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師説》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師説》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學 科  語文  教材名稱  高中語文必修3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 題  《師説》  年級   高一  學期   上期 

教 

學 

目 

標  1、疏通文章字詞,瞭解文章大意。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 

學 

重 

點  1、聯繫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理解“恥學於師”的原因。 

2、學習本文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的強大的論證力量。 

教 

學 

思 

路  朗讀課文--翻譯課文--理解內容--探究問題--深化總結 

主要 

教學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學中會採用朗讀、討論、辯論、歸納等教學法) 

教 

學 

資 

源  教材《師説》、 朗讀音頻、  powerpoint課件 、教學錄象 

教學過程預設(分課時寫) 

課時  環節  教師活動 

(教學內容的呈現)  學生活動 

(學習活動的設計)  設計意圖 

  

  

  

共 

一 

課 

時 

  

   一、播放錄象,導入新課  

  

  

  

  

       (首先,播放孔子給學生授課的教學片段,然後教師説,)我國古代有“天地君親師”的説法,舊時人們教育子弟,在講台上供一木牌,上寫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為人生最須尊崇、服從者,可見人們對教師的尊敬。但是,在我國的魏晉時期,人們卻以從師學習為恥,為什麼在我國的這個歷史時期,從師學習卻成為被人恥笑的對象,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生韓愈的名篇《師説》,從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活動一】學生自己談談對老師的看法。 

     1、引發對課題的興趣 。 

   2、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二、自主學習,朗讀課文 

   1、讀字音。注意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多義字、通假字、古音字的讀音。 

2、讀節奏。要讀清節奏關鍵得翻譯好文句,只有明白了語句的含義才能劃分好節奏,因為節奏是以意義為單位來劃分的。 

3、讀語氣。請同學們藉助翻譯參考書把文章的翻譯通讀一遍,然後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再把文章朗讀一遍,把文章的語氣讀出來。 

  【活動二】 

 1、學生自己借工具書讀準重要的字音。 

2、學生借課文註釋翻譯文章,根據文意劃分文句的節奏。 

3、學生根據文意自己嘗試讀出文章的語氣。  1、讀準字音 

2、讀清節奏 

3、讀出語氣 

三、合作學習,糾正錯誤,歸納詞句 

  

  

       

   1、糾正讀音。以小組(4人)為單位,每位同學讀一自然段,讀完後,同組的同學要糾正讀錯的字音。然後同組的同學把全文齊讀一遍,鞏固讀音。 

2、糾正翻譯。以小組(4人)為單位,每位同學翻譯一自然段,當翻譯出現錯誤時,同組的同學要糾正譯錯的地方,並説明原因。然後同組的同學把全文齊讀一遍,以鞏固翻譯。 

3、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本文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活動三】 

1、小組同學之間輪流朗讀,一起朗讀。 

2、通過討論糾正字音和節奏方面的錯誤                      

 

 

3、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1、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2、提高學習效率。 

  3、加深學習印象。 

  

  

  

  

                

   四、探究學習,理解思想內容,學習藝術手法  學生分組探究本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手法方面的問題,各小組展示的探究成果預設如下: 

探究1: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呢?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文章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別人有疑惑時,幫助別人解開疑惑。因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探究2:什麼樣的人才可以作為老師?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文章説“生乎吾前,其聞道也故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就是説我們選擇老師時不應該考慮尊卑長幼,誰懂得道理誰就可以作我們的老師 

探究3:老師和學生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勝過學生,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應該是相對的關係,即文章説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對自古以來的“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嚴厲的挑戰。 

探究4:當今從師學習的風尚為什麼沒有留傳下來?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是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他們一聽到“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因為他們心中存在着“彼與彼年相若,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錯誤心理。他們受門第觀念的影響而不願向比自己地位底的人請教。 

探究5:韓愈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當今的士大夫之族,不願意向老師學習,以向老師學習為恥,使得他們自己變得愚昧,不明智,甚至才能都比不上一般的人,即文章説“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文章對他們有諷刺和批判的意味;二、寫這篇文章送給少年李蟠,因為他喜歡學習古文,精通古文,而且能夠向老師虛心請教,所以寫這篇文章來鼓勵他繼續學習古文,即文章説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易經傳皆通習之,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其實韓愈也是藉此提倡當今的學者要向李蟠學習。 

探究6:韓愈寫這篇文章有什麼現實意義,從中可看出他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韓愈寫作本文是提倡學者要向老師學習,恢復從師學習的風尚。從中可以見到韓愈有一種不顧流俗,獨抒己見的非凡勇氣和鬥爭精神。 

探究7: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論證方法?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本文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主要用了三組正反對比論證:1、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對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於師。2、對其子與對其身對比:愛其子,擇師而教;於其身,恥學於師。3、百工之人與士大夫對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在對比中得出結論:師道之不傳也久也,欲人之無惑也難也!從反面批判現象中闡明瞭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活動四】 

以小組為單位(4人),每組選擇一個重大的或者有特殊意義的問題來探究,要求提出明確的問題,並且小組的同學要一起通過辯論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推薦一名同學向老師展示本組的探究成果。 

     1  提高學習發現問題的能力。 

 2、鍛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大膽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五、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本文從老師的作用、選擇老師的標準、師生之間的關係、師道不傳的現象、文章的寫作目的以及論證方法等方面來闡述了“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中心突出,論證有力,是我們學習議論文的典範之作。  【活動五】 

1、播放課文朗讀磁帶,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 

2、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   交流分享學習收穫。 

  

  

  

  

 

六、教師總結,點破重點、難點 

  

  

   剛才同學們通過探究,發掘了本文的一些重要的問題,並且通過小組的討論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古人説“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學習中自主提問,自主解決,才能把文章真正弄懂。現在老師把本文總結一下(投影):這篇文章是韓愈寫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韓愈當時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是個“從七品”的學官。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展開,而且是這個運動公認的領袖。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當時重門第之分,貴族子弟憑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着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則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韓愈在文中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一中心論點,有借古諷今的作用,對恢復從師學習的風尚有力挽狂瀾的作用。”   

 

【活動六】 

教師總結 

聯繫時代背景 

突破重點和難點     

 

 教師通過對課文的總結,來昇華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能力。 

七、課後練習、延伸拓展  課後學生做練習: 

人的一生就應處在不斷地從師學習之中,老師就是人生的引航者,從師學習是門學問,你在從師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呢?你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呢?請以“從師學習的啟示”為題,寫一篇短文。  【活動七】 

課後學生寫篇短文     從課內到課外,深化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  這節課,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教學文言文,是個有益的嘗試。整個教學過程我始終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把朗讀、討論、辯論、歸納等學習方法有效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教師只是充當了課堂教學的策劃者,保證學生按照老師指點的正確方向去學習。整個教學過程,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們自己在主動的學習,老師只是起了參與、點撥、輔正、總結的作用。從實際課堂的表現和課後學生的反饋來看,證明本教學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得到啟示:課堂教學運用良好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果的。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郵編 423400 電子郵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kylyx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