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彙編七篇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彙編七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彙編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苟、融為一體、賞心悦目”等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裏”的關係,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描寫聾啞青年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課 時

導入 新課,提出自讀要求

1.魚會在哪裏遊呢?今天我們學一篇課文,題目是“魚游到了紙上”(板書)魚怎麼會游到了紙上呢?

2.請大家帶着疑問去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

a.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b.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c.“魚游到了紙上”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是什麼意思?

學生充分自讀後小組內交流

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花港清澈一絲不苟廠徽聾啞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全班評議,並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課文主要講了件什麼事?(看魚畫魚)

4.説説對“魚游到了紙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課 時

回顧上節課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上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

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課文,思考:你覺得聾啞青年是一位怎樣的青年?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用筆畫出這些句子,並把自己的體會簡要寫在旁邊。

2.同桌交流,讀讀畫好的句子,並把自己的體會説給同桌聽。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體會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並把自己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重點引導學生從下面句子中去體會。(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説他“特別”,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

“老是”“呆呆地”“靜靜地”都説明了這個青年和其他看魚的人不一樣,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這句話充分表現了青年的忘我。在圍觀的人讚歎議論時,他沒有任何反應,除因他是聾啞人外,更重要的是他專心致志地作畫,眼中所見,心裏所想,筆下所畫全都是魚,彷彿自己也變成了一條魚,才把魚畫活了。

c.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青年看魚、畫魚持之以恆,勤奮執著,才將魚畫得那麼生動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裏。

魚“先游到了我的心裏”,是青年長期觀察後,對金魚特點非常熟悉,在頭腦中形成了準確生動的形象,才會下筆如有神。“魚游到了紙上”是女孩驚奇的讚歎,表明青年畫技高超,畫得魚活靈活現,形神兼備,像活的魚在紙上游動一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a.讀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一位什麼樣的青年?

b.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c.指名評讀。

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1.聾啞青年那勤奮專注的形象,一定會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麼作者是怎樣觀察和描寫,才使這個人物如此生動的呢?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説説自己的發現。(作者不僅仔細觀察,認真看、仔細聽,並且與青年進行筆談;而且在描寫時注意通過外表、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青年人的執著與專注)

2.小結: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觀察細緻,抓住人物特點,而且描寫細緻入微,才寫出這樣生動感人的好文章。

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隨文練筆

1.(出示插圖)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讚歎着、議論着。那麼人們是怎樣讚歎和議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把它寫下來。

2.指名讀作文,進行交流。

3.課外作業 :留心觀察自己的同學,抓住特點,多看、多聽、多問,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B 案

第 一 課 時

創設情境,提煉研讀專題

1.(板書課題:魚游到了紙上)大膽地推測一下“遊”字的含義。使學生體會到是對作者的讚歎,讚歎其畫技高超,把魚畫得栩栩如生。

2.那麼讓魚游到紙上的畫家又是誰呢?這句話是誰説的呢?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去自由讀課文,並儘量讀正確,讀流利。

自主讀書

1.給學生不少於15分鐘的時間讀書、識字和寫字。可點撥學生充分自讀自識,在讀中批註,並做到讀而有疑,然後再找夥伴交流與互助。

2.有針對性地指導讀詞、寫字。注意筆畫較多的“港澈壺缸徽聾啞”。

3.嘗試朗讀。面向全體,由學生自主選擇段落朗讀。發現問題,並進行評價和助讀。特別注意生字生詞和長句子的朗讀。

4.粗説印象。一是課文主要寫了聾啞青年看魚和畫魚;二是體會作者細緻觀察和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第 二 課 時

由疑入手,提煉研讀專題

1.將看書讀書後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組議論後將無法解決的最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如,為什麼説魚游到了紙上?為什麼説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裏”和“魚游到了紙上”有什麼關係?

3.在各組充分提出問題的基礎上,確定研讀專題為“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裏”的關係。

研讀“魚游到了紙上”

1.找到相關段落,默讀後説説“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聾啞青年畫技高超,畫出的魚活靈活現,如同真的金魚游到了紙上一般,這是對他的稱讚)

2.反覆朗讀,説説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使你感受到“魚游到了紙上”的。

a.用小女孩的話直接讚歎。

b.細緻的動作描寫,寫他有時工筆細描,像姑娘繡花一樣耐心細緻,把每個部位畫得形似;有時揮筆速寫,捕捉金魚的動態,畫得神似。

c.寫圍觀人物的讚歎和議論。

3.研討作者所用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a.觀察方法:認真看,仔細聽。

b.描寫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側面烘托。

4.出示插圖:作者略寫了圍觀人們的讚歎和議論,如果讓你具體描寫,來表現青年畫技的高超,你想怎樣寫?(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後,從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説一説)

研讀“先游到了我的心裏”

1.默讀相關段落,體會“游到了心裏”是什麼意思。(要對金魚非常熟悉,掌握特點,做到胸有成“魚”)

2.快速瀏覽,找到相關段落,説説聾啞青年是怎樣使金魚游到自己心裏去的。(結合“愛魚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觀察,持之以恆地刻苦練習,進而體會到聾啞青年的勤奮與執著)

3.再次研討作者所用的觀察方法和描寫方法。

a.長期仔細觀察,並進行筆談。

b.舉止和神態描寫。

4.有感情朗讀你認為描寫精彩的段落。

研討“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裏”的關係(因果關係)

延伸課外

1.自己選擇摘抄描寫聾啞青年外貌、神態或動作的語句。

2.多麼可敬可愛的青年啊,雖然我們不能同他交談,卻可以同他進行筆談。你想對他説什麼呢?把你想説的話寫下來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瞭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悦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瞭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悦的情感體驗。

教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 出示鵝的圖片。

你想説什麼?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詩來讚美它?

(美麗、潔白)(《鵝》這首詩)

2、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 課件出示豐子愷先先生的簡介,學生了解。

二、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説説作者筆下的白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一隻白鵝)

2、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白鵝的高傲,並説出相應的段落。

(板書:姿態、叫聲、步態、吃相)

3、讀自喜歡的部分,畫出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表現白鵝的高傲的。

4、作者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將白鵝的特點展現出來?

三、交流討論

1、姿態

(1)學生先説説鵝的姿態,然後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它伸長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2)你見到這樣的“大鳥”你會怎麼想?(出示鵝的圖片)

(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無人啊;真是傲氣十足啊)

(3)讀課件出示的句子。

2、叫聲

﹙1﹚ 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白鵝叫聲特點的詞。

﹙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2﹚在什麼情況下白鵝會表現出這種情形?﹙學生可用文中句子回答﹚ ﹙3﹚發揮想象,將鵝擬人化,説出鵝在不同情況中發出叫聲時的心態。 見到生客進來,它會用嚴厲的聲音大聲叫喊:你是誰?沒有主人允許不準

進來,快回去! 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它會放開喉嚨大吼道:外面是誰呀?不許進入我的領地,快走開!

師:從同學們豐富的想象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鵝的高傲。再讀課文,你還能體會到白鵝有什麼特點?

學生再次交流:從“養鵝等於養狗”看出作者認為鵝很忠誠,能看守門户;從“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等詞句看出鵝對陌生人敢厲聲呵斥,非常勇敢、非常盡職。

3、步態

(1)請大家小聲讀第四自然段。思考:在這段中,作者如何表現出鵝得高傲的,請把它畫下來。

(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裏的淨角出場。)(課件出示鵝走路的姿勢,淨角出場姿勢)

(2)、作者除了寫出了鵝的步態,還拿它的老朋友鴨和鵝進行比較,你看看作者是怎麼寫的?

(鴨的步調急速,有侷促不安之相;)

(3)、同學們能從課文寫鵝和鴨的詞語中,想象出它們是怎麼走路的嗎?誰來演一演?下面的同學注意看,再評評他們演得像不像。

(4)、作者發現了鵝與鴨的步態的些許差別,這是一種對比手法,這樣寫準確地描寫出鵝的步態特點,寫得這麼貼切,説明了他平常該多仔細觀察啊!

(板書:對比手法)

(5)、讓我們也來對比的讀一讀。

(6)、鵝的步態是如此的高傲,那他站在那裏時呢?又是怎樣的?高傲嗎?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7)、師質疑:老師不明白了,從剛才同學們的朗讀中讀出是喜愛,可從字面上看,作者好象並不喜歡白鵝,師讀不喜愛的語氣;作者到底對它懷着什麼感情?

(作者對白鵝是一種喜愛的感情。 作者雖然使用的是貶義的詞語,但是那是對白鵝的真喜歡。)

師指導讀書方法: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繫上下文深入體會字裏行間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寫白鵝高傲,叫聲很兇,實際是在讚揚它的盡職、勇敢。(引讀有關句子。)

4、吃相

(1)、自讀5-7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a.鵝的吃飯,哪些地方使我們發笑?最可笑的是什麼?

(吃法有板有眼、一絲不苟、從容不迫,先。。。再。。。然後。。。) b.鵝吃飯時為什麼“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麼侍候的?

(雞、狗會吃它的東西,站着侍候,一方面防止狗來偷食,一方面方便為其添食)

師小結本文的寫作特點:本文條理清楚,選材得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同時我們還明白了,因為作者對白鵝充滿了愛意並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才能寫出如此生動的文章。

四、閲讀與練習。

練筆:請根據實際情況説一説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板書設計;

姿態 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13、白鵝 叫聲 厲聲呵斥 高傲

步態 大模大樣

吃相 三眼一板

作業:

抄寫文中你認為生動有趣的句子。

2、練筆: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説一説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説:它的特點、外形、脾氣、以及它是怎樣進食的、怎樣嬉戲、休息等等。把説的內容整理一下,然後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簡析】

本課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英子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故事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字。理解生詞意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讀熟課文。

理解“憂鬱、猶豫、驟然、歧視”等詞語。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感人的課文,第29課 掌聲,請注意看老師寫課題。

二、檢查詞、句

出示生詞。

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回家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想重點來檢查一下這幾個詞語。

點擊出示:猶豫、憂鬱、剛調來

誰來讀? (個別讀、齊讀2遍。)

理解詞義。

師:我們看到“猶豫、憂鬱”這兩個詞語,它們的拼音相同,但聲調是不同的。那它們的意思一樣嗎?誰來説一説。

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

憂鬱:一個人總不愛説話,整天悶悶不樂的,我們就説這個人很憂鬱。

師:這樣看來,這兩個詞語的讀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認識多音字“調”。

“調”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它還讀什麼?誰來看着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出詞語。

讀難讀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為他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這個句子裏生字多,誰來讀一讀?

認識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讀”lao”, 它也是本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這個字還讀什麼?誰能看着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詞語。

齊讀句子。

瞭解小兒麻痺症。

師:同學們,你們瞭解小兒麻痺症嗎?

小兒麻痺症:小兒麻痺症又叫脊髓灰質炎。這種病多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得了這種病,往往會留下終身殘疾,腿腳萎縮,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孩子。

三、接讀課文,瞭解故事中的人物

接讀課文。

請5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課文中的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瞭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學們,大家想一想,在這個故事裏面都有哪些角色?(老師、英子、同學們)

老師是怎樣的?(剛調來的)

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學生結合課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談理解)

生:英子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

師:還有嗎?

生:英子是一個不愛説話的'小姑娘。引導:你是從哪裏知道出來的?

生:我是從“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來的。

表揚:這位同學多會讀書,她能從課文的詞句中讀出自己的理解。真好!(老師給學生以學習方法的指導)

生:她是一個孤獨的小姑娘。從哪裏知道的? “早早地、又總是”

師引導:剛才同學們説英子不愛説話、孤獨、寂寞,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它概括了英子的這些表現,哪個詞?大家找一找!(憂鬱)

師:後來她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小姑娘,又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學生結合課文第四段內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

師引導:還可以説她變得怎麼樣了?(活潑、開朗)

四、重點探究,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

(此環節採用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景,師生共同參與,為學生創設生活情景,創設師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與文中人物的對話,進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突破課文重點。)

(一)渲染過渡

開始,英子是那樣自卑、憂鬱,後來卻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麼力量使英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掌聲)

課文的23自然段就寫出了英子的變化過程。今天我們變一種方式來學習這兩段課文。同學們先各自讀課文,然後我們再來表演課文內容,你們覺得行嗎?

要想演好,首先要認真讀書。下面就請大家用心讀一讀課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認為要重點表演好的詞句下面做一下標記。

師:讀好了嗎?誰願意演英子?

(注:選一名同學當英子,同學們做英子的同學,老師當剛調來的老師)

(二)試演:(第一次掌聲部分)

課件出示第一次掌聲部分內容。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師:今天,我們開個故事會,請同學們輪流上台講一個故事,老師藉此來了解一下大家。

同學們一個一個地講完了故事,下一個,輪到英子了。英子,該你了?(英子表演)

(三)評議表演

同學們對剛才的表演滿意嗎?誰來評價一下大家演得怎麼樣?

(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詞句進評議)

師:同學們,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來的時候眼圈紅紅的, 這是為什麼

師:同學們, 你們的掌聲想對英子説什麼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會講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們會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難過,我們不會笑話你。

師:英子以前總是早來晚走,不願意讓同學們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氣走上講台,

英子,你是好樣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講台, 戰勝了自己!英子, 聽了同學們的掌聲, 你為什麼流淚了呢

(因為我沒想到,同學們不但沒有笑話我,還用掌聲鼓勵我,我非常激動。我一定要講好。)

(四)配樂表演(課件出示第三段課文)

師:現在讓我們完整地表演一遍這段課文,再現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講完了。(同學們鼓掌。英子鞠躬後走下講台)

師:同學們,這一次掌聲你又想對英子説什麼呀?

生:英子,你講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動人了,以後歡迎你再為我們講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話説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聲音真好聽。

師: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為什麼?

(感謝大家對我的表揚,我還要繼續努力;謝謝大家的稱讚,我以後也要加入到你們中間和你們一起快樂地學習、遊戲。)

(五)朗讀課文第三段

在入情入境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六)理解兩次掌聲

我們看在這一段中,寫到了大家的幾次掌聲?(兩次)

誰來讀讀這兩句話?(一般) 誰能比他讀的更好?(個別讀、齊讀)

這兩次掌聲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支持、鼓勵;稱讚、表揚)

(七)對比兩個“一搖一晃”

師;在這一段中還有兩句寫英子走路姿勢的句子。

點擊出示: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的走上了講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的走下了講台。

師:大家看,這兩句話中都有“一搖一晃”這個詞語。同一個詞語,同一個姿勢,英子的心情有什麼不同嗎?自己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緊張、害怕;高興、愉快)

(八)進一步體會掌聲的力量

師:同學們,英子走路的姿勢是無法改變的,但他的心情卻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是同學們的掌聲給了英子以勇氣和自信,使他從一個自卑、憂鬱的小姑娘逐步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同學們,你們説,掌聲是什麼?(理解、尊重、支持、鼓勵、讚揚、誇獎、關愛)

同學們,就是大家的掌聲,大家的鼓勵,大家的稱讚,使英子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性格,也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九)聽課文朗讀錄音,齊讀最後一段。

(十)全文總結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平時,我們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送給別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設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敍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是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本文教學應定位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瞭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

【教學重點】

品析優美的語言,體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研討法、情境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你們長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心情?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着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投影:題目、作者)

二、整體感知,交流探討

播放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提示學生注意生字讀音,並思考下列問題:

1、誰能説説作者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明確: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從這些稱呼中可看出,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歸納:

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後明確:

作者構思新奇,想像豐富,充滿童心童趣。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使景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5、作者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説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學生回答時可展示相應畫面)

⑴ 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⑵ 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⑶ 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着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着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為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⑷ 喜歡懸崖爺爺。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裏,他是那麼的高大,充滿着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6、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麼?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後明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並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於工作和生活;……

三、品味語言,想象情境

1、這篇散文景美,情美,語言更美,可謂美妙絕倫,行雲流水。請自由朗讀,勾畫你最喜歡的句子,細心品味,説説它好在哪裏?(提示學生可從詞語的選擇、修辭手法、人稱變換、寫作手法等角度去品味。)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⑴ 我喜歡“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了?”因為這段對古橋的描寫中,人稱由第三人稱變成了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好象面對面地與古橋交談、傾訴,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更親切、更自然、更強烈。

⑵ 我喜歡“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手勢……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作者將自己想象成一棵樹,與整個樹林融為一體,與自然界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⑶ 我喜歡“忽然下起了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趕快跑到一棵老柏樹下,慈祥的老柏樹立即撐起了大傘……我們有緣分,也做了一回患難兄弟。”因為這一段運用了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方法,具體、生動、形象,感情強烈。

⑷ 我喜歡“走出門,就與含着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早晨,好清爽!心裏的感覺好清爽!”因為這一段中的“撞”字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清晨一出家門就有香風撲面的感受。同時,又運用了擬人、反覆的修辭方法,生動的寫出了“我”出家門時愉快的心情。

2、這樣一篇美文,你們認為應怎樣讀?

學生討論後明確:

帶着好心情,心裏想着美好的畫面,讀得輕一些,美一些。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要求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情感。)

3、隨優美的音樂,欣賞美麗的畫面,讓我們以深情的語調朗讀這篇美文,進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中。(播放配樂畫面文字)

四、總結拓展,探索實踐

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了山林,探訪了“山中的眾朋友”,與他們互訴心聲,互致問候,最後“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

節假日,同學們也可以像作者一樣,不騎車,不帶禮物,哼着小曲兒,不過為了安全,可以邀幾個同伴,來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迴歸自然,假日──我們出發吧──走進大自然 ,與山川草木對話,與花鳥蟲魚對話,到自然中放飛心靈,你生活中就多了一個朋友。拿起筆,介紹你所看到的一個朋友吧。

【板書設計】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山中訪友 白雲──大嫂 熱愛大自然

(帶着滿懷的好心情) 瀑布──大哥 愛護大自然

懸崖──爺爺 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

……

首尾呼應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杜甫的《絕句》全詩僅二十八字,描寫的景物卻極有特色。詩人寓主觀之情於客觀之景,寓胸中之意實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尤其是詩人巧用數字入詩,“兩”、“一”、“千”、“萬”四個字,虛實結合,時空結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本詩的第一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在柳枝上鳴叫,詩人指明“兩個”,説明鳥的叫聲不是嘰嘰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對鳴,歡快而不嘈雜,熱鬧而不喧囂。第二句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白貴鷺向藍天飛去,從“一行”可見此鳥排列有序、漸次遠去,而不是轟然飛散,各奔東西;再用上了一個“上”字,更顯示了白鷺奮力高飛、展翅向上的姿態。

第三句是“窗含西嶺千秋雪”。“千秋”一詞是虛指,出於詩人的想象,它賦予了“雪”這一靜態景物以滄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在訴説着什麼、見證着什麼。“窗”中之景雖小,卻由此可感受時間之縱深。第四句是“門泊東吳萬里船”。船停泊在門前的碼頭邊,也是靜態之物,但因其行程“萬里”,使人頓覺天地開闊,似插翅而難及。“門”外之景也不大,卻由此可感受空間之廣袤。

以上四句描寫的是詩人當時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見的景色。前兩句中“兩個”、“一行”是實指,“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兩兩相對,四種景物,有聲有色,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清新動人的圖畫,表現出詩人此時閒適的心情。後兩句 “千秋”與“萬里”都是虛指,均出於詩人的想象,而詩的意境因此而幽遠、開闊,又顯示了詩人開闊的胸懷。

多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要讓少於在讀中對所學之詩知其意、臨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強對古詩的語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

1、初讀知其意:

⑴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得音準句順,聲音響亮。

⑵指名學生讀第1、第2句,理解“鳴”、“上”的意思,用“補省略,調整詞序”的方法説説詩句的意思。

⑶學生齊讀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説説這兩句的意思。教師相機指導。

⑷指名學生把四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

2、再讀臨其境:

⑴學生回答:第1、第2句寫了什麼景物?有哪幾種色彩?第3、第4句寫了什麼景物?

⑵教師出示掛圖:

學生看圖,教師聲情並茂地朗誦詩句,並作適當講解。前兩句,突出“鳴”、“上”二字,幫助學生理解,是這兩個字使景物產生了動態效果,使畫面顯得生機盎然。後兩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瞭解詩人的思緒由現時到了過往、由近處到遠處;而且也正是這二字,使現時之景(窗)和想象中的過往之景(千里雪)、近處之景(門)和想象中的遠處之景(萬里船)有機融合於完整的畫面之中。

⑶學生看書上插圖,一邊手指景物,一邊自由朗讀。

⑷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嘗試在腦裏再現畫面。

⑸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描繪的美麗景色。

3、三讀悟其情:

⑴比較讀,在黑板上出示:

黃鸝鳴翠柳,

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雪,

門泊東吳船。

讀一讀,與原句比較一下,哪個寫得好? 為什麼這樣説?幫助學生明確這首詩的朗讀停頓及重音,並完成下列板書: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前兩句聲色兼美)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後兩句意境開闊)

⑵表演讀:

播放課前製作好的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欣賞。隨後要求學生和着音樂誦讀,要求他們掇民對古詩的理解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甚至可以搖頭晃腦,手舞足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激發瞭解、研究、探索自然的興趣。

2、知識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歸納概括知識要點的能力。借鑑修辭、描寫、諺語等寫作手法。

3、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培養學生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⑵ 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⑶ 培養學生拓展思維,積累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的獲得途徑多種多樣,可讀書,可看報,可上網查資料今天我們就從課堂內的學習來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首先來看看誰是信息高手!

 二、誰是信息高手(整體感知)

老師朗讀課文,請同學們專注地聽,記下你聽到的要點。

全班交流。

三、自讀課文,認識雲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天上的雲,試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你對這一詞的初步印象。(美麗)

哪些語句讓你有了這一印象?(品味語言)先小組交流,之後全班交流。

請大家速讀課文,在文中圈出雲的名稱,説説你看到了哪些雲?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什麼?(雲的光彩)有哪些?(暈、華、虹、霞)出示四幅雲的圖片。看着這些雲除了覺得美麗以外,應該認識它們了吧!請選擇一幅説出它的名字,並從文中找出作為判斷依據的句子。

大家發現了嗎?作為判斷依據的句子中大都用到了什麼修辭方法?(比喻)

看來比喻的運用不僅能使事物形象生動,還能幫助我們認識事物。作者真不愧為描摹高手!

 四、拓展

讓我們也來做做描摹高手吧!先請第一組同學看我紙上的事物名稱,由其中一位來描摹,另外三組根據他的描述來猜事物名稱,三分之二猜到了你就成功了!

備註:每組一次,共四次。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看了天上的雲,我彷彿也置身空中成了其中一朵,同學們肯定要問:“你是什麼雲?”我呀,是雨層雲,長得很壯,不象捲雲那麼單薄。我很想親近你們,所以我常常離你們很近,可是你們並不歡迎我,因為你們嫌我帶來了雨雪連綿的天氣,於是我躲了起來,不久,我發現大家因為缺電少水而想念我了。我好高興,別擔心,我會常來看你們的!

二、認識雲和天氣的關係

同學們,你最願意成為哪種雲或哪種雲的光彩呢?請選擇一種,根據課文內容作自我介紹,並説説你與天氣的關係,最好還能説説你為什麼願意成為這種雲或這種雲的光彩?動手寫一寫。

全班交流,學生點評。

出示雲的圖片。現在再看這些雲,你應該不止認識它們,肯定還能獲得些天氣情況。請你選擇其中一幅來給大家發佈天氣預報。

三、拓展

瞧,大自然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你能列舉一二嗎?先請大家小組交流,組長做好記錄並代表小組發言。

四、教師寄語

大自然充滿無窮的奧祕,它是一本無字的書,等待我們用智慧來解讀,希望同學們能養成細心觀察自然的習慣,要知道“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讓我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勇於攀登前人未達到的科學高峯!

五、作業

蒐集民間流傳的關於天氣的諺語。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 引課:

1、卡片開火車讀生字寶寶:當、午、誰、汗、滴、辛、盤、知、

苦、粒、辛、苦(火車火車開起來,開到我們這裏來)

2、指名背自己積累的古詩。

3、師背《鋤禾》:很多同學都會背誦這首詩了,那麼這首詩是什

麼意思呢?我們進天一起來學習它。

二、新授:

1、板書:《鋤禾》

2、解題:“鋤禾”,做一做“鋤禾”的動作理解(給禾苗鋤草鬆土。)

3、課件出示全詩,觀察古詩結構:

這首詩共幾行?每行幾個字?(這種格式的詩叫“五言絕句”。)

4、看書指名讀,齊讀

5、課件(與詩同張)出示圖,觀察想象。

(1)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課件圖片,想想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麼?按“什麼人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做什麼”的順序説一説。

(2)農民伯伯會想些什麼?他會説什麼?

(3)在書上畫出描寫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詩句

6、課件: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説説你讀懂了哪些字和詞的意思。(古人寫詩時,為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往往把詞語的順序進行了位置的調換,在這一行裏,就應該把“鋤禾”和“日當午”的順序還原,理解起來就容易了。)

7、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互相幫助解決

8、理解前兩句:中午,太陽高高懸掛在空中,農民伯伯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鋤頭,一手擦汗,在田間給禾苗鋤草鬆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

師:當天氣非常熱,我們滿頭大汗時,心裏是什麼感受?農民伯伯每天從早到晚都是這樣在烈日下艱難勞作,他們怎麼樣?(很辛苦)

9、引出課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加點字的意思 (誰知道我們碗裏的飯,每一粒都是用農民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10、理解全詩,齊讀書P84內容

11、進一步理解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課件:農民伯伯勞作的過程,平地——鬆土——

12、學到這,你有什麼感受(愛惜糧食,尊重農民伯伯) 。

三、多種形式朗讀古詩,感受語言的優美。

我們理解了全詩的含義,讓我們再來把這首詩美美的讀一讀好嗎?(朗讀五言絕句時,大部分是在前兩個字後有稍長的停頓。)

1、 教師示範讀,讓學生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2、 學生指讀,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情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古詩讀好了很美,唱起來更美,欣賞歌曲《鋤禾》

五、練習題:

1、説説身邊的浪費現象

P178

2、我想對……説,

五、作業

1、

2、上網查李紳的詩《憫農》,讀一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pgr9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