平平淡淡的。另外在時間進度等方面都是有待改進的。

總之,整堂課上下來,不足之處甚多,我將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中,努力改正,同時多向老師們請教,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將來走上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林海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十一冊第19課。

教學要求:

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學習作者善於細緻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具準備:

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閲讀要求;

1、初讀課文,然後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註。

4、瞭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採用學生自學_____ 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温柔的嶺,色彩明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後練習4

2、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後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____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裏行間充滿着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 根據要求快速閲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文,並用“ ” 劃出這些句子。

(二) 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然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後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是真情實感啊!

(3)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後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為一體, 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麼美麗,它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麼景物?説説這些景物的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

(嶺、林、花)

A、 “嶺”有什麼特點?(多、温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採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麼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然後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麼?(落葉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麼?(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

(採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羣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後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 林中的“花”又有什麼特點?讀、議句子。

B、 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 (到處都是);

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然後野花為大興安嶺增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

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着繡花鞋。

(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

標籤: 彙編 教案 林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k40ge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