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1

今天語言活動《荷花荷花幾月開》中,遊戲的部分需要幼兒通過問答的形式説出一年四季的花卉,當我問幼兒:“什麼花兒春天開?”時,幼兒説出的花卉有迎春花、紫玉蘭、杜鵑花等,而這些都是幼兒園裏有的或者是在“春天”主題活動中帶幼兒出去看到的,幼兒對於夏天、秋天、冬天的花卉卻瞭解的比較少。雖然我已經通過家校路路通讓家長告訴幼兒一些相關的知識,瞭解一些四季的花卉,然而今天的遊戲活動中幼兒的回答卻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了,課前滲透也需要講究方式,最好是通過實物、圖片等直觀的東西引導幼兒,讓幼兒親身感受則是最好的方式,印象特別深刻。我想,對於今天的這個活動可以利用晨間談話,一方面先了解幼兒在這方面的知識或是家長對其的豐富,另方面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教師本身也可以豐富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吧!

我班有一個特別調皮的男孩,可以説他一秒鐘都閒不住,例:其他幼兒都在認真上課,他卻到處亂走,請他站在牆邊他卻摳牆壁,請小朋友們休息他卻去摸別的幼兒等等,教學反思《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剛開始我非常之頭疼,就狠狠的批評了他,但過後他又是原樣。接着我採取不理睬的方式,但沒想到他越發肆無忌憚。

在這之前我從未遇到過類似案例,這使我非常懊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拿小獎品來吸引幼兒,我發現他眼睛直盯着我,於是我就對他説:“請他坐好了。”他馬上就將小手小腳放好了。經過這一件小事,漸漸的我嘗試只要他做的好的地方就在同伴面前大力表揚他,甚至有時會請他來當小老師或者值日生來增強其自信心,提高其注意力。經過兩個月的堅持,他能堅持認真的上完一節課,據家長反映,他在家的脾氣好了許多,現在能將所學唐詩完整的流暢的背誦出來。這讓我很是驕傲。

幼兒園生活應該是井然有序的,然而排隊就是外出活動、遊戲、入廁、喝水、洗手必不可少的過程。剛接手小班時,排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因為每次幼兒們都個排個的,老師們為了隊伍的整齊和幼兒的安全着想就不得不自己動手,將幼兒一個個幼兒排好了,幾天下來,老師們都覺得很累。

於是我就萌發了個想法:“為什麼不鍛鍊幼兒自己將隊伍排好呢?”説幹就幹,於是在每次排隊的時候我都會用輕柔的聲音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請小朋友們叉腰輕輕的走到周老師這來,排好了的小朋友就當小老師看好前面小朋友的小腦袋,我們還要排成漂亮的1寶寶。”與此同時排的好的幼兒大力表揚,並請他站在最前面當火車頭,在走的過程中仍然是請小朋友就當小老師看好前面小朋友的小腦袋,還邊念兒歌或唱唱歌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效果非常明顯,現在只要老師請幼兒排隊,小朋友們就立馬排好了。一天的活動下來老師們就省心多了。

所謂常規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規矩。只有把常規做好了,教學也就自然輕鬆了許多。而常規教學不僅鍛鍊了幼兒的各種能力,也讓幼兒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這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最後我還要強調一點就是常規教學貴在堅持。在幼兒教育中老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多注意幼兒的言行舉止,對於幼兒任何一個小動作決不放任,不應讓幼兒存僥倖心理,也就是説教師必須及時制止幼兒的錯誤行為和習慣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否則,你之前的辛苦將付諸東流。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2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正因為如此,才能滿足社會各種事業的發展。而人的素質,由於先天條件和後天發展的差異,也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點和發展潛能,正因為如此,人才有自己的個性,才能滿足社會各個領域發展的需求。

而在應試教育中,視各具個性的學生為一律,把主要目標放在文化知識的傳授方面,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不顧學生的天賦,無視學生的差異,扼殺了學生的興趣、願望和特長,而以升學為惟一目標,這種教育背離了社會發展的需要,也違背了學生個性發展的規律。我們提倡素質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讓每個學生的個體素質得到充分的發展,就是要發掘出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個性特長,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的各種各樣的人才,以適應充滿競爭的未來社會。

清代的思想家、大詩人龔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觀念,應該給當代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示。不拘一格,就是要全方位地從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同角度,提高學生的素質,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天賦,不但不能夠壓制、扼殺,還應該因勢利導地加以發掘,啟發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造就出各具風采的時代新人。從這個意義上講,素質教育應該是一種個性發展的教育。

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如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呢?

首先,要有觀念的轉變。要認識到學生是各具個性的,他們之間是有一定差異的,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基於這一出發點,對學生的教育,也應該而且必須是具有靈活性的,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提出不同的要求。要保護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要積極引導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天賦。

有的學生喜歡音樂,有的學生擅長美術,有的學生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對寫作情有獨鍾,有的學生熱衷體育競技……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而忽視了這些個性特質。美術名作《登攀》的畫家,在考進浙江大學時,數學成績很差,但美術成績出類撥萃,校長竺可楨慧眼識英才,破格錄取,使他最終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美術家,如果求全責備,也許這位美術家就會湮沒無聞了。我們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改變那種“以分取人”的陳舊教育思想,應該樹立“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材”的新的教育觀念。

其二,創造學生個性發展的氛圍和條件。素質教育是以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為前提的,人的身心發展表現為共性和個性兩個方面,我們要兼顧人的身心發展這兩個方面的基本規律,在抓好基礎教育的同時,重視往意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不能因為其某些學科的成績不理想,而扼殺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成就。

同時,在學校教育中,要創造“副科不副”的氛圍,讓那些確有特長的學生“英雄有用武之地”,學校要開全、開足音樂、美術、體育、勞技等課程,要開展各項活動課程,要設置、組織各類選修課程、興趣小組,為學生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其三,提高師資素質,適應個性教育。俗話説“打鐵先要榔頭硬”,而我們的教師可能自身素質上存在着缺乏個性化的問題。因而要發現、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多樣化的人才,必須提高自己的素質,不僅是思想素質,而且特別要提高發展自己的個性素質。一專多能,並非是不可能的事。現在的教師除了教自己學科的書,對其他領域不聞不問的現象,是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

在未來的社會中,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知識豐富的科學家,還需要文學家、美術家、音樂家、運動健將、創造家、發明家,這些人都要在學校培養出來,而只有實施素質教育才能做到。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3

上個周看了差不多一個周的講座視頻,在這個週中我學到了很多,也增長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觀看了早上入園、吃飯、睡覺、廁所等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

觀看了孩子們早上入園的視頻,老師們早早的就在自己教室門口等着孩子們的到來,孩子們一個個陸續的來到教室門口,在老師的指導下一個個認真仔細的整理着自己的衣服、書包等一些物品,整理好之後整齊的放在自己的小櫃子裏,而且孩子們在整理自己東西的時候,比如説整理自己的衣服的時候還有小兒歌。

而我們平時在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們以來就幫助孩子脱衣服,疊衣服,沒有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這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每次都是我們去幫他們來完成,完全的剝奪了他們自己動手的權利。

視頻中孩子們吃飯的時候,會把今天吃的什麼用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每天都會有一個小報餐員,讓小報餐員給孩子們介紹今天中午我們吃的是什麼,這些飯菜都有什麼營養,然後再請孩子們吃飯。對於大班的孩子吃飯的環節我很喜歡,就是自助餐;也是把今天的飯菜都準備好圖片,讓孩子説説飯菜的營養,然後老師會給出相應的建議,什麼菜吃多少,然後讓孩子們自己選擇。

那我們平時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就是把飯菜分好了,就讓孩子們吃,有很多的時候家長回家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吃的什麼,孩子們的回答就只是米飯,其他是什麼都不知道,這種吃飯的方法可以讓現在的孩子知道飯菜的營養,也不會導致現在很多孩子會發生挑食的現象,也很好的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能力。

午睡的這個環節,視頻當中小班孩子也有關於睡覺的兒歌,老師還會給孩子們講講故事,讓孩子們慢慢的進入睡夢中,起牀的時候還有一個起牀操,這個我感覺是很好的,音樂的起伏沒有太大的變化,讓孩子慢慢的清醒過來,伸伸腰,敲敲腿,轉轉脖子等一些動作,讓孩子慢慢放鬆。那我們平時一到起牀的時候就説:起牀啦,穿鞋子廁所小便喝水哈,不會注意這些細節。

從小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入廁習慣也是很重要的,他們在廁所貼上了相應的標誌,小女孩在兩側畫上了小腳丫,在上廁所的時候小女孩就知道怎麼樣廁所,正確的上廁所的方法,小男孩也是。

那我們平時入廁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會聽見孩子們告狀聲音,不是他推我了,就是他擠我了,看了視頻當中的方法,孩子們很有秩序的入廁,不會發生我們平時這樣的事情。

聽也聽了,看也看了,感觸非常非常的多,看似很簡單的一日生活,但是其中的知識的非常多的,一個好的習慣是需要從小養成的,以後我們會努力讓孩子們快樂的在幼兒園成長生活。當然這些都是需要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增進自己的知識,當然這些也都離不開愛!因為有愛,我們的孩子才會如此快樂和自信;因為有愛,我們的老師才會如此盡責和自豪;因為有愛,我們家長才會如此欣慰與驕傲!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4

組織小班主角遊戲時,我在“娃娃家”投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煤氣灶、鍋、鏟、杯子、碗、盤子、衣服、梳子、電吹風、剪刀、衣架、洗衣機、熱水器等。遊戲前,我特地向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愛惜玩具,不爭搶,玩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孩子們都響亮地回答:“明白了。”但是,遊戲還沒開始,孩子們就亂了套了,琳琳和娜娜像拉大鋸似的搶着鍋子,娜娜説:“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琳琳説:“我是媽媽,我才能煮飯。”琛琛哭着跑過來:“老師,明明搶我的手機,不讓我當爸爸。”明明爭辯着:“他是弟弟,我才是爸爸,弟弟不能全手機。”琪琪和詩詩為搶電吹風也吵了起來……遊戲無法進行下去了。

我準備了那麼多的玩具材料,目的是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促進遊戲的發展,但結果是幼兒對玩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遊戲卻無法開展下去。

問題正是出在我沒有充分思考小班幼兒的遊戲特點。小班幼兒模仿和從眾心理強,看到同伴玩什麼也要跟着玩什麼,所以會出現爭搶主角、爭搶玩具的現象。可見只投放種類多樣,但數量只有一套的玩具是無法使遊戲順利開展的。

有了前車之鑑,在接下來的遊戲中,我在每個“娃娃家”投放了兩套及以上的玩具。孩子手頭都有玩具了,爭搶現象確實少了很多。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只見每個“娃娃家”的桌子上都堆滿了碗、盤子、勺子等,地上也放着菜籃子、洗菜盆等。峯峯從菜籃裏拿了一個蘿蔔,望着滿桌子的東西不明白往哪兒放,最後乾脆掀開鍋蓋把蘿蔔放在鍋裏;寧寧拿起所有瓶瓶罐罐全往鍋裏扔……又亂了套了。

投放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玩具減少了爭執和衝突,但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究其原因還是我對小班幼兒缺乏全面、深入的瞭解。小班幼兒生活經驗有限,遊戲資料相對單純,因而玩具多了反而影響遊戲的開展,而只能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操作上。

那麼,如何科學地為小班的主角遊戲投放玩具材料呢經過幾次嘗試,我逐漸明白:同一主題的材料應多套,但種類數量不能過多,應根據階段分層次投放玩具。

遊戲初期的玩具種類一般以四五種為宜,相同材料以兩套為宜。隨着遊戲開展的需要和孩子經驗的豐富,可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數量,以推進遊戲情節的發展,豐富遊戲資料。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5

幼兒園教師教育反思:別小看了孩子

別小看了孩子數學活動時,幼兒在進行操作練習――採蘑菇。説“採蘑菇”,其實也就是要求幼兒把書上的不乾膠蘑菇撕下來,然後再按小兔籃子上的數字進行粘貼。幼兒在操作的時候,需要先把書翻到中縫,撕下不乾膠蘑菇,然後再翻到書的前頁貼上,操作時,幼兒需要來回翻書,這樣不僅僅操作速度慢而且顯得個性麻煩。

該教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簡便易行的方法呢我正在想着。突然,眼前一亮,我看見詩函小朋友把“蘑菇”撕下後,全部貼在她的五個小手指上,然後再翻到書的前頁一個一個貼起來。咦,這樣還真省事多了。我向小朋友介紹了詩函的方法,並鼓勵他們也能夠想出別的又快又好的方法。這樣可好了,幼兒想出了很多方法,他們做起練習來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孩子們的舉動,又讓我想起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情。班上新添置了一種軟塑料玩具,這種玩具能拼插出許多玩具,我想我不出示拼插示範圖,看孩子們能拼插出多少種。説真的,當時我還以為孩子們沒有我的示範指導,根本就不會拼插出什麼,所以,當我眼前出現一件件造型別致的手提包、彩鏈、頭飾等作品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我的眼睛。我興奮地把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出來,並鼓勵他們想出更多更好的玩的方法。這樣一來,孩子們玩得更投入了,普通的軟塑料玩具因為有了孩子的創造和想象而變得格外生動、搞笑。

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會經常應對幼兒獨特的、有創意的想法,只是常常不經意間就被我們忽略了。細想起來,在他們大膽、童真、稚氣的想法背後,又會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身為教師的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了孩子,而是要善於在孩子的一舉一動中發現他們富於創造性的想法,並適時地給予用心有效的評價和支持;此外,教師還要給孩子帶給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條件,發揮同伴羣體的相互模仿、激勵作用,促進幼兒羣體共同發展。

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6

全書共六個單元,前五個單元中作者都以“導讀——案例描述——個人反思——同伴研討——專家點評”的順序來編撰了二十八個案例,從每個活動的'生成背景到組織過程,再到成果呈現都非常的詳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活動後分三個層面的反思與評價。首先是執教者作為當事者對自身教學組織的梳理與反思,然後是同伴作為旁觀者對活動的評價與建議,最後是專家理論性的總結與指導。

如果説執教者的反思多停留在實踐層面的話,專家的總結則更具有理論的高度。這樣分層次的評價,既清晰又全面,引導我們能夠從多個層面去認識和思考教學的價值,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提供了借鑑和學習的機會,懂得了反思與評價的要點。既開拓了我的視野,對我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也有很大的啟發。

在最後第六單元,作者還特別加入了“教學案例研究”,藉助對若干個案例的評析,闡釋了案例研究的視角與方法,讓我們對如何撰寫案例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真的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反覆閲讀此書後,我對書中的第五單元“反思、改進教與學的行為”深有感觸。通過對第五單元第一小節“以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活動目標、教學內容、活動過程要根據孩子的不同需要而設置,按照幼兒的探究問題與已有經驗分組,並提出該組的活動目標與應獲得的新經驗,真正促進不同需求和不同探究水平的孩子進行有效的學習與發現,讓幼兒在自信、主動地完成階段學習任務的基礎上產生進一步探究的動機。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光和影》。

“光和影”是幼兒園常見的科學探究活動。但是在我們組織的活動中,會利用孩子玩影子游戲的興趣,全班一個主題,幼兒一起探究。

老師確立教學目標後,全班孩子一起跟着老師的思路走,課後,我們也進行反思,然而反思的結果呢,並沒有改變按計劃教學的模式,只是在調整目標,目標難了,無法達成;目標簡單了,沒有挑戰性。總會出現有部分孩子在活動中是活躍的,但有部分孩子卻是盲從的,還會有一些孩子在這個活動中完全是被動的,看了這個案例之後,我學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頓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作者嘗試分組教學的形式關注全班不同學習需求的幼兒。

一、改進“一刀切、齊步走”的做法,嘗試“分組教學”。

徐春燕老師首先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把全班孩子根據水平和興趣分為兩組進行探究。活動中,孩子們在暗室裏、在陽光下,用自己的身體、用各種工具,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探索和發現。動態的小組不斷的分而又和,始終興奮着的老師不斷的判斷、反思且尋不同幼兒的需求並給予適宜的支持。

二、判斷幼兒的興趣和經驗水平,為不同的幼兒提供更適宜的指導。

第一組幼兒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裏製造影子——繼續製造影子,並給影子搬家——讓影子與物體分開——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第二組經歷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裏製造影子——讓影子變大變小——製造彩色的影子——我們的影子可以與身體分開嗎——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個探究活動。 雖然兩組幼兒探究活動的數量相同,但內容卻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徐老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所獲得的經驗及已經達到的經驗水平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適宜教育與指導,使每組都能夠進行適合自己的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qknw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