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望月》第二課時的教案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望月》第二課時的教案

【教材簡析】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望月》第二課時的教案

《望月》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散文,融散文、詩歌、童話三個獨特的視角為一體。課文以月亮與人的關係為主線,用生動的筆調書寫了“我”在甲板賞月時,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激發學生愛月的情懷,可以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激發學生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讓學生明白“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的道理。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語文課程應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薰陶感染。又鑑於本文所在的主題單元——人與自然,在設計上我力求營造出望月的情境,讓學生通過朗讀、積累、感悟,感受到自然事物的美好和情趣,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及望月的美好意境。

【教學目標】

1.緊扣意境優美的語句,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及表達效果。

2.品讀小外甥獨特、充滿童趣的幻想的句子,感受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並展開想象,嘗試練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品讀小外甥獨特、充滿童趣的幻想的句子,感受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並展開想象,嘗試練筆。

教學難點:緊扣意境優美的語句,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及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回顧“江中月”,創設情境

1.板書課題。

2.配樂齊讀第二自然段。

3.聽寫第二自然段,並對照校對。

二、沐浴“詩中月”,體悟詩情

1.默讀3—20自然段,説説你眼中的小外甥是什麼樣的,從哪兒看出來的?

2.師生對詩,體悟詩人的情懷。

3.一詠三歎,回扣文本。

三、放飛“心中月”,遷移創作

1.再讀3-20自然段,説説小外甥是怎樣想象月亮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2.出示:

“是月亮把我叫醒的。”

“像眼睛,天的眼睛。”

“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了。”

3. 我們通常把月亮比作什麼?比較平常的比喻和小外甥的比喻,感受小外甥幻想的獨特。

4.化文為詩,通過朗讀再次體會小外甥那美妙的幻想。

5.出示:

這是

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歡

看我們的大地

所以

每一次閉上

又忍不住

偷偷睜開

每個月

都要圓圓地

睜大一次

……

6.出示月亮圖片,模仿小外甥的幻想,嘗試練筆。

7. 交流體會,引讀課文。

(1)月亮是那麼美妙,他在作者的眼中是這樣的:(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2)望月,賽詩,詩中有月,月中有情。(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3)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了。(天邊那些淡淡的雲絮在不知不覺中聚集起來,一會兒,月光就被雲層封鎖了。)

(4)而我(久久凝視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輕輕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8. 回顧“詩中月”,師生共悟。

四、延伸“望月情”,作業引航。

1.嘗試寫作:在一個有月亮的夜晚,靜靜地望月,細細地感受,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創作屬於你的“心中月”。

2.積累寫月亮的詩句,可能的話開個“詩月千年”的朗誦會。

【板書設計】

25 望 月

江中月 詩中月 心中月

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z8en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