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初中美術《對印的樂趣》的課件

初中美術《對印的樂趣》的課件

針對初中的美術教學?應該怎麼教?

初中美術《對印的樂趣》的課件

初中美術《對印的樂趣》的課件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製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並通過分小組製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的重點:掌握塗色方法和壓印的方法。

(三)教學的難點:如何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個性特色的作品。

(四)課前準備:

學習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紙板、墊板)、顏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畫顏料、調色油)、漿糊或膠水、塗色工具、作業紙(不吸水的掛曆紙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賀卡等)。

(五)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通過畫、印等方法,製作對印版畫。對印是獨幅版畫的一種製作方法。通過在底版上塗色、壓印得到豐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製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並通過分小組製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引導學生在對印表現活動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嘗試多種對印方法,表達興趣與情感。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水與色的關係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於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塗色時儘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一)設疑導入:

教師在玻璃板上塗色,放紙壓印,讓學生猜猜:紙上會出現什麼呢?教師揭紙展示,學生愕然,原來是一個怪怪的人臉,學生在鬨笑中激發了興趣。也可將自然界形成的石紋、石形、木紋、葉紋等變化萬千的圖形造型做成課件讓學生觀賞,同樣可以起到誘發學生從自然形成的紋、形中發現美的慾望。

(二)自主探究:

請學生仔細閲讀書上講授的兩種製作方法,抓住關鍵點,自己動手嘗試對印製作方法,針對可能出現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提幾個問題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產生怎樣的效果?不同輕重的壓印產生怎樣的效果?不同的底版產生怎樣的效果?先塗深色再塗淺色或先塗淺色再塗深色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圖形?通過思考和嘗試,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感悟和認識。

(三)拓展創新:

教師在玻璃底版上從冷到暖地有序塗色,覆蓋上比塗色大一倍的.紙,用右手掌按住紙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邊的紙角一起旋轉45度左右。產生變化豐富並具動感的肌理。請學生也來試試看,能不能發明一種新的對印方法,要做到別具一格。完成後請學生大膽地到台前介紹自己的製作方法和獨特處,以及畫面的色彩層次和肌理變化給人的感受。其他的學生也可談談對他人作品的視覺感受。

(四)作品展示:

對本小組的作品彙總進行集體討論,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觀效果的或某些類似於人物、動物的對印作品,能否經添加形成一張具象作品。對於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經過剪裁,組合成一張抽象作品。討論之後或集體創作或指派一人主筆,完成本組作業。凡有創意的作品給予展示,全班評出最有創意獎。

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水與色的關係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於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塗色時儘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壓印時紙張不可移動,可用小夾子或雙面膠固定。(加説明圖例)

(三)當採用吸水性強的材質做底板時。顏色要水少色濃。

三、教學評價

評價方式:採用2個步驟進行,首先觀察學生對製作與拓展創新教學活動方式的參與熱情,其次觀看學生的對印作品。

評價點:

(一)學生是否對對印製作有興趣?是否體驗到快樂?

(二)能否在美術活動中大膽地運用色彩壓印,得到各具特色的對印效果?

(三)能否憑藉不同的工具材料製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否提高?

(五)有沒有發明出新穎的對印方法?

(六)能否進行自主學習和發揮合作精神?

(七)是否與同學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對印的創作活動?

(八)能否運用各種技法,有創意地進行創作活動?

(九)按下表評價自己的作品(用短語自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dqzw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