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陸游《訴衷情》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陸游《訴衷情》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陸游《訴衷情》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陸游《訴衷情》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陸游《訴衷情》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是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的一首詞,是南宋詞人陸游的一首愛國詞作。陸游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詞人、詩人之一,他一生詩詞創作的基調豪邁而悲壯深沉,他為祖國留下大量的作品,這首詞正是作者詩詞中反覆抒寫的愛國主題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作者晚年隱居山陰農村以後寫的。整首詞抒寫回顧了作者當年慷慨從軍征戰沙場的英雄氣概,表達“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悲憤之情。這首詞非常鮮明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寫出了理想與現實衝突的悲憤,壯志難酬與時光飛逝的無奈。

【學情分析】

這是一首充滿愛國情懷的詞作,也滿含着作者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八年級學生正是處於情感迅速發展、思維活躍的時期,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鑑賞能力,但是這種分析和鑑賞能力需要不斷地引導和提高。這首詞感人至深,獨具風格,深沉豪邁悲壯,抒寫壯志與現實的衝突,這一點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説,有助於提高他們的鑑賞、感悟能力,有助於啟發他們思考現實人生,思考如何面對、處理個人與集體的衝突,有助於增強他們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2個生字,1個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詞。

(3)體會詞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壯志難酬的憤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覆朗讀、播放影音文件、學生分組討論等教學手段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並使學生能夠理解詞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與態度體會陸游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通過對詞中運用的典故和創作背景的瞭解,藉助品讀、聯想、概括等方法,理解作者在詞句中所藴涵的豐富情感。

2、難點:通過討論、感悟、聯繫歷史背景等方法,讓學生理解作者在悲憤之中透射出來的愛國情感。

設計意圖:教學重點的設計為通過多種閲讀的方式,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讀詞的方法,這是基於學生已有的詩詞品讀能力之後的閲讀思維能力的強化培養。教學難點的設計主要是根據這首詞的主旨確立的,是針對學生在詩詞的整體感知上比較薄弱這種現狀而設定。

【教學準備】

⑴ 讓學生通過書籍、網絡查找資料,瞭解陸游生平,初步瞭解這首詞的意思,並瞭解陸游的其他表現愛國情懷的作品,以及古代其他 詩詞作家的愛國作品。

⑵ 多媒體教學平台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對姐妹花,是我國文學繁榮的一個象徵。

李白、杜甫的名字響徹寰宇,那麼,誰知道,我國古代眾多的詩人中,現存詩歌作品最多的一位詩人是誰呢?(學生猜想,回答) 是的,陸游一生寫了9600多首詩歌,現存詩歌最多,被稱為“多產作家”,他的詩詞充滿了愛國情懷,他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詞人。今天,我們就走近陸游,走進他的《訴衷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詞是不是寫愛國情懷的呢?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容易引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二、初步讀詞 感悟情感

1、首先預設問題:這首詞作的大意是什麼?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

① 同學自由地誦讀這首詞,先把詞輕聲地讀一遍,再大聲讀一遍,同桌之間互相點評、糾正字詞讀音。(自由散讀及互評)

② 請2個同學朗讀,請2個同學點評,初步滲透朗讀指導,並把容易讀錯的字詞標註在書上。 戍(shù)貂裘(diāo qiú)鬢(bìn)

③ 教師範讀。學生自由點評教師的朗讀語氣、語調、讀音、節奏、感情、語速等。

④ 同學齊讀,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感受作者在詞中滲透的情感。

2、同學回答、歸納這首詞作的大意內容。設計意圖:誦讀是理解詞句的基礎,要讓學生在誦讀中逐漸地步入詞的意境。同學之間互相糾錯可以促進學生自我學習和互助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同時正確地把握詞句的朗讀節奏是初步感知作者情感的基礎,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詞句的深層含義。

三、品讀詞句 入境悟情

1、播放錄音朗讀,學生認真聆聽,然後思考:

① 詞牌名為《訴衷情》,那麼,作者的`內心到底有怎樣的一種情感要訴説呢?

② 哪些地方、哪些詞句最能觸動你的內心?

③ 多媒體出示“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這三句話,請同學們再閉上眼睛想象這些畫面,並説説這些畫面的內容、詞人的形象。 設計意圖:先讓同學想象詞人的愁苦、悲痛的形象,再讓學生結合預習情況推知詞人愁苦的原因,把詞的上片、下片緊密聯繫起來。

2、配上悲壯的樂曲,請同學們帶着情感一起來朗讀這首詞,然後分成10個小組討論詞人悲苦的原因。

3、再讀詞作,品讀詞句,學生分組交流感悟、暢所欲言:哪些詞語表達了詞人當年報國的雄心壯志?

陸游《訴衷情》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結合課外資料,瞭解這首詞的大概意思。

2、通過對夢淚空等字詞的感悟,對比陸游的其它三篇詩作,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3、有感情第朗誦這首詞。

教學重點:

通過對夢淚空等字詞的感悟,對比陸游的其它三篇詩作。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初步誦讀,揭示詞意。

1、出生讀一讀《訴衷情》這首詞,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結合課文下面的註釋,瞭解這首詞的大意。

2、知名朗讀這首詞,訂正字音,知道短句。

3、理解題目的字面意思。

4、對比學習生字衷體會衷、衰、哀字形上的區別。

5、結合課後的註解或結合查找的資料,試着説一説,陸游都傾訴了什麼。

6、讀了這首《訴衷情》後,談一談總的感受是什麼。

二、品味詞句,入境悟情

1、對比《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體會夢字,感悟詩人的報國之夢。

(1)詩人回憶起當年的戎馬生涯,發出了關河夢斷何處的慨歎,想象一下,陸游的夢裏會市場出現什麼情景?

(2)出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朗讀這首詩。

(4)這兩篇詩作中,都有一個夢字,它僅僅是指詩人夜裏做的夢嗎?

(5)聯繫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2、對比《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體會淚,體驗詩人的憂國憂民。

3、對比《示兒》,體會空字,傾聽詩人的滿腔激憤。

三、整體感悟,歸納昇華。

1、同學們,一個夢,讓我們想到了詩人的鐵馬冰河入夢來,一個淚讓我們想到了詩人遺民淚盡胡塵裏,一個空讓我們想起了死去元知萬事空。是這首訴衷情讓我們走進了詩人的後半生,我們再來讀讀詩人這幾首詩吧。

2、當你讀了詩人用血淚寫成的這幾篇詩作後,你心裏是什麼滋味?

3、把你的這種感受送到詩裏去。

4、現在我們再回頭看看這三個字:衷 衰哀其實這三個字的意思都含在《訴衷情》這短短的44個字裏面,衷情衰敗哀傷,試着用一段話,説出這三個字。

5、師生共同朗誦《訴衷情》

板書:

訴衷情

衷 衰 哀

夢 淚 空

陸游《訴衷情》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析及地位。

《訴衷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板塊的第二課。第六板塊的主題是抒懷。陸游在《訴衷情》這首詞中抒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以及壯志難酬的憤慨。本板塊的“表達”是“美德在我身邊”。而詩人的愛國的美德,這也正是我們中華兒女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因此教學本課時要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感。

(二)説教學目標。

六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對詩歌的要求是“閲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根據以上所述學生實際、教材特點和課標的要求,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書下注釋、藉助資料、查找工具書等方法自學這首詞,瞭解詞的大意。

2、有感情地反覆誦讀這首詞,抓住“匹馬”、“夢斷”、“覓”、“暗”等重點詞語體會作者在詞句中所藴涵的豐富情感。

3、通過對詞中運用的典故和創作背景的瞭解,藉助品讀、聯想等方法,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悲憤。

(三)説教學重難點。

確立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詞的大意。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體會作者在詞句中所藴涵的豐富情感。教學難點是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悲憤。

(四)説學生。

我班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查找了有關陸游、陸游的詩、創作背景以及南宋歷史方面的資料。

二、教學方法。

本節課以體會詩人情感作為教學主線,思路清晰。通過課前積累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學生認識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然後通過深入學習讓學生認識到陸游還是一位充滿悲憤、無奈、遺憾、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詩人。在人物形象豐滿的同時理清詞的情感線索,達到理解詞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贊可夫説:“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意義的作用。”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主要採用情境導讀法和討論法。

1、情境導讀法。

情境導讀法是指教師採用各種方法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閲讀的教學方法。這首詞蒼涼悲壯,慷慨沉鬱,採用情境導讀的方法,能使學生更深入體會作

者的情感歷程。一是開發課程資源,補充陸游的充滿豪情的詩句激發情感,朗讀詞的上闕的前兩句;二是用古代戰爭的視頻凸顯陸游的英勇和報國之志,再讀上闕的前兩句;三是用老師充滿激情的語言創設情境,一詠三歎地引讀下闕,激發學生情感;四是選擇恰當的音樂創設情境,配樂朗讀體會詩人的壯志未酬的悲憤;五是老師用激情的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入詩人的內心;六是以詩解詞創設情境,引入《示兒》一詩,感受詩人的愛國之夢,再讀這首詞。

2、討論法。

《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課堂上,我鼓勵學生議論紛紛,對同一詞句有多元的理解,對詩人的情感有不同的體會,用個性化的語言發表自己的見解,而不以統一標準化的答案束縛學生的思維。

三、學生學法。

“教為不教,學為自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本課採用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老師先做學法指導,告訴學生學詞的方法和學詩的方法是一樣的,在學生回憶出以前學詩的方法後就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老師再以學定教,發揮老師導的作用。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分三大板塊。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讓學生回憶陸游的詩歌,背誦《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從中知道了這是一位怎樣的詩人?2、引入課題,板書課題,齊讀後學生讀題解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陸游是一位愛國的詩人,初步感知。瞭解題目的意思。)

二、初讀詞,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大聲練習朗讀。要求讀正確、通順。

2、指名讀,學生從這兩方面評價。

3、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詞讀正確、通順。)

三、品讀詞,體會情感。

1、教給學詞的方法。

“學習詞和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一樣的,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都用哪些方法學習古詩了?”學生可能會説:“通過書下注釋。” 有的可能會説:“藉助資料。”有的學生可能會説:“查找工具書。”有的學生可能會説:“問老師,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用什麼方法來學這首詞。)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這首詞。

“同學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這首詞,看你體會到一個怎樣的陸游,可以在書上做批註。有體會後小組內可以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3、 學生彙報。

(1)品讀上闕的前兩句。

幻燈片出示上闕的前兩句,然學生説體會到一個怎樣的陸游?學生可能會抓住“萬里”和“匹馬”這兩個重點詞語體會到英勇的陸游,讓學生帶着這樣的感受讀前兩句,如果讀的不到位,可以補充陸游的詩句和一段古代戰爭的視頻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再讀。然後追問“還從這兩句的哪個詞語中體會到一個怎樣的陸游?”學生説到別的詞語再相機指導。“封侯”是一個典故,如果學生説不出來,就由老師來講解。

(2)品讀上闕的後兩句。

上闕的後兩句要引導學生利用資料理解“夢斷” 。再抓住“暗”體會夢斷後的陸游又是怎樣的陸游,與前兩句形成鮮明對比,指導朗讀後兩句,可以配樂創設情境。上闕學完後再讀,體會前兩句和後兩句的情感變化。

(3)品讀下闕。

上闕學完後老師過渡“夢斷後的陸游又是怎樣的陸游”然後配樂範讀下闕。“從老師的朗讀中你又聽到了一個怎樣的陸游?”學生可能會説“這是一個遺憾的陸游,無奈的陸游,悲憤的陸游,不得志的陸游”等等。

此時老師引讀“胡應滅,卻”生接讀“胡未滅”。

老師引讀“鬢不該秋,卻” 生接讀“鬢先秋”。

老師引讀“本應身在天山,卻”生接讀“身老滄州”。

老師用激情的語言創設情境 “如果詩人的報國之志能夠實現,即便鬢先秋又何妨,可惜啊可惜!”指名讀。

“如果詩人的報國之志能夠實現,即便戰死沙場又何妨,可歎啊可歎!指名讀; “如果詩人的報國之志能夠實現,也許他的人生就會多一份豪情,少一份悲情” 指名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鍊口語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對詩人的情感在朗讀中得到昇華。)

4、昇華情感,理解詩人夢斷的是什麼,沒斷的又是什麼?

學生讀《示兒》。談感受

5、配樂朗讀

指名讀

齊讀

五、歸納總結。

這節課通過我們自己學習,我們知道了這首詞表現了陸游強烈的愛國主義情 感,也抒發了他壯志難酬的悲憤情懷。

我想通過以上以讀為主的紮實的語言實踐,以及詞中豐富的情感,一定會在學生心中積澱起來,成為語文能力的基礎,成為文化底藴的養料,成為人格形成的萌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odkj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