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長城的教學設計

長城的教學設計

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因材施教。下面是關於長城教學設計的內容,歡迎閲讀

長城的教學設計

長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

2.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談談對長城的認識。

2.學生自由補充。

3.老師給以肯定。

二、學習生字

1.學習會認的字。

2.學習會寫的字。

3.學生書寫。

三、出示圖畫,邊看邊説

(1)説説這幅圖是從什麼地方觀察長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麼?

(2)從圖上你還看到什麼?

(3)小組討論,並説説。

2.出示第二幅圖

(1)這幅圖與第一幅圖有什麼不同?

(2)從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3.對照課文,讀課文。

(1)小聲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課文。

(2)聯繫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小組學習,思考

(1)仔細對照課文內容,想想哪些內容圖上已經畫出來,哪些內容沒畫出來。

(2)從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到的“城牆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麼地方?

五、鞏固練習。

長城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堡壘、智慧、隔”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討論、交流等過程,瞭解長城的結構以及説明文當中打比方、列數字這兩種説明方法。

3.激發熱愛中國古典建築之情,促進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提升。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詞句,掌握打比方、舉例子等説明方法。

難點:領悟作者對中國古典建築的熱愛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説到長城,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的象徵。哪位同學願意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長城呢?(提問學生並加以評價)但是,同學們,你們真的瞭解長城嗎?它是怎麼建造出來的?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課本,去了解一下不一樣的長城。首先同學們請齊讀課題。(板書標題)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2.再讀課文,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長城的結構以及長城是如何建造的)

(三)深入研讀

1.在作者眼中,長城是什麼樣子的?作者又是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表達的?這樣的表達有什麼好處呢?請同學們暢所欲言。

明確:(1)在作者眼中,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2)作者運用了打比方的寫作手法。

(3)用“長龍”比喻長城,極言長城之長,同時龍作為中國的象徵符號,在這裏用“長龍”也暗示了長城是中國的象徵。“蜿蜒盤旋”體現了長城的雄偉。開篇的這句話暗示了長城的.的地位,為文章末尾作者的感歎做出了鋪墊。

2.小組討論:概括全文,談一談長城在結構上都包括哪些構造?它們都是怎麼建造起來的?在這些描述當中,作者用到了什麼説明手法?

明確:(1)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瞭望口、射口、屯兵的堡壘。

(2)靠着古代勞動人民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點點建造起來的。

(3)作者在進行描述時,運用了列數字的説明方法。這樣寫一方面可以更為精準地向讀者展示長城的外貌,另一方面詳細地寫出建造長城的材料之重可以更好地突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勞與智慧。

3.文中“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公里就到了長城腳下。”一句的“不過”是否可以刪除?

明確:不可以,“不過”體現出長城距離北京非常近,同時也突出了長城作為古代的防禦建築,它的作用是抵禦外敵侵略。

(四)鞏固提高

作者看到長城時不由得產生一種自豪、讚美之情。同學們,下面我們也看一看長城,談一談面對長城,你有什麼樣的感情在裏面?

(五)小結作業

小結:回顧本課所揭示的啟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結束課堂。

作業:請用打比方和列數字兩種説明方法介紹一座建築物;利用網絡蒐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

四、教學反思

小學接觸到最多的是記敍文,説明性文章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學生來説,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如何理解,教師如何講授這都是問題。因此在本堂課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思考,請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通過學生自身的自讀自悟,相信收穫到的知識一定是更加牢靠的。當然課堂的組織形式有待完善,日後也會進一步加強。

標籤: 教學 長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pk4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