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送東陽馬生序 導學案 第二課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送東陽馬生序 導學案 第二課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一、學習目標:

1.我能瞭解文中運用的對比手法及其表達效果,培養古文的閲讀能力。

2.學習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艱難困苦勤奮學習的精神。 

二、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習用對比手法來表現中心的寫法,培養古文的閲讀能力。

三、自主學習

1、課文第一節作者寫自身經歷,作者求學艱難表現在哪些方面?

2、課文第二節主要寫了什麼?從哪幾個方面來寫?

3、課文第三節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的經歷的目的是什麼?(分別用原文和自己的話回答)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寫自己從師問學的“勤”‘、“艱”時,面對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餘”抱什麼態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態度?

2.作者寫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麼? 

3.理清文章結構明確文章主旨。

4.採用對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點,請你説説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有何作用?

5.對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過對比,想説明什麼道理?

五、當堂檢測

1、與作者的求學情況相比,現在我們的求學條件怎樣?通過對比,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2、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

第二課時

三、自主學習

1、課文第一段作者寫自身經歷,作者求學艱難表現在哪些方面?   

1、幼時抄書之艱

自身       2、成年叩問之難

經歷       3、求師奔走之勞         勤且艱

4、住讀生活之苦

2、課文第二段主要寫了什麼?從哪幾個方面來寫?

答:(1)敍寫太學生求學條件的優越,對比自己的求學經歷,説明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於自己專心與否。

(2)衣食、從師、求教和書籍四個方面來寫。

3、課文第三節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的經歷的目的是什麼?(分別用原文和自己的話回答)

答: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勉勵馬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寫自己從師問學的“勤”‘、“艱”時,面對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餘”抱什麼態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態度?

答:(1)略無慕豔意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作者寫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麼? 

答:説明了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效果沒有決定性的影響。 是為了指出學有所成的根本原因在於勤奮好學,以此勉勵馬生勤奮求學。

3.理清文章結構明確文章主旨。

文章通過將自己年輕時求學的種種艱辛和現在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越進行對比,説明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勤奮、專心,讚揚了馬生的謙虛好學,表達了對他的期望與勉勵之情。

4.採用對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點,請你説説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有何作用?

答:(1)師生態度 師:辭色嚴厲    生:色愈恭,禮愈至

突出求師的艱難,態度的虔誠、恭敬。

(2)生活情況 同舍生:衣飾華美,飲食鮮肥  作者:緼袍敝衣,日僅再食 

突出生活艱難卻專心向學的可貴。

5.對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過對比,想説明什麼道理?

答:更形象鮮明、更有説服力

通過對比,作者説明了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效果沒有  決定性的影響。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學者的態度:要“勤且艱”,要勤奮,要捨得吃苦,要有恆心。

五、當堂檢測

1、與作者的求學情況相比,現在我們的求學條件怎樣?通過對比,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答:略

點撥:學生從自己現在的學習條件及學習感受出發,觀察學習環境和周圍同學的學習態度,反思自己的學習態度。

2、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

我贊成宋濂的學習態度。因為宋濂從小就“嗜學”,成年以後,“益幕聖賢之道”,他學習能夠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於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標是極其重要的,這是成功的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宋濂“以中有樂為足者”故可“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我們要樂中學,學中樂,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但是,宋濂的尊師方式,我有些不同意。他尊重老師固然重要,但也沒必要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而我個人認為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師錯,學生也錯,學生沒有反駁的機會。所以,我們當遇到老師有錯誤的時候,應該大膽、有理、有禮地向老師提出,這樣,我們才可以和老師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關係。

 

雷真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vqn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