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祝福》説課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祝福》説課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秦安第一中學  張多永

《祝福》説課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一、關於教材

《 祝福》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的首篇。在高中六冊中,共有六個小説單元:第二冊一個,第四冊三個,第五冊一個,第六冊一個。可見,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説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説學習的連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説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小説作為典型的文學作品,新大綱要求“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欣賞小説的人物形象和語言。欣賞人物形象,要分析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及其發展變化,注意情節、環境與人物的關係。欣賞小説語言,要品味語言的內涵,學習作者語言運用的技巧,鑑賞作者不同的語言風格。而《祝福》作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是一篇典型的傳統小説,無論是情節,人物還是環境,在這篇小説中都有典範的意義。通過本課的示範性講讀,學生能學會通過小説的三要素鑑賞小説的方法。

《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原刊1924年3月25日《東方雜誌》第21卷第6號,後收入作者的第二個小説集《彷惶》,是《彷惶》的第一篇。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是套在我們民族身上的鐐銬和鎖鏈。它造成了我們民族的衰敗和落後,造成了我們人生的壓抑和不幸。而女性所受的壓抑和不幸又遠甚於男性。中國婦女則是中國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魯迅選擇婦女題材,通過《祝福》中祥林嫂這一悲劇人物的刻畫,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餘毒,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質。魯迅對封建文化的鞭撻。在邁向文明社會的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現實意義。

二、教學指導思想

教會學生閲讀《小説》是本學期的重點。本課的教學根據“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則,讓學生自主閲讀《祝福》並初步掌握、理解小説的情節(這一要求安排在課外進行),課內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開展討論、探討,達到對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掌握讀懂小説,總結主旨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積極探索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根據課本中的單元提示:教學要點是“注意欣賞人物形象和語言”。因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①知識目標:掌握小説的三要素、鑑賞的切入點;學習和掌握小説中人物描寫的方法,重點是肖像描寫。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鑑賞小説的能力(重點是學會分析細節描寫的作用)。 ③情感目標: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應是引導學生掌握如何分析小説人物性格--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再具體的説,就是通過引導學生着重從具體事件(細節)中去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徵,從而掌握人物分析方法。

教學難點是把握魯迅小説主題深刻性(魯迅小説解剖、抨擊中國傳統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種種病態,鍼砭國民的卑怯性。)

環境描寫的作用(略講環境描寫,安排為《荷花澱》的教學重點)

四、教法與學法

1、主要學法:

A、課前預習  此文長達萬餘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強調預習,培養閲讀的自覺性,以養成常規。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的習慣。 

B、討論法  主要運用在第三課時中對本文主題的理解上。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順利地拿到打開鑑賞小説之門的鑰匙。

C、比較法 此文是現代文學作品,不少詞語如“決計”、“肯依”等與現代漢語意義不甚相同,正好可用來訓練利用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

2、主要教法:

教師課堂教學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導、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採用多種合作學習形式,如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形式。

五、課時安排

課文的教學用四課時

六、教學過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vylw2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