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認識中位數的教學反思

認識中位數的教學反思

中位數是繼學習平均數和眾數後又一個統計量,中位數顧名思義就是中間的數,課本例3和例4分別介紹了一組數據(奇數個或偶數個)的中位數的求法,這一點在課上學生通過自學就能自行解決。

認識中位數的教學反思

學習中位數到底有什麼作用?在分析一組數據時,到底用平均數、眾數還是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所體現的情況,這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書本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在例題數據中發現中有一個或兩個數據和整體的數據相差很多,如果用平均數描述這組數據的情況就會明顯偏離中心,因此用中位數體現比較合適。由此,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在一些比賽中,要將評委給出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以後再計算選手的平均分?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就能體會到過高、過低的'分數會拉高會拉低平均分,這樣對選手很不公平,學生就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初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練習十六的第3題,將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集合在一起,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各種統計量各自的特點,通過研究發現:這組數據中低於平均數的有7個數據,所以平均數不能代表這組數據的整體水平;而中位數兩側的數據大小很不均衡,所以用中位數也不合適,因此只有眾數是最合適的。本節課的一個不足之處是沒有安排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十分遺憾。

標籤: 反思 教學 中位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lpd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