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兩案合一的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兩案合一的教學設計

人文主題目標

五年級上冊第六組兩案合一的教學設計

1.《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時,一位父親在廢墟中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兒子的傳奇故事。讚揚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人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2.《“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記敍了父、母親對一個七八歲孩子寫的第一首詩的不同評價,以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説明一個人的成長既需要母親的慈愛,也需要父親的嚴的愛。

3.《慈母情深》母親為了培養孩子將來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時讓他自己上醫院,學會了看病。

4.《學會看病》講述了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我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滿足了我讀書的強烈願望。

5.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和“習作”,緊扣“父母之愛”的專題安排,讓學生正確認識父母的愛,加強與父母的溝通。

《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這幾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與無私。

語言訓練目標

1.繼續練習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習課文,應引導學生重點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品讀文本,再現情境並聯系生活實際體驗文本,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寫人文的表達特點。口語交際要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父母的愛。習作應在聯繫生活、表達真情上下功夫,讓習作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通過習作加強與父母的溝通。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

課文精解與編排意圖

課文講述的是有一年發生在美國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危險,抱着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閲讀能力。

教路點睛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抓住父親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的了不起,體會父愛的偉大(自學“堅決救兒子”,循法自學“堅信兒子等着、堅持救兒子”,梳理寫作順序,小結深化感情)──抓住兒子語言、神態的重點句子,體會兒子的了不起──總結寫法特點(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刻畫人物特點)──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用找近義詞、聯繫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虛墟、疾步、絕望、瓦礫堆、開闢、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於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與的佳句。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現父愛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現父愛的表達方法。

學案

教案

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新詞,用找近義詞、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目標1中的詞語。

2.讀通讀順課文,課文主要寫了()的事。

3.默讀課文,全文中心句是()。這句話的意思是()。

4.默讀課文1—12自然段,勾畫地震中表現父親了不起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的重點句子,思考、批註這是一位()的父親。

5.默讀課文13—24自然段,勾畫地震中表現兒子了不起的語言的重點句子,這是一位()的兒子。

6.討論:為了表達偉大、深沉的父愛,全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正音:礫、顫、爆、墟

2.難字書寫:杉、磯、砸、顫

3.用時、地、人、事四要素概括主要內容。

4.理解詞語注意交給方法,揭示規律。

二、抓住父親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的.了不起,體會父愛的偉大。

1.堅信兒子等着

喊、跪、站、走

(悲傷、絕望中堅信兒子等着……)

2.堅持救兒子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三次)→不顧危險、勸阻,堅持救兒子。

3.堅決救兒子

①“他挖了8小時……36小時……”(時間漫長)

②“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挖掘過程漫長、艱辛──堅決救兒子)

1+2+3──深愛兒子

③抓住“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想象兒子堅決救兒子的困難及心理活動,深化父愛的偉大。

④比較:外貌描寫的順序能否打亂,為什麼?

三、抓住兒子語言、神態的重點句子,體會兒子的了不起,體會兒子的美德。

兒子:堅信父親救自己──先人後己

四、總結寫法特點: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刻畫人物特點。

練習提綱

1.抄寫、背誦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5個。

2.以“父愛”為題,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寫父親愛你的事。

四、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18 慈母情深

課文精解與編排意圖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的事。課文先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衞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渴望之極。但一元多的書價,貧困的家境,“我”的願望難以實現。接着,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這部分是全文的重點。描寫了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這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在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的深沉的母愛,給人留下了何等難忘的印象。

學習這篇課文,要着重引導學生通過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教路點睛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初理作者思路──細讀探究,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體會母親對“我”的深情,及我的動作與心理透露出的對母愛的感動、心疼、崇敬、感激、熱愛之反襯──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用聯繫上下文及詞素分析法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指導學生抓住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和兒子之間的深情。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和兒子之間的深情。

學案

教案

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新詞,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及詞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

2.讀通讀順課文。

3.跳讀課文,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把課文分成三段,寫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初理作者思路。

1.(1—4)想買《青年近衞軍》

2.(5—33)媽媽給錢買書

3.(34-35)終於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説

4.默讀課文第二段,勾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重點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親是一個()的母親。

5.默讀課文第二段,勾畫我行動、心理活動的句子,我對母親給錢讓我買書有一種()的深情。

二、細讀探究,體會母親對“我”的深情

1.母親的特點母親的愛

①外貌描寫──瘦弱的母親

②行動描寫──貧苦、辛勞的母親

③語言描寫──通情達理的母親

(勤勞、善良、慈祥、深愛兒子)

2.我的愛(反襯)

①行動描寫

②心理描寫

(感動、心疼、崇敬、感激、熱愛)

三、自主評價學習收穫

練習提綱

1.抄寫、背誦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精美句子。

2.以“母親的愛”為題,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寫母親關心你的一件事。

四、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8qwn4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