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課文《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學設計

課文《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課文《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尋覓文言津樑》第4板塊第1節課的教學內容,《左傳》的文學價值很高,作者善於突出事物的重要環節,善於用簡潔的語句寫出複雜紛繁的過程。《左傳》對戰爭的描寫尤為出色,它注意從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寫出戰爭的性質和起因,並由此在開始便預示出戰事的勝負。在敍述交戰過程時則詳略有致,曲折生動,形象逼真。《左傳》還善於用精煉的筆墨刻畫出人物的細緻動作和內心活動,使人物躍然紙上。《左傳》中有許 多外交辭令也很出色。這些對後代的文學,特別是對敍事、議論的文字影響甚大。

本文燭之武的話雖系外交辭令,但説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複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2.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燭 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於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有差距。有些學生對文言文當中的一些簡單句式都不清楚,所以講解時需要詳細。對於比較簡單的詞類活用等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基礎,但一些詞類的用法是首次接觸,需要教師指導並藉助例句給予直觀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

1、 注意與已有知識聯繫,初中已學過《曹劌論戰》,對《左傳》有了一些瞭解,要在此基礎上 有所拓展。要使學生有意識地關注《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並自己參看有關書籍。

2、引導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六、課前準備

1.藉助工具書,通讀原文。

參考有關資料,對《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有所瞭解。

初步瞭解故事情節,特別注意對燭之武這個中心人物的把握。

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

2.課內採用講析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vz0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