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通用9篇)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通用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通用9篇)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住宅、隱蔽、棄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乾燥、鉗子、耐煩、寬敞。

2、朗讀課文,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現在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大家所住的房子是越來越漂亮了。今天,我們就一塊來説説有關“住宅”的話題。(板書:住宅)提醒注意“宅”字的寫法。

2、誰來向大家誇一誇自己的住宅?

3、齊讀課題。

4、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真會思考。看來,你們對蟋蟀的住宅都非常關注。那我們趕快去讀讀書,看看法布爾圍繞蟋蟀的住宅到底寫了哪些內容呢?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課文圍繞蟋蟀的住宅都寫了哪些內容?

生答師板書:特點修建

3、我們再認真默讀這兩方面的內容,相信你們會有進一步的瞭解和新的發現。邊讀邊做批註。

三、研讀“住宅特點”部分

師:關於住宅特點部分,説説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和感受。

1、學生談到“在朝着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着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裏也立刻就會幹的。隧道順着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小黑板出示)

①理解“驟雨”(教師板書簡筆畫)

②師:又大又急的雨。這裏竟然立刻就幹了,怎麼會這樣呢?再讀讀這兩句話,體會一下。

③師:“九寸深,一指寬。”兩個簡單的數字,讓我們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樣的隧道對身長只有2、3釐米的小蟋蟀來説,真夠寬敞舒適的了!誰再讀讀這兩句話,抓住關鍵詞讀出你的感受。

④師引導聯繫上文:這樣一處遮風避雨的好去處,怎麼被蟋蟀給找着了呢?聯繫上下文看看。

2、師:這兒正好符合他的選址要求:排水優良,陽光温和。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而別的昆蟲可不會這樣,他們……(生接)

①師:不會精挑細選,隨隨便便找個窩就住下來,這就是隨遇而安,可蟋蟀和他們不同,不肯……(生接)

②師:原來小蟋蟀之所以能有這樣的住宅,和他不肯隨遇而安、慎重選址是分不開的呀。而且這樣寬敞舒適的住宅是他一點一點挖掘的。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與眾不同的小蟋蟀。

③師:正因為如此,它才會有這樣寬敞安穩的家,齊讀小黑板上的內容。

④教師小結:我們將前後文聯繫起來學,把蟋蟀和其他昆蟲這麼一比較,你們覺着這小傢伙怎麼樣?

3、關於住宅的特點,還有同學想説説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嗎?

學生談到房子內部情況

生答後師伺機板書並小結:(教師板書:簡樸、清潔、乾燥)住在裏面肯定很舒服。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

學生談到門前的平台

師:勞累了一天的小蟋蟀,他也懂得要放鬆放鬆呀。

師:月夜彈琴,多麼會享受生活的情趣呀。想象一下,他會唱什麼呢?

學生談到門前半掩的草

師:噢,打了個比方,這叢草不正像我們房子的門嗎?多麼形象呀!

師:我想追問一句,這叢草怎麼不全部遮掩而要半掩呢?別人什麼都看不見,不是更安全嗎?大家讀讀書,看看插圖,能解答嗎?

師:這“半掩”的學問還真不小啊。難怪他再餓也絕不去吃這叢草,連碰都不碰。明白了嗎?小小一叢草,安全護家門。住這兒真夠安全、真夠隱蔽的。(板書:隱蔽)

教師小結:瞧瞧這小傢伙,他這房子地兒選得好,屋外屋內安全舒適,更能享受生活的樂趣。這和我們人的住宅可有異曲同工之妙呀!

4、讀到這兒,我們不由產生這樣一些疑問:蟋蟀怎麼會有修建住宅的才能呢?他有特別好的工具嗎?一起讀第三自然段。

四、研讀“修建”

1、蟋蟀就用這樣柔弱的工具修建了安逸舒適的住宅,怎能不讓人感到驚奇?那蟋蟀又是怎樣用這柔弱的工具修建出這麼好的住宅呢?課文7-9自然段着重寫了這方面的內容,快速瀏覽一下,談談你的發現和感受。

2、學生讀句子説感受。

(1)生談到第7自然段內容。

師:正如你所説,這個小不點,就是這樣,用他柔弱的工具,“一點一點挖掘,從大廳一直到卧室”,修建了是他身長10倍的住宅,工作強度可想而知。大家一起讀讀,感受感受。

(2)生談到第8自然段內容。

師:多麼勤勞的小傢伙!你能讀讀這段嗎?

(3)生談到第9自然段內容。

師:法布爾還觀察到主人靠這柔弱的工具用一生的時間來修整住宅。這小傢伙真的是“不肯隨遇而安”。誰想讀讀最後一段?

3、教師小結:蟋蟀,這個不起眼的小精靈,僅僅靠它簡單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闊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這樣精緻舒適的住宅,對於這麼柔弱的小生命來説,這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工程呀!難怪法布爾在文中寫到……全班齊讀“假使……偉大的工程”。

4、師:那麼,我們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應該怎樣評價呢?

五、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師:其實我們很多人並沒有親眼見過蟋蟀的住宅,那為什麼讀了這篇課文之後我們就如同親眼所見而且興趣盎然呢?

生答後師小結:因為法布爾寫得生動具體形象。他觀察非常仔細,有耐心。描寫很生動。還運用了擬人、打比方、列數字這些表達方法。

2、此時此刻,你們對蟋蟀的住宅一定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做做這個小練筆。嘗試用不同的詞語表達你的情感。

出示:在我眼裏,這裏是蟋蟀的xxx,它在這裏xxx。

3、引入《昆蟲記》中一段話,與大家分享:

小黑板出示:

哦,我的蟋蟀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的靈魂……一個活着的微點——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無限興趣,更讓我無比地熱愛你們!——(法)法布爾《昆蟲記》

六、佈置下節課學習任務

師:下節課,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寫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大家利用課餘時間閲讀《昆蟲記》,可以更深地感受到法布爾對這些小生命的熱愛和敬佩。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隨遇而安、柔弱、毫不可惜”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蟋蟀的“住宅”的建造過程,激起對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3、聯繫上下文體會“隨遇而安”“偉大的工程”等語句,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閲讀──觀察──閲讀,在讀中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的語句體會蟋蟀肯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查閲有關蟋蟀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教學方法:

從閲讀中感受,從觀察中認識,從分析中體味。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1、(師出示蟋蟀圖片)同學們認識它嗎?它有什麼本領?

(唱歌,鬥蛐蛐。)

2、它今天要向我們展示另一個本領──建住宅,板書課題:蟋蟀的住宅。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1、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是不是想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什麼樣?有什麼特點?邊讀課文邊畫生字讀一讀。

2、學生試讀後,同桌互讀互認生字。

3、出示生字,抽生讀,師正音。

4、學生介紹學的方法,師指出“蔽、搜”等字的寫法。

三、回讀課題,激發探究意識

1、別的昆蟲的住處稱“窩、巢”之類,為什麼蟋蟀的住處稱為住宅呢?

2、學生讀1、2自然段,學生通過比較蟋蟀與其它昆蟲,解決上面的問題。

3、借用書中的句子説説“隨遇而安”的意思。

4、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蟋蟀不隨遇而安的慎重選擇住址。

四、再讀課文,感情逐步昇華

1、從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可以看出它怎麼樣?

(勤勞,永不滿足)

2、連讀1、2自然段重點詞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瞭解掌握情況。

2、上節課我們知道了蟋蟀在選擇住宅時,如此的慎重,那它的住宅到底怎樣呢?我們接着學課文。

二、精讀3~6自然段

1、細讀思考:

住宅有什麼特點?畫出有關的詞語。

(師板書)

2、怎樣理解“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⑴學生試説。

⑵師引導比較住宅的特點與蟋蟀的身體特點,工具的簡陋進行體會。

3、你打算怎麼去誇它?帶着誇耀的語氣讀課文。

三、探尋建宅過程,體會蟋蟀工作的辛苦

1、讀課文7~9自然段,想:課文是怎樣寫工作的辛苦的?畫出有關詞語:

扒、搬掉、踏、推、鋪。

2、聯繫實際體會這些動作的難度?

3、再讀,從中你又懂得了什麼?

四、總結全文,情感延伸

1、你瞭解蟋蟀的住宅嗎?用第一人稱誇一誇蟋蟀的住宅。

2、試着畫一畫蟋蟀的住宅。

3、蟋蟀有什麼樣的精神,你打算怎樣向它學習?

板書設計:

向陽、隱蔽、乾燥

從外看

住宅的特點彎曲、有門、有平台

從裏面看:光滑、平整、簡樸

7、蟋蟀的住宅

勞動時間:十分

怎樣建住宅建造方法:扒、搬、踏、推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在文中,法布爾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築住宅的才能。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動比作人的活動,想象非常豐富,語言十分風趣。從課文的字裏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是通過長期深入的觀察才發現了這一昆蟲世界中不為人知的祕密。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隱蔽、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和住宅的特點,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4、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5、學習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瞭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現在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大家所住的房子也越來越漂亮了。今天,我們就一塊來説説有關“住宅”的話題。(板書:住宅)

2、誰來向大家誇一誇自己的住宅?(指名學生)

3、現在有一位朋友想和大家比一比住宅。是誰呢?(板書:蟋蟀齊讀課題。)

4、讀了課題,有沒有什麼問題提出來?

學生質疑,師整理歸納。

二、檢查預習

1、出示詞語認讀:

隱蔽、棄去、隨遇而安、慎重、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乾燥、扒土、鉗子、耐煩、寬敞。

2、指導蔽和搜字的寫法。

3、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

4、討論詞義。聯繫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麼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誰不喜歡“隨遇而安”?

5、相機出示較多生字詞出現的句子或難讀句子進行抽讀。

6、請同學們趕快去再讀讀書,看看法布爾圍繞蟋蟀的住宅到底寫了哪些內容呢?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三、初讀感知。

1、分段朗讀課文、明確文章層次。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蟋蟀的出名不光由於它的唱歌,還由於它的住宅。

第二段:(2——6)蟋蟀住宅內外的特點。

第三段:(7——9)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

3、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蟋蟀的住宅》,誰能夠把課文熟練地讀一讀?

2、複習字詞。

二、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蟋蟀的住宅不就是一個小洞嗎?到底有什麼了不起啊?法布爾眼中的蟋蟀的住宅是什麼樣子的,具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讀讀二至六自然段,看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

2、學生合作學習。

3、交流、彙報。

(1)一般來説,我們人類住的地方叫住宅,動物住的地方,叫窩、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種昆蟲,為什麼這裏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

(作者在這裏採用了擬人的手法,表現了作者對蟋蟀的喜愛。這也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它的住宅為什麼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3)作者是怎樣描寫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寫蟋蟀住宅特點的有關段落。

①選擇住址方面:排水優良,有温和的陽光,説明蟋蟀不肯隨遇而安。(板書:選址)

②住宅是什麼樣子的,找出有關詞語。(提示採用擬人的手法)

③住宅的特點有哪些,找出有關段落和詞語。

師小結,生齊讀5、6兩個自然段,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點。

三、瞭解蟋蟀是怎樣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為什麼沒它有名呢?(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後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電工、水工等等,一個人幹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通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建築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修整,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請你找出課文讚揚蟋蟀的語言,讀一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出示課文中直接稱讚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於它的唱歌,還由於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3)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體會作者對這種精神的敬佩讚揚的思想感情。

四、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蟋蟀的住宅有這麼多的特點,現在就請大家用手中的彩筆把它畫出來,注意我們剛才找的一些詞語,如: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寬、出口、平台等等,看誰畫得最漂亮。畫完以後,把自己當成小蟋蟀,向同桌或朋友誇誇你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4

【設計理念】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作者懷着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用擬人的手法,具體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對蟋蟀的吃苦耐勞和不肯隨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讚許的。學習這篇課文,在讓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並注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要讓學生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的。因此,在這節課上,我嘗試“自主探究,點撥啟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鑽研文本,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在聽、説、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3、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領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4、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2、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描述事物,體會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蒐集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三、自主探究,精讀感悟──順學而導品詞句

1、默讀課文,進一步的瞭解蟋蟀的住宅。邊讀邊做批註。

2、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學習體會。

3、全班交流:

(學生談學習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理解,讀中感悟。)

⑴學習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隨遇而安。

(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對比研讀,指導朗讀,體會蟋蟀不肯隨遇而安的個性特點。)

⑵學習住宅特點部分,感受住宅是“偉大的工程”。

(引導學生讀中感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認識課文表達的一些方法,指導朗讀。)

⑶瞭解蟋蟀修建住宅的過程。

(引導自讀自悟,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修建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的特點,感受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四、總結談話,讀寫結合

1、歸納小結,昇華情感。

2、下節課下節課,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寫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

第二課時(略)

一、複習檢查,聽寫生字、新詞

二、積累好詞佳句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課文中的許多地方把蟋蟀當作人來寫,如:

“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台上彈琴。”找出這樣的句子讀一讀,再把它們抄寫下來。

三、領悟寫法,練筆運用

1、交流學習收穫,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2、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仔細觀察,寫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出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四、拓展閲讀

1、交流閲讀《昆蟲記》的感受。

2、推薦閲讀《兩隻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

【板書預設】

蟋蟀的住宅{特點}—→偉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蟋蟀的住宅是什麼樣子的?它有怎樣的特點?它又是怎樣建造的?

2體會作者法布爾在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培養對自然界細緻觀察的習慣和對動物的愛心。

3體會蟋蟀建造住宅一部分描寫的條理性和細緻性。

教學重點:

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建造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法布爾在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師: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一所住宅參觀,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教室語言描述:在朝着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着一條傾斜的隧道。你撥開草叢,會發現一個門洞掩映其間。那微微傾斜的洞口,收拾得很寬闊。你們知道這裏是誰的住宅嗎?

板書課題:蟋蟀的住宅。

2本文作者是誰?(板書:法布爾)

課文選自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板書)

二、簡單介紹作者法布爾及《昆蟲記》

1檢查預習:課文裏有一句作者讚美蟋蟀的句子,你知道是哪句嗎?

指名回答,課件出示:這樣勤奮而有耐心的昆蟲,在昆蟲世界裏,總可算得上是絕無僅有的了。

問:平時我們用這兩個詞來形容誰?表達怎樣的情感?

2介紹作者:

把昆蟲當作與人類平等的生命來對待,,這是《昆蟲記》這本書表現出來的獨特之處。對於自己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法布爾也有着獨特的視角和方法,我麼你看看他自己是怎樣説的——

課件出示課後“我的資料夾”的內容,指名朗讀,然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快速自由讀課文,思考:圍繞蟋蟀的住宅,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

2根據主要內容,標出相關段落。

3結合相關段落總結寫作順序。

四、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1默讀2、3自然段,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思考從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

學生讀、寫、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自讀收穫,結合學生髮言引導學生體會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作者的説明方法,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師適時補充後文的內容和《蟋蟀的住宅》原文中的句子,引導和幫助學生增強體驗,加深感悟。

3結合蟋蟀挖掘工具的簡陋體會“偉大的工程”,感受作者的讚美之情。

4抓住第八自然段,通過反覆朗讀體會作者描寫的細緻性及蟋蟀勤奮有耐心的品質。

五、拓展閲讀,推薦《昆蟲記》

出示《昆蟲記》中部分句子,引導學生感受作者人性化描寫的特點,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6

設計理念:

本篇課文以其緊湊鮮明的結構、生動形象的語言、細緻入微的描述,充分描寫了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整篇課文湧動着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與對生活的熱愛。可以説,它不僅是一篇寫物類散文,更像是一首人對小生命尊重的讚美詩。教學本篇課文,可以在學生熟讀、瞭解課文的基礎上,在課文生動凝鍊、細膩傳神的語言材料中,在師生、生生間的情感交流與碰撞下,受到心靈的薰陶,使自身情感脈搏與蟋蟀的脈搏、與文本的脈搏、與作者情感的脈搏形成強烈共振,從而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會認“宅、蔽、棄、慎”7個生字詞,會寫“棄、毫 、遇 、擇”等13個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重點語句的品讀,理解作者筆下的“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的深刻內涵,感受蟋蟀“熱愛生活”、“不辭辛勞”的品質。

3、能被科學家探索大自然的精神所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愛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學習,明白作者筆下描述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並通過朗讀感悟,體會蟋蟀吃苦耐勞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筆下描寫的蟋蟀住宅“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卻被讚歎為“偉大工程”的原因,學習作者善於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流程:

一、理解“隨遇而安”,對比切入

1、課件出示蜻蜓、蚜蟲、蚊子等圖片,問學生:這些小昆蟲你們都認識嗎?它們晚上都住在哪裏呢?

2、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蟋蟀,(課件出示蟋蟀圖)它可不是一種喜歡“隨遇而安”的小昆蟲,它的本領可多着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

預設一:蟋蟀在晚上的時候非常喜歡唱歌。

預設二:蟋蟀偶爾還能捕捉幾隻小蟲。

預設三:蟋蟀還會造自己的房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在結合學生認知的情況下進行教學,設計這樣的導語,讓學生們結合自身掌握的情況進行探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二、字詞歸類學習,加深鞏固

將字詞分為以下兩組:

第一組:住宅 選擇 隱蔽 慎重 住址

洞穴 挖掘 傾斜 扒土 拋出

第二組:得來不費工夫 棄去毫不可惜 隨遇而安

引指學生:從這兩組詞中,你發現了什麼?(一組描寫蟋蟀,一組描寫其它昆蟲)從這些字詞中,你彷彿看到了怎麼樣的畫面?能帶着感情把這些字詞讀正確嗎?

設計意思:在人文性大加倡導的新課標指引下,工具性的把握仍然不能忽略,仍是學生紮實學習的基礎。本設計把生字詞為分兩組進行教學,從而讓學生在理解想象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加深印象,從而鞏固本課生字詞的教學。

三、初讀課文,反饋交流感受

1、自由朗讀課課文,想想作者圍繞蟋蟀的住宅都紹了些什麼?

設計建議:讓學生們初讀感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邊讀邊做批註,劃出自己認為是重點的詞語和句子,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致疑提升:同學們自學的能力真不錯,那麼,對於這篇文章,你還有什麼地方是不明白呢?

預設一:作者好像把蟋蟀寫成人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預設二:為什麼蟋蟀的洞穴要把它稱作是“住宅”呢?

預設三:為什麼人們對於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呢?

預設四:為什麼這座住宅被認為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呢?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讓學生們在讀完課文後進行致疑,培養學生在閲讀時候培養愛提問的好習慣,要讀邊想,用“發現”的眼光多提幾個問題,從而有助於下文的學習。

四、抓住文章文眼,體會“偉大”

(一)再次認真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筆下蟋蟀的住宅是怎麼樣的?

過渡句:同學們真是慧眼識珠啊,是的,作者筆下的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老師不明白了,為什麼一個“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的洞穴,在作者看來卻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呢?

(提出文章文眼):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二)重點理解“偉大的工程”住宅的特徵。

1、用“蟋蟀”與“人”進行對比,初步感受工程的偉大。

我們不仿用人與蟋蟀進行比較吧,和小小的蟋蟀相比,一個人是蟋蟀的一千倍,那麼如果是人去挖這個洞穴,相當於挖9000寸,900尺,一尺等於3米,就相當於是300米,你想想看,一個人在沒有任何的工具幫助下,要挖的是一個300米的隧道,你覺得這有可能嗎?

2、但是,蟋蟀卻做到了,你此時想説點什麼?

那麼,你覺得這種偉大還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預設一: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

預設二:它選擇的住址排水優良,有温和的陽光。

預設三:它的住址裏不僅有大廳,還有卧室。

教師引導:你覺得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舒適 高質量 精緻”等都可)

預設四:它的住址周圍有許多嫩草半掩着,青草叢中還隱藏着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也立刻就會幹的。

預設五:門口是經過仔細耙掃的,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它的平台。

教師引導:“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台上彈琴”。

A:你好像聽到了什麼呢?

B:如果你就是那隻不肯隨遇而安、非常熱愛生活的蟋蟀,你此時會唱點什麼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站在文本中間,與文本進行對話,如果你就是那隻小蟋蟀,會想什麼,讓學生換位思考,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預設六:住所很清潔、乾燥且簡樸。

教師小結板書:

外部:排水 陽光 嫩草 平台 “舒適 高質量 精緻”

內部:光滑 簡樸 乾燥 衞生

1、第五自然段,你覺得該帶着怎樣的感情來讀?(“喜愛 佩服”等都可)

2、誰能給我們大家來示範讀一下呢?請生朗讀。

3、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現一次感受蟋蟀住宅的偉大。

4、全班齊讀,通過想象畫面,讀出自己對蟋蟀的情感。

(三)重點理解“偉大的工程”的背後故事

過渡句:同學們,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麼?(足與鉗子)在你的想象當中,你覺得這種工具是怎麼樣的,書本上是怎樣描述的呢?(柔弱 簡單)如此簡單柔弱的工具,蟋蟀是怎樣建築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

設計意圖:對過工程的浩大與蟋蟀所用的工具進行對比,從而得出差距之大,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更能説明蟋蟀建築的難度之大,付出的艱辛之多。那麼,在偉大的工程背後,都有哪些故事呢?激發學生興趣,學習蟋蟀是如何進行建築的相關段落。

1、重點理解有關建築時相關動作的句子,加深理解。

“它用前足扒土,還有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後足止踏地。後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後面,傾斜地鋪開”。

①自由讀一讀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②蟋蟀在建築時的先後動作是怎麼樣的呢?引導掌握“扒、搬、踏、推、鋪”。

③學生範讀,其他同學想像一下畫面,你想對蟋蟀説點什麼?

④同桌間互讀,邊讀邊思考,令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個動作,或者你覺得難度最大的是哪個動作,為什麼?

⑤課件出示:

“它用前足___土,還有鉗子____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後足止___地。後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_____到後面,傾斜地______開”。

⑥有誰可以不看書本,就能説出蟋蟀建築住宅的過程呢?

教師相機板書:扒 搬 跳 推 鋪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想像感悟的方法,對蟋蟀建築有一個深刻的了了解,從工程的巨大與工具的簡單進行對比,從而感受建築的艱難與蟋蟀不辭辛勞的品質。

2、結合“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温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裏面不斷地拋出泥土來。”

①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呢?和同桌説一説。

教師相機板書: 即使……也 不斷地…… 不辭辛勞。

設計意圖:從“不斷”一詞,讓學生感受蟋蟀從入秋開始建築,到冬天還在整修,説明蟋蟀建造住宅的認真和一絲不茍,顯而易見蟋蟀住宅的出名是用它自己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②小練筆:此時的你,想對蟋蟀説點什麼?請把它寫下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把自己想説的話寫一寫,通過對蟋蟀這種不怕艱苦品質的理解,對文本加深感知,更進一步感受這項工程的“偉大”。

五、拓展走進作者,昇華主題

1、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誰嗎?交流查閲後的資料。

2、對於蟋蟀如此平常的小昆蟲,為什麼在作者的筆下卻成了如此可愛的小動物呢?你想對作者説點什麼?

3、出示《昆蟲記》,做相關介紹。

4、課後找一篇關於昆蟲的文章,與引文的寫作手法進行比較,説説有什麼發現。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在課外的預習找到的相關資料,在課內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拓展交流,從而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在此基礎上,昇華文章的主題,對於蟋蟀這樣不起眼的小昆蟲,在作者筆下卻有如此大的魅力,可見作者善於發現,善於觀察品質與對生活的熱愛。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從而培養愛觀察的好習慣。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隱蔽、傾斜、平坦、扒土、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蟋蟀是怎樣建成住宅的,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昆蟲嗎?你們捉過蟋蟀養過蟋蟀嗎?你聽到過蟋蟀的鳴叫嗎?哪位同學能把自己瞭解的情況説一説。

自由讀文、瞭解內容

1.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在讀課文時還要圈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詞。

小組交流、集體修正

1.利用或詢問同學的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生詞,也可把自己圈畫出來的生字、詞讓小組的同學認讀和理解,有爭議的或不會得再問老師。

2.小組內的同學説一説文章的主要內容。

3.選取兩名同學彙報小組的交流所得,然後集體修正和補充。

分段朗讀課文、明確文章層次

1.分別朗讀“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住宅的”兩部分。

2.把自己作為蟋蟀,向同學們介紹自己住宅的特點和建造過程。

3.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讀一讀。

細讀課文、提出問題

1.邊讀邊思考,在讀懂的文字旁邊寫上見解和感悟。

2.標記出不理解的句段並提出問題。

小組交流並解決問題、老師歸納關鍵疑問。

1.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老師歸納出具有共性的重點問題。

如:法布爾為什麼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稱作“巢、洞、窩”,而是把它稱作“住宅”呢?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它是怎樣選址的?它的住宅有什麼特點?蟋蟀是怎樣挖的?他的住宅為什麼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2.小組交流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老師隨時介入討論,和學生共同解決問題。

整理問題、留作預習任務。

1.記錄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問題,在小組內找一個合作伙伴,利用預習時間共同解決這些疑問。

2.觀察一種小動物,記錄它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

第二課時

複習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幾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老師要求兩個同學合作解決,大家遇到困難了嗎?那麼請大家回答下面的問題。

問:住宅一般指誰居住的地方?為什麼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稱作“住宅”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見過這樣的寫法嗎?你使用過這種寫法嗎?

問:為什麼説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

(過程艱辛、工具簡單)

讀課文、畫“住宅”

1.帶着問題讀課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畫出重點詞句加以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反覆的讀一讀。

2.老師出示一張有錯誤的蟋蟀住宅圖,讓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兒。

3.拿起畫筆,畫出正確的住宅示意圖,注意體現蟋蟀住宅的特點。

4.展示自己的作品並抓住課文裏的重點詞,以“我的家”為題説一説自己畫出的內容。

5.師生進行評議,並把最好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品味重點詞語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這一點和大多的昆蟲不同,那麼蟋蟀是怎麼做的?其他昆蟲又是如何做的呢?

(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關鍵詞進行體會)

2.誰能聯繫上下文並結合自己讀課文的體會説一説“隨遇而安”的意思?

3.反覆讀“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一句,你還能體會到什麼?

品讀句子、體味情感、領略文章內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1.先體會這一句該怎樣讀,然後自己試着讀一讀,指名讀,教師範讀。(讀出讚美)

2.根據這句話提出問題:

(1)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什麼樣的?

(2)為什麼説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3)作者為什麼能把蟋蟀建房子寫的那樣形象、具體呢?

3.解決問題

步驟:(1)讀課文畫出描寫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並説一説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當作蟋蟀,想象是怎樣建造住宅的,小組內説一説。

(3)聽完了介紹,交流一下感受。

(4)體會朗讀,讀出對蟋蟀不辭勞苦建造住宅的讚美之情。

4.用作者的話和自己的話分別讚美蟋蟀。

步驟:(1)找出文中三個直接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用自己的話表達對蟋蟀的評價。

學習“資料袋”

讀“資料袋”的內容,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穫。

小練筆

借鑑擬人化的寫法,寫一篇有關小動物或小昆蟲的短文。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8

教材來源:

四年級《語文》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教學內容來源: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組第3課

主題:

觀察與發現

課時:

共兩課時第一課時

授課對象

四年級三班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基於識字寫字:能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基於閲讀: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基於口語交際:能用普通話交流,學會認真傾聽,講述內容力求清楚明白。

2.學情分析

(1)基於識字寫字: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漢字,多數孩子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字形。

(2)基於閲讀:學生雖然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但具體有序的描述事物、概括總結事物的特點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對文本進行理解與表達的時候,會出現層次不清的現象。

(3)基於口語交際(或寫話):能用普通話交談,在講述時能説出梗概,但是不夠具體。

3.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圍繞蟋蟀的住宅講了兩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

學習目標

1.認識“宅、隱”等12個生字,會寫“宅、臨”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説説蟋蟀選址的特點。

3.能説出蟋蟀的優秀品質。

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一:通過自讀課文、教師指導認識“宅、隱”等12個生字,會寫“宅、臨”等14個生字。

評價任務二:通過師生交流,説出蟋蟀選址的特點。

評價任務三:通過小組討論,説出蟋蟀具有的優秀品質。

學習環節

學習活動

評價要點

環節一

激趣導入

揭題質疑

活動一:提問質疑

1.什麼是住宅?動物住道德地方叫什麼?課文題目為什麼叫“蟋蟀的住宅”而不叫“蟋蟀的窩”呢?

活動二: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理解課文題目採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環節二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活動一:正確讀文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大意。

活動二:指導書寫

指導書寫“穴、卧”字。

活動三:理解課文

1.理解課文是從兩個方面描寫的。

正確書寫“穴、卧”字,注意書寫乾淨,字形美觀,坐姿正確。(評價任務一)

環節三

細讀課文

深入理解

活動一:選址的特點

1.師生交流,理解“隨遇而安”。

活動二:作比較

1.把蟋蟀與其他昆蟲作對比。圈出體現別的昆蟲隨遇而安的詞語。

通過師生交流,理解蟋蟀選擇住址時不肯隨遇而安。(評價任務二)

環節四

小組討論

合作理解

1.小組交流,找出蟋蟀選擇住址的句子,並説一説蟋蟀身上的優秀品質。

通過小組交流討論,説一説蟋蟀身上的優秀品質。(評價任務三)

附:板書設計

蟋蟀的住宅

穴卧

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懷着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地介紹了蟋蟀的住宅特點和修建經過,讚揚了蟋蟀不辭勞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課文開門見山地引出説明對象。接着,從蟋蟀對住宅的選擇寫起,由內而外地寫出了住宅的特點。最後,具體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經過。在表達上,通篇採用擬人的手法,又運用比較、列舉數字、比喻等多種説明方法,介紹蟋蟀的特點。課文生動而富有兒童情趣。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造的。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2、學習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敍述的方法。

3、有感情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説明事物。

四、教學難點:

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蟋蟀嗎?知道它的俗名嗎?(也叫蛐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蟋蟀也有自己的家,有家就要有住宅。今天,我們學習《蟋蟀的住宅》這一課,就是講蟋蟀的住處的。(板書)“蟋蟀”兩字怎麼寫,老師忘了,誰幫老師一下?接下,學生説字形,老師板書“蟋蟀”,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

2、師:小傢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鬥、唱歌、建住宅)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後評議,着重糾正字音和讀破句的地方。

2、出示生字卡片,指導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宅”“慎”“址”“驟”是翹舌音,“擇”是平舌音。

三、練習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可以分成幾段?

2、討論分段。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討論。

(1)蟋蟀出名有幾個原因?

如果把第二句話改為“它的出名不光由於它的住宅,還由於它的唱歌。”行不行?為什麼?(幫助學生體會到:如果用“不光……還……”寫句子時,“還”後面的內容應該是強調的重點。課文中的這句話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蟋蟀住宅的話題。)

(2)蟋蟀的住宅和其他昆蟲的住宅有哪幾點不同之處?結合課文具體説一説。(課文中強調了兩點,一是慎重選址,二是自己挖掘。)

3、齊讀第一段。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討論。

(1)人們為什麼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2)“柔弱”是什麼意思?根據你對蟋蟀的觀察,説説蟋蟀的挖掘工具怎麼樣。

3、把第一、第二段連起來讀一讀。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蟋蟀的住宅》(板書)齊讀課題。

2、過渡語: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昆蟲王國評選出十大最佳樓盤,蟋蟀的住宅是榮立榜首,小傢伙只用柔弱的工具,卻造出這樣優秀的成果,確實令人感到驚奇,到底它的住宅為什麼獲獎?有興趣知道嗎?那我們就跟着昆蟲採訪隊去看看好嗎?

3、師扮記者小蜜蜂,學生扮被訪者蟋蟀工程師。

採訪片斷:

蜜蜂: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昆蟲電台的記者小蜜蜂。我現在在全國十大最佳樓盤頒獎典禮現場為你作獨家報道。現在站在我身邊的就是榮獲本年度昆蟲世界十大最佳樓盤冠軍得主——蟋蟀先生。

蜜蜂:蟋蟀先生,你好!你的房子被評為本年度昆蟲世界十大最佳樓盤之首,你的心情怎樣?

蟋蟀:當然很高興。

蜜蜂:那你能給廣大的觀眾朋友們説説,你為什麼會獲獎嗎?

蟋蟀:我想:首先應該是我選擇住址選對了,我選擇住址很慎重,我建房子的地方一定要排水優良,還要有温和的陽光。

蜜蜂:那你看象蚊子,蟑螂他們,隨便找個地方住下來,想什麼時候換一個房子就搬到別的洞穴去,既省事又方便,對於這一點,請問你是怎麼想的?

蟋蟀:我一向不隨遇而安,再説,我的房子不是現成的,是我用自己的雙手挖掘的,那舒服的住宅是一點一點挖出來的,從大廳到卧室都是,我想可能這就是我獲獎的原因吧!

蜜蜂:謝謝你告訴我們這麼多寶貴的經驗,再一次祝賀你成為冠軍。

蟋蟀:謝謝!

4、我的採訪已經結束了,可是蟋蟀先生剛才説的話裏有幾個詞我不明白,我想請個小老師教教我,行嗎?(慎重:謹慎認真。隨遇而安: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

5、我注意到了,剛才在場的小觀眾們看得可認真啦,誰能告訴我,你從剛才的採訪對話中都知道了什麼?

(1)地址經過慎重選擇。(書上是怎樣説的?找出來,帶領同學們去讀)

(2)住宅不用現成的地方,而用柔弱的工具自己挖掘。(也帶領同學讀)

6、過渡語:看來蟋蟀對於建房子的確有一套自己的心得體會,它的經驗值得其他昆蟲學習,現在我們就來把它的經驗推廣出去,我們來比賽一下,看看哪個組的同學讀這段話讀得最好。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蟋蟀這個小傢伙能造出那麼好的房子,連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爺爺也對它產生了很大的好奇,書本怎麼説?你們能找出來嗎?(蟋蟀怎麼會有建築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別好的工具嗎?沒有。)(讀出疑問反問的語氣)

2、蟋蟀的工具是那麼柔弱,你知道它是用什麼工具來造房子的嗎?誰來猜猜看。(前足、鉗子、後足,後腿)你從課文哪裏知道的?指名讀第8自然段。(課件:出示蟋蟀圖)

3、你們看,這麼脆弱的工具居然能造出最佳的房子,蟋蟀真是了不起。指導朗讀“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4、過渡語:我真想去參觀一下蟋蟀的房子,你們有興趣嗎?那我們就跟着法布爾爺爺一起去看看好嗎?齊讀第四自然段。看看法布爾爺爺要用什麼方法找到答案?(搜索蟋蟀的巢穴)解釋:搜索:仔細尋找。

三、自學第五、六、七自然段。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傢伙的住宅是什麼樣的?你們想了解嗎?老師這兒有蟋蟀的住宅的錄象,你們想看嗎?(放錄象)誰來説説你看到的蟋蟀住宅是什麼樣的?

2、你們看,蟋蟀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我知道我們班很多同學的家都很大很漂亮,可是竟沒這小傢伙的有名,老師心裏真不服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學生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比一比,你們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誰的住宅更了不起,好不好?

3、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傢伙的住宅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點?請各評委趕緊了解一下吧。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用“——”畫下來,再讀一讀。

4、彙報讀書情況:現在,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指名讀)

5、課件出示一張表格,四人為一小組成立評審組討論完成表格,請各評委根據你讀懂的內容,列出蟋蟀的住宅和自己住宅的不同之處。(請學生板書)

外部 內部

傾斜的隧道 牆壁光滑

微斜的門口 地面平整

平坦的平台 簡樸衞生

6、各位住宅評委們,你們辛苦了。通過剛才評委們的認真評審,看來這個蟋蟀的住宅確實很了不起,難怪書上説“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哎呀,這麼美的房子我們還沒有欣賞夠呢!讓我們把描寫蟋蟀住宅的句子好好讀一讀,再美美地欣賞一下這麼精美的房子。個別讀、比賽讀、齊讀。

四、自學第8、9、10自然段。

1、過渡語:今天我們參觀了蟋蟀的住宅,收穫很大,這確實是一座很不錯的房子,聽説蟋蟀還被邀請去參加“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國際建築經驗交流大會”。蟋蟀工程師將在大會上發言,介紹它是如何建築住宅的經驗,我們就一起去參加這個大會好嗎?

2、現在,你們是建築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國際建築經驗交流大會”現場。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你是如何建築住宅的,你所建築的住宅的特點及風格。

3、學生準備後,發言。

五、課外拓展: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國際建築經驗交流大會,認識好多名的建築專家——蟋蟀工程師。老師也想介紹幾位你們的同行給你們認識,好嗎?(有關蟋蟀的圖片資料)

六、總結:

學習了課文,又看了這麼多圖片資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七、作業:

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昆蟲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重在展示小動物的特點,表達喜愛之情。

螞蟻、蜜蜂、螢火蟲、蝴蝶、

八、板書設計:

蟋蟀的住宅

特點 微斜的門口 地面平整

偉大的工程 平坦的平台 簡樸衞生

建造 建、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mgk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