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10篇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10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10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非常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狐狸用“精神勝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嘗試,他們都將錯過一頓美餐。它告訴我們做事要親自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

二、學生分析:

學生的學習起點並不為零,他們的智慧口袋裏裝滿了東西。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認知水平和獨特感受。

三、設計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在朗讀指導、以讀為本中,讓學生感悟道理,積累語言。

四、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酸”等九個字,會認會寫“狐”等八個字,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遊戲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通過自讀、挑戰讀、評價讀等方法,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從而悟出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五、學習重點分析: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和有感情。

2.識字

六、學習難點分析:讀中感悟,明白道理。

七、課前準備:課件、頭飾猴子圖、狐狸圖、寫字卡。

八、學習過程:

(一)看圖識字,激趣導入

1.看圖識字:(課件出示葡萄圖,認讀“葡萄”)你覺得葡萄成熟了嗎?成熟的葡萄把小狐狸吸引過來了。(出示狐狸圖,認讀“狐狸。”)

2.激趣導課:可是狐狸卻説葡萄是酸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讓我們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3.板書課題:17

酸的和甜的

指名讀題,認識“酸”,強調平舌音。

(通過看圖,既激發興趣,又進行分散識字,由此質疑導入新課,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

(二)初讀感知,自主、合作、遊戲中識字

1.激趣引讀,感知課文:大家想不想讀讀這個故事呢?請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下面的樹葉。自己讀書吧!

2.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自練帶拼音的生字:這個有趣的故事發生在葡萄園裏。葡萄園裏有許多可愛的字寶寶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們出來了,你會讀嗎?(學生先自己練,然後讀給你的同位聽。)

4.合作識字,交流方法:你認為哪個字難記啊?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5.共同練讀不帶拼音的字:生字寶寶把帽子摘下來了,你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指名讀與齊讀相結合。)

6.遊戲識詞:還有調皮的詞娃娃躲在了葡萄裏面,和大家捉迷藏呢!讓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吧!

7.指讀課文,瞭解學情,集體正音。

(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遊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這種愉悦的識字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三)指導朗讀,讀中悟情

1.播放錄音,邊讀邊想: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2.看圖讀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a指導看圖:狐狸在幹什麼呢?

b指導有感情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狐狸非常想吃狐狸的感情來。(指名讀,挑戰讀。)

3.學習第2、3自然段:

a引語: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麼想的呢?

b指名讀二三自然段。

c總結引讀:他們都相信了狐狸的話。這時來了一隻小猴子。它是怎麼做的,又是怎麼對小松鼠和小兔子説的呢?請自由讀4-7自然段。

1.在自讀、合作讀中學習4-7自然段。

A生自由練讀。

B四人小組合作練讀。

C請兩個小組彙報表演讀。在評價中指導讀出感情。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能在詞語中辨析多音字;正確讀寫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2、 學習課文,能劃出描寫武士射箭和賣油老翁注油動作熟練的句子,知道其本領源於熟能生巧。

3、 能將課文的學習和實踐操作結合體會熟能生巧的意義。

4、 想像説話,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教學重點:

能劃出描寫武士射箭和賣油老翁注油動作熟練的句子,知道其本領源於熟能生巧。

教學難點:

能將課文的學習和實踐操作結合體會熟能生巧的意義

一、回憶揭題:

請大家回憶一下,已學過的課文《老張賣糖果》,老張賣糖果一抓就準,“一抓就準”是什麼意思?

像這樣的人,老師也碰到過,我每次去城西菜場買豆芽菜時,我説買一元,那婦女也是一抓一稱,正好一元。像他們這樣的本領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會碰到,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他們的本領嗎?

出示:熟能生巧 讀課題

這是一個成語,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它的故事。

二、 自學感知:

1、 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課文寫了哪些人?什麼事?你最佩服誰?

2、 讀後交流:課文寫了哪些人?什麼事?

武士 射箭 百步穿楊

老翁 賣油 滴油不沾

談談你佩服誰?

三、 學習體會:

老師讀了課文後也很佩服他們高超的本領。下面我們先來學習描寫武士射箭部分。

1、 自由讀第1--2段:哪些地方讓你最佩服?找到具體的句子讀讀體會體會。

2、 讀後交流:

讀有關的句子,談自己的體會。

練習朗讀

能演示一下這一段的內容嗎?

3、 演一演:你們演示得不錯,但老師總覺得沒有像武士那樣好?為什麼?

4、 假如你在場會説什麼?分小組説説---交流 朗讀大家歡呼的句子。

5、 當大家一片喝彩時卻傳來一個聲音:老師讀老翁的話:這沒什麼?熟能生巧,不過手熟罷了。

6、 練習朗讀體會,老翁説此話的語氣。

7、 假如你聽到此話會怎麼想呢?讀武士的話。

他能説此話,必有其道理。請學下面的內容,誰誰你佩服老翁的理由。

8、 你想試一試真的注油嗎?指名上前演示。

9、 自我評價一下注油的過程。

讀老翁注油的過程。你想説什麼?在場的人和你們一樣的驚訝、佩服、讚歎。

10、此刻的武士在想什麼呢?

11、討論:假如老人和武士換一下呢?(都不行了。)

12、 想象:武士第一次射箭時的情景?老翁第一次注油的情景。第二次呢?武士今天能百步穿楊,老翁能滴油不沾都是經歷了好多年這麼一次次的練習,練得多了,找到了竅門,本領就高了。

出示句子:這沒什麼,熟能生巧,不過是手熟罷了。(不必炫耀)

我也沒什麼,只不過熟能生巧罷了。(很謙虛)

四、 總結明理:

我們不能滴油不沾,而老人能,我們不能百步穿楊,而武士卻能。他們的那手本領都源於熟能生巧。

學了課文,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我們學習課文,發現了一些問題,解決了一些問題,又發現了一些問題,這很好,學習就是這樣。

五、 作業:

1、 抄寫生字和詞語

找找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事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複習鞏固

認讀字詞。(先帶着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

二、品讀感悟

1.學習12段,明白二小帶敵人進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讀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簡介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幫助理解兒童團員、常常、放哨、掃蕩的意思。

(3)句式訓練:一邊一邊

(4)觀察圖,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見二小時的情景,誰能來説一説、演一演。

過渡:面對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麼做的呢?

2.學習35段,感悟二小是個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小英雄。

(1)自由讀,初步感悟:你覺得二小怎麼樣?從哪幾句話可以看出?

(2)小組討論,彙報。

(3)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

敵人被王二小帶進了埋伏圈。

指名讀或齊讀,想想這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4)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當的敵人心裏會怎麼想,怎麼做?演一演。

(5)(輕緩、悲痛的語氣)知道自己上了當的日本鬼子竟殘忍的殺害了小小年紀的王二小,八路軍叔叔們含着眼淚,高喊着:衝啊!為王二小報仇!消滅了全部敵人。

①體會八路軍叔叔們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讀一讀最後一段。

三、昇華情感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王二小的神態,想象出王二小的語言、行動和內心活動,創造性地複述課文。

2.找出文中最打動你的句子讀一讀,讀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樂曲為伴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隊活動課開展學習小英雄、爭當小英雄活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課題:《初春》1課時

課型:

上課日期:

作者:

單位:

新授

《初春》1課時

課前預習:

自讀詩歌,積累文中生字、生詞,瞭解作家王宜振相關資料。

相關課程標準:

新課標明確的要求:“培養鑑賞詩歌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內藴,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並給予恰當的評價”。同時還要求:“學習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藴,不斷獲得新的閲讀體驗;並嘗試詩歌的創作”。

學習目標:

1.品讀詩歌,學會分析本詩的語言特點,理解詩的主題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2、學習用比較思維閲讀文章的方法。

3、培養詩歌閲讀能力,培養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評價任務:

1.識記字詞、作家作品常識。

2.用比較思維閲讀文章的方法。

3. 理解作者感情,領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學重點:

品讀詩歌,學會分析本詩的語言特點,理解詩的主題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難點:

品析重點句子,感受作者獨特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朱自清先生喜歡春天,因為春天美在

2.林斤瀾先生鍾情於北國春風,是因為北國春風 。 (學生回憶課文,填空)

二、 和朱自清先生的《春》對比,學習王宜振的《初春》

(一)、整體感知,讀《初春》

1.從詩中勾畫出作者着力描寫了初春的哪些景色?(學生邊讀邊畫) 明確:毛毛雨、小樹、新芽、新葉、蝴蝶、蜜蜂、蛙鳴、風箏等。

2.為什麼這首詩有一種強烈的清新感?

明確:本詩都是以兒童的眼光觀察春天,描繪春天,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

3.朱自清先生的'《春》和王宜振的《初春》有哪些相相似之處?(學生對比閲讀兩篇文章)

明確:(1)都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2)文字風格都細膩、清新、俏皮。

(3)都五官開放,多角度描寫。

4.讀《初春》思考:語言風格 想象特點

明確:語言風格:清新活潑

想象特點:想象的導向都是美化,美好的事物都是孩子氣的,天真的.

(二)、讀三、四節,體會詩歌想象的特點(學生找想象的詩句品讀)

明確:石子---蝴蝶;書中傾聽----蜜蜂歌唱;池塘中的蝌蚪----美人的雀斑,甚至想到了夏天的情景。

小結:這樣的想象奇特而又大膽,在這樣超常的,陌生的想象中傳達着初春景色的美好。

(三)、這四節詩中我們感受到了初春景物怎樣的特點?(生讀詩中相關語句) 明確:小、嫩、新、美

“把春天吹得搖搖晃晃”一句讓我們產生怎樣的聯想?是春天在搖搖晃晃嗎? (是作者陶醉在這“小、嫩、新、美”初春的美景中,陶醉的搖搖晃晃。) 小結:這樣的想象仍然奇特而又大膽,超常而又陌生.

(四)、小詩讓我們產生新鮮感的原因(生讀詩,探究)

寫作視角:以兒童的眼光觀察春天,描繪春天,表達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以親切,清新,可愛取勝。

語言特色:想象中的語言,擬人,比喻,想象奇特而又大膽,超常而又陌生,文字新穎而親切;以新取勝。

小結:

這篇文章作者寫了春天的景物和人物在春天的活動,表達出春天的喜愛之情。 三.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初春》,知道了它寫了什麼,還知道作者是怎樣寫的,希望同學們課下這樣的方法寫寫有關春天的文章。

板書設計:

毛毛雨新芽初蛙鳴 風箏兒童心理

春蝴蝶 蜜蜂愛春之情

蝌蚪教學反思

本課詞的學習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預習提綱自學。在短短的五分鐘時間學生主動、投

入,每個學生都在認真的按要求學習。總之,我會認真反思,再次修改,認真學習理念並落實,爭取有所提高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課型:工藝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設計製作能力。

2,掌握樹葉貼畫的方法技巧。

教學準備

學具:(1)蒐集並壓平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樹葉數十張。(2)16開色卡紙作底板、剪刀、膠水(雙面膠)。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不同樹葉不同造型的設計及製作,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難點

在樹葉貼畫製作中,培養學生畫面的設計及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情況)。

(二)導人新課:

1。樹葉的形狀,老師帶你們到秋天的小樹林裏找樹葉,比一比,看誰找到的樹葉形狀最多。(讓學生暢所欲言,活躍課堂氣氛)

2, ,認識樹葉的不同形狀。教師:我們把常見的樹葉概括成幾種基本形體。同學們也動手找一找自己帶來的樹葉的不同形狀。

3。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n, bsp; 教師:自然界中,樹木的種類繁多,樹葉的形狀各異:有心形、卵形、掌形、針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這節課我們就利用自然界各種各樣的樹葉為材料,拼制、粘貼成一幅漂亮的工藝美術作品。

出示課題:樹葉貼畫。

2.讀畫:出示課本範圖,讓學生初步認識樹葉貼畫。

1。首先讓學生説説畫面的內容及構思。

2,接着分析各種圖形是由什麼形狀的樹葉拼貼而成。

3。最後注意畫面的完整、構圖的合理性。

(二)樹葉貼畫的製作方法!

1,構思設汁畫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樹葉加以適當剪裁,讓落葉變成有生命的小動物。從兩條思路啟發、引導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畫面設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2。把構思設計好的主題,用鉛筆先畫出草稿,佈局應注意均衡、大小適中、畫面合理。

3,選擇與主題相應的樹葉,有的還可以進行修剪加工。根據情況利用好樹葉的背面及葉柄。

4,拼擺,用膠水或雙面膠粘貼在卡紙上,壓平。粘貼時要注意應從畫面遠處粘起,先後面後前面,注意順序。

(四)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選用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一張有生命的小動物的畫,啟發其他學生的思路。

(五)展評作品,欣賞小結。

1.將完成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師生共同欣賞評議D

2。總結並提出要求:今天我們學會了樹葉貼畫的製作方法,以後我們要觀察收集各種有趣的葉子,利用課餘時間,製作成更精美的美術工藝品,裝扮我們的家或教室。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會讀寫本課帶生字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 板題,示標

大家想聽神話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請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1、2、3

二、第一次先學後教

1、首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3分鐘後,我們來比一比,誰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指名讀

3、師板書易錯字[女媧、掙扎、冶煉]

4、指名讀詞。(這些字,大家都會讀了,還有一些詞語看大家認識不認識,開火車)

三、第二次先學後教(會認字)

接下來,我們來進行第二場比賽:比誰最先把“會認字”讀準,記牢。

1、生自己讀。(時間:2分鐘、)

2、同桌讀。(現在給你的同桌讀一下,讓同桌檢查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會了)

3、指名讀。

四、第三次先學後教(讀正確、流利)

字音我們都能讀準了,接下來我們就比一比誰的課文讀得度的最流利。

1、點名讀[分段讀]

2、老師可範讀指導

五、第三次先學後教(會寫字)

1、咱們不僅要會説,還要會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本節的會寫字,認真觀察,看哪一筆容易寫錯,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2、板書[“冶”不要寫成“治”。]

3、練寫 [燃燒、露出、圍困、掙扎、熄滅、噴火、缺少、冶煉、液體、雲霞]

4、提寫詞語(抽2生上台)

六、當堂訓練

抄寫本課詞語兩遍。

板書

女媧、掙扎、冶煉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2、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困難、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板題,示標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31課《女媧補天》,這節課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2、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困難、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二、第一次”先學後教”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你讀的時候,哪一段給你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你再讀一讀。

2、展示讀

3、師指導讀

三、第二次”先學後教”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想想女媧了不起在哪?(4分鐘後比誰回答正確)

1、生自學。

2、指名回答 (女媧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冒着生危險補天的故事。)

3、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會兒咱們來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4、展示讀

5、講故事

四、當堂訓練

課文有一些生動的語句,我要抄下來

板書:

天塌:天高空露出大窟窿

女媧補天-冶煉五彩石:

找-挖-放-煉-化

女媧補天:裝-端-潑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地下森林的特點和品質。

2、反覆朗讀,體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長的艱難歷程。

3、感悟地下森林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教學難點】

反覆朗讀,體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長的艱難歷程。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展示精美圖片,教師適時導入。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是鏡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稱火山口原始森林,屬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鏡泊湖……

二、整體感知

1、展示學習目標。

2、檢查字的注音和詞語解釋。

3、同學們,課前我們都做了詳細的預習,我請一位同學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確:

面對大自然創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蹟,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過程,滿懷激情歌頌了地下森林頑強不屈的生命力。

4、同學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令你最感動的是哪部分內容?原因是什麼?

明確: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這段文字。作者憑其想象敍寫了地下森林是怎樣在逆境中誕生、成長、崛起的。

原因:大自然生命的偉大力量就是在這艱辛的歷程中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感動我們,引發我們的思考讓我們一起回顧地下森林艱辛的歷程,感受生命的最強音。

三、精讀賞析

1、教師朗讀“那一定是遙遠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

學生思考:

⑴地下森林經歷了怎樣的歷史過程。

⑵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與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幫助?

2、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明確:

⑴地下森林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毀滅、沉寂、沒有生命;山頂上有了泥土和種子、有了生命;峽谷裏有了泥土和種子、發出了小苗;最後長成了參天大樹。

⑵不公:陽光的不公和無情、寒冷的霜凍

⑶幫助:長空的大風將石塊碾成粉末

潔淨的山泉將粉末滋潤成泥土

山頂的魚鱗松將種子撒入峽谷(白楊、青楊、黃菠鶯)

就這樣,幽谷裏的樹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封殺而發芽生長並蔚然成林,險惡的環境,艱難的成長都沒有阻擋地下森林腳步,這正展示地下森林神奇偉大的生命力。從中我們同學們也應該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啟迪。請自由朗讀你喜歡的語段,品味語句、字詞,談談你的感受。

3、學生自由朗讀(5分鐘~3分鐘)。

4、學生自由發言,找出自己喜歡的語段,品析關鍵詞句,字詞的深刻含義,談感受。

例如:

⑴它懂得陽光雖然嫌棄它,時間卻是公正的,為此它寧可付出幾萬年的代價。析:詳見教參144頁

⑵“它本可以變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教參P146

⑶“總有強者活下來了,長起來了。從沒有陽光的深坑裏長大了”教參P146

⑷太陽的不公一部分課文P82

明確:學生可以自由地暢談自己喜歡的語段,抓住語段中的關鍵詞語,主要用來突出成長的艱辛,表現地下森林的堅韌不屈,分析感受頑強的生命力。總結地下森林的品格:堅忍頑強,沉着謙遜,樂觀豪邁,無私奉獻。

教師小結:像地下森林一樣,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常常會墮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風雲變幻、地質變遷考驗森林,禽獸的生命適應性一樣,考驗人羣的品質、適應性、耐力,錘鍊人羣的意志、生命力。滄海橫流,天翻地覆,方顯英雄本色;人煙盡滅,劫後餘生,更知生命可貴。正如本文的作者張抗抗,19歲的如花歲月正植“文革”,命運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艱難地生活工作了38個年頭,委屈了一個有才華的女青年,但她懷有遠大的志向,不羈于田壟之間,在文革結束後憑藉自己的寫作才華脱穎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為什麼這篇文章寫得如此動情?作者正是將自己的生活感受寫了進去。親愛的同學們,在讀了文章聽了作者張抗抗的切身經歷後,你有怎樣的感受或是啟發嗎?

四、拓展延伸

學生結合自身談對本文的感受?

例:

學生實際:自己遇到困難,面臨人生的第一次選擇,面對挫折。

學生感受:甘於寂寞等待;堅韌頑強、樂觀、沉着謙遜。

五、小結

看着眼前這難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萬千,他不媚俗,陽光不給他光輝,火山製造峽谷、深淵,不給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跡。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屈服於自己的命運,歷經磨難,終於發出“我是森林”的豪邁宣言,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即將踏上人生的征途,人生的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你們啟程之際,老師衷心祝福你帶着對地下森林的解讀勇敢的上路,相信終有一天,你們也會有“我是森林”的豪邁宣言!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珍愛生命,善待地球的情感,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愛。通過了解生活環境變化情況,深刻的識別到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動手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通過對地球儀的觀察和師生彙報介紹、瞭解地球資源豐富感受地球的美麗,同時深刻了解環保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體會藝術給我們帶來的不同美感,並將感受加以描繪。

教學用具:圖片、地球儀、音樂、卡片。

 學生用具:繪畫紙、卡紙、記號筆、蠟筆或水彩筆。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激趣、謎語導入

説它像球不是球,

肚子裏面啥都有。

人物、動物和植物,

全都生活在裏頭。

高山、森林處處見,

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圍着太陽轉,

猜猜它是什麼球。

(出示地球圖片)

二、整體感知,瞭解地球現狀

你瞭解地球嗎?

地球到底有多大?(表面積、歲數等)

人類是怎樣在地球上生活的呢?

地球上有哪些資源?(學生一般只會説地上資源,教師可以補充地下資源)

你心目中的地球是什麼樣的?

“地球媽媽”如此美麗,我情不自禁的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繪了幾幅“地球家園”的情境圖。接下來請同學們與我一起欣賞。(簡單介紹作品)

剛才老師介紹自己作品的時候,看到一些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你們是不是也想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美麗的地球呢。那就伴隨着這美妙的音樂快些動筆吧!(播放音樂)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要求:

1)畫一畫你心目中最理想的地球。

2)製作過程中與同伴合作,發揮想象力,大膽表達地球的美。

四、展示作品

五、總結、昇華情感

這麼美麗的家園,卻遭到了許多破壞,你能試着舉例説一説嗎?(人為破壞和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人為破壞是可以努力遏制的,在遏制人為破壞的同時,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自然災害的發生。

同學們,我們同在一片陽光下,共同擁有這個美麗的地球。讓我們帶着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尋找地球的美麗,讓我們伸出一雙充滿關愛的手,維護地球生態環境,把她的美珍藏心中,讓我們大聲對地球媽媽説“美麗的地球媽媽,我們永遠愛你。”

邊聽、邊猜謎語。(地球)

學生積極發言。

欣賞作品。

教師引導看書。

學生動手實踐。

(及時表揚有創意的作品)

自評、互評交流。

自然災害:

四川地震、五常龍捲風、洪水等。

人為破壞:

空氣污染(工廠、汽車等)、水污染(有毒廢棄物)、森林(亂砍伐樹木)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引入課題。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從而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為調動學生愛護地球的情緒鋪墊。

引導學生創造,為下面繪畫作鋪墊。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之間協作能力及提高繪畫的積極性和表現能力。

通過交流提高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加深對地球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同時滲透德育教育。

對未來美好的希望和對地球媽媽的愛的延伸。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1.會認“鳳、凰、恩”等12個生字;會寫“龍、柏、潑”等12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會結合插圖學習課文。4.感受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熱愛。5.有興趣瞭解各民族的節日。重點難點感情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教具準備1.潑水節的錄象。2.教師用沒有拼音的詞卡字卡。3.掛圖。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錄象導入4′

⒈同學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讓我們一起跟着電視機鏡頭去跟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吧!

⒉(板書課題)請大家一起讀課題。

⒊學生主動説。

⒋是啊,在錄象中大家看到了傣族人民過節的時候,穿上了最漂亮的民族服裝,跳着舞,互相潑水、互相祝福。每年的潑水節都十分熱鬧,為什麼1961年的潑水節對傣族人民來説是難忘的呢。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讀課文吧!要求:小聲地自由讀,不認識的字註上符號。

⒈看錄象。

⒉齊讀課題。

⒊為什麼“難忘”呢?

⒋學生自由讀。

集中

識字

⒈(出示“我會認”圖標)

先用教師的帶拼音的字卡學習。

⒉(換沒有拼音的詞卡)。拼音都不見了,你們還認識嗎?

⒊(換沒有拼音的字卡)詞語變成了單個生字,你還能認讀嗎?

⒈藉助拼音認讀生字並組詞語認讀。

⒉學生讀下面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⒊學生讀生字

⒋同學們真能幹,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記生字的嗎?

⒋①我預習了課文,我已經把課文讀了三遍了。②我每天上學都會路過一個咖啡店,我總看到咖啡這兩個字,我就認識這兩個字了。③我把生字編成小謎語來記,説兩個給大家猜猜吧:依山而立(端);因為有心(恩)。

朗讀感悟14′

⒈這麼多的生字大家都認識了,那我們就再來一起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為什麼1961年的潑水節對傣族人民來説是難忘的呢。

⒉小朋友請你和我們一起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指導讀好長句子:“因為……”(可以根據情況再讓男、女聲各讀一遍)

⒊是啊!“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師生呼應讀第三至五自然段):那天早晨……

⒋(指導看插圖),同學們,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幅圖的意思嗎?

⒌通過看圖,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了熱情洋溢的氣氛,同學們,我們再來朗讀三、四、五自然段吧。大家説説,想怎麼讀。

⒍好,那我們就分兩個小組賽讀吧,看哪個小組讀得更好。

⒈①三位學生讀完課文:1、2段一人讀;3、4、5段一人讀;6、7、8段一人讀。②我知道了,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在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歡慶了潑水節,所以這一年的潑水節非常難忘。

⒉齊讀一、二自然段。

⒊師生呼應讀。

⒋學生看圖説話。

⒌分小組比賽讀。

⒍賽讀。

⒎聽着同學們熱情洋溢的朗讀,我彷彿也成為傣族人民的一員,與衣着傣族服裝的周總理一起歡度潑水節。

⒏請同學們懷着無比喜悦的心情,讀一讀最後三個自然段。

⒐同學們,我們現在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會是一種什麼心情?我們再讀一讀課文,看誰能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

⒑我從大家的朗讀中聽到了高興,

聽到了快樂,

還聽到了激動和興奮。讓我們在展示讀中去表達我們心裏的感動吧。

⒒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真受感動,1961年的潑水節多麼令人難忘啊!傣族的潑水節多麼熱鬧啊!

齊讀六、七、八段。

⒑展示讀(讀句、段、篇均可)。

⒒①我還知道彝族有火把節,也很熱鬧。②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户户放鞭炮,熱鬧極了。3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我喜歡過端午節。

作業練習及指導寫字

5′

⒈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詞語了。這節課,你們又能積累哪些詞語呢?請同學們畫一畫,再練習用詞語寫話,一會兒向大家展示。

⒉請同學們看49頁上的“我會填”,有沒有什麼發現?

⒊好吧,我們來開火車組詞語比賽,每人根據不同的音組詞語,不能組別人已經組過的。

⒊下面請小朋友們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語寫在括號裏。

⒋這一課要寫的字很多,請大家先看看這些字,説説應該注意什麼呢?

⒌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請大家看鳳凰這兩個字。它們倆哪兒長得像呢?

⒍請大家看老師寫這兩個字,想想,寫幾字頭應該注意什麼呢?

⒎對。(範寫“藝”)請看,如果這個橫折彎鈎寫得像藝字下面的橫折彎鈎一樣了,裏邊的“又”和“皇”就沒有地方待了。好了,現在請大家把這些字寫兩遍吧。

⒏評字。

⒉①我發現這些字都是多音字,②是要求我們用多音字不同的讀音組詞語。③老師,我們進行組詞語比賽,好嗎?

⒊開火車組詞語比賽

⒊填空

⒋(1)腳的右邊是單耳旁,不能寫成雙耳旁。有三個部件,中間高,兩邊低。(2)鮮的左下橫要變成提。(3)壽的第三橫要寫長,撇要寫得*左邊,起筆在豎中線上,給下面的寸留出空來。(4)敬字右邊是反文,是四筆寫成的。(5)鳳裏面是又不是

⒌都有幾字頭。

⒍撇一定要寫成豎撇,橫折彎鈎的折不能向裏收,不能寫成藝術的藝那樣。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口技藝人高度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能力。

2、學生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學習準確地運用表示時間的詞語。

4、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是教學目的一、二。

2、先幫助學生掃除語言障礙,然後抓住口技人的藝術構思,啟發學生的想象,來複述課文,以瞭解本文層次清楚的記敍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預習、解題、介紹作者、掃除語言障礙、啟發學生髮揮想象複述課文。講讀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們學習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國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藝術才能。

板書課題後,解題、簡介作者:

口技,屬雜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聲來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由於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的後邊,俗稱“隔壁戲”。這篇課文記敍的就是一場在圍幕中表演的絕妙口技。

作者林嗣環,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進士。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口技》是他的《〈秋聲詩〉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導預習

1、,給下面的字注音,並寫出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吠(狗叫) 叱(大聲責罵) 傾(斜) 頃(短時間)

2、認真閲讀課文註釋,口譯課文。

3、思考“思考一、二題”。

三、研習新課

1、教師範讀課文。

(提示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停頓、節奏、表情)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理解字和詞的含義。

3、齊讀課文。

4、理解課文中的疑難詞語:

可讓學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難詞語,然後分組討論。

應重點理解的詞語是:“廳事”、“欠伸”、“囈語”、“屏障”、“側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戰戰”、“施”、“畢”、“絕”、“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詞:

活用的詞是指有些詞本只屬某一詞類,但有時在一定的語言結構中,可靈活用為另一類的詞,隨着詞性功能的臨時轉化,它們的意義也就相應地發生某種變化。活用詞概念不必從理論上給學生講,只要學生理解這些詞在文中的含義即可。

“婦撫兒乳”中的“乳”是動詞,作“餵奶”講。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動詞(原為名詞),作“擅長”講。

“不能名其一處”中的“名”是動詞(原為名詞),作“説出”講。

“會賓客大宴”中的“宴”是動詞(原為名詞),作“舉行宴會”講。

6、先讓學生找出表時間性的詞語,並引導學生們掌握它們的不同用法(結合完成“練習三”):

“一時”,同時。

“忽”,“忽然”突然發生。

“既而”兩事相繼發生。

“是時”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內發生。

“少頃”、“俄而”、“未幾”,在很短時間內發生。

7、出示本文古今異義詞,由學生比較古今不同含義:

“會”(適逢) “廳事”(大廳、廳堂) “施”(放置)“聞”(聽見) “奮”(捲起) “但”(只) “雖”(即使)“走”(跑)

8、學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數量的詞,比較古今的不同用法,並填上適當的量詞:

一(個)人 一(張)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塊)撫尺 兩(個)兒

百千(個)人 百千(條)犬 百(只)手

百(條)舌 百(張)口

9、講讀課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⑴ 先請學生朗讀並翻譯,然後師生共同補充訂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裏有一個擅長口技的人。善:善於,擅長。者:代詞,代藝人。

“會賓客大宴”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會:副詞,恰值,正好。

“於廳事之東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廳的東北角,設置八尺寬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裏。於:介詞,在。廳事:廳堂、大廳。

“一桌……一撫尺而已”。裏面僅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塊醒木。“而已”表示“僅有”的語氣助詞。

“眾賓客團坐……無敢譁者”。眾多賓客團團圍坐在圍幕周圍,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圍幕裏醒木一拍,全場都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敢大聲説話。但:副詞,只,僅。寂然:寂、寂靜。然,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譁:喧鬧,聲大而雜亂。

⑵ 提問:這一段寫什麼內容?

此段寫表演前的準備和會場情況。

“善”字貫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題旨的關鍵性字眼。“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場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連用了四個“一”字,極力渲染道具簡單,以襯托後面藝人技藝的高超。“滿座寂然”、“無敢譁者”,寫出表演者表演前聽眾的反映。

10、學生熟讀,背誦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繼續研習課文二、三部分。

【教學步驟】

一、講讀第二部分(2~4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2段。

2、學生翻譯第2段,然後師生訂正: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遠遠地聽見深巷衚衕裏狗在叫,接着有一婦人被驚醒,打呵欠,伸懶腰。她丈夫説着夢話。遙:遠。巷:衚衕、里弄。吠:狗叫。驚覺:驚嚇而醒過來。

“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過了一會兒,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婦人拍着小兒子,給他餵奶,孩子含着奶頭還在哭,婦人一邊拍着,一邊哼着哄他睡覺。另一個大兒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説個不停。既而:時間副詞,表示一事過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過了一會的意思。啼:放聲哭。亦:副詞,也。前一個“乳”是動詞,作“餵奶”講。後一個“乳”是名詞,奶頭。絮絮:連續不斷地談話。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哼着哄他睡覺的聲音,小兒子含着奶頭的啼哭聲,大兒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叱罵大兒子的聲音,一齊發出,各種維妙維肖的聲響全都有了。當:值,在。是:此,這。叱:大聲呵斥。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以為絕妙”。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着頸子,偏着頭看,微笑着,默默地讚歎,認為好極了。以為,認為是。妙絕:“絕”,極,副詞,引伸為少有的,沒有人能趕得上。

3、提問:在這一段中,作者描寫“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聲響場景?

學生口述後,教師歸納:“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人從睡夢中驚醒的場景。先寫院外遠處深夜犬吠聲,這是引起本段後文所寫一系列聲音的緣由。“便有婦人驚覺欠伸”,“便”是時間副詞,寫出由於“犬吠”引起的“驚覺欠伸”,以“犬吠”到“其夫囈語”表示出聲音由遠轉近,由院外深巷轉室內,由大轉小。“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寫一會兒後,緊接着發出了兒子醒來的聲音,大哭聲音和丈夫被兒子的哭聲驚醒的聲音。接着因為兒啼而發出的“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以及“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的聲音。至此,表演出了一家大小相繼醒來,各自發出不同的聲音,表現出聲音由小轉大,由簡到繁。“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五種聲音一時齊發,出現了口技表演的第一個高潮。而且各種聲音有因果關係。因“犬吠”而引起婦人“驚覺欠伸”。不久“兒醒,大啼”,而兒大啼引起“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兒嗚之”,又引起“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

4、指名學生朗讀第3段。

5、學生翻譯第3段,然後師生訂正:

“未幾,夫齁有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倒,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沒有多久,丈夫的打呼聲響起來了,婦人哄拍小孩的聲音也逐漸停止了。隱約聽到有老鼠(出來活動),悉悉索索作響。有盆碗一類東西被打翻,婦人在睡夢中咳嗽。客人們的心情稍微放鬆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幾,時間副詞,沒有多久。傾側:傾斜歪倒。

6、提問:這一段,作者描寫“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聲響場景?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漸漸進入夢鄉的場景。“未幾”這一時間副詞,承接上段描寫表演的聲音高潮,表現出這高潮持續了短暫時間,“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表演的響聲由繁轉簡,由大轉小,由高潮轉入低潮,室內由鬧轉靜。“微聞有鼠作作索索”,進一步表現出室內的靜。全家都已入睡,老鼠才敢出穴活動;室內非常安靜,才能聽到老鼠動作的聲音。(這是以動襯靜)。

7、指名學生朗讀第4段。

8、學生翻譯第4段,然後師生訂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地呼喊,婦人也起來大聲地呼喊,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一會,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間還夾雜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聲,燃燒中的爆炸聲,還有呼呼的風聲,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響起來;又夾雜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拉倒房屋時,人們一齊用力發出的許許的聲音,往外搶奪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一切應該有的聲音,沒有聽不到的。即使一個人長有一百隻手,每一隻手長有一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況;即使一個人長着一百張嘴,一張嘴長有一百條舌頭,也説不清其中的一個地方。百千:是虛詞,極言其多。作:起,這裏是響起來的意思。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無”、“不”兩個否定詞連用,表肯定。

“於是眾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惶變色,離開座位,個個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腿直髮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奮”:本義盡全力舉起的意思。這裏可譯成“捋、挽”。“走”:逃跑。

9、講析第4段。

在這一自然段,作者描繪了“善口技者”摹擬一場突然性的特大火災的驚險場景。

這一場景可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表演用火警而引起的人們的惶急紛雜聲音(“忽一人大呼……百千犬吠”)。

“忽”這一副詞表現出大呼“火起”的聲音來得突然,出人意料,陡地掀起駭浪險峯,構成了表演的又一巨大波瀾。

“夫起大呼……兩兒齊哭”,表現出聲音由外到內,由少轉多,由街坊大呼“火起”到室內一家人強烈反響。“俄而”表時間短暫,繼室內一家大小呼喊啼哭,遠近街鄰被驚起,大人駭呼,小兒哭叫,狗也驚吠。三個“百千”表現出聲音繁多雜亂。

第二層次:火勢猛烈的聲音(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百千齊作)。

房屋倒塌,火聲爆響,風助火勢,表音表現出火勢的蔓廷、猛烈。

第三層:緊張救火的聲響。(又百千求救聲……潑水聲)。

“中間”、“又夾”等詞語的運用,表現出上述許多聲音同時發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緊急情景,達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接着用“凡所應有……不能名其一處也”,這一誇張讚歎語句,以失火、救火作結,襯托出“善口技者”技藝的高超。

10、指名學生朗讀第5段。

11、學生翻譯第5段,然後師生共同訂正:

“忽然撫尺一下,羣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響,各種聲響完全沒有了。撤掉圍幕一看,(裏邊)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畢:完全。絕:斷,停止。之:代指圍幕裏邊。

12、提問:為什麼作者在本文結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結合完成課後“練習二”)

這樣既與第一段呼應,寫出表演者憑藉進行表演的道具極為簡單,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領是全靠一張嘴,襯托了“善口技者”技藝高超。

提問:課文中有哪幾處描寫了聽眾的精神和動作?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結合完成課後“練習二”)。

有以下幾處描寫了聽眾的神情和動作:

⑴ 寫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從睡夢中驚醒的場景後,寫聽眾反應的有:“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表現出聽眾專注傾聽的神態,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

⑵ 寫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進入夢鄉的場景後,寫聽眾反應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襯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聽眾的情緒。

⑶ 寫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緊張場景後,寫聽眾反應的有:“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表現出聽眾已完全被帶進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緊張場面中去,忘卻了自己在聽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場,驚駭恐懼。這是隨着口技者卓越表演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應,作者緊密結合口技表演,寫出聽眾的反應隨着表演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聽眾,襯托出口技者再現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寫聽眾的反應也使文章內容變得豐富多采。

四、練習

1、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2、熟讀課文、自選場景背誦(課後背誦全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zwy08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