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由話劇《北京人》説起

由話劇《北京人》説起

剛從人藝回到家。今天上演的劇目是曹禺先生的經典之作--《北京人》。

説來也巧,兩天前我準備MFA的入學考試時,學習到了“戲劇篇”,正好有一段文字介紹《北京人》的。當時真的有一種衝動想親眼目睹這部經典之作,沒想到兩天後就應驗了。不知道是不是白傳之老師發給我的那封“施咒”郵件起了作用。

這齣戲比我想象的要深刻、沉悶。劇中人物表現得很好,無論是曾文清的軟弱,還是江泰的狂妄;無論是曾思懿的刻薄,還是愫方的賢惠;無論是袁圓的調皮,還是曾浩的古板……無不顯示出劇中人物的獨特性格。在我看來,這些北京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自我、沒有生活、沒有目標、沒有激情。導致這些悲劇的根源就是傳統的束縛--它不僅禁錮了人的思想,還禁錮了人的所作所為,一代又一代的延續着悲劇的上演。

全劇給我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我為劇中人的.命運而難過。從劇情中跳出來,看一下我周圍的觀眾,雖然上座率高達90%,卻有相當一部分人提前退場。中場休息時我還聽到一些人在議論説本劇“太深奧”,“看不懂”。我還看到很多小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退場……

我不禁在想,如果這部劇目深奧,成年人都看不懂,小孩子能看出什麼呢,他們能從這裏得到什麼呢?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思索:當代的人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劇目。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觀眾們需要有內涵的、深刻的劇目,還是喜歡輕鬆、諧趣的娛樂劇目。從今天的觀眾表現來看,人們似乎在劇院裏看了一頭霧水,不僅沒有娛樂身心,也沒領悟透徹劇作的真諦。

我不想評論《北京人》,只是想借助它説説當今什麼樣的話劇受人歡迎。

首先,我認為劇本一定要好。

也許你會説這是廢話,但請我把話説完。話劇從風格上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三大類。經過時間的歷練,正劇最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正劇不僅有喜劇元素,也有悲劇成分,還藴藏着一定的內涵和人生哲理。因此,它不僅能起到娛樂大眾的作用,還能起到教育、審美的功能。但是,不是所有劇本都具有這些特點的。

其次,視覺元素一定要豐富、多樣。

人們來到劇院,更多的是希望通過眼睛觀看演員精彩的表演。其實這裏所提到的精彩的表演不光是指演員的表演,還包含着其他舞台元素,如舞台設計、燈光、人物造型等等。因此我認為視覺元素一定要有新意,能給人衝擊力。比如説舞台設計,它一定要有獨特之處,由於劇目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我甚至認為,舞台設計的成功能帶動一部劇目30%的成功。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增高,人們的審美水平也迅速提升。人們不滿足於演員的單純表演,而期望更多的視覺衝擊力,期望接受到生活中看不到的視覺奇觀。從這個角度出發,舞台設計顯出了它與時俱進的優勢。除此之外,燈光、服裝等其它元素都是為增強舞台元素的產物,它們也需要獨特、有創意的設計與表現。

再次,演出形式的創新。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以什麼樣的形式演出值得我們思考。這需要擺脱傳統的束縛和具有開拓性的思維。我認為形勢的變化與創新能夠製造更多的視覺奇觀,從而滿足觀眾的需求。

最後,演員的功力要紮實。

之所以把演員這一重要元素放在最後説,是因為我對當今中國的造星工場--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解放劇藝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的學生培養還是持以肯定態度的。他們培養出來的演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均有不俗的表現。我認為一部話劇中演員的好壞不光在於演員本身,還在於導演和學校的教育上面。在中國,演員還處於相對被動的狀態,通常是被邀請出演某一角色,所以導演在選角上很重要,再加上學校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促成了演員的質量。因此演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元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的。

簡單説了上面幾點個人看法,不知是否有可取之處,必經本人不是研究戲劇的。但是我相信戲劇與電影有着難以割捨的親密關係,所以當我看完這部《北京人》之後,覺得必須寫點什麼東西,不然就説不過去了。

呵呵,這麼晚了,手筆了,該上牀睡大角嘍!

本話題來源於日誌

標籤: 北京 話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ojkl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