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設計

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設計

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設計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讀書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

2、引導學生學會有選擇地讀書,提高對書籍的辨別能力,提高閲讀的品位。

3、尋找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和讀書方法。

4、學會和他人交流讀書心得,分享讀書感受,提高讀書水平。

二、活動建議(教師準備)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本次活動由老師分配任務,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1、分組:8人一個小組,佈置任務,分階段實施,要求每一小組完成每項任務的要求,最後各小組進行比賽。

2、向學生介紹相關的學者和圖書,讓他們閲讀。

3、活動時間:2課時(利用作文課開展)

三、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十幾年的歲月,我們一路走來,有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有成功的喜悦,有失敗的懊惱;在書的世界裏,我們不僅看到了風花雪月的浪漫,更多的是鐵骨錚錚、堅忍不拔的力量,失敗時鼓舞我們,成功時鞭策我們,它成了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一起在書的世界裏徜徉吧!

第一階段:看名人讀書

1、活動準備

分配任務,明確活動內容:A編輯《名人讀書名言》冊B我會辦名人讀書經驗報C名人故事大家講,具體要求如下:

A:蒐集名人讀書名言,分類編排,裝訂成冊,比比看誰找的多。

B:蒐集名人讀書的經驗,寫上自己的評析和體會,要求聯繫實際,有現實意義。

C: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2、活動交流

(1)各組成員交換《名言冊》,推選出最優秀的,在全班進行交流展覽。

(2)比較各小組的手抄報,看看誰的最精彩

(3)組內講故事,推選出一位故事大王,在全班進行講故事比賽。

教師小結:根據課堂情況適時調整

第二階段:你説我説説讀書

1、佈置話題討論:

(1)流行作品與經典作品較量

(2)讀圖與讀文爭鋒

(3)讀書模式的優劣

2、專題辯論

網上閲讀利與弊(要求:利用課餘時間,查閲資料)

教師小結:針對學生的'情況,做好引導和指導。

第三階段:與書籍同行

1、佈置活動

(1)我當“記者”

要求:列好提綱,針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作一瞭解,每組設計3-5個問題,進行採訪,整理成書面報告。

(2)我當“書探”

要求:各組將自己在書店、圖書館看到的好書製作成好書推薦卡(包括作品、作者、國別、主要內容,讀後感受)整理成冊,便於同學間交流。

四、活動總結

1、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採用自我小結、自我反思,小組交流、全班討論的方式進行)

2、老師評價

針對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進行再評價,然後總結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3、結語

有人説:讀書是快樂的,可以舒展心靈的翅膀,讓笑容變得燦爛;也有人説讀書是幸福的,可以仰望思想的天空,讓目光變得深邃;有的説讀書是美麗的,可以品味別樣的人生,讓生活充滿陽光。是啊,書中寫着漢唐的明月,盛唐的樂舞,荷馬的悲歌;書中描繪着人間百態,跳動着歷史的脈搏,述説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伴着馥郁的芳香,我們一路走來,讓我們沿着書香飄散的芳香前進,讓我們在書的海洋裏,盡情遨遊吧!

少年正是讀書時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認識讀書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

2.引導學生學會有選擇地讀書,提高對書籍的辨別能力,提高閲讀的品位。

3.尋找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和讀書方法。

4.學會和他人交流讀書心得,分享讀書感受,提高讀書水平。

活動準備:

1.學生通過圖書館、書店、網絡等多種渠道,蒐集古今中外名人關於讀書的名言、經驗和趣聞軼事,並動手製作牆報、手抄報、圖書卡片。

2.組織一次班內的“名人讀書故事會”。

3.調查同齡中學生的讀書狀況。

導語設計

一個人的少年時代,是最佳的讀書時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曾經寫下這樣一首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就讓我們及時地把自己投入到書籍之中,不斷充實自己,為即將展開的更加絢麗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吧。

活動過程

活動一:向名人學讀書。

1.各組成員交換《名言冊》,推選出最優秀的,在全班進行交流展覽。

教師出示讀書名言:

(1)必須和實際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魯迅

⑵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⑶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陶行知

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⑸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⑹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⑺書看多了,文章自然就會寫了。——魯迅

⑻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讀書。——戚繼光

⑼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⑽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培根

2.比較各小組的“名人讀書經驗”手抄報,看看誰的最精彩。

教師出示名人讀書經驗:

⑴韓愈的提要鈎玄法:唐代大學問家韓愈在談到讀書問題時,曾説過一句名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鈎其玄。”後人將他的話概括為“提要鈎玄”讀書法。

⑵陸游的有的放矢法:“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歎,未嘗不與書俱。”這是宋代大文學家,傑出詩人陸游讀書生活的自我寫照。他終生酷愛讀書,以書為伴,與書為伍。不過,他讀書雖多,卻多而不雜,多而不亂。他讀書都是有的放矢的。

⑶朱熹的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⑷毛澤東的四多法:毛澤東在青年時代讀書時即有“讀得多,想得多,寫得多,問得多”的習慣。他的寫作多表現在作內容摘錄,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槓、點等符號,作批註以及寫讀書日記、在原書上改錯糾謬。

⑸華羅庚的“厚薄”法: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瞭解,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麼,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3.組內講故事,推選出一位故事大王,在全班進行講名人讀書故事比賽。

教師展示名人讀書故事:

⑴車胤囊螢:我國晉代有個清貧好學的車胤,從小愛讀書,但他家裏很窮,點不起燈,於是,他就用很薄的紗布,做了個小口袋,把螢火蟲捉來放在裏面,晚上便利用閃閃熒光來勤奮讀書。

⑵懸樑刺股: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睏,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樑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⑶魯迅嚼辣椒驅寒: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⑷張廣厚吃書: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閲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覆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説,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⑸高爾基救書: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説:“書籍一面啟示着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裏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裏,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活動二:好書大家分享。

1.各小組展示活動成果。如:圖文並茂的圖書推薦卡片、組內圖書分享宣傳畫冊等。

2.老師出示推介語言的要求:(1)語言清楚;(2)語言連貫流暢;(3)對書的內容介紹完整;(4)讓聽者儘可能的感受到書的優秀。

3.學生進行好書推介(兩分鐘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活動三:你説我説話讀書

1.各小組派出同學闡釋對熱點話題的看法:怎樣看待“讀文”和“讀圖”?它們各有什麼長處和侷限?應該如何處理這二者的關係?如何看待網上閲讀?網上閲讀和傳統的紙質閲讀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可引證身邊名人的觀點),開展班級內的討論交流。

【交流】有人説,我們已經進入讀圖時代,各種各樣的圖鋪天蓋地地一般呈現在人們眼前,讀圖已經成為時尚。鼓吹這種時尚的人認為,圖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讀圖的好處多多。對這種風尚持批評態度的人不少,他們認為絕大多數人,尤其是中學生,應該以讀文為主,讀圖只能放在第二位;把大量時間耗在讀圖上,將造成全民閲讀水平的低下,得不償失。

電子書具有便攜、環保、信息量大、適於保存、可更新等諸多優勢。不可否認,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它有着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了閲讀紙質圖書的愉悦感,會帶給人們視覺疲勞和心理上的疲勞。

紙質書有電子書所不能取代的優點。閒暇的時候拿着一本書來讀,手指觸碰書頁的那種感覺是電子書所替代不了的。我們還可以在咖啡屋等休閒場所,翻開一本紙質書籍來打發休閒時光,那種愜意也是無可取代的。

總結:唐代顏真卿有詩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首詩成為很多青少年的座右銘。人生的青春只有一次,而這個季節正是讀書的黃金時代。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儘早把閲讀當成一件人生大事。如果少年階段沒有養成讀書習慣,長大後就很難把讀書當成一生的一大樂趣而享受其中。讀書是心靈昇華的過程。無論如何,讀書多多益善。

標籤: 教學 少年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we7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