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

《月亮灣》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關於月亮灣的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閲讀。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一

《月亮灣》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這篇文章是很好的寫作範例,所以深刻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就必須先理解課文內容,領會作者情感。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一、圖文對照,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配有貼切的圖,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同時出示掛圖和寫有第二小節內容的小黑板,先讓孩子們標出第二小節中有幾句話,然後讓孩子們一邊讀一邊從圖中找有關景物。孩子們一邊讀,一邊留意觀察圖中相對應的景點,他們看到了一家挨着一家的村子,看到了緩緩流淌的小河,一座小石橋,一羣羣魚兒,小橋、綠樹、青山的倒影,還看到了桃樹、桃花、農田、茶園。他們從圖與文字中感受到了村前村後的美麗景色,於是這些美景和美麗的文字都很系統地被記在了腦海中。未進行分析,也基本瞭解了七八分,為後面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板書輔助,鞏固知識加快背誦

開始學習課文了,我讓孩子們找出第一小節中的中心詞,相機板書:美麗。再讓孩子們縱觀2、3小節,説説課文主要寫了月亮灣的哪兩處景色?相機板書:村前 村後。接着重點學習村前,給孩子們充分的自學空間,讓他們找出主要景物,相機板書:小河——河上——河裏——河岸。接着挨句品讀,相機板書重點詞語,如月牙一樣、緩緩地、小魚?? 總的板書是這樣的:

小河:月牙一樣 緩緩地

村前

河上:石橋

美麗

河裏:魚兒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

河岸:桃樹 桃花 農田

村後

茶樹 茶園

笑聲

最後再依據板書,回顧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為什麼説它美麗”在腦中有很清晰的印象。在很熟悉的基礎上,再引導背誦,也變得水到渠成。

三、練習拓展,效果反饋查漏補缺

第三課時,我主要安排了檢查背誦和鞏固練習、拓展練習,鞏固練習有組詞和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詞語(見教參73頁),拓展練習是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家附近最美的一處,然後仿照《月亮灣》,寫一篇《最美的家園》。先讓孩子們在回憶的基礎上,用草圖畫上屋前屋後的景色,再進行小組交流。孩子們説得都是自己最熟悉的景物,所以説起來不難,也能按照課文的順序進行説話。我想這樣比較集中又有意義的練習,不僅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歡,同時也是行之有效的。

遺憾:教學中也存在着令我感到遺憾的地方,比如,比較兩組句子,一組是“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另一組是“過了橋,是一片農田。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一部分孩子理解的不透徹,儘管對前面一組進行了引導,但是還是有點糊塗。班裏確實有一些孩子的理解速度有點慢,總需要我不厭其煩地多講幾遍。還有“倒映”與“倒影”有點混淆,儘管在識字2中就已經反覆舉例區分過,但是還是有個別的孩子難以理解。我想,以後得把多點的時間放在這些不容易理解的題型上,把多點的時間放在理解速度慢的孩子身上。有問題盡力解決,我想,總能雨後見彩虹的。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二

<月亮灣>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三課。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破的動人景象。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從村前到村後具體地描述月亮灣景色的美麗。

“美麗”一詞是本文的關鍵詞,我緊扣“月亮灣美在哪裏?”一問,讓學生結合插圖,自讀自悟,找出有關詞句,在看看、讀讀、想想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感受月亮灣的美景。這過程中要強調“隨機教學”這一點。應根據學生交流內容的先後順序隨機教學、隨機板書,並指導朗讀背誦。等交流得差不多了,課文的2、3自然段描繪的美景也已深深地映入學生的腦海。這時再請學生將按順序重新排列“村前”的景色(小河—河上—河裏—河岸—農田)。然後按順序有條理地試背2、3自然段。這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藉助插圖,展開想象,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體會月亮灣的美麗和新農村興旺發達的景象。學生在賞心悦目的感官享受中感情朗讀課文,試着背誦課文,該有多快樂呀!

標籤: 月亮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e3zdp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