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歡迎閲讀。

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看圖寫話作文注意事項

看圖寫話是培養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好途徑。怎麼用好圖畫,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着力。

用圖要得當

作文教學的本質,是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圖畫只是教學的憑藉,而不是目的,為此,教師必須始終把焦點鎖定在學生語言能力的生成上,要做到用一幅圖訓練學生觀圖、想圖、説圖、寫圖的能力,而不是侷限於一幅圖淺嘗輒止,要做好方法指導和拓展遷移工作。

指導要得氣

得氣,是鍼灸術語,也叫針感,是指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的經氣感應。針刺得氣時,病人在針刺部位感到酸、麻、脹、重等感覺。施術者感到針下有沉重、緊澀的感覺。惟其得氣,方能有效。同理,圖畫既然只是抓手,學生要把它從美術作品變成文字作品,這就不是簡單的再現過程,也不是簡單的讀圖過程,而是再創造的過程。教師是實現再創造的橋樑,在指導過程中,不能一次次簡單重複同一種看圖作文教學過程,不能淺嘗輒止,要善於在感知學生的讀圖能力的過程中,發現阻礙學生語言能力的關門,引導和激勵學生突破關門,獲得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能力等諸方面實實在在的發展。

讀圖要得意

對於學生來説,最寶貴的知識就是關於學習的知識。有效的觀察其實包括從感知到認識,然後又從認識回到感知,進而獲得更高認識的螺旋上升過程,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才能不斷提高。從零碎的感覺中提煉認識,而後,根據認識進行重點感知。因此,觀察和認識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觀察可以形成並提高認識,認識反過來又促進觀察。教師不能忽視這樣的雙向作用。有效的觀察一定是伴隨着有序觀察、重點觀察等重要的心理過程,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對重要細節做重點觀察,就顯得尤其重要。

看圖作文寫作指導

看圖寫話,困擾着許多學生。看不懂圖、寫不出內容、想象力不夠豐富。。。。。。但是它真有這麼難嗎?不不不!只要掌握學習方法步驟,看圖寫話其實可以很簡單!

一、有序觀察,把握圖意。

要仔細觀察圖畫,弄清畫面含義,抓住畫面的主體。

看圖作文中,着重在“看”,要看畫題或畫中的題詞等,從中瞭解作者畫圖的背景、意圖;再看圖畫的內容,從近處景物到遠處景物,從景物到人物,仔細地看,細心地分析其主次。畫面的主體是人物的,要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幹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景物),弄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和事件有關的物品。

二、抓住重點,展開想象。

要根據畫面內容,進行合理“想象”或“聯想”,使畫面“動”起來,從頭腦中勾勒出一個故事輪廓。畫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沒聲音,也不會動。而看圖作文,則要求借助於圖畫提供的形象,對照現實生活,再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合理想象或聯想,把圖上的人物寫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寫人、記事、寫景、狀物不僅要有色,而且要有聲;不僅要有事物的靜態,而且要有事物的動態;不僅要有人物的外貌、神態 ,而且要有人物的語言行動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總之,要把靜止的畫面“活動化”,要把平面的事物“立體化”。但想象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絕不能脱離畫面,任意發揮。

三、擬定題目,編寫故事。

可以以主要事件為題,可以用表現中心的詞語短句為題,可以以人物的一句話為題,題目要簡短,引人注目,並能突出中心。

編故事時要根據畫面內容,結合現實生活將每個故事的內容串在一起。有些圖畫,不止一幅圖組成,而是由幾個相互連接的畫面組合成的。我們在領會圖畫的整體思想時,就要結合現實生活的一些現象展開合理的想象或聯想,揭示“畫圖”的現實意義,而不能斷章取義,只取其一,而不顧其它。要將所有的畫面內容組成一個整體。當然,在編寫故事的過程中,要把握圖畫的中心內容,分清人物的身份,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想象人物的語言、心理,要把細節寫清楚。

四、感情昇華,揭示中心。

任何文章都有一個主題和中心思想。對圖畫內容充分的描寫過後,要點明圖畫中描寫背後作者想要表達出什麼感情思想。在着手寫文章前,就應該領會這一點,並且貫穿在文章中,使文章中心思想連貫。

五、反覆閲讀,認真修改。

俗話説:“文章不厭百回改”。完稿後,再對照反覆閲讀,看是否符合圖意,是否寫出了人物的特點,然後反覆推敲語句,儘量做到準確、簡練、生動。這樣,一篇好的看圖作文就產生了。

標籤: 課件 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8vvj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