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桃花源記》導學案2(網友來稿)

《桃花源記》導學案2(網友來稿)

四合永中學語文學案

主備人: 張宗瑀 審核: 八年級備研組 編號:BYS5211

課 題 桃花源記 課型 預習探究 計劃課時 3

備課時間 2010.8.29 授課時間 姓名

知 識 鏈 接

關於作者陶淵明: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世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生於東晉末期,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過幾任小官,由於不滿官場醜惡,41歲時棄官回鄉,歸隱田園,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傳世美談。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自然質樸,意味雋(juàn)永。代表作有《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

關於作品:《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詩並記》中的“記”。此文包括“記”和“詩”兩個部分。“記”是“詩”的序言,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是對所記的桃源世界的歌頌和讚美,並對桃花源社會作了一些補充。兩者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對立的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會。

關於寫作背景:本文寫於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軍閥割據,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於戰亂造成的苦難,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無法改變現狀,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書寫訓練

預 習 流 程

下發學 案

明 確

目 標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瞭解並識記本課中的字詞

3. 準確流暢的朗讀課文。1.整體感知課文

1. 整體感知

一讀課文,做到音準。

二讀課文,做到流暢。

2.試着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 ) 儼然( ) ( )阡陌( )( ) 詣( )

衣着( ) 垂髫( ) 要( ) 邑人( ) 驥( ) 語( )

4.熟讀課文,查字典,參考課文註釋,試着口頭譯文。

5.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詩人 ,名 ,字 ,生活在戰亂頻繁的 朝。文章虛構了一個 的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幅 的生活圖景,反映了廣大人民 的願望。

(2)《桃花源記》以 為線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順序來敍述了漁人的所見所聞,層次清晰。

6.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補充註釋如下)

為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着溪流兩岸。雜:別的。鮮美:鮮豔美麗。異:詫異。窮:窮盡。舍:捨棄,放棄。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屬:類。悉:全。信然自樂:喜悦,心滿意足。所從來:從哪兒來。鹹:都。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焉:於之,從這裏。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歎惋:感歎,惋惜。延:請。語告:告訴(他)説。不足:不值得。既:已經。志:做記號。詣:拜見,卧…怯。如

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5.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A.問所從來 B.後遂無問津者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

7.翻譯下面的句子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學習

發記

現錄

疑問

難題

美文積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8lz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