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2021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通用6篇)

2021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通用6篇)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影響幼兒園保教質量的關鍵。因此,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是幼兒園工作的根本宗旨。那麼影響教師專業成長的因素又是什麼呢?教學反思對於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大凡優秀的教師都是經過實踐—反思—總結這條途徑成長的。但是,深入實際我們會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不少幼兒教師,或由於對教師反思的意義認識不到位,或由於缺乏教育激情,或由於對教學反思還是一頭霧水,抓不住有價值的切入點,其撰寫的教學反思往往流於形式,難以產生啟發實踐的價值,針對這個問題,談談我自己的看法,但願能給大家以啟發。

一、明確認識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反思能力的關鍵因素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反思越來越引起教育界的有識之士的關注。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那麼,如何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呢?首先,明確教學反思的價值和意義是提高反思能力的關鍵。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教學反思,應當是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改進行為的過程。教師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高和獲得發展的,讓幼兒充滿快樂並獲得有效發展的課程也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

需要指出的是,具有反思精神的教師通常會以更客觀的態度對待教學以更科學的眼光看待、尊重每一個兒童,思考兒童的需要,設計相宜的活動和教學,並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形成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學效果顯着。因為,教學反思可以對教學過程進行邏輯化、條理化、理論化的表述,逐漸使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趨於全面和深入,提煉自己的教學的成功之處,記載失敗教訓,進行整理、總結,作為自己今後教學的第一手借鑑資料,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少走彎路。促成自身經驗的積累與提升。堅持久了,必能把經驗的"點"連成"線",最後鋪成"面",形成自己的體系,這是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假如,一名教師僅僅滿足於經驗的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思考,他就只能在低水平上進行簡單的重複。

假如,教師不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總結成功與否,或認為什麼都好,或認為什麼都不好,他就有可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水準上。相反,能夠和善於教學反思的教師會及時以現問題,總結教學的得與失,並不斷自我剖析,自我診斷自我調整,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並形成理性認識,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加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但深入實際,發現有些教師對教學反思的目的不明確,應付了事把教學反思看成是走"教育秀",是例行公事,收集書面材料……

使教學反思表面化、形式化,如果教師是如此理解和貶低教學反思的價值和意義,並以這樣的心態來進行教學反思,那麼教學反思對教師的教育行為的改進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因此,只有明確教學反思的價值和意義,才能認真對待反思的過程,從而切切實實地去寫好教學反思,使自己不斷進步。

二、樹立專業精神是提高教師反思能力的內在動力由於幼兒園的工作煩瑣而繁重,難免給教師帶來疲倦和厭煩,同時,這種"職業倦怠"給教師的工作態度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在對教師進行訪談時,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言論:"明天的教具和材料還沒準備好呢,哪有時間去撰寫教學反思","課前要準備教具,課後還要進行教學反思,簡直是要把我們累死……"。這表明在不少教師心中,教學反思僅僅是一項他們不得不應付的工作,是他們本職工作之外的額外負擔,是忙上加忙,不能正確地認識教學反思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在反思的過程中敷衍了事。

然而,這種形式化、無效的教學反思往往出自缺乏教育激情的教師之手,"職業倦怠"的教師沒有責任心,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於是,寫教學反思僅僅滿足於完成任務。對這些教師必須引導其認識到工作和事業的意義,認識所有職業的辛苦,使之重新樹立職業理想,增強職業信心。只有解決了這個根本問題,才能讓教師逐步走上主動反思的道路,只有在反思自己過程中,得到真正的、積極的回饋,內心得到真正的感動,才能形成內在動力,才會願意反思,願意堅持反思。

三、加強指導是提高教師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學反思主要是指教師對自身或他人的教育行為及效果的分析與思考。教師通過觀察和反思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和表現,分析和判斷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求,確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教學過程和所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師的指導策略是否有助於幼兒自己建構知識經驗……通過這樣的思考進行

總結梳理,並及時調整教育的相關因素,構想出更加完善的教育策略,然後再實踐、再反思、再總結,這一循環往復的過程是教師理解和內化新的教育理念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實踐過程。但教師往往在教學反思時不夠深入、應付了事,或找不到切入點,感到茫然,有些教師甚至受到不良心理的影響,導致"重思優,輕思缺"的現象,只找出閃光之處,對不足之處較為忽視,缺乏深刻的反思,作為教師應避免這種不良心理,否則將在教學過程中多走彎路,影響教學能力的提高。筆者認為:"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把閃光點、亮點梳理成理性的經驗供人借鑑和共享這固然重要,但對於不足之處的反思更加重要"。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及時反思,查找不足,分析原因,進行調整,才能使教師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創新,更加精彩。

誠然,幼兒園應該重視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把教學反思當成學園教研工作的重要方面來抓,努力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然而,有些教師對教學反思找不到切入點,有茫然、有困惑,對於這些教師應給予指導和幫助,通過批閲反思,集體研討、個別指導,個案分析、學習優秀教學反思等形式進行實效性的指導,引導教師從教學活動中,抓住較有代表性的案例為切入點,然後分析原因,再提出整改措施,這三個要點進行突破,提高教師反思能力,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重塑與創新。

四、搭建平台是提高教師反思能力的效率保障教師寫教學反思主要是以不斷增強自身積累,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他具有回顧性,也有過程性,但更需要有前瞻性。隨着園本課程的步步深入,研討活動越來越引起重視,這樣就給每位老師創建了反思的各種機會,搭建了展示反思的平台,拓展了學習、交流反思的空間,使教師的教學反思得到更多層面的展示。

如:幼兒園重視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業務園長把閲讀教師的反思作為工作任務,對教師交來的一篇篇反思認真閲讀,給予點評,對精彩片段和亮點還要給予肯定;對有一定討論價值的教學反思,應在一定教研範圍內交流,以引發對"熱點"或"困惑"的討論,促進反思者與大家的思想交流,共同研討問題;對有深刻的反思,可以利用幼兒園網站、班級網站、教師博客等將其公開,引導全園教師、家長及園外同行交流互動;對有思想、有借鑑價值的教學反思,要及時推薦給相關刊物發表;還可在學園舉行優秀教學反思的評選活動等等。這樣,教師才會互相促進、認真對待、深入思考,反思的效率才會得到保障,反思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得到體現。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教學反思能力在教師成長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確,有價值的反思能促進教師對自我行為的改造和重塑,能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的不斷創新,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注重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2

1、關注學習的過程。着眼於幼兒的努力。

幼兒年齡小,對自己缺乏科學的認識和評價。因此如果將幼兒的注意引向“學習的過程”、“作出的努力”,幼兒既不會自傲也不容易自負,而會對自己擁有信心抱有希望。因此,教育者的表揚應重點指向為取得成績作出的努力。比如,“你的進步真快”、“答得不錯,加油”、“你動了腦筋,這個回答與別人不一樣了”、“今天某某小朋友能坐下來聽課了,再努力”……明確的指導不至於讓幼兒驕傲自滿,也讓其他同伴明白榜樣的內涵,使幼兒認識到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讚揚,幼兒今後才會更有積極性。

2、具體有指導價值,着眼於幼兒努力的方向。

表揚不是目的,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才是我們的宗旨。比如,“坐得好”改為“某某小朋友的小手一直沒有亂摸”;“上課認真”改為“眼睛總是看着教師”;“表現好”改為“聽得認真,作業做得又對又好”;“你真棒”改為“你以前拿筆都不會,現在已經會畫畫了”等等。

對於幼兒努力的成績不能只籠統地概括為“聰明”、“不錯”等字眼,幼兒根本不能感受到成績是通過努力才得到的,所以表揚應再有針對性一點。“你能把玩具整理得這麼整齊,把活動區收拾得這麼幹淨,真讓老師感到舒服。”“今天,某某小朋友自己檢查出一個小問題,真不簡單!”“你的作業都寫對了,下次速度再快一些就更好了。”

鼓勵的對象應具有全面性,既應包括那些原本好的,也應包括那些有進步的。對較具體的言行作出肯定,旨在促進幼兒繼續努力。

3、傳遞欣賞的語言,着眼於價值的體現。

表揚首先要傳遞欣賞。“你的回答很特別”、“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喜歡你這樣大膽地回答”、“你聽得比以前細緻”、“我知道你會怎樣去做了”、“我們許多小朋友都會像你這樣去做”等等,讓幼兒意識到老師在欣賞他們,感到老師的關注、理解和信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傳遞表揚的語言應該重學習內容本身而輕對形式的欣賞。布魯納曾説:“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表揚也要指向學習內容,讓幼兒進一步領略學習內容本身的價值。

4、豐富鼓勵的樣式。着眼於最佳的發展。

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家庭背景、階段表現能演繹出各異的鼓勵樣式,更會收到多樣的效果。如根據膽子大小、聲音高低、問題的難易不同給予不一樣的欣賞和期望。如,“你這兩天沒有來,還答得這麼完整”、“某某已經是第三次將畫畫得這麼大了”、“你的這個法子比剛才那個厲害”、“這麼難的問題也沒有難倒你”、“我們班年齡最小的某某今天也做得這麼認真”……竭力尋找閃光點進行肯定表揚,哪怕是沙裏淘金,哪怕是一點點金,也必須肯定面對,切不可無中生有或誇大其詞,弄得幼兒也摸不着頭腦。

當然,揭短式的表揚應避免,可有可無的表揚可省掉,口是心非的表揚要杜絕,空洞的表揚、過分誇張的表揚應減少。

口頭表揚只是鼓勵的一種形式,充滿希望的眼神、支持性的點頭、鼓勵的微笑、善意的沉默、熱烈的擁抱、温柔的親吻等都會傳遞出尊重、信任和激勵,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另外,表揚時儘量將個體表揚與羣體讚賞、直接表揚與間接肯定、公開表揚與私下鼓勵結合起來,會使表揚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3

這個學期是我剛接手此班,小班許多幼兒都是我行我素,常規較亂,因此使得教學活動很難順利開展。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我堅信“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我班有一個特別調皮的男孩A,可以説他一秒鐘都閒不住,例:其他幼兒都在認真上課,A卻到處亂走,請A站在牆邊他卻摳牆壁,請小朋友們休息A卻去摸別的幼兒等等。剛開始我非常之頭疼,就狠狠的批評了A,但過後A又是原樣。接着我採取不理睬的方式,但沒想到A越發肆無忌憚。在這之前我從未遇到過類似案例,這使我非常懊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拿小獎品來吸引幼兒,我發現A眼睛直盯着我,於是我就對他説:“請A坐好了。”他馬上就將小手小腳放好了。經過這一件小事,漸漸的我嘗試只要A做的好的地方就在同伴面前大力表揚他,甚至有時會請A來當小老師或者值日生來增強其自信心,提高其注意力。經過兩個月的堅持,A能堅持認真的上完一節課,據家長反映,A在家的脾氣好了許多,現在能將所學唐詩完整的流暢的背誦出來。這讓我很是驕傲。

幼兒園生活應該是井然有序的,然而排隊就是外出活動、遊戲、入廁、喝水、洗手必不可少的過程。剛接手小班時,排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因為每次幼兒們都個排個的,老師們為了隊伍的整齊和幼兒的安全着想就不得不自己動手,將幼兒一個個幼兒排好了,幾天下來,老師們都覺得很累。於是我就萌發了個想法:“為什麼不鍛鍊幼兒自己將隊伍排好呢?”説幹就幹,於是在每次排隊的時候我都會用輕柔的聲音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請小朋友們叉腰輕輕的走到彭老師這來,排好了的小朋友就當小老師看好前面小朋友的小腦袋,我們還要排成漂亮的1寶寶。”與此同時排的好的幼兒大力表揚,並請他站在最前面當火車頭,在走的過程中仍然是請小朋友就當小老師看好前面小朋友的小腦袋,還邊念兒歌或唱唱歌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效果非常明顯,現在只要老師請幼兒排隊,小朋友們就立馬排好了。一天的活動下來老師們就省心多了。

所謂常規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規矩。只有把常規做好了,教學也就自然輕鬆了許多。而常規教學不僅鍛鍊了幼兒的各種能力,也讓幼兒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這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最後我還要強調一點就是常規教學貴在堅持。在幼兒教育中老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多注意幼兒的言行舉止,對於幼兒任何一個小動作決不放任,不應讓幼兒存僥倖心理,也就是説教師必須及時制止幼兒的錯誤行為和習慣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否則,你之前的辛苦將付諸東流。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4

這是中班的一次教學活動,以遊戲“看看生病的小狗”展開主題“關愛他人”。我的設計是以故事貫串始終,引導幼兒主動照顧小狗,培養關愛他人的`情感,體驗幫忙他人的歡樂。

當我(扮成熊貓教師)和孩子們(扮成小動物)來到“小狗”的家(創設的遊戲場景)時,看到“小狗”(幼兒扮)正病怏怏地躺在牀上,額頭上敷着一塊毛巾(這樣的情境很自然地調動了孩子們的進取情感),他們不由自主地擔當起照顧病人的主角。經過一番商討,小動物們有的給小狗拿水果,有的給他倒水,有的給他講故事,還有幾個開始擦桌子、掃地。當時的場面,能夠用忙而有序來形容。他們還吩咐我呢:“熊貓教師,您幫小狗換塊毛巾吧!”我當然欣然往做。(之後,在超市碰到一個孩子隨着媽媽一齊購物,那孩子遠遠地跑過來叫我:“熊貓教師,熊貓教師!”四周的人們都好奇地看着我,看得我心裏美滋滋的。)

在那裏,豐富的生活經驗化作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動力,他們分工合作,體現了團體的氣力。正當孩子們幹得起勁的時候,“小兔子”蹦蹦跳跳地來到我眼前:“熊貓教師,我媽媽説過,多吃蔬菜身體才會棒,小狗病了,應當多吃一些蔬菜,我往買些蔬菜來吧!”説完,他徑直跳到了放蔬菜的籃子旁,把裏面的蔬菜全都抱了過來。當時,我的思緒似乎一下子被打亂了,由於接下來我設計的環節是大家收拾好房間以後,要一齊給小狗表演節目,而那些蔬菜卻是最終亮相的。(由於我的一時疏忽,忘記把預備好的蔬菜“躲起來”,誰明白會被“小兔子”看見呢。)只見其他孩子一齊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説:“對啊,蔬菜裏有很(被和諧)生素呢!”“咱們一齊來擇菜!”他們不由分説,把菜分成幾組,蹲下身來,認真地擇起菜來……我似乎成了一個局外人,他們全然沒有完全按原先的設計進行,但正是由於孩子們的“節外生枝”,而讓活動增色不少。此刻想來,孩子們的這些表現,正如一棵大樹由於枝條旁逸斜出,而有更多的綠陰一樣,我們的教育活動,也要為每個孩子供給一片嬉戲遊玩的綠陰。

教師僅有具備了把握課堂的本事、正確判定幼兒對知識的把握情景的本事、及時調整自我主角的本事以及良好的應變本事,才能把那些始料未及的“小插曲”唱好,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冷”,要練就紮實的基本功,就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學習,點點滴滴地積累經驗,練習思維的靈活性、靈敏性,“藝”高者言自妙,這樣才能保。證每次活動都能順利進行。試想,當時要是我把“小熊”的話當作耳旁風,接下來的環節依然固守原先的設計,那麼“關注每個幼兒,鼓勵幼兒自主發展”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教師預設活動中的幼兒自發天生活動,相對來説要比其他形式的活動產生的資料更有愛好性和針對性,也更具有開拓和延伸的價值。所以,我們要正確把握預設和天生的關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注幼兒發展的平常時刻,支持和推動幼兒的自發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成為活動的主動構建者。

在新《綱要》精神的指導下,關注與引領幼兒的自發天生活動,已經成了課程改革中的一個全新的命題。這就需要我們重視幼兒的天生活動,整合幼兒已有的經驗,把它和教師的預設有機結合,才能夠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5

語言活動中學習材料的選擇是第一關鍵——《耷拉耳朵的小兔》也是選材於幼兒畫報,來源於幼兒中間。我用電腦放大情節,根據目標需要改編並製作了部分情節,色彩明快,動作表情明顯,直接刺激幼兒的感官。一出示這樣的圖書孩子們立即有了興趣,也營造了良好的閲讀氣氛。《耷拉耳朵的小兔》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並且大班孩子在交往中會出現被嘲笑時和生氣時控制不了自我的情緒,他們在故事中會找到相同的感受,我想這樣的選材有利於清楚地表達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激發孩子的表現力。

有了適宜的材料以後,我感覺提問的技巧是展開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觀察,充分表達自我的第二個關鍵。每一個畫面我都抓住了關鍵點去提問,每一幅圖都讓孩子學會怎樣觀察,“世界上有很多的兔子,有胖的、瘦的還有———但他們都有一對豎着的耳朵,看這隻小兔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孩子們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所出示的小兔子身上,發現小兔的耳朵不一樣。我覺得開放性的問題會讓孩子們更仔細地觀察、思考、再表達,所以每一幅圖片我都不會給孩子直接地講述,讓孩子自我猜測下一個情節,“你們看小夥伴們見到這隻異常的兔子會怎樣説?”“它是怎樣對待小兔子的?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小兔子心境是什麼樣的,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小兔子十分難過一心想把耳朵豎起來,怎樣辦呢?你快來想一想。”教師最終再引導孩子簡單地整理或鞏固幼兒的回答,到達分享的目的,我也發現孩子們由只能續編結尾的本事發展到猜測高潮以至於續編開始部分。《耷拉耳朵的小兔》使孩子們沉浸在續編的歡樂中。孩子們為幫小兔子把耳朵豎起來及怎樣救小兔子想出了十餘種辦法,在這次創編中我沒有把孩子想象的整個畫面畫出來,因為在以前的創編中這種方法雖然直觀但耗費時間太長,使注意力差的孩子精神渙散,所以我用簡單的圖譜來表示,

孩子們一看就明白是什麼,如:用繩子幫忙,用曲線表示,請大象則畫出他長長的鼻子,用老虎的尾巴則畫一個粗粗的尾巴。對孩子來説我想這是一個肯定,既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又豐富了幼兒對續編想象的理解,他也記錄了我們班不一樣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及想象水平,為後面的繪畫結尾及製作成完整的圖書供給了依據。

在創編結尾小兔看病的過程中,孩子們猜測小兔肯定有病,這是醫生的話需要教師點明中心“小兔沒有病,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隻耳朵。”,這種間接地講道理,讓孩子心理更容易理解,所以後面的討論更結合了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如果小朋友有了錯你會怎樣辦?如果你遭到了嘲笑,你生氣了怎樣辦?你遇到了小兔這樣的困難怎樣辦?”那裏融入社會性領域的問題,既發展了語言表達本事,又解決了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問題。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6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遊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因為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這樣有助於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為……所以……”的句式。“因為……所以……”是一個因果關係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遊戲中,比較貼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為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為……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於嘗試思索,説出不一樣的答案,較好的體現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忙、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於是,我幫咪咪換好衣服後,遞給她一杯水,關心地問她:“咪咪,剛才大家都笑你,你心裏好受嗎”咪咪難過地搖搖頭。之後,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生病了,你會怎樣辦”有的小朋友説:“不應當笑話她。”“應當拿衣服給她換,倒杯水給她喝,不應當——————”大家發言十分進取,最終經過討論:小朋友明白我們大三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忙,我們應當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忙朋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l2ejx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