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長城謠教案(通用6篇)

長城謠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城謠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城謠教案(通用6篇)

長城謠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體會詩人對故鄉、祖國的眷戀之情。培養學生愛國的情操。

二.掌握詩歌寄情於物、借物抒情的寫法。培養讀詩、寫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一.反覆朗讀,把握兩首詩的中心思想和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為教學重點

二.理解詩歌寄情於物、借物抒情的寫法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長城謠》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導入

請同學們説出中國的象徵物,如長城等。(遊子思鄉的載體)

二 檢查預習

正音正字: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巔 焚起 敕 (注音略)

三 學海拾貝

1 作者簡介

席慕容(略)

2聽錄音,整體感知

3 講授第一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請抓住重點詞語加以分析:悲歡、恩怨、無情、冷眼)

明確:寫一部浩浩蕩蕩的長城史,兩千多年的爭戰和殺伐。長城作為歷史的證人歷盡滄桑,見證了千古的悲歡離合。使詩歌的氣勢一下子顯得大氣磅礴。

4 講析第二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請抓住重點詞語加以分析:總、一……就……)

明確:抒發作者對長城的依戀之情和讚美。(唱、寫)

追問:詩人如何抒情?

“總”字寫出詩人日夜牽掛故鄉;“一……就……”寫出詩人心繫長城以及長城在詩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詩人把長城當成自己的根基和靈魂的寄託之所,所以才有魂牽夢繞、揮之不去的情結。

5 講析第三節

提問:本節寫什麼?(請抓住重點詞語加以分析:不眠)

明確:夢迴長城

思考:為何以地名“敕勒”、“陰山”、“黃河”抒情?

“敕勒”、“陰山”是作者的故鄉,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由此可見詩人身居他鄉,心繫故園。詩人希望有夢,好夢迴故鄉。但好夢難成,因為濃濃的思鄉情使詩人夜不能寐!

6 老師小結

詩人從小生長在長城腳下、黃河岸邊,而且對於故鄉,她是“少小離家老大難回”。因此,在詩人的心中,長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徵,還是詩人寄託鄉愁鄉思的意象.。這是一首詠物抒情,反觀歷史的抒情詩,具有民歌風味,意境悠遠,感情真摯.。

四 當場成誦!

五 佈置預習《一片槐樹葉》,思考兩篇詩歌之間共同點。

靈活機動

誦讀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並賞析其令人回味無窮的情感!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長城謠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人類音社高中《音樂》課本第一單元第二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介紹了音樂要素節奏、旋律的基本知識和要點,以及中國歷史歌曲《長城謠》。通過學習,使學生對節奏和旋律在音樂中的作用有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

教學目的

明確學習音樂要素的重要性,並以欣賞和學唱聲樂作品《長城謠》入手,引導學生運用節奏和旋律知識,體會和感受其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感性體驗和理性知識相結合,更多地從音樂的表現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課

1、 學習音樂要素的知識的重要性,瞭解節奏和旋律要音樂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

2、 有重點地簡述節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識和要點,並作必要的解釋和提問。

(二) 欣賞音樂作品《長城謠》

1、 導言:運用節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節奏的組合和旋律線的進行,在音樂作品中表現出的不同情感。

2、 簡介作品:歌曲《長城謠》是流行於我國抗戰時期的一首優秀作品,劉雪庵曲,潘孑農詞,作於1937年,原是潘孑農所編電影劇本《關山萬里》中的主題歌,後因“八·一三”上海爆發戰爭,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卻風行全國。寫法上和《孟姜女》一類傳統民歌相近,具有濃厚的敍事特點,典型的五聲調式。

3、 播放歌曲錄音後,請學習講述歌曲表達的基本情感(悲憤,感情深切)。

4、 再次播放歌曲欣賞,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結構,旋律線進行的要求。

5、 請學生作分析作品的具體回答(宮調式、四樂句、單二段體曲式結構),學生分析歌曲旋律線的進行,並作不同旋律線表達不同情感的比較。

6、 教師小結:上行旋律往往表現高漲、激動、緊張的情緒,有漸強的趨勢。下行旋律可將緊張的情緒鬆馳,表現出抒情、寧靜、悲傷的情感,有漸弱的趨勢。平行的旋律則有沉思、敍事的意境。

(三) 學唱歌曲《長城謠》

1、 學唱歌曲。提示:用所感受認識到的三種旋律線的進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強弱趨勢。

2、 教師演唱歌曲第二段,並將結尾的下行旋律55 61 3·5 3211-----| | 改為上行旋律556132|1------|| 試唱,請學生作不同旋律線進行表達的情感比較(上行更激昂、高漲)。

3、 教師歸納:旋律要素對音樂作品的作用和影響。

(四) 音樂作品中節奏的分析和比較

1、 試分析歌曲中第二、三樂句節奏的鬆緊,對情感表達的作用和影響。

2、 播放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草橋結拜”和“抗婚”兩段樂曲片斷,請學生作節奏的比較認識。教師可將兩段樂曲的節奏的鬆緊,作反向調換試唱,學生再作比較,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節奏在音樂中作用的認識。

3、 教師小結:表現婉轉、抒情、優美沉思的情感,節奏比較鬆,音的時值長一些,音與音連接較鬆馳。表現激動、緊張的情緒,節奏緊密,音值短的,音的連接緊湊。

(五) 教學總結

音樂要素節奏和旋律在音樂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節奏結合和旋律的進行,表達情感是不一樣的。學習音樂要素,瞭解其在音樂中的表現手法,會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音樂,並從中得到更多美的享受。

長城謠教案 篇3

活動名稱:長城謠(語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知道長城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2、學習詞語:脊樑、兒郎。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蒐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2、童謠錄音、掛圖。

活動過程:

一、説説長城

1、你去過(或聽説過)長城嗎?你心目中的長城是什麼樣的?

2、幼兒看掛圖,聽老師介紹長城。如:長城是什麼時候建造的?秦始皇為什麼要造長城,多少人造的長城,長城有多長,長城有多少作用等。

3、引出童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首有關長城的兒歌《長城謠》

二、欣賞童謠

1、放錄音,請幼兒欣賞

2、提問:

“脊樑”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説長城是“山上一道脊樑”呢?長城是誰造的?“好兒郎”指誰?

三、童謠對唱

幼兒自由分成兩組,對唱童謠。

長城謠

長城長城長長

築起一道城牆

長城長城高高

山上一道脊樑

多麼高?頂天高,

多麼長,萬里長。

要問長城是誰造?

中華民族好兒郎。

長城謠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表現的主題,體會詩歌抒發的情感。

2、學習朗讀詩歌,在反覆朗讀中感悟詩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詩歌的基本思想。

難點:學習詩歌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導入

播放音樂《長城謠》,長城圖片

提問: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長城呢?

長城簡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北邊匈奴,調動軍民上百萬人築長城,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給予修繕,連貫為一,西起今甘肅岷縣,北靠陰山,東至遼東,俗稱“萬里長城”。明代為了防禦北方外族侵擾,前後修築長城十八次,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長城是是我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體現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和堅強意志,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在無數次鬥爭和長期交往中,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吸引着歷代文人墨客為它們賦詩作畫,在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增添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篇章與畫卷。

過渡:長城,對我們每個中國人來説最熟悉不過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無論是身在祖國還是異鄉,它始終連着華夏兒女的心房。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席慕容的《長城謠》,再次諦聽遊子的鄉音。

二、介紹作者:席慕容;寫作背景

三、字詞快餐

焉(yān)支隘(ài)口蹲(dūn)踞荒莽(mǎng)焚(fén)起敕(chì)勒川

四、朗讀節奏訓練(聽錄音,説説朗讀詩歌應注意什麼?)

儘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

儘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

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悲歡啊

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築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麼/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萬里的軀體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雲你的樹你的風

敕勒川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

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五、整體感知

全班同學朗讀全詩,思考並回答問題

1、這首詩的主題意象是?

2、抒情主線是?

六、詩歌賞析

(一)理清結構,分析每小節講了什麼內容?

(二)學習第一節

1、你從簡潔質樸的文字裏讀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找出修飾“長城”這個抒情意象的詞語。

為什麼説長城是”無情“、”冷眼“的?

(三)學習第二節

1、長城為什麼會使詩人唱不成聲,寫不成篇,一提起便烈火焚起呢?

2、第二節表達了詩人對長城的什麼情感?

3、”萬里的軀體“,”千年的面容“分別指什麼?

(四)學習第三節

1、“敕勒川,陰山下”是出自哪首詩的?它和作者有何關係?與長城、黃河又有何關係?

2、這首詩的主題意象是長城,為什麼又寫到了黃河?

3、詩歌結尾寫黃河“流進我不眠的夢中”,既然“不眠”,又何來的“夢”呢?説説你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討論)這首詩的意象最重要的是長城,作者為什麼要用第二人稱來寫長城?

(六)小結

(七)作業

標籤: 長城 通用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3n4p2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