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種子》教學設計(15篇)

《種子》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種子》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種子》教學設計(15篇)

《種子》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 1.看繪本、聽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現種子的成長過程。

● 2.感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 重點:大膽表現種子的成長過程。

● 難點:能夠與同伴進行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 《活動名》課件:故事圖片1~10,故事音頻等。

● 紙面教具: 種子、太陽、春雨、小花、各種蔬菜、小草、大樹的頭飾。

活動過程:

嘟嘟的夢想。

· 出示故事圖片(圖1、圖2),請幼兒進行想象。

—— 種子嘟嘟是一顆愛幻想的種子,它總是想象着自己長大以後會變成很多東西。

—— 你們看,種子嘟嘟想變成什麼?(花、大樹。)

—— 你們覺得種子嘟嘟能變成花和大樹嗎?如果不能變,那它能變成什麼?

嘟嘟的成長。

· 出示故事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 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誰的幫助? (春雨、太陽。)

—— 它們是怎麼幫助種子的?

—— 種子在春雨和太陽的幫助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一一 種子嘟嘟最後變成了什麼?

·打亂故事圖片(圖3~圖10),請幼兒重新排列順序。

—— 請你按嘟嘟成長的過程把這幾張圖片排一排隊。

· 幼兒戴頭飾,扮角色,學表演。

一一 種子嘟嘟從一顆種子最後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我們也來學一學嘟嘟的 成長好嗎?

一一 請幾個小朋友來表演種子發芽、長根、長成小苗、開花、結果的過程。

一一 再請其他小朋友來演一演春雨、太陽是怎麼幫助嘟嘟的。

尋找嘟嘟的夢。

· 看故事圖片,再次講述故事。

一一 還有很多像嘟嘟一樣的種子,它們也有很多的夢想。

一一 種子除了能長成花,還能長成什麼?

一一 請你回家去找一找,哪些植物是有種子的,它們的種子是怎麼樣的。

活動提示:

●在表演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以動作來表現種子成長的每個階段,不求動作優美,只 要能夠表達幼兒的理解即可。

●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要適當地運用旁白引導幼兒與其他同伴合作表演,培養幼兒表演的興趣。

活動延伸:

回家繼續尋找資料,看看種子和它們長大以後的樣子。

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哪些植物是有種子的,哪些是沒有種子的。

將《種子嘟嘟的夢想》故事圖片彩打後製作成圖書投放在語言區,請幼兒嘗試看圖講述故事。

在益智區投放一些種子和種子長大以後的圖片,讓幼兒進行配對練習。

附【故事】

《種子嘟嘟的夢想》

種子嘟嘟有很多夢想,它想變成美麗的花朵,還想變成挺拔的大樹。可是它到底能變成什麼呢?種子嘟嘟自己也不知道。寒冷的冬天,種子嘟嘟被泥土哥哥包裏起來,保護它不被小鳥吃掉,也不被蟲子咬傷。春天來了,春雨姐姐給嘟嘟送來了雨水,嘟嘟歡快地喝了很多水,肚子鼓鼓的。太陽公公給嘟嘟送來了温暖的陽光,嘟嘟在殼裏不停地長啊長。幾天後,外殼突然“咔”的一聲裂開了。原來是嘟嘟長出了白色的根,把外殼頂破了。嘟嘟強壯的根使勁地鑽進堅硬的泥土裏,越鑽越深。它想出去看看,就使勁抬起頭,用力往上頂,終於從泥土裏冒出了嫩綠色的小腦袋,這就是小苗。嘟嘟不停地長啊長,終於開出了美麗的花朵。花朵凋謝又結出了果實,果實裏躲藏着無數顆像嘟嘟一樣的種子。

《種子》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以生為本,以讀為主”,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和有效合作學習,使學生了解種子的成長過程,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同時,適時引導學生談談這粒種子出土後的所見所聞,體會種子看到光明世界的激動與興奮。

教材分析:

《一粒種子》是一篇説明科學知識的童話故事,以擬人的手法寫在春風吹拂下,地裏的種子甦醒過來,又寫了種子與蚯蚓的關於泥土外面世界的談話,最後寫種子終於勇敢地衝破土層,躍出地面,歡快地迎接光明世界。文中表現了種子生命的偉大和對光明的追求,同時也説明了種子發芽的條件:合適的温度,土壤,水分,空氣。

學情分析:

1.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學生讀起來較困難。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使用所有識字方法識字,多采用集體讀的方式,讓學生儘快熟悉課文,然後在採用自讀、同桌和小組合作讀的方式讀準、讀通課文。

2.課文重難點突破:讓學生通過讀文知道種子生長髮育的過程和條件是重點,結合課後問題來牽引,通過讀書、探究、找關鍵詞句的方法突破。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之情為本課教學的難點,可以讓學生多讀、多思考、多感悟來突破,教師注意恰當地引導。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的詞語。

2.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之情。

3.能用自己的話説説種子鑽出地面的所見所聞,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表達能力。

重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

難點: 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嚮往,感受生命的偉大力量,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 手作教具(種子的頭飾、蚯蚓的頭飾)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鞏固、引入新知

1. 同學們唱的《春天在哪裏》真好聽,我想:種子也一定很想聽一聽。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一粒種子》。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好嗎?師板書,生書空。

2.老師今天給大家請來了詞語寶寶,一起看大屏幕。

⑴點名讀⑵開火車讀⑶引導學生區別渴、喝

⑷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

二、 精讀理解、感悟主旨

1. 出示問題及學習要求

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要求: (1)認真讀問題。

(2)帶着問題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3)最後可以和同桌交流

教師點名回答。

2. 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種子挺了幾次才破土而出?

指導學生讀“挺一挺”的句子。出示句子。

一粒種子睡在泥土裏。它醒過來,覺得很暖和,

就把身子挺一挺。

師:要讀好這句話,就要抓住關鍵詞語來讀好,就能把句子讀好。不信,你試試。

師:出示第二句話,引導學生讀好紅色的詞語。

它有點渴,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又把身子

挺一挺。

種子聽了很高興,又把身子挺一挺。

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它高聲

喊道:“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過渡語:同學們讀句子很厲害,老師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請看要求。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要求:1.組長分配任務。

2.組員有序完成任務,記錄員作好記錄。

3.全組完成表格。

原因

挺一挺

我的感受

⑴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⑵ 小組彙報。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彙報時,教師適時引導:

①種子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問?説明了什麼?

②外面有多熱鬧,你從哪兒知道的?

⑶指導學生在讀種子第三次、第四次“挺一挺”的句子,感悟種子對外面世界的強烈嚮往。

⑷通過學習文中“挺一挺”的句子,你知道種子發芽都需要那些條件?

學生積極回答。

師總結: 種子的成長需要泥土、適宜的温度、水分、鬆土、空氣。這粒種子就是這樣挺出地面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過渡語:接下來就讓我們演一演這粒快樂的可愛的種子吧!

3. 邀請同學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做動作。

全班感受種子成長的過程,體會種子對光明世界的嚮往。

( 一位女生扮演種子,一位男生扮演蚯蚓,另一位學生扮演旁白者)

三、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過渡語:學生表演完,師隨機採訪“小種子”:

師出示:我會説

你破土而出,看到了些什麼?想説些什麼呢?

其他的“小種子們”你們又看到了些什麼?想説些什麼?

師出示:我會寫

假如這粒種子在校園的花壇裏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這粒種子在城市的的花壇裏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這粒種子在高山上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種子》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培養學生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2、學習用普通話,完整地表述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

3、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學生經歷獨立動手、獨立觀察、獨立組織語言、在互動的過程中,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增大口語交際的空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動手操作、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

2、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教學準備:本單元開始讓學生自己動手種種子。

教 學 過 程

創設交際情境:

師:同學們你種的種子怎麼樣了?拿出來吧讓大家看一看,説一説你種的是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口語交際過程:

看到同學們自己種的種子你們有什麼問題嗎?想知道什麼?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説一説。

學生在小組內充分交流,教師深入到小組內和同學們一起活動。

把話題引向全班範圍讓學生把自己種種子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跟同學和老師談談。

《種子》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幾、陣、場、被、沒、輕、打、欠、掌、向、空、外。正確、工整地書寫幾、地。有、空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瞭解種子發芽出土與適當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陽光有着密切的關係。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在朗讀與表演的過程中感受種子破土發芽的情景。

教法預設

講授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練習鞏固法、講演結合

教 學 設 計

教 學 內 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分配

一、談話引入新課: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温暖的春天來到了。小朋友們,能説説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嗎?是呀,春天到了,雪化了,草綠了,花開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睡了一冬的種子也該發芽了。和種子娃娃打個招呼吧!(生讀“種子”)小朋友們,你們發現了嗎,“種”是一個多音字,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種”,是四聲,“種花”、“種樹”,在這些詞兒裏面就念“種’。注意了,這還是是一個輕聲詞呢,跟着老師讀一讀吧——種子。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種子娃娃跑進課文裏去了,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戴紅拼音帽子的生字娃娃,請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孩子們讀得可真認真,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從課文裏跑出來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

3、會讀了嗎?和老師一起來拼一拼,讀一讀吧。

4、淘氣的生字娃娃重新站了隊,看清楚了,你們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這些生字娃娃還藏着小祕密呢(課件出示翹舌音生字:陣場 掌 )

(後鼻韻生字:輕 空 場 掌)請注意:場、掌既是翹舌音,又是後鼻韻) 和剩下的生字娃娃也打打招呼吧。(課件出示:幾 被 打 欠 外)

在拼音娃娃的幫助下,我們能讀準字音,如果沒有拼音娃娃的幫忙,你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請孩子們開動腦筋,想想辦法記住這些新朋友吧, 是啊,記字的方法可多了。

(1) 你瞧,加一加是個老辦法,可它的確很有用——部首加上熟字記住“陣、場、被、沒、輕、外”。

(2) 用換一換的方法可以記住“掌”

(3) 用數筆畫的方法記住“幾、欠、掌、向”

5、用生字組詞 ,説話。

6、瞧,現在啊,生字娃娃在課文裏把它的好朋友叫來了,它們正手牽着手站在我們的面前呢!讀詞語。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幾、地、有、空。

2、指導書寫“幾”,“幾”字要和兒字分清。風字無心就是幾。“地”土也就是地,寫時左窄右寬,左讓右,寫緊湊。“有”字的下面的月第一筆變成豎。“空”字上寬下扁,點在豎中線上,工字第一橫短,豎在豎中線上。

3、學生數筆順,教師在黑板上示範寫,學生書空寫生字。

四、完成堂清:組詞,説話。

五、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12個生字,會寫四個生字。種子是怎樣發芽的?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種子》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設計實驗,研究水、陽光、空氣、温度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認識土壤、水與植物的生長有着密切的關係;認識塑料薄膜的作用;通過實驗、觀察與記錄,認識種子的變化,並描述其發展變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1、認識種子

教師把準備好的花生、鳳仙花、黃瓜等植物的種子,以及向日葵等少數果實發放給學生。先請學生辨認、區分什麼是果實,什麼是種子。然後,聚焦種子,比較它們的顏色、大小和形狀。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總結,引出要進行實驗的內容。

2、整理與交流

這是對種植種子過程的交流。重點應放在“種子是怎樣發芽的”上,並學會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其變化過程。

3、佈置課外作業。植物的生長髮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每次課結束後都要提醒學生下一步要觀察和記錄的內容。

《種子》教學設計6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師:老師這裏有一段很優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並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的景色。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春天)

師:同學們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充滿生機勃勃的季節。地裏的種子在春風的吹拂之下,慢慢地甦醒過來了。你想知道種子是怎麼樣發芽的嗎?(想)

師:今天咱們繼續學習《一粒種子》,齊讀課題兩遍。

師: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想檢查下同學們昨天學的生字,是否還記得。

暖和、舒服、種子、聲音、蚯蚓、高興

唱歌、熱鬧、連忙、光明、世界、忽然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大家剛才讀的很認真,如果能把這股子認真勁用在對課文的學習上,我相信種子一定會非常樂意和你們成為好朋友的。我們把這些生字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將課文讀流利,不添字,不漏字。

2、剛才我聽到有幾位同學讀得又準確又流利。我想請他們來説説課文主要講了種子在誰的幫助下,怎麼樣了?

種子在( )的幫助下,( )。

三、結合字詞,品讀感悟

師: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種子是如何在蚯蚓的幫助下,從土裏鑽出來的?課文裏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來。

全班交流:

1、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1段)

(1)種子在什麼情況下挺一挺(暖和),暖和是什麼意思呢(温度高),我們剛才講了現在是什麼時候?所以比較暖和(春天),誰能用暖和説一句話(春天來了,天氣很暖和)?暖和就是很舒服,那誰來舒舒服服的讀讀第一自然段。

(2)做動作,演一演,誰來表演種子睡醒了挺一挺,當個小小表演家。

2、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2段)

(1)種子在什麼情況下挺一挺(喝水後很舒服),水哪裏來的(春天雨水多,大地解凍),誰能用舒服説一句話,很渴心情怎麼樣(難受),那誰來剛開始難受,喝水後舒舒服服的讀讀第二自然段。

(2)做動作,演一演,誰來表演種子很渴,喝水,挺一挺的動作。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説些什麼?(我想活動活動)

3、第三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3到7段)

(1)默讀3—7自然段:這幾節寫誰和誰的對話?(蚯蚓)

(2)介紹“蚯蚓”:你聽説過蚯蚓嗎?請同學們看到20頁的插圖,蚯蚓長什麼樣,它有什麼特點?(鑽來鑽去)

(3)我們來聽聽種子和蚯蚓在説什麼話?種子沒有出去過,它有很多問題想問蚯蚓。問了幾個問題,我們一個個來看一看?

“外面是什麼聲音?”(問號表示疑問)

“那是春風。春風在叫我們到外面去呢!”(高興時也可以用感歎號)

“外面是什麼樣兒?也這麼黑嗎?”(裏面黑黑的,關燈,害怕,又想知道外面是什麼樣的,看圖觀察種子的表情,疑問好奇的語氣)

“不,外面亮得很。”種子很害怕,這時好朋友蚯蚓幫了什麼忙。(鬆土,空氣)

“我先把土鬆一鬆,你好鑽出去。”(既然是幫忙,那種子一定很熱情,誰來用熱情的語氣讀讀這一句話,誰能比剛才這位同學更熱情?)

(4)分角色朗讀。老師旁白,一二組種子,三四組蚯蚓。

師:種子得到了蚯蚓的幫助,心情怎麼樣。(高興)誰能用高興説句話?

師:誰來高興高興地朗讀下這句話。

師:要是能加上表情,動作,就很生動,誰來試試。

4、第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8、9段)

(1)師:小朋友,這時候種子離地面很近很近了,它已經聽到地面上有很多歌聲了。誰在唱歌呀?

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師:誰能在這一段找一個詞來形容:春風、泉水、小鳥、小朋友唱歌的場面。

熱鬧。誰能用熱鬧説一句話。

師:是呀,春風泉水小鳥小朋友在唱歌。

師:大家想一想春風招呼種子到外邊去,它會唱什麼歌呢?春風的聲音什麼樣?

春風唱:呼呼呼,呼呼呼,小種子快出來。

師:泉水怎麼唱的?

泉水唱:叮咚叮咚,我要流到小溪裏去。

師:對了,春天來了,冰雪融化,泉水要流到小溪裏去了。

師:小鳥怎麼唱的?小鳥一定唱得更好聽了。我們來聽一聽。

(唱起《春天在哪裏》的歌曲,唱到最後一節小黃鸝的歌聲時,老師引導全體學生齊聲合唱“的哩哩……”)

師:小鳥的歌聲真好聽呀!我們小朋友也在唱歌。

師:春風、泉水、小鳥真的會唱歌嗎?不會,我們把春風、泉水、小鳥當成人來寫,像這樣的寫法,我們叫擬人。

(2)種子聽到外面這麼熱鬧,他怎麼説?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更想出去,更迫切)最後一次挺一挺。

師:(打開日光燈)

“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高聲喊道,激動的心情)看種子和蚯蚓的表情

四、讀寫結合 ,拓展練習

師:種子鑽出地面以後,在光明的世界裏都看到什麼呢?加上動作,説一説,寫一寫。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暖和、水、空氣、鬆土、想出去這些條件。

五、板書

挺一挺

1 暖和

2 水

3 空氣、鬆土

4 想出去

《種子》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生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冰冷冰冷的世紀,憩睡、滋潤、孕育、積攢、迎接”等。

2、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中不畏艱難,敢於拼搏的精神。

3、體會詩歌在表達上的方法。

4、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種子的夢是什麼?種子如何實現它的“夢”。

教學時數: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查閲有關作者以及作品《種子的夢》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生交流課前蒐集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2、但沒有被擊倒,因為他內心深處有一種“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氣魄和“撥開雲霧見日月”的希望。今天,讓我們走近柯巖,體會她在艱苦的環境中不畏艱難,敢於拼搏的精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誦讀情況。

3、説一説你都讀懂了什麼?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學生細讀課文,説説每節詩的意思。

2、學生反饋,教師小結。

第1—2節:種子夢想春天的到來,而默默地積攢着力量。

第3—4節:種子的夢想是什麼?

四、精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1、學生自讀課文,找種子的夢想。

2、學生品讀種子的夢想這些句子,體會表達上的特點。(用擬人化的寫法表現出種子的美好夢想)

3、種子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一點一滴地積攢着力氣)

五、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學生自讀感受最深的地方,體會詩句平實無華的語言中所藴含的道理。

2、體會詩在表達上的方法(比喻擬人)

《種子》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植物的種子能夠孕育新的生命,條件適宜時種子就會萌發,新的生命就會開始生長:

2、植物種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種子的各個部分在種子的萌發過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課前佈置學生設計並觀察“不同種子萌發所需水量”的實驗,課堂彙報交流:

2、運用感官及工具觀察、比較蠶豆、黃豆、花生等種子內外部結構特點並做記錄:

3、激發探究種子奧妙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堅持觀察記錄的良好科學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蠶豆種子的基本構造與各部分的作用。

【教學難點】預測種子各部分的作用,並指導落實課後實驗。

【教學準備】學生材料:每小組一袋幹種子,內含蠶豆、油菜籽、黃豆若干,放在盤子裏:放大鏡2個,浸泡2天的蠶豆種子6粒,記錄紙一張,放在解剖盤中:每組一小袋浸泡過的其他種子,內含花生、綠豆、黃豆等:塑料培養皿(含記錄紙2、棉花),浸泡2天的蠶豆各2粒。教師材料:演示台,蠶豆幼苗一盆,幹、浸泡2天、浸泡更長時間的蠶豆種子各一大盆,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一粒種子萌發,逐漸長成一棵大樹的視頻。

2、問:就這麼一粒小小的種子萌發後為什麼能長成一個新的植物體?……

3、同學們,剛才發表了很多看法,你們想知道為什麼嗎?(想)

4、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種子的萌發》。

二、彙報交流,學習新課

(一)認識種子

1、師:老師課前佈置同學們回去觀察種子,現在要考考大家,認識它們嗎?

2、投影儀出示種子……

(二)種子的吸水量

1、師:(出示一杯蠶豆苗)問:這是誰發育出來的?

生:蠶豆

2、師:(出示乾的一盆蠶豆)問:這樣的蠶豆乾放着會發芽嗎?

生:不會。

3、師:需要什麼?

生:水。

……

三、主動探究,認識種子內部構造

1、討論方法師:我們剛才只看到蠶豆的表面,有什麼方法可以更清楚地探究蠶豆種子裏面的結構呢?(解剖)

2、引導學生分小組進行解剖。

(1)演示剝蠶豆皮觀察蠶豆種子的結構:

(2)觀察蠶豆種子外面的一層種皮,並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下種子凹陷一側的種皮,可以看到什麼?

(3)請同學們用力捏一捏種子,注意觀察種孔處有什麼現象?

(4)請同學們用鑷子夾住蠶豆種子,在種臍的對側用解剖刀輕輕地劃一個小口,將種皮剝下來,用手摸一下種皮,有什麼感覺?並推測種皮有什麼作用。(種皮很堅韌,具有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的作用)

(5)學生個別演示

(6)教師邊演示邊點評

3、觀察胚的構造

(1)教師演示分開我輕輕地從與種臍相對的一側分開兩個豆瓣,注意動作要輕。

(2)學生做並觀察:講解構造:對比實驗(解剖其他種子)

(3)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種子雖然在形狀、大小和顏色各方面存有差異,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一樣的。凡是具有兩片子葉的植物叫雙子葉植物,所以蠶豆是雙子葉植物。還有黃豆、花生等也是雙子葉植物。

四、觀察猜測,跟蹤發芽的蠶豆

師:同學們,想知道胚根、胚芽、子葉這些結構以後長成什麼嗎?各部分有什麼作用嗎?誰能猜猜看?

生:胚根會變成根、子葉會長成葉子、胚芽會長成葉子……

師:大家的猜測很豐富!想知道結果,有什麼好方法嗎?

生:上網查資料、請教大人、做實驗。

師: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實驗。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小盒子,你們要墊上一些棉花,並保持棉花濕潤,然後把浸泡後的蠶豆種子放在上面。會做嗎?

生:可以。

師:老師把材料分給你們,課後由各小組長負責一起去完成這個實驗,好嗎?

生:好。(師下發材料,學生操作實驗。)

師:觀察是需要耐心的,同學們一定能堅持的!盒子上面的記錄表,我們就以三天為間隔來觀察。

師:主要應該觀察什麼呢?

生:胚根、胚芽、子葉會發生什麼變化?

師:對,你們剛才實驗的這些種子,剛好泡了三天,它各個部分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先把它們記錄下來吧!(學生觀察並做好第一次記錄,投影展示典型小組的記錄紙。)

師:科學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課堂上,我們還應該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知識,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究,科學家們就是這樣成功的,老師相信未來的科學家就在你們中間。

《種子》教學設計9

知識與能力:

1、知道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及其功能。

2、知道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區別。

過程與方法:

1、學會簡單的肉眼觀察法,培養觀察能力。通過解剖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2、通過玉米、菜豆種子的比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養成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種子的結構,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念。

教學重點:

1、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及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2、解剖觀察種子結構的方法。

教學難點:

1、胚的結構。

2、玉米種子的子葉、種皮、果皮的觀察。

教法:學生觀察、討論、探究實驗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具:菜豆和玉米種子,放大鏡,培養皿,刀片,滴管,碘液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藻類、苔蘚、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而我們常見的花草樹木、瓜果蔬菜、糧食,絕大多數都結種子,故統稱種子植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我們都是以種子植物為食的。不同的植物種子其大小,形狀各異,如:海椰子的種子,大到1. 5 kg左右,而斑葉蘭的種子,小到1億粒的重量才有50 g。那麼,不同植物的種子其結構是否也迥異呢?下面我們來觀察種子的結構:

[講授新課]

觀察種子

(一)、實驗: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

小組長分發吸漲的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

1、強調注意事項及要求。

2、要求學生在按課本方法完成玉米種子觀察的基礎上,仔細地剝掉果皮,種皮,以便觀察完整的胚。

師:通過實驗大家已經認識了種子的基本結構。請問種皮有什麼作用?豆類植物的子葉有什麼作用?

生:種皮具有保護種子內部結構的作用。豆類植物的子葉有營養物質。

師:非常正確。豆類植物的子葉中貯存了許多的營養物質是胚發育成幼苗時的營

生:胚最重要。

師:對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將來能發育成一個植物體。我們在觀察玉米的種子時,並沒有發現貯存營養物質的肥厚的子葉,那麼玉米種子中的營養物質貯存在哪裏呢?

生:我們在做實驗時,發現玉米的胚乳遇碘變藍,説明胚乳中含有營養物質。

師:非常好。説明大家不僅認真動手做實驗,還積極動腦思考問題。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二、種子的重要意義

師:種子的大小和形狀千差萬別,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種子的表面有一層種皮,裏面是胚。胚實際上就是幼小的生命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有的種子還有胚乳。種皮使幼嫩的胚得到保護。子葉或胚乳裏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大家討論:孢子和種子哪一個生命力更強?為什麼?

生:討論後回答:種子的生命力更強。因為孢子只是一個細胞,只有在温暖潮濕的環境中才能萌發,否則很快失去生命力。

師:正確。種子則不同,在比較乾旱的地方也能萌發;如果遇到過於乾燥或寒冷的環境,它可以待到氣候適宜時再萌發。

課件展示:

(二)單、雙子葉植物種子比較得出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名稱概念。

課堂練習:多媒體展示習題

課堂小結:出示多種種子、果實實物,讓學生判斷屬於單子葉還是雙子葉植物。

《種子》教學設計1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種子的基本結構。

2、感受故事中種子發芽出土的過程,欣賞作品的優美。

3、能用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大膽表現種子發芽的過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事先蒐集一些種子放在自然角給幼兒觀察。

課件準備:《各種各樣的種子》實拍圖4張;《一粒種子》故事圖4張;《蠶豆種子解剖圖》1張。

活動過程:

觀察種子。

我們一起來幾張種子的圖片。不同植物的種子形狀一樣嗎?同一種植物種子的形狀一樣嗎?

交流發現。

1、請幼兒交流發現種子的祕密。

你還見過什麼樣的種子?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發現的種子的祕密。

2、引導幼兒觀察蠶豆種子解剖圖片,發現種子內部的祕密

蠶豆種子裏面是什麼樣的呢?

小結:種子外面包着一層種皮,種子裏面有兩個豆瓣,豆瓣上面還有胚芽和芽根,胚芽以後會長成植物的葉和莖,胚根以後會長成植物的根。

欣賞故事

1、欣賞故事《一粒種子》,瞭解種子萌發的過程。

師:種子醒來後覺得怎麼樣?它做了什麼?它聽到了什麼聲音?它在誰的幫助下鑽出了地面?

小結:種子醒過來覺得很舒服,就把身體挺一挺。他有點口渴,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他聽到了春風吹的聲音。蚯蚓幫他鬆了土,是種子能快點鑽出泥土。

2、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喜歡裏面哪句話?

自由表演

1、再次欣賞配樂朗誦故事《一粒種子》,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故事中的種子。

2、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肯定與指導。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科學區:投放各種不同的種子(完整的、剝開的)以及放大鏡,供幼兒繼續觀察。

家園共育:

請家長帶領幼兒觀察身邊花草樹木的發芽過程。

附【故事】

一粒種子

一粒種子睡在泥土裏。他醒過來,覺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點兒渴,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風輕輕地吹着。種子問蚯蚓:“外邊是什麼聲音?”

蚯蚓説:“那是春風。春風在叫我們到外邊去。

“外邊什麼樣兒?也這麼黑嗎?”

“不,外邊亮得很。”蚯蚓一邊説,一邊往外鑽,“我來幫你鬆一鬆土,你好鑽出去。”

種子聽了很高興,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種子聽見外邊很熱鬧,連忙説:“啊,我要趕快出去!”

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種子》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學會十一個生字(其中一個多音字“朝”)以及新詞,認讀六個字;能辨析四組形近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過程和方法:

聯繫生活實際;圖片;討論等相結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願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講給小夥伴聽;瞭解課文內容,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書寫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正確地書寫生字詞,能辨析四組形近字;背誦默寫課文

查閲資料:有關科學的知識,辦一張手抄報

教具準備:圖片,課件等。教學課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學會十一個生字(其中一個多音字“朝”)以及新詞,認讀六個字;能辨析四組形近字;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理念:創設學習的氛圍,給他們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孩子們利用已的學習經驗、獨特的方法進行生字新詞的學習,注重他們之間的交流,關注差異發展,讓他們做真正的學習主人。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奇思妙想,説給大家聽?

激發興趣:有一個小朋友也有很多奇思妙想,你想知道嗎?

二、初讀課文的詩歌,掃除字詞的障礙。

提示:爸爸説我愛奇思妙想,媽媽説我膽子太大,我説這個時代變化大,我和爸爸媽媽的時代的想法有什麼不同?趕快讀讀詩歌,看誰能讀準字音?同桌之間檢測課文,並打分。引導:誰能教會大家讀課後的生字?出示詞語:提示:這些詞語中你懂得了那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不明白?提示:這麼多的字,你打算怎樣記住它們?同組之間交流組詞,爭取記住更多的詞。

你認為這課的生字哪個最不好記,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大家交流記憶方法。

你認為這課生字哪個最不好寫,集體交流注意的筆畫。

彙報生字詞學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糾正讀音。木槍、竹竿、奔馳、描畫、有朝一日、乘飛船、探訪、採礦、牧魚、藍天、一粒種子、獻給、(注意畫橫線的字的讀音)

(2)形近字比較。説説你是怎樣區分的?馳(奔馳)(飛馳)藍(藍天)(藍色)探(探訪)(探尋)牧(牧魚)(放牧)池(水池)(池塘)籃(籃球)(球籃)深(深入)(深夜)放(放心)(放開)

(3)字義奇思妙想:希奇巧妙的想法。思:想法。有朝一日:將來有一天。辨認:根據特點辨別,作出判斷,以便找出或認定某一對象。無垠:遼闊無邊。垠:界限,邊界。

引導:你覺得那個字的部首不好確定?

提示:正確、流利的讀課文,並標出詩歌的小節數。激發興趣:誰願意給大家讀讀?引導:誰能説説每個小節講了什麼?提示:同桌互相讀,評出優秀和良好的讀書能手。

三、練習。

出示:看拼音寫詞語:

比一比,你能發現什麼?再組成詞語:

四、作業。

1.聽寫生字。完成課後第四題。

2.查找關於科學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理念:

創設學習的自主空間,允許孩子們用自己獨特的思維進行理解詩歌的內容,激發孩子們熱愛科學興趣,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師:“我”的奇思妙想和爸爸媽媽的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你能結合詩歌簡單的説説嗎?

二、學習詩歌,激發熱愛科學的興趣。

提示:認真地讀課文,説説我的“我”的奇思妙想是什麼?

第一小節:什麼叫奇思妙想?“我”的奇思妙想是什麼?

引導:你覺得“我”的哪個奇思妙想最吸引你,你打算怎樣介紹給大家聽?

引導學習第三節:

師:“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

第三小節:

“探訪”一般都是去探訪朋友,這裏説探訪天涯,你感受到了什麼?(他想到天涯就想到朋友家一樣方便,充滿了想象力。)

望着這個美麗的星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誰能讀出來?

指導學習第四節:

引導:星空讓我有無限的暇思,還有什麼,讓我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四小節:

“牧”是什麼意思?我們平常常説牧羊,在這裏作者卻説牧魚,你體會到了什麼?

“安家”你又體會到了什麼?讀出來。

在第一小節中説“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課文中找一找,為什麼這樣説?男生讀第二小節,女生讀三、四小節,想一想第二小節與三、四小節之間的關係。(體會對比的寫作手法

引導讀:你認為我的想法怎麼樣?結合詩歌談自己的理解。

激發興趣:你覺得該怎樣讀?

引導學習第五節:

第五、六小節主要採取以讀代講的方式,讓學生在充分的讀中體會科學的種子是什麼?

提示:從銀屏上的海底世界,就能想到海底的富饒,希望能夠在那裏安家,想象的真奇妙!你想向大家説什麼?

引導:誰能把我的理想有感情地讀出來?激情:是啊!如果説科學是一粒種子,這種子已在心田萌發,明天,閃着奇光的科學之果,將獻給我們美好的國家。誰願意將整篇詩歌有感情地讀出來?

三、拓展練習。

引發思維:你也有過奇思妙想,這就是你心中的科學的種子,那就讓它趕快發芽吧!説出來讓你的小夥伴分享!

四、作業。

1.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説出來。

2.將自己的奇思妙想以詩歌的形式寫下來

板書設計:1、科學的種子

探訪天涯

科學潛入大海種子在心田發芽

飛翔藍天

科學之果獻給美好的國家

《種子》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感受本、靜、安的態度與種子的關係,享受自主閲讀和集體閲讀的樂趣。

2.能細緻地觀察畫面中本、靜、安的狀態,並流暢地説出其內容,提高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結合本、靜、安對待種子的態度,瞭解種子成長需要的條件。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提前瞭解和尚的生活狀態。

物質準備:《安的種子》18本、PPT、圖片。

活動重點

細緻地觀察畫面中本、靜、安的狀態,瞭解種子成長需要的條件。

活動難點

完整、流暢地説出畫面中本、靜的狀態。

活動過程

一、出示第一幅寺廟的圖片,引出故事中的主題

師:這是什麼地方?(寺廟)寺廟裏有誰?

師:猜猜他們在幹什麼?看看他們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師:老和尚的手裏是什麼?他們之間會説什麼?

二、觀察本種蓮子的過程

師:拿到種子後本是什麼樣的?他要去幹什麼?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請大家找一找書中的本,説一説他種出蓮花了嗎?為什麼?

小結:本是個急躁的小和尚,只是一心想着“我要第一個種出來”,他沒有考慮種子發芽生長所需要的季節、環境等條件,在冬天的雪地裏就着急地種下種子,最終本因等不來種子的發芽而氣急敗壞。原來蓮花種子需要合適的季節、適宜的環境才能發芽。

三、觀察靜種蓮子的過程

師:再來看看靜是怎麼種的呢?靜拿到種子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最後靜種出來了嗎?為什麼?

小結:靜是個細緻的小和尚,他想要種出最好的蓮花。於是他認真查書籍,忙着挑選花盆、水和土,甚至用金罩子罩住了新芽,對種子呵護備至。但是正是由於靜的過分呵護,致使種子得不到生長所需要的陽光、雨露、空氣而早早枯萎了。原來蓮花種子的成長還需要陽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潤和充足的氧氣才能發芽。

四、觀察安種蓮子的過程

五、瞭解種子生長的自然規律,明白生命生長應順其自然

師:我們閲讀了本和靜種蓮花的過程,種子發芽需要合適的季節、適宜的環境、陽光的照耀、雨水的滋潤和充足的氧氣,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因此,種蓮花不能着急,急於求成就會適得其反,順應自然就會讓蓮花盛開。

活動延伸:

1.嘗試複述故事。

2.嘗試用表格記錄三個小和尚種植蓮子的過程。

活動反思:

問題一:關注單一,閲讀故事缺乏連貫性

《安的種子》屬於故事類型的圖畫書,這類圖畫書的故事有明顯的線索,情節涉及很多方面,內容十分廣泛。在整個集體教學活動中不難發現大部分幼兒能大致説出故事畫面的大概,但是對細節的關注有些卻缺乏,活動中教師運用提問策略引導幼兒對畫面進行細節的觀察。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觀察到畫面上的細節部分,包括人物的服飾、表情動作變化、四周景物的變化等等,但是這些變化代表了什麼,對下面的情節有什麼影響或者暗示,他們還不能主動去挖掘。

策略:運用提問策略和預測策略,引導幼兒探索頁與頁之間的關聯。

活動中運用提問和預測的方法進行指導。先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再讓幼兒根據畫面傳遞的信息預測故事內容的發展,接着展示下一頁正是幼兒的預測,並繼續觀察故事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故事的連貫性加強了,幼兒不僅注意到畫面的細節而且還注意到了頁與頁之間的關係。

問題二:對故事內容不熟悉,不能深入瞭解三個和尚的心理變化。

由於第一次集體教學活動中大部分幼兒對圖畫書中的內容有了大致的瞭解,介於對圖畫書的細節閲讀及聯想頁面間的聯繫還不是那麼細緻的基礎上,嘗試運用不同的閲讀方式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策略:情景遊戲、情境表演促進幼兒閲讀的發展。

在閲讀中,加入情景遊戲和情境表演,它可以較好地讓幼兒理解圖畫書所表達的內容。從再次進行集體教學活動的時候,通過讓幼兒模仿三個小和尚的動作,創設當時的情景,讓幼兒設身處地地瞭解當時的情景及小和尚的心理變化。

問題三:能看懂故事情節,但不瞭解故事涵義。

根據圖畫書的對幼兒的.發展,不僅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言語能力、閲讀習慣,《安的種子》還關注到了幼兒的理解力和情感體驗活動目標中提出 “結合本、靜、安對待種子的態度,瞭解種子成長需要的條件。”這就要求幼兒不僅要看懂故事情節,更要領會故事的涵義。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第一課時結束後,幼兒對故事情節已經有了大致的印象,但是對故事的複述和種子與三個小和尚的關係卻沒有非常熟悉。

措施:進行第二次集體教學,利用分線索閲讀和表格記錄的策略,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

活動依然根據三個和尚為線索進行線索閲讀根據目標和故事內容將故事的重點部分分為三段,逐一閲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語言教學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它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技能。”表格記錄則是從書本中提取主要人物、種植條件、種植方法、結果如何放入同一表格中。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們明確故事中的時間、條件、人物、事件關係,使幼兒逐步建立起故事的結構。兩種方式結合,便能使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的進展,層次間的關係

解決問題的辦法:根據以上發現的問題及尋找的策略,對大部分幼兒實施第二次集體教學,目的放在幼兒對故事的深入理解及關注到頁與頁之間的關聯。

《種子》教學設計13

設計意圖

《指南》科學領域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慾望,培養探究能力。幼兒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

根據《指南》要求,本着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幼兒關心、愛護自然的積極情感和態度。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結合本班幼兒情況及主題活動《一粒種子》,活動初期幼兒通過播種向日葵,對種植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開展了一系列的種植和培育活動。某一天的加餐環節中,一名幼兒對老師説:“老師我不吃火果!”“為什麼啊?”幼兒邊挑火龍果的種子邊説:“裏面都是籽!我不吃。”其他幼兒就問:“老師這個火龍果種子可不可以種植啊?”因此根據幼兒的興趣開展了本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不同水果、蔬菜的種子,瞭解種子藏在哪裏,知道種子的用途。

2.嘗試種植種子,掌握種植方法。

3.願意積極主動地探究,體驗種植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瞭解部分水果和蔬菜的種子藏在那裏,知道種子的用途。

難點:幼兒掌握種子的正確種植方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認識常見水果和蔬菜。物質準備:

1.家園共育:與家長溝通,讓幼兒從家中帶來含有種子的水果和蔬菜。(如:豆角、菜椒、火龍果、草莓、玉米等)

2.塑料小刀、置物筐、酸奶盒、小鑷子、澆水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將幼兒帶到户外種植區,讓幼兒觀察已經種植的蔬菜。

師:“小朋友們,看看我們種植的向日葵和蔬菜是不是已經長得很高了,哪位小朋友還記得,我們哪些是種的種子,哪些是種的小苗苗啊?”

幼兒:“向日葵種的是種子,西紅柿、豆角、辣椒、茄子種的是苗”

師:“非常好,向日葵種植的是種子,哪位小朋友知道向日葵的種子藏在哪裏?”幼兒:“向日葵的種子在他的大花裏。”

師:“小朋友們也帶來了許多的水果和蔬菜,我們一起來尋找一下他們的種子在哪裏吧!”

(二)自主探索

師:“今天將分為五組進行探索活動,每組由老師指派一名小組長,負責組內的分工合作。”

教師分組並且選出小組長

師:“現在由每組小組長領取活動材料,領取之後帶領組員選擇場地活動,進行自主探索活動,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種子藏在那裏了,注意安全。”

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對個別小朋友進行重點指導。

師:“將自己找到的種子放到寫有自己名字的酸奶盒中,垃圾放到垃圾桶,注意衞生。”

(三)總結分享

幼兒分享探索成果,幼兒自己總結,教師輔助。

師:“現在請小朋友為我們分享,他找到了什麼水果或者蔬菜的種子,種子是長什麼樣子的?”

師:“這位小朋友説豆角的種子藏在豆角的小肚子裏,是圓圓的、綠色的······,蘋果的種子也在裏面,草莓的種子在外面長着······”

(四)種植活動

師:“小朋友們拿着自己的種子去種植吧!互相幫助和交流一下種植方式,種植好了放到咱們班的試驗田中。”活動在種植過程中自然結束。

(四)活動延伸

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的植物,探究為什麼有的植物發芽了,有的植物沒發芽,是種植方式不對還是其他因素導致的,後期繼續探索。

活動總結

活動地點選擇户外種植區,使幼兒融入自然的環境。結合幼兒已有經驗提出問題,集中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及好奇心。在找種子過程中,讓幼兒猜一猜種子藏在哪裏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分組進行活動,小組長負責制,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及合作能力。分享總結過程中,幼兒展示找到的種子,交流找到的方法,因為幼兒親歷蒐集、實際操作,學習氛圍濃厚,發言較為激烈。幼兒在交流分享中,掌握找到種子的途徑和方法。在親身體驗活動中積累經驗獲得知識。

活動中,帶領幼兒走進自然,在自然中活動,讓幼兒在實物操作中自主探索種子藏在哪裏,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性,過程中認識各類種子。相比讓幼兒對着照片認識各種水果和蔬菜的種子所獲得的經驗更為豐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才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才能使活動目標有效的達成。活動以自主探索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發現各種種子的不同,在活動過程中,能夠主動的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種子》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9個。積累詞語10個。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習提出問題,重點:知道提問可從幾個角度人手。

4.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付出總會有收穫,激發他們勞動和創造的慾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蠶豆和西瓜的種子)談話,引出“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2.板書課題,讀題——31、一顆希望的種子

懸疑: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想要收穫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預習:

(1)生字新詞,讀準音,認清形。

(2)指名讀課文,及時糾錯。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思考:讀了課文,你想探究哪些什麼問題?

(4)學生交流問題(老師根據具體問題,相機組織教學),篩選出比較有價值的有利於把學習引向深入的問題。

如:①爺爺為什麼要把西瓜撮到地裏?

②課文中“希望的種子是什麼”?

同時告訴學生:提問可以從詞語、句子、課文內容等方面人手。

三、細讀課文

從播種到長出大西瓜要過好幾個月的時間,爺爺卻把一個滾圓滾圓的大西瓜搬到地裏,這是什麼原因呢?和“我”的舉動有什麼關係呢’

1.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劃出表示“我”播下西瓜種子後想收穫西瓜的迫切心情的詞句。

2.自由交流:可以展示學習成果,也可以表達不同想法或困惑。

教師相機誘導,指導朗讀。 ]

(1)“那個下午,我不知……把西瓜地變成了一片泥漿”(襄現一心盼望快點飛出西瓜而不怕辛苦的心情。)

(2)幹了半天,……還得等多久”(由於滿懷期待,卻未看到長西瓜,所以失望,卻又不甘心。) 理解“泄氣”。

(3)“第二天早晨……我種出了世界上最大地西瓜”(表現了日思夜想,終於有所獲後的喜出望外)。

3.説話練習:

(1)當我看到地裏的那個大西瓜,我會興奮地對爺爺説些什麼?爺爺又會怎麼對待我?

(2)學生交流。

(3)許多年過去了,我漸漸大了知道這個西瓜是爺爺從家裏搬到地裏的。我和爺爺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呢?

(4)先小組討淪,再交流發言。

四、總結全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鞏固生字新詞。

3. 聽寫句子。

《種子》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該內容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一個探究活動,也是學生學習生物學以來接觸的第三個科學探究,是本章第一節“種子的萌發”的重點。學生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進一步綜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並且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能夠描述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但對於學生而言,此探究活動有較大的難度,一是因為距前兩次探究活動的時間比較長,二是要探究的條件不止一個,要設置的對照組也不止一個,等一系列困難。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擬訂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説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能力方面:

(1)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學會控制實驗條件,檢驗不同的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3、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通過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激發學生樹立生態學的觀點,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重點: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是本課知識重點。

2.設計對照實驗是本課技能訓練重點。

(三、)難點:

對照實驗的設計訓練是本課難點。

二、教學策略

根據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引入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內容標準,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的要求,本堂課安排的研究活動的重點為“實驗方案的設計”同時,按照學生能力發展的水平和需要,本堂課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先安排設計種子萌發必要條件的實驗方案,再引導學生髮散思維: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條件。

另外,“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活動,需要若干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本堂課的做法是在課內完成探究活動的方案設計、交流、確定等,而在課後去完成管理、觀察、記錄、整理數據、得出結論等工作;再在另外的課上進行交流討論。既不加重學生課外負擔,也較合理地利用了課堂時間。

三、教學設想:

基於以上的教學策略,我的教學設想是這樣的:

第一環節:提出問題,利用課件1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活動:(1)觀看課件1,欣賞奇花異草圖片---(奇花異草由種子萌發而來)(2)明確主題,明確學習主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利用課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啟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並能創設問題情境。

第二環節:作出假設

提問課前佈置的問題:如果給你一些種子你希望把它們播種到什麼樣的環境中呢?學生通過課前請教長輩、查找資料等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教師

引導點撥,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可能需要適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有的同學還提出陽光、土壤、肥料等)。

明確本課探究重點: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空氣、温度。

第三環節:制定計劃

討論提綱,制定計劃:參照提綱(演示課件2)和課本的方案,以實驗小組為單位制定實驗計劃。

(一、)設計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空氣、温度的探究方案。

(1)個人設計方案。

引導學生複習設計對照實驗的要點,分析課本的方案,複習設計對照實驗的要點: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時,實驗條件中除了要研究的問題外,其他的應該保持一致。

①出示討論提綱:提綱主要依據課本92頁討論題設計。

②演示課件3,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圖:

種子:大豆、菜豆、綠豆、小麥、水稻、芥菜子

器皿:罐頭瓶、培養皿、酒瓶、盤子、塑料桶

材料:、泥土、餐巾紙、粘土、棉花、濾紙。

全班分成3個大組,分別針對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種子的萌發需要空氣、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温度這三個假設開展探究,每名同學作為大組成員之一,針對本組研討主題,參照討論提綱,自主設計實驗方案。

③鼓勵學生不要侷限於課本、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材料用具進行實驗並用簡圖畫出實驗裝置。

(2)小組討論方案。每個大組內部分成若干小組(以4人為1小組),各成員在自己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修訂計劃,推出最佳方案,準備小組間交流,討論結果。(3)小組交流。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參與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設計出簡便易行的方案。組織學生間的交流與自評,參與互評。學生修訂、完善計劃。(4)小組再次討論方案。(5)再次小組交流,小組之間交流,進一步修訂、完善計劃。

在以上工作完成很好情況下,進行如下設計:

(二、)設計種子的萌發需要其他條件的探究方案。

演示課件4,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圖:

材料:泥土、餐巾紙、粘土、棉花、濾紙、清水,牛奶、洗滌劑、醋等。

提示學生:你還想知道哪些條件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

鼓勵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條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照?糖、洗滌劑、牛奶對種子萌發有什麼影響?等)設計對照實驗。

對有創意的給與肯定,不科學的幫助分析原因,鼓勵改進或重新設計。

(4)總結全課,提出課後探究要點。評論中讓學生明白:

①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時,實驗條件中除了要研究的問題外,其他的應該保持一致。

②實驗材料的選擇要避免偶然性和減少誤差,實驗要有共性。

針對本堂課的難點是對照實驗的設計訓練,通過出示討論提綱、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圖等指導學生設計,突破難點,組織和引導同學設計方案;在協作性小組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工作,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給予各個小組報告他們的工作及其成果平等的機會,所以多次組織小組內、小組之間的交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計劃。

第四環節實驗探究為課外活動,第五環節得出結論和第六環節表達和交流在下節課中完成。

設計這節課,我力求做到:通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優化課堂結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通過讓學生在“做科學”的過程中,學會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探索科學的樂趣。

在整個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只是平等中的個體,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而且也通過與學生對話被教,而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整個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雖然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但“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時不僅應讓學生參加科學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動,也應該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所以設計以上環節的活動,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嘗試和實踐,並進一步加以指導和鼓勵。

討論提綱:

1、你想探究的是什麼問題?

2、課後你將立即實施本計劃,在此前提下,你認為選擇什麼樣的種子比較好?

3、每一組應當有多少種子?每一組只有一粒種子可以嗎?

4、實驗探究時需要哪些材料工具?(請你思考如何使用)

5、你準備怎樣設置實驗對照組時,實驗對照組提供什麼樣的環境條件?對每一個實驗組的處理,除了所研究的環境外,其他環境是否應當與對照組相同?

6、實驗中應如何操作?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7、明確分工組長:主持討論每一個問題,作好分工

討論內容記錄員:簡單記錄討論結果,準備大組交流

實驗主操作人:負責實驗的操作,其他人輔助

觀察記錄員:負責觀察、記錄實驗結果

2、請設計實驗方案,並用簡圖或文字書面表達出實驗設計思路。(比一比,看誰的方案最優秀,看誰的記錄最精彩!)

標籤: 教學 種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r02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