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漁歌子》教學設計方案

《漁歌子》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漁歌子》教學設計方案

一、導入,瞭解詞和詞牌。

1、在中國的詩歌寶庫中,有很多詩詞是寫釣魚的。例如:胡令能的《小兒垂釣》

2、這節課,我們去欣賞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感受他的釣魚世界。

3、咱們先來讀讀標題——漁歌子(指名讀)。

4、“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什麼是詞牌呢?

5、看到《漁歌子》,你能想象這首詞的內容嗎?

二、初讀,讀得有點“詞”味。

1、自由讀。下面我們來自由地讀讀這首詞,至少讀三遍。

2、指名讀。指三名不同程度的後進生、中等生試讀。

糾正讀音:白鷺、鱖魚、箬笠、蓑衣?

注意停頓:劃出節奏,讀出節奏。

注意押韻:白鷺飛,鱖魚肥,不須歸。

3、齊讀。評價:真好!不少同學登上第三個台階了,有點詞味兒了。

三、品讀,感受詩詞畫面美。

過渡語:接下來,我們一起進一步品味這首詞。詞的作者張志和,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他的詞更有特點。張志和有個好朋友叫顏真卿……

板書:詞中有畫? 畫中有詞

1、讀出詞中畫。

*聽。我們要想讀出詞味兒,除了注意停頓、注意押韻,還要讀出詞中的畫面來。閉上眼睛,聽聽配樂朗誦吧。

*再聽。你的腦海中有畫面了嗎?再聽一遍。

*説説。畫面上都有些什麼?把相關詞語用橫線劃出來。

*再讀。誰能把詞中的畫面讀出來?點兩名優等生試讀,評價。

*齊讀。全班同學齊讀一遍。

2、畫出詞中畫。

過渡語:讀得真好!老師都清楚地感受到那個美麗的畫面了。這樣吧,我們一起共同用粉筆畫出來,好嗎?

師生小結:畫面美嗎?美在哪兒呢?引導學生看黑板,師生共同描述:第一,美在色彩協調……第二,美在動靜結合……

3、品讀詞中畫。

過渡語:這畫面太美了!幾支粉筆哪能表現出來呢?一起讀出來吧。

*師:瞧,這桃花,這流水,讓老師想起一句詩——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

*師:這斜風,不就是 “吹面不寒楊柳風”嗎?讀句子

生:吹面不寒楊柳風,風裏帶着……

*師:這細雨,也正是——讀句子

生:雨絲細細的,像牛毛……

*師:此景此情,讓我們情不自禁想吟一曲《漁歌子》

?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師跟上節奏指點黑板相應的畫面)

4、想象畫中人。

過渡語:“斜風細雨不須歸”。誰“不須歸”啊?呵呵,原來是這位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的漁人。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這裏。這位漁人雖然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但非常耐人尋味。他是誰?為什麼“不須歸”呢?

*詞人簡介。

到底是“不用歸”還是“不想歸”呢?看看詞人簡介。你讀懂什麼了嗎?“貶官”、“隱居”、“煙波釣徒”,這位漁人很有可能就是詞人張志和!

*想象神情。

師:(引導看黑板漁人背影圖),如果説這位漁翁就是張志和,那麼此時你一定看到他的神情了。想象一下,他的神情是怎樣的呢?

生:……

師:選一個最準確的詞語來描述他的神情吧。板書:悠閒自在

小結:看樣子,“不用歸”也好,“不想歸”也好,“不願歸”也罷,都對!但都不及一個“不須歸”來得爽快,來得自在!

*情境誦讀。

來,讓我們靜靜地坐在烏蓬船上,或者站在古老的石橋上,任清風撫面,任細雨飄灑,任帶着桃花味兒的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氣,悠閒自在地吟誦——

生:西塞山前白鷺飛……(重複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拓展讀,品味詞人“釣”之藴。

*過渡語:好一個“斜風細雨不須歸”!

*拓展:我們的猜想究竟對不對呢?有詞為證,驗證一下。出示《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輕聲讀出來。

*品味:哥哥的這首詞寫什麼?讓我們對照兄弟二人的詞,仔細品味。我當哥哥張鬆齡,你們就是弟弟張志和,咱們來一次作詞、和詞吧。

五、回味讀,昇華詩詞“釣”之情。

1、讀蘇詞。

瀟瀟春雨灑江天,漁人垂釣好悠閒!《漁歌子》這首詞流傳至今一千多年,很多文人墨客爭相填寫傳唱。

出示蘇軾《浣溪沙》,學生試讀。讀着讀着,發現什麼了?是啊,蘇軾也曾貶官黃州,他太喜歡這首詞了,於是乎,一字不漏,直接把它納入自己的詞中。

2、吟唱。

詞是用來唱的。最後,請大家跟我一起深情吟唱這首詞,讓它在我們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恆畫卷吧!

板書設計:

漁歌子 張志和

詞中有畫 畫中有詞 悠閒自在

(畫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wo2o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