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4篇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4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4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珍珠鳥很怕人,瞭解由於“我”為它們創造了一個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

2.領悟課文是怎麼具體表達“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3.幫助學生將文章描繪的“我與珍珠鳥相處的情景”整合成三、四個畫面,感受我們“日漸親近的情誼”。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查找相關資料,瞭解珍珠鳥的生活習性。

2.準備將自己與小動物間的生活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這兩天,我們又結識了一個新的小夥伴──珍珠鳥。他嬌小、可愛,就是特別怕人。作家馮驥才用他的筆,他的心為我們講述了他與珍珠鳥之間動人的故事。

*初讀

1.請大家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畫面”或者“哪些語言形成的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這一幅幅畫面描繪出“我”與珍珠鳥一家和睦相處的情景。你們能不能從中選取三、四幅印象最深的配成課文的插圖,連起來展示“我”與珍珠鳥“日漸親近”的情誼?

*細讀

1.學生講解自己打算怎樣配插圖。教師整合學生的“配圖方法”。

2.學習第一個畫面內容。

1)我們先進入展現“小傢伙爸爸、媽媽生活環境的畫面”。自己輕聲讀讀課文與這幅圖關聯的內容,一會兒請你談談感受。(學生自由朗讀3~5段)

2)當學生品味到“我為珍珠鳥創設了一個安全、自在的生活環境”時,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生活其中的珍珠鳥,你有什麼感受?

3)教師小結:是關愛、理解與尊重,使他們與我熟悉起來。

2.學習第二個畫面內容。

1)這幅圖展現了小珍珠鳥“遠遠觀望”的畫面,還有誰為這個畫面配了其他插圖?引導學生根據課文6~9段內容,用不同的畫面展現“人與鳥的關係”。

2)根據學生描畫的不同“插圖”,引導學生回到文本:文章中用了怎樣生動的語言描繪這幅圖?指名朗讀。

3)當學生用“小傢伙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櫃上”作為文章插圖時,引導學生想象:“神氣十足的小傢伙”什麼樣?讓我們欣賞一下吧。指名朗讀相關文字。

4)教師小結:小傢伙生活的多麼的快樂,雖然還在遠遠的觀望,但離我越來越近了。

3.學習第三個畫面內容。

1)“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着小傢伙親近的情誼。”這份親近的情誼誰還能用其他圖畫展示?引導學生根據10~11段內容描畫插圖。

2)在這看似不動聲色中,流露出我對小傢伙深深的情誼,讓我們也來分享分享吧。同座位兩個人,一個人是小傢伙,一個人是大作家,親近地交流一下吧。學生對讀這兩段。

3)指名朗讀,並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4)教師小結:小傢伙感受到這份情誼,更信任我;我也感受到這份信任,獲得無限享受。再指名讀這句話。

4.學習第四幅畫面。

1)有了這份信任,有一天,小傢伙竟賴在我身上睡着了。多麼温馨的畫面!讓我們靜靜的欣賞,默默地讀讀書中描寫這一畫面的語句。(加配樂)

2)誰來把你的感受分享給大家?指名朗讀。

*總結

1.這是信賴創造的美好的境界,能談談你對作者流瀉下的這一時感受的理解嗎?

2.欣賞了這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寫在書上。

3.學生朗讀自己寫的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説明文,比較詳盡地評介了我國古代一幅極其珍貴的繪畫作品的內容、特點及其重要價值。全文結構緊湊,語言生動精練,把這幅名畫寫得具體、細緻,栩栩如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描述畫面的部分。

2、基本讀懂課文,瞭解《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及其在我國繪畫史和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能。

教學重、難點

瞭解《清明上河圖》的特點,並想象畫面內容,激發學生對古代燦爛文化的熱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將通過閲讀一篇課文來欣賞一幅世界名畫——《清明上河圖》。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師:這幅畫是我國藝術瑰寶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幅畫到底畫些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價值呢?讀了課文,我們就會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己試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注意讀準帶注音的字的字音。

2、指名讀課文,正音指導。

三、快速閲讀,整體感知

1、默讀思考:這幅畫到底畫了些什麼?它有些什麼特點?

2、討論、交流

⑴、這幅畫畫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描繪市郊的景象,第二部分描繪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橋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繪了汴河兩岸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

⑵、這幅畫的特點:利用鳥瞰的構圖方式,將浩大繁複的場面置於長不過兩丈、高不過一尺的畫面上,無論狀物畫人,筆筆精到,一絲不苟,惟妙惟肖。

四、精讀重點段落,想象大意

1、從描述圖畫內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選喜歡的一段,讀熟讀懂。

2、討論交流讀懂的內容和不明白的問題。

3、自己練習口頭描述圖畫中所畫的場景,描述時儘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同位互相交流、練説。

4、師:誰願意扮演解説員,向遊人介紹你喜歡的那個場景?

指名交流。

師引導評議:介紹時是否展開了想象,是否比較形象地描繪出了圖畫上的場面。

五、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自讀最後一段,想想讀了以後有什麼體會,與同學交流交流。

2、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成就,及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和歷史價值。

六、自由朗讀課文,圖文對照欣賞名畫

七、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畫面內容。

板書設計:

市郊景象 農民繁忙

清明上河圖 汴河兩岸 欣欣向榮 極其珍貴

整座街市 繁榮昌盛

教學反思

在完成了《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的教學以後,我認真回顧了整個教學過程,總體感受是:有一得,有一失。

抓住重點,引導學生讀文想象,培養了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是這堂課的最大收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但在以往的多數略讀課文的教學上,我都沒能較好地做到這一點,總是不放心這不放心那,結果幾乎是將其等同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了。在設計《清明上河圖》的教學時,我首先確定了一個目標:要通過閲讀這篇課文,讓學生認識這幅世界名畫,“看一看”這幅世界名畫。所謂“看一看”,自然不是指真的去目睹一下,而是指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去想,去看。於是,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着這個目標,通過“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掃清生字詞障礙;快速閲讀,整體感知”等環節,一步步地為讀文“看”圖做好了鋪墊。在“精讀重點段落,想象欣賞”環節,學生的解説讓我這個“遊人”似乎真的感受到了汴城市郊的寧靜與繁忙、汴河兩岸的欣欣向榮和街市的繁榮昌盛。

沒能充分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這堂課的最大缺撼。這篇課文雖是一篇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對畫面的描述生動具體,而且飽含着對作品讚賞的情感,適於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考慮時間的問題,指導得不夠充分。現在想來,如果在學生自選重點段落,練習讀熟練以後,即討論交流時,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尤其是一些精彩的語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不僅能夠水到渠成地解決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問題,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讀文想象,想象“看”圖。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談話引入

二、講讀課文。

1、從課文第3部分入手,達到牽動全文之目的。

(1)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麼意思,一生受用呢?

(2)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誨一定是使作者終生不忘的。是誰的教導使作者終生不忘呢?

(3)請同學們找出父親與老師的話輕聲讀一讀。自己體會一下相同點是什麼。

2、學習課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父親的話。

(2)齊讀並思考:父親的話有幾層意思? 每一層各説的是什麼意思?

(3)小結

3、學習課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師説的話的第一層意思。

(1)指名讀課文中倒數第2自然段老師説的一段話。

(2)老師説的這段話共有幾句?

(3)引導分析老師説的一段話中前三句話的意思。

A. 第一句説大家對楊桃都非常熟悉,能説明什麼呢?

B. 第二句話中的但是在這段話中起什麼作用?

C. 第三句話中的真像是什麼意思?(特別像。)有時候指什麼時候?

D. 這三句話以畫楊桃為例,要説明一個什麼道理呢?

小結:

(4)齊讀老師説的前三句話,加深理解。

4、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1)作者在一次圖畫課上,就把楊桃真的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個意思?(指名讀)

(2)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幾個?第一個原因是什麼呢?這能説明什麼?也就是前面學的老師説的哪句話?

(3)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又是什麼呢?

(4)小結

5、導讀分析第3至5自然段。

(1)有幾個同學看到作者的畫為什麼哈哈大笑?

(2)課文中寫了兩個學生的兩句話。一句末尾用了問號,另一句用了歎號,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A.第一句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陳述句,表達的語氣變了沒有?

B.指導學生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嘲笑和嘰諷的語氣。

(3)有幾個同學看了作者的畫哈哈大笑,説明什麼?

6、講讀課文第6至12自然段。

(1)老師聽了幾個同學的議論,又看了作者的畫,與這幾個同學的態度一樣嗎?用先後順序的詞説説老師是怎麼樣做的。

(2)老師審視了之後,為什麼沒有直接告訴大家畫得像不像,而是舉起作者的畫去問大家像不像?

(3)聽了學生的回答,老師的態度變得怎樣了?為什麼要變呢?從文中的哪一個詞能看出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很久?他是怎樣考慮呢?

(4)指導學生朗讀好笑,這裏的破折號表示幾個同學故意拉長聲回答,要讀得聲調高些,聲音長些。

7、、指導學生學習第13至17自然段。

(1)對於認為好笑的同學,老師沒有去批評責備,而是請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2)第一個同學看後,在回答老師的問話時,為什麼中間加了省略號?

(3)指導朗讀,聲調、聲音都要低,讀出不好意思承認錯誤的語調。與剛才好笑的讀法恰恰相反。

(4)引導學生找出有關詞語,體會作者只寫第一個同學的對話,而省略其他同學對話和經過這種抓住重點,敍述的好處。

8、繼續剖析老師説的話。

(1)老師從學生回答的語氣中,已經知道同學們的態度轉變了,他抓住這件事因勢利導,要啟發同學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所以老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是以什麼樣的態度説下面一番話的?和顏悦色是什麼意思?

(2)默讀老師的話。找一找第幾句是説應該怎樣看別人的畫這個意思。並指名讀這一句。這句話實際是對哪些同學的批評?

(3)老師説的話中,哪一句話是對作者繪畫態度的肯定?找出來讀一讀。

(4)小結:我們把老師説的後兩句話的意思連起來分析,不難看出這是老師借畫楊桃這件事告訴學生: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要學會這種看問題的方法。

(5)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總體理解老師説的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我用課文結尾的一句話這位老師的話同父親講的是那麼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層層深入,用一個支點,支撐起整個課堂教學。我知道在課堂上,教師是知識的指導者、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握教材,機智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靈活地加以引導,課堂上教師能夠機智的處理問題,會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機智是課堂的靈魂.在教學中由於自己的教學不夠機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夠開,致使課堂上的許多亮點沒有爆發出來.通過上《畫楊桃》一課,我認為自己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提高:

1、深入鑽研、挖掘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處,提高評價的能力.

評陳錦雲老師的《畫楊桃》一課

《畫楊桃》課文語言淺顯,但是文章的內在聯繫緊密,故事也有吸引學生的較不曲折的情節,同時,文章還藴含着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投入到文本呈現的語言材料中去,並且又出乎其中,這是這一堂課的難點。

陳老師在這一節課我認為以下幾方面處理得較好,值得學習和借鑑。

一、把握入點:

陳老師以父親的話讓我一生受用入文,展開教學,受用是什麼意思?父親的話是哪一句?這兩個問題的討論,自然地將學生引到了文本中,繼而對課文產生興趣。

二、適時比較:

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以父親的話為經,以畫楊桃中的`插曲為緯,引導學生深入地解剖課文,在學生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掏出老師的話,並與父親的話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其中藴含的道理:觀察仔細,做事踏實,相信自己!

三、順勢拓展:

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繫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陳老師在學生感悟課文的內在意藴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麼做其它事呢?將引向學生的生活。

討論:

1.課堂中教師的引導,層層剝筍,條理清晰,但是過多細小的問題引導,導致課堂上學生主動質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動性的弱化。

2.學生的角色轉移沒有做好,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在被動地認識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學生)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創設像觀察事物那種情景,讓學生體驗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學生的感受和反應,或許課堂還會精彩的多,這樣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做,怎麼想?就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於汪洋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説説。

二、藉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2)創設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現什麼?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遊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麼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 )一樣( )。

有的像( )一樣( )。

有的像( )一樣( )。

有的還好像在( )。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設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説話(儘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閲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麼?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説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蔘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

師:寫海蔘什麼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遊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學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2)練習:

校園裏的花朵真多,有( ),有( ),也有( )。(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 ),有( ),還有( )。最( )的( ),最( )的( )。

五、總結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lg3j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