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均分》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1

這節課我從創設現實情境入手,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食品,按小組進行合理分配,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參與的願望。在分的過程中,各組自由選擇物品,思考怎樣使每組都得到一份,通過具體分配感受同樣多,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説分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操作,使操作成為學生創新的源泉,讓新知在操作中產生,讓創新在操作中嘗試。儘管有的學生操作不規範,表達不夠準確,但學生通過操作發現了平均分的特點,在操作中發揮了自己聰明才智,尤其是在操作中體現了自己的主體作用。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2

本單元教材劃分為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兩節,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表內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它是今後學習除法的基礎。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難點。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為此,我教學時藉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瞭解“每份同樣多”的生活實例,引出“平均分”。然後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平均分15個橘子、平均分12瓶礦泉水……想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在引導學生“平均分”時,問題出現了。由於個別學生課前沒有準備好的小棒,怎麼辦呢?我問:“現在,如果我們不用小棒幫忙,你有什麼辦法嗎?”學生先是一愣,接着就有零星的小手舉起來了。“可以做記號,畫不一樣的圖形,表示分給不同的小朋友。”“可以連線。”“我在本上寫數字。寫兩個1表示分給第一個小朋友,寫兩個2表示分給第二個小朋友……”多棒的答案啊!這可比簡單的用小棒分一分,然後得出答案精彩多了,效果也好多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教學的目的不是解決一道題目,得到一道題目的答案,而是期望學生能掌握一種方法,會利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這就要求我們課前的準備一定要充分,才能最大可能地應對所有的狀況。課前的準備不僅僅指準備好教學用具,同時還有更多的內容。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反應,都應該屬於這個範疇之內。我們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反應,想好應對的辦法。教學機智是應該具備,但防範於未然更能幫助我們掌握好課堂。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3

又一節數學課結束了,匆忙地整理好教學用具,趕去下一個班上課。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因為課前精心準備的,課堂有條不紊地進行。整個課堂的氣氛顯得輕鬆活潑。“平均分”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平均分,淺顯地理解怎麼去平均分,重點和難點就是:什麼是平均分。在這節課中,我嘗試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的例題進行了改編,以“老師請客吃糖”為主線,貫穿了給小組內的四個小夥伴分糖,給5個小同學分麪包,分桔子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合作交流,從中有效地理解什麼是平均分。

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也存在着不足之處:在讓大家給小組同學分一分8塊糖時,我預設可以出現多種分法,可能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1塊,另一人分5塊;也可能其中兩個人各分2塊,另外一個人分1塊,1個人分3塊等等。但是在課堂上,學生在卻很自然地進行了平均分“每個同學分2塊”,而此時的我,卻沒很好地利用這一課堂生成的資源,仍然生搬教學設計,順着自己頭腦中設想的走下去,追問學生“你還有其它的分法嗎?“此時的學生用沉默代替了回答,起來説的學生也説的跑了題。課後,我陷入了思索中,課前的預設與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説明了什麼,只説明我只是僵化地跟着設計在走,當新的生成出現時,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對學情的分析不透徹,沒有深入地瞭解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如何分有了什麼樣的基礎,於是在第二個班教學中,當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時,我靈活地進行了處理,很快地就揭示了本課的主題“平均分”。

教材中第13頁的做一做和練習三的第1題材,這兩個題目各自的知識側重點不同,做一做,側重讓學生理解平均分的份數和每份是多少的問題材,第1題則側重讓學生理解“分”和“平均分”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很可惜的是,以上我理解的不透徹,反映出我在思路上對練習不夠重視,很少對練習進行恰當有效的利用,從這一點來説,也沒有很好地挖掘出教材資源,以後我要課前精心設計習題,。

在教學例1上,我簡單地交代了一個小組合作的要求就讓學生動手操作,可在實際活動中,我卻發現,11個小組中只有5個組是完全按照我的要求來活動的,其他的組內大多數人都是每人拿了小棒,自己分自己的。於是,我不得不重新講要求,但時間已過去了一多半,導致這一環節有效性差,浪費了過多的時間。究其原因,主要是我沒有用清晰、簡短,學生容易理解的句子來交代要求,導致學生出現了理解上的失誤。在2教中,我精心地設計了要求,清楚、明白地講完之後,再讓學生操作。在第二個班的教學中,這一環節完成的相當成功。

總之,課前的準備不僅僅指準備好教學用具,同時還有更多的內容。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反應,都應該屬於這個範疇之內。我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反應,想好應對的辦法。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靈活些。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4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課堂向有效課堂、智慧課堂邁進。《認識平均分(一)》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除法裏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節教學的“平均分”是除法學習的基礎的基礎,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總結:

1、層次性突出。

教學時從生活入手,層層推進,理解平均分,讓學生從生活中分桃的生活經驗入手,進行無序的分;然後聚焦生成的基礎性資源,讓學生分類並觀察討論,發現一類每堆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在認識了平均分後,讓學生判斷哪種分法是平均分,此時關注結果,只要符合定義就行。在例二的教學中深化平均分含義,重點教學每幾個一份的平均分,層層推進,使學生認識不斷深入。另外,在教學環節上,層次性也比較突出:創設情境,感知平均分;實際操作,學習的平均分;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課總結,拓展平均分。

2、重視了操作。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並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所以我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小棒,代替實物,分6個桃,這樣通過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我預設可以出現多種分法:一堆1個,另一堆5個;一堆2個,另一堆4個;一堆3個,另一堆3個。然後引導學生分類並觀察討論,發現一類每堆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有效挖掘教材資源。

學生平均分意義理解比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試一試進行了有效的拓展。在按要求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分完全部彙報完成後,我及時追問:如果給你12根小棒,你還能每幾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積極踴躍發言,在學生的發言補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時,我並沒有作罷,把幾種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問道:觀察一下幾種平均分的方法,你發現什麼?隨着提問,幾種分法的小棒圖清晰的出現在學生面前。此問不但要讓學生總結不管怎麼分都是平均分,因為每份根數一樣的本質,更看學生能不能發現總根數與份數、每份根數之間的關係,課堂證明,學生是能做到的,兩點學生總結的非常好。為除法的滲透和理解打下了更紮實的基礎。

《平均分》的教學反思5

1、創設情境不是形式而是方式,要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這節課中,學生之所以如此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是因為他們真正感覺到有問題需要解決,並且迫切地想把這個問題解決好。設想,在學生能一眼看出“每隻小猴分4個桃”的情況下,還要學生一個一個地去分,那麼學生只能是為了分而分了,這不是解決問題,是在“走過場”。

2、集體備課時,我們曾對“是否把多餘的12本練習本放在其中”進行了討論。後來我們認為:這12本練習本並不影響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還滲透了有餘數的除法。由此我想到,為什麼許多學生會做數學題,卻不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能是我們提供給學生的問題加工得過於精細了,不妨還這些問題以“原始面目”,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rkmg2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