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公開課認識固體優秀教學設計

公開課認識固體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公開課認識固體優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公開課認識固體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認識固體。

教學分析:本科圍繞“認識固體的常見性質”通過給物體分類,觀察固體的性質、研究固體的混合於分離等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固體在顏色、形狀、輕重、軟硬等方面的'性質,從而提高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物體的能力。

課文分三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讓學生把生活中的武平按固體、液體分類,還有一類物體、既像固體又像液體,我們把它叫做中間狀態的物體。

第二部分:指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多種感官認識固體的性質,這是本課的重點內容。通過用眼看、用手摸、用錘子砸等多種方法,研究固體在顏色、形狀、軟硬、透明等方面的性質,並要求記錄在表格中。

第三部分:指導學生認識不同固體混合或分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驗中發現: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學目標

1、能夠辨別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給物體分類。

2、知道不同的固體能混合,也能分離。

3、體驗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關於固體和液體你都知道些什麼?

2、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二) 確定研究固體的種類與方法

1、研究固體的性質,靈活使用活動提示卡。確定研究哪幾種固體,用哪些方法研究固體的性質。

(三) 合作研究固體的性質

1、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看哪組的發現多,不足的實驗材料向教師領取。組內彙總、記錄,完整研究結果)。

(四) 評價

1、小組展示研究、點評、全班交流。

2、佈置繼續研究任務,評出固體研究所所長。

(五)重點項目研究

1、利用工具,研究輕重。

2、故事導入。

(六)拓展

1、設疑:雞蛋是固體嗎?全班討論。

2、設疑:牙膏是固體嗎?分組實驗:和麪粉。

(七)全課總結

我們採用了哪些方法來研究固體的性質?

引導學生歸納:我們運用觀察、比較、實驗、分析、綜合等多種方法研究固體的性質。

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實,就需要用多種多樣的方法。

(八)課外延伸

1、回家繼續研究固體的性質,把你的新發現告訴老師。

2、思考:固體有共同的性質嗎?

教學反思

在課本的教學中,教師、學生、材料三大基本較大幅度的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

2、學生地位轉變。從被動接受的地位轉變為主動參、發現、探究和知識建構的主體地位。

3、教學內容的轉變。教材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構建意義的對象,在知識構建的過程中重視能力訓練和情操的培養,尤其重視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

在整個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問題情景的創設,學習環境的設計,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實施協作學習,進行效果評價。

標籤: 固體 教學 公開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zvn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