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克與千克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克與千克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概念。但是教材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它所創設的情境有些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在備課時,我們教師要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找準“知識的最近生長區”,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本節課中,我先讓學生交流平時購物中的一些發現,學生學會了認識商品的質量標註,從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識是真實的,是親切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學生學數學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克與千克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用活教材,誘發學習的動機

我在設計教學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拋棄了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繫起來,寓數學知識於學生課堂實踐的活動中。例如:在教學內容引入時,我選擇了“喝水”這個引子,學生不知道10千克的水有多少,表示願意嘗試,可當知道了講台上放的一桶水就相當於10千克水時,才明白原來10千克這麼多啊!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激發學生投入到對知識的追求和探索中去,這樣學起來就很輕鬆了。

二、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

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學生通過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我想這樣可以活躍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改變一下單調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稱一稱2分硬幣、數學書、1千克重的食鹽、書包等,對克與千克的質量[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學生由最初的表象“1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盤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並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拓寬學生體驗的自由空間

學生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如果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拓寬學生的.體驗空間。在本節課中,在學生稱了2分硬幣,又稱了數學書、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後,我又引導他們分小組稱了稱超過1千克重的物品。在交流知識的過程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同學們體會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體積大,有的體積小,從而拓寬了學生體驗的空間。

“克”“千克”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的建立,學生經過眼晴觀察、耳朵傾聽、腦子思考、嘴巴表達、雙手操作,心靈感悟,即用自己身體親身經歷體驗後逐步形成的,它必將沉澱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在本節課中,由於大量的活動,課堂秩序不夠井然。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興趣很高,常常在老師還沒有説完活動規則時就急不可待地行動起來,影響了活動的效果。讓學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在訓練中應該更紮實一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多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孩子細心傾聽的良好習慣。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完善教學模式,將教學目標完成得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30y88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