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下冊第三組《語言的藝術》教學設計

五年級下冊第三組《語言的藝術》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五年級下冊第三組《語言的藝術》教學設計

1、以“單元整合·羣文閲讀”策略為指導,分享同步閲讀教材成果,開拓視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2、以知識樹為線,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教學內容】

1、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課文:《楊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蠟燭》《打電話》。

2、人教版《同步閲讀教材》:《鍾氏之子》《周恩來妙語趣答》《信》《一次精彩的科普演講》。

【教學重點】

1、在閲讀中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在閲讀中積累語言。

2、分享孩子同步閲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閲讀奠定基礎。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談話

我們每天都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我們真切感受到,有些人的語言精煉得當,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有些人的語言機智巧妙,幫助自己或他人擺脱困境;有些人的語言幽默風趣,活躍氣氛充實生活;有些人的語言生動優美,讓人聽了身心愉悦……反之則不然,可見,語言是有藝術性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語言的藝術。(完成板書)

二、主題回顧

1、在第三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四篇文章,他們分別是:(課件出示課內四篇文章的題目,學生讀文章題目)這四篇課文為我們講述了四個故事,還認識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尤其讓我們感受到語言藝術的魅力,你們能談談這方面的體會嗎?(根據學生的回顧,教師適機板書“風趣幽默”“巧妙反駁”“打動人心”“簡明扼要”。

2、今天我們就用畫知識樹的方法來感受語言的藝術。(老師出示樹幹,上面書寫“語言的藝術”幾個字。

3、這棵知識樹的主幹就是我們今天交流的主題“語言的藝術”,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課文裏面的人物的語言所體現出來的.藝術,誰來概括一下什麼樣的語言具有藝術魅力?

《楊氏之子》——風趣幽默 《晏子使楚》——巧妙反駁

《半截蠟燭》——打動人心 《打電話》——簡明扼要

三、閲讀概覽

1、大家概括得很準確,説明大家上課時很認真,而我們的課外同步閲讀中,也有四篇這樣的文章。(課件出示課題,學生讀題目)前幾天,老師已經讓大家進行了認真閲讀,還在課前給大家發放了《同步閲讀瀏覽表》,我想知道大家讀得怎麼樣,下面就請拿出寫好的這張表,同桌之間交流、討論一下。(課件出示閲讀瀏覽表,生討論交流,師巡視。)

2、剛才老師看見同學們填寫的都很認真,説明讀書很用心。下面我們就來彙報一下這四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讓我們感受最深的方面,誰先來?(師隨機出示課件)

《鍾氏之子》——隨機應變 《周恩來妙語趣答》——巧妙智慧

《信》——委婉含蓄 《一次精彩的科普演講》——緊扣人心

3、小結:孩子們讀書都非常的認真,也很仔細,我們再來看看這課知識樹,從這棵樹上,我們感悟到了什麼樣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四、片段分析,精彩賞析

1、在同步閲讀的四篇文章中,有哪些語言讓你覺得特別生動有趣、特別有意思、印象特別深刻呢?請你找出來先給大家讀一讀,再説一説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分享。

【學生自由地談話,無需按順序,講到哪裏就翻到哪裏,只是要求學生在讀説之前,邀請大家把書翻到哪篇文章的哪個地方,多少頁。老手機主要是組織傾聽,稍加點撥即可。】

2、《鍾氏之子》

預設:文章裏怎麼評價這兩個孩子的?——“鍾毓、鍾會少有令譽。”

(1)理解“少、令譽”,指導朗讀。

(2)學生質疑並交流:如“為何這麼小就有這麼好的聲譽?”

(3)文章學到這兒,你最佩服他的是什麼?

3、《周恩來妙語趣答》

(1) 組織學生辯論:“周總理説中國人民銀行有十八元八角八分,是否只有這麼多呢?”

(2)辯論中引導學生感受外國人的嘲笑、全場人的驚愕、周總理的智慧。

4、《信》

(1)這是一封 的信?(莫名其妙……)為什麼這樣説呢?請接合課文中相關語句説説理由。

(2)學生交流,教師點拔:稱呼?性別?內容……

(3)最後他明白了嗎?言為心聲,他從這封母親的看似莫名其妙的信中明白了什麼啊?(母愛、牽掛……)

(4)所以在文章最後,作者這樣寫到——?(感情朗讀)

5、《一次精彩的科普演講》

如果你就是當時在演講現場的一名記者,感受到了精彩的演講和現場的熱烈,一定有許多的話想採訪聽眾,你想問什麼啊?(鼓勵學生接合文章從語言表達、科普知識等多角度提問)

五、主題拓展

1、我們剛才又從幾件事裏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明白了説話要隨機應變、巧妙智慧、委婉含蓄、緊扣人心。想想我們身邊的人,也不乏精彩對白的時候,能給大家講講嗎?

2、推薦讀物:《演講與口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n3mrv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