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蘭亭集序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第二單元

單元規劃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傳世之作。文章記敍的是東晉時期清談家們的一次大集會,表達了他們的共同意志。文章融敍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文筆騰挪跌宕,變化奇特精警,以適應表現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綜觀全篇,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千古盛傳的名篇佳作。另外,後人多評價本文語言清新質樸,自然流暢,如宋人評價這篇文章:“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品讀文章的語言、欣賞脱俗的美景,更重要的是體會作者的心境。

    《赤壁賦》是蘇軾的傳世名作。是作者於“烏台詩案”獲釋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所作。作者觸景    生  情,採用當時的傳説,借題發揮,以抒發自己被貶謫後內心的苦悶和對宇宙、人生的一種感悟。在這篇作品裏,景色描寫、主人和客人的心情、哲學意味的對話,勝意迭出,辭句美妙。在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在描繪美景中藴涵着豐富哲理的寫作手法,又要讓學生體會作者對人生的思考、感悟,對生命的認識。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一封寫給老朋友的表達邀約同遊的信。信中既敍朋友情誼,又寫自然景物,流利酣暢、揮灑自如。教授這一課的重點,一是學習文章描寫景物的技巧,二是學習用詞的準確、鮮明、生動。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遊記。文章以議論為主,記敍與議論相結合。記敍簡明,議論深刻,不枝不蔓、重點突出、脈絡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説明了學人治學應具有頑強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偽存真的嚴謹態度。這便是本文所煥發出的思想光輝,正像梁啟超所説:“荊公則學人之文也。”不只是求學,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敢於堅持,才會最後取得成功。這篇文章從這方面也給予我們許多啟發。

根據課文的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寫景遊記散文中豐富的思想感情因素,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感受力;

2.反覆誦讀,逐字逐句理解文章內容,注意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3.仔細品味文中的優美語句,鼓勵學生多背誦;

4.準備“親近自然”的表達交流活動,在用心感受自然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學習寫景,既要認真觀察,對景物有準確的瞭解,又要找準景物與自己感情的契合點。只有這樣,才能寫得情景交融。

課時安排:(共計8個課時)

《蘭亭集序》 兩課時

《赤壁賦》 兩課時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一課時

《遊褒禪山記》 兩課時表達與交流一課時

《蘭亭集序》 兩課時

5  蘭亭集序

從容説課

    這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親近自然,抒寫情懷”,本課在語言和感情方面的內藴正是“親近自然,抒寫情懷”最好的範本。本文融敍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綜觀全篇,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

    擬定兩課時。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釋題,簡介作者,範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構思的巧妙。引導學生利用註釋自讀課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結合語境或利用工具書理解課文中個別沒有加註釋句的意義。

    教學設想:

    第二課時: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找出感情線索,爭取在課堂上完成背誦。幫助學生總結梳理文言知識點,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線索,瞭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瞭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

    教學難點  1.啟發學生聯繫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度。

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

3.背誦全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三維目標

1.學習本文情景交融、敍議結合的寫作手法,感受幽遠的文思、清新的辭采。

2.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次”等詞的多義性。

3.合作學習,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瞭解、品味作者的語言和思想魅力。

4.探究與活動,在朗讀中體悟文章的藝術手法和語言運用。

5.思維訓練,幫助學生確立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6.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師  相信大家都喜歡旅遊吧?

    生  喜歡!

    師  為什麼喜歡呢?

    生  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生  見見世面,老在一個地方,很悶!

    生  欣賞美景啊!

    師  看來,同學們對自然美景都向往已久了。今天開始,我們就開始一次旅遊,一次特殊的旅遊。讓我國古代的幾位文學大家給我們做導遊,一起去領略祖國的壯麗山河。讓我們的心靈和思想充分地釋放。請同學們打開第二單元。今天我們先跟東晉的文學和書法大師王羲之到蘭亭去參加一個盛大而高雅的聚會。

    師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在這裏種過蘭花。儘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很難尋覓。不過由於有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蘭渚之亭則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蘭亭集序》吧!

    【多媒體課件展示《蘭亭集序》的摹本】

    師  怎麼樣?

    師  後人曾對這幅字評價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天機流佈,挺然秀出”,並被後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而王羲之本人則被尊為--

    生  (齊聲)書聖!

    師  看來,已經有同學看過課下注釋了。這個習慣很好,我們學習文言文就是需要大家學會利用註釋和工具書逐字逐句理解文章內容,注意在學習過程中聯繫以往的知識。那麼,哪位同學來説説,我們的這位書聖的情況呢?

    【多媒體課件顯示】

    作者簡介:王羲之,出身於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青年時期有美譽,朝廷召他為侍中、吏部尚書,都辭謝不就。後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

    早年從衞夫人學習書法,後多鑑前代名家書法,博採眾長,備精諸體,“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其書法藝術影響之大,在書家之中,罕能與之相比者,故有“書聖”之稱。書法刻本以《樂毅論》《蘭亭序》《十七帖》為著。其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名家。父子齊名,世稱“二王”“二聖”。

    王羲之愛好自然山水,喜愛服食養性,因會稽山水秀麗,便和一些名士築室住在那裏,他關心政事和民生疾苦,當時“東土饑荒,羲之開倉賑貸。然朝廷賦役繁重,吳會尤甚,羲之每上書爭之,事多見從”。

王羲之在詩文寫作上也是高手。東晉文壇盛行駢文,王羲之是少數仍沿用散文寫作,或以散馭駢的作家之一。其文風清洗,不尚辭藻而多情致。

    師  看來,我們的導遊可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啊!誰又來説説,我們今天參加的這次盛會召開的原因和與會的嘉賓呢?

    生  這天是陰曆三月初,他們來蘭亭是一起參加祭禮,之後可以一起飲酒賦詩,不亦樂乎。嘉賓嘛,除了王羲之,還有社會名流謝安、孫綽等41人,好不熱鬧。

推進新課

    創設氛圍,合作學習

    師  李麗同學不但看書認真,而且善於從眾多註釋中摘取有效的信息,回答簡練、準確,值得大家學習。下面,我們一起聽一遍課文的錄音,大家在欣賞美文的同時,注意難讀的字或生字的讀音。

    【多媒體課件播放課文錄音】

    師  好的,下面檢測一下大家聽讀的準確程度,請一位同學來注音。

    會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通假字:趣舍萬殊(通“趨”)  悟言一室之內(通“晤”)

    師  很好。看來,同學們除了注意到註釋中的注音之外,在聽讀的時候也準確地抓住了重點字詞。現在,請大家朗讀課文,注意感情。

    師  同學們朗讀得很不錯,但還不夠流暢。沒關係,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討中,我們不僅可以流暢地朗讀課文,還能深切地體會作者的思想,對嗎?

    師  既然大家那麼有信心,我們馬上開始共同學習。給大家10分鐘時間,完成兩項任務:第一,依據課下注釋,翻譯課文。如果遇到課下注釋沒有,而自己又無法理解的詞句請標出。第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知識拓展、問題探究

    師  10分鐘真短啊,大家都完成任務了嗎?

    師  看來,還有一些同學沒完成啊。好吧,既然是合作學習,我們就要共同進退,再給2分鐘時間。沒完成的同學努力,完成的同學重點看自己標出的疑難點,也可以與其他同學交流。

    【有的學生讀書,有的學生交流】

    師  從大家的反應,已經知道大家的收穫不小啊。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疑難,總結思路。

    師  同學們的討論很熱烈啊,有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嗎?

    生  老師,我們組的同學對“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的翻譯有些拿不準。

    師  哦?課下不是有註釋嗎?

    生  可是不全嘛。

    師  哪一組來試試呢?

    生  我來試試。抬頭觀看宇宙的大,低頭察看地上萬物的繁多,藉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足夠極盡視聽的樂趣。

    師  王軍同學,你們組對馬林同學的翻譯還滿意嗎?

    生  好像還是不夠通順。

    師  是啊,有時直接照搬課下注釋,準確是準確了,通順優美就可能不足。我來改改:抬頭觀望宇宙的廣大無窮,低頭細察地上萬物的繁多,縱目遠眺,舒展胸懷,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極大的歡娛。王軍同學,你覺得怎樣?

    生  真的好多了,老師就是老師。我提議為老師鼓掌。

    師  謝謝大家的信任!

    師  還有難點嗎?

    生  老師,“所以遊目騁懷”的“所以”和“所以興懷”的“所以”意思一樣嗎?

    師  你認為呢?

    生  我覺得不一樣,可説不太清。

    師  梁麗同學的問題提得很好,這兩處的“所以”正是它在文言文中常見的兩種用法:“所以遊目騁懷”的“所以”表示憑藉的手段,所以,課下注釋把它翻譯成“藉以”。“所以興懷”的“所以”表示原因,翻譯成“……的原因”,這句話就翻譯成“所以興歎抒懷的原因”。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並加以積累,也是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師  剛才,兩組同學都提出了很有必要探討的問題。

    生  老師,“俯仰一世”的“一”,“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的“一”,還有“其致一也”的“一”,意思一樣嗎?

    師  好,又有一詞多義啦。誰來幫助他?

    生  我覺得“俯仰一世”的“一”是指我們常用的數字一;“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的“一”是指把……看做一樣;“其致一也”的“一”指一樣。

    師  劉力同學回答得很準確。還有其他疑問嗎?

    師  看來,文章的大意,大家都弄明白了。那麼,我們再朗讀一遍課文吧。看看,效果會不會好一些。

    師  大家覺得怎麼樣?

    生  (齊聲)好多了!

    師  從中可以得出什麼結論呢?

    生  看來要朗讀好一篇古文得先要掌握它的意思。

    師  沒錯,古人説“熟讀成誦”還是很有道理的。我想大家也注意到課後練習一的要求“背誦全文”,我們還要多讀啊。為了幫助大家再多讀的基礎上背誦,我們還得弄清全文的思路。哪個小組來?

    生  我們來。我們覺得文章應該分成三部分。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寫出了蘭亭的美景和聚會的盛況;第三段是第二部分,屬於抒發人生感慨的部分;最後一段是第三部分,交代寫作的目的。

    師  大家覺得張亮小組分析得對嗎?

    生  (齊聲)對!

    師  那麼,三部分的感情一致嗎?

    生  不同,第一部分“樂”,文章裏有“信可樂也”;第二部分“痛”,原文寫道“豈不痛哉”;第三部分則是“悲”,文章裏有“悲夫”。

    師  黃斯韻同學真是“火眼金睛”啊,重點詞抓得很準。沒錯,這篇文章的感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那麼,我們三讀課文,這次應該會更好了。

    師  流暢多了,感情還稍欠缺一些。下面,女生讀一、二段,男生讀後兩段。比一比,看一看,男生、女生誰更棒!

    師  我看,女生把作者的賞景和聚會之樂讀得很準確,女生讀得好--

    師  當然,男生的聲音也很適合讀痛與悲,男生也很好。

    師  下面是自由朗讀時間,大家在讀熟的基礎上背誦。

    師  好的,現在,我給大家播放配樂,大家跟着音樂的節奏,再讀課文。

    師  經過五讀課文,我想大家即便是還背不出全部課文,至少也記住了不少名句了。誰來給大家背誦一下,你記住的句子。

    師  看來,古人説的“熟讀成誦”果然是經驗所得啊。

課堂小結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傳世之作。文章記敍的是東晉時期清談家們的一次大集會,表達了他們的共同意志。文章融敍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文筆騰挪跌宕,變化奇特精警,以適應表現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綜觀全篇,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千古盛傳的名篇佳作。今天,我們瞭解了文章的大意和思路;掌握了一些學習和朗讀文言文的方法。大家的表現很好。

佈置作業

    不過,背誦依然是我們的一項重點任務。今天的作業是:完成課後練習二;熟讀課文,爭取背誦;思考課後練習一、三。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師  昨天給大家佈置的任務完成得怎麼樣?

    師  看來,情況不大好啊,我先檢查一下背誦,誰來?

    師  沒關係,試試無妨。

    生  我試試吧。

    生  老師,我只背到第三段。

    師  好的,為你前兩段的流利也值得鼓掌。

    師  能説説,為什麼前兩段背得好嗎?

生前兩段寫景優美,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啊,還有,我有自己的方法。

    師  是嗎?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生  好啊。第一段是按照時間、地點、事由、人物、景物的順序來寫的,我就按這個順序把課文分解,然後再組合。第二段是在此基礎上抒情,比較短,所以好背。

    師  好的,我們應該感謝李立同學,他教給我們一種很有效的背誦古文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鑑的,謝謝李立同學!

推進新課

創設氛圍,合作學習

    師  我們就跟王羲之一起重温美景吧。寫景的句子是--

    生  (齊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師  非常準確,誰來分析一下?

    生  作者用簡潔雅淨的語言,寫出了聚會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淨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真想去看看啊!

    師  分析得很好,還有文采!大家又有學習的榜樣啦。接下來呢?寫了什麼?

    生  參加聚會的嘉賓。

    師  他們的活動呢?

    生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他們的聚會免不了“酒”與“詩”,“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品。他們流觴曲水,於是詩興大發,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絃之興,然而可以“暢敍幽情”,各抒懷抱。

    師  很好,下面我們欣賞,想象一下那時的盛況吧。

    【多媒體課件展示“流觴曲水”圖片】

    師  看到這幅圖,似乎時光倒轉,回到蘭亭集會上,彷彿看到了這些雅士們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後成為千古美談。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許多書法家、畫家、文學家都會彙集此地,流觴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現代人的豪情。

    師  欣賞了美景後,作者有什麼感受呢?

    生  作者乘着快意,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闊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機盎然。他縱展目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作者發出由衷的感歎,“信可樂也”!

    師  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他樂的只是美景嗎?

    生  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更是來自於蘭亭集會的暢快。

    師  沒錯,曹操説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能跟知己暢飲美酒,同賞美景,這更是人生難得的樂事。

    師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來加強第一、二段的背誦。

    師  檢驗的時間到了,先大家一起背。

    師  下面選兩位同學來背。

    師  看來,在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再加上李立同學的方法,大家還害怕背誦古文嗎?

    生  (齊聲)不怕啦!

知識拓展、提升

    師  那麼,我們再接再厲吧!

    師  人們常説:“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接下來的一段中,作者的心情陡然轉變。用一個字來總結就是--

    生  (齊聲)痛!

    師  沒錯,那麼,這是什麼“痛”呢?痛苦?痛心?痛惜?悲痛?

    【學生紛紛回答,但答案不一致】

    師  大家的意見不一致啊。那就先不忙作答,先想想作者是因何而痛。

    生  因為快樂不長久。

    生  因為作者想到了“死”。

    師  難道作者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大家再認真讀原文,找答案。

    師  怎麼樣?有結論了嗎?為什麼作者會在“樂”之後,突然想到“痛”,想到“死”呢?

    生  我覺得美麗的山水、盡情的歡娛,的確可以令人忘記煩憂,“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覺中時光已經流逝,“不知老之將至”,等到時過境遷後,往日的美好已經成為陳跡,人不能永遠保有美好的留戀。想到此處作者不免感慨橫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歎。“死生亦大矣”,自然轉而為“痛”的感覺。

    生  我也同意她的觀點。

    師  是啊,越是在最美麗、最快樂的時候,人們就越是覺得“人生苦短”啊。王林同學分析得太好了。回過頭來,再看這個“痛”,大家認為應該是什麼“痛”,或“痛”什麼呢?

    生  是痛惜。

    師  痛惜什麼呢?

    生  是對“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痛惜。

    師  大家同意嗎?

    生  (齊聲)同意!

    師  好的,我這裏還要為大家補充一些材料,我想大家看了這些材料,就會更瞭解作者的心情了。

    【多媒體課件顯示】

    師  好了,有了以上基礎,再看最後一段就容易了。我們知道,這段的關鍵字是“悲”,那麼作者又為什麼“悲”,“悲”什麼呢?

    生  他“悲”古人,因為他對生命的體驗和古人對生命的體驗是相似的。

    生  作者也“悲”後人,“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後人讀我的文章,猶如我讀古人的文章一樣,他詢問古今,發出悲歎。

    師  那麼,這裏的“悲”與上一段的“痛”一樣嗎?

    生  不一樣。

    師  不同在哪裏?

    生  這裏的“悲”,是對個人之痛的思考,應該是對上一段“痛”的深化。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師  分析得好。那麼,作者的人生觀是消極的了?

    生  有點兒,從老師展示的寫作背景看。

    生  我不同意。

    師  為什麼?

    生  作者應該是批判當時士大夫的做法的。

    師  何以見得?

    生  文章裏不是説“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這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隨後他又發出“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的慨歎,可見作者對人生敏鋭、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著。

    師  大家同意嗎?

    師  我為大家的分析感到欣慰,王羲之也會為我們的理解而感到欣慰。當時的文學創作內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現實的情調很濃。但王羲之一反“清虛寡慾,尤善玄言”的風氣和追求駢體的形式主義之氣,抒寫了一篇情真語篤、樸素自然的優美散文《蘭亭集序》,不但在東晉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師  好了,由“樂”而“痛”,再由“痛”而“悲”,作者的感情的跌宕起伏,似乎比美景更具有可觀性啊。給大家5分鐘時間,加強背誦第三、四段。

    師  還是大家一起背一遍吧。

    師  很好,全文背誦可以嗎?

    生  (齊聲)可以!

    師  那我就洗耳恭聽啦!

    師  為你們自己喝彩吧!

    師  我們來看下一項任務:課後練習二。這個練習告訴我們學習文言文除了瞭解文章的意思,掌握文章思路之外,還需要--

    生  (齊聲)積累詞語。

    師  沒錯。我請4位同學給大家解釋這些詞語。

    師  4位同學做得不錯,請大家做好筆記。

課堂小結

    作者由蘭亭盛會寫起,極寫盛會之“樂”。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極易引發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對蘭亭美景,不由得興盡悲來,感慨萬千,進而展開議論,抒發了“人生苦短,命運難測”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溝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簡而意深,不愧為千古名篇。

佈置作業

    學完這篇文章,大家又有什麼收穫呢?簡單寫200到400字的體會,可以是有關文章本身的,也可以是有關如何學習文言文的,題目自擬。課後練習四,是選做的,可以幫大家更瞭解王羲之。

板書設計

 

示範教案(蘭亭集序)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作者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切感慨。   

二、指導學生體會本文情景交融、敍議結合的寫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導學生品味本文精練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   

二、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三、結合課後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一)、(二),應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利用預習效果教學,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義的講解,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主要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五、介紹閲讀課外文學作品《騰王閣序》,比較兩文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培養閲讀興趣,提高閲讀水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朗讀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清文章語氣、節奏和讀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   

癸(guǐ)醜 修楔(xì) 流觴(shāng) 遊目騁(chěng)懷 趣(qū)舍萬殊 齊彭殤(shāng)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閲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預習時不能解決的字詞句,教師答疑或學生討論。應特別強調理解“俯仰”一詞在文中的意義,“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句子含義。   

三、整體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討論: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分別用六個字來概括。)學生髮言後,明確本文層次,板書:   

(一)記敍蘭亭盛況;   

(二)抒發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討論第一段內容   

完成課後練習(一)中的(1),教學的同時要求學生試背誦。   

提問:本段共有六句話,作者是如何記敍這次蘭亭聚會的盛況的?指名學生依次朗讀每一句的內容,然後概括出每句話的內容要點。板書明確:   

(一)記敍蘭亭盛會:   

(1)時間:“永和……癸丑……暮春……”   

地點:“……蘭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羣賢……少長……”   

(3)環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動:“引以為流觴曲水……”   

(5)天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6)感受:“……信可樂也。”   

講析過程中,給定短暫時間強化記憶,然後指名學生根據板書內容提示,試背誦。   

討論: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學生髮言後,明確:寫景抒情,敍議結合。如敍説“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緊接着引申而論“雖無絲竹之盛,……亦足以暢敍幽情”;下面也同樣是敍議結合:“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由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得出這樣的結論:“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討論:這段話語言有什麼特點?   

教師明確:記敍性文字言簡意賅,如開頭總敍,只25個字就交代清楚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目的,表現出高超的語言技巧;寫景的文字精練優美,樸素清新。   

五、佈置作業   

1.背誦第一段;   

2.預習思考:作者是如何圍繞樂憂生死等人生重大問題展開議論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第二課時   

一、集體背誦第一段   

簡要複習第一段內容,導人新課。   

二、討論第二段內容   

1.教師領讀或學生齊讀。   

2.“俯仰”一詞在這一段中兩次出現,意思是否相同?引導學生參看註釋,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   

3.本段教學有一定難度,應先指名學生串講大意。   

4.提問:這段話作者是圍繞什麼主題展開議論的?是如何逐步展開的?學生髮言後,明確:作者承上文的“樂”字,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感慨。   

5.結合課後練習(一)中的(2),討論這段話的議論與上一段的敍事有何聯繫。講析:首句“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羣賢畢至,少長鹹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晶類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開一步的説法。下面承此句論述了兩種人:一種是“晤言一室之內”倦於涉獵遊玩的,一種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們雖然“取捨”“靜躁”不同,但當“欣於所遇”時都是“不知老之將至”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又都是情隨事遷,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表議論,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了對“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無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書: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內(靜)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於所遇(快然自足) 情隨事遷(感慨系之)   

況修短隨化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6.齊讀。指導學生在板書提示下試背誦。   

三、討論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後人感懷。   

1.指名學生朗讀。   

2.討論:結尾部分從“臨文嗟悼”説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言後,明確:這段議論中飽含感情,寫出了閲讀昔人興感之作時內心苦悶傷感與古人產生共鳴。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觀點,認為“有生就有死”,對於生死説得如此痛切,雖有悲觀消極情緒,但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批判了老莊哲學中的虛無主義世界觀。   

3.如何理解這篇書序行文的巧妙?學生討論後明確:作者寫供後人閲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閲讀昔人興感之作,由“今之視昔”想到“後之視今”亦是如此,為使後人也對今天的所為所思“興懷”,所以“列敍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後之覽者”也會“有感於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後人有感串聯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説明了編集的目的。   

4.全班齊讀。   

四、歸納總結   

本文先繪聲繪色地記敍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接着敍志抒懷,抒發了對人生的無限感慨。語言清新樸實,敍議結合,在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充斥文壇的當時,顯得尤為可貴。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三。   

3.比較閲讀:課外閲讀《騰王閣序》,比較與本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

拓展閲讀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李  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①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②。況陽春召我以煙景③,大塊④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羣季⑤俊秀,皆為惠連⑥;吾人詠歌,獨慚康樂⑦。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⑧。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注:①旅舍。②古人(白天還玩不夠),夜間持着燭燈遊玩,是很有緣由的。③煙景,水氣朦朧的春景。④大塊:大地。⑤季:弟。⑥惠連:人名,謝靈運的族弟,很有才華。作者借用謝惠連讚譽其諸弟的才華。⑦康樂即謝靈運。此句言外之意是自己才華比不上諸弟。⑧在花叢中間擺開華貴的筵宴,飛快地傳遞着雀鳥狀的酒杯,醉於月下。

鑑賞提示:本文可與《蘭亭集序》進行比較閲讀。

    《蘭》文“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本文則“會桃花之芳園”;《蘭》文“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本文則“羣季俊秀,皆為惠連”;《蘭》文“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本文則“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兩文語言都運用了較整齊的句子,都運用了鋪陳、誇張等手法;表達方式上都運用了描寫、敍述、抒情、議論。但《蘭》文的描寫更細膩,抒情也更具體,所佔比例更大。《蘭》文筆調清新和媚,本文用筆恣肆曠達。

    思想內容上,兩文同樣寫到了志趣相投者在一起傳杯喝酒吟詩的快樂,都抒發了人生短暫的感慨。但本文的感情基調基本上以一“樂”字貫之,強調及時行樂。而《蘭》文的感情則曲折多變,先由樂而歎,後由歎而悲,最後從悲中漸出,積極面對現實。

積累運用

一、知識儲備

1.有關字詞的音、形的識記和辨析

歲在癸丑(guǐ) 修禊事也(xì) 感慨系之矣(xì)

流觴曲水(shāng) 趣舍萬殊(qū) 遊目騁懷(chěng)

悟言一室之內(wù) 未嘗不臨文嗟悼(jiēdào)

2.通假字

趣舍萬殊        通“趨”,往,取

3.一詞多義

(1)修 

(2)期 

(3)致 

(4)臨 

(5)次 

4.詞類活用

(1)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都是形容詞作名詞

賢:賢士  少:少年人  長:老年人

(2)一觴一詠       名詞用作動詞,喝酒

(3)所以遊目騁懷     使動用法:使……遊,使……騁

(4)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數詞用作動詞,看作一樣

(5)齊彭殤為妄作     形容詞用作動詞,看作相等

5.特殊句式

(1)倒裝句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狀語後置

當其欣於所遇       狀語後置

(2)省略句

引以(之)為流觴曲水   省略代詞“之”

悟言(於)一室之內    省略介詞“於”

6.重點實詞、虛詞

信可樂也             信:確實

夫人之相與            夫:句首發語詞,引出議論,無實義

悟言一室之內           晤言:對面談話

若合一契             契:符契

不能喻之於懷           喻:明白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致:情趣

二、有關文化常識

流觴曲水:古人的一種遊藝項目,眾人坐在環曲的溪水邊,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動,停於某人處,即取而飲之,或吟詠詩賦來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種風俗。於三月第一個巳日(上巳日)歡聚水濱,歌舞娛神,祈禱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時代,許多文人名士藉此機會,歌舞歡宴,遊春享樂。禊,祭祀的禮節。

彭殤:指生命的長短。彭,彭祖,傳説中的人物,據説活了八百歲。殤,未成年而死。

會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蘇省東南部一代地方。

課後鞏固

檢查我的基礎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1)癸丑(    )          (2)禊事(    )        (3)激湍(   )

(4)流觴(    )          (5)彭殤(    )        (6)趣舍萬殊(    )

答案:(1)ɡuǐ (2)xì (3)tuān (4)shānɡ (5)shānɡ (6)qǔ

2.選出字形有誤的一項(    )

A.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B.清流激湍         天朗氣晴

C.遊目騁懷         暢敍幽情                D.放浪形骸         情隨事遷

解析:B項,天朗氣晴-天朗氣清。

答案:B

3.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暮春之初(    )

(2)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

(3)所以遊目騁懷(    )

(4)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

(5)足以極視聽之娛(    )

(6)或取諸懷抱(    )

答案:(1)指春季最後一月 (2)泛指樂器,這裏指音樂 (3)用來 (4)情致,情趣 (5)盡,盡情享受 (6)兼詞,相當於“之於”

4.與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A.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B.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C.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D.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解析:例句與A、C、D三項中的“之”均為助詞,“的”;B項中的“之”為代詞,“它”。

答案:B

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蘭亭集序》文采斐然,此中不少用語成為成語。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來形容羣英薈萃、人才濟濟的興旺景象;“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觀賞景物,心曠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不受世俗禮法的束縛;“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感情隨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被用來比喻文人雅興。

答案:羣賢畢至 少長鹹集 遊目騁懷 放浪形骸 情隨事遷 流觴曲水

6.依據課文,把下面的空缺部分補充完整。

    (1)仰觀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所以遊目騁懷,_________________,信可樂也。

    (2)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答案:(1)俯察品類之盛 足以極視聽之娛

     (2)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將至

7.下列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蘭亭集序》是從文學和書法上共同確立了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其文不但在思想、語言上具有獨特價值,其帖也是書法藝術中的一件瑰寶。

B.絲竹管絃,是中國的傳統樂器,故有時人們也就用“絲竹管絃”代指音樂。如“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C.“齊彭殤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傳彭祖高壽,在中國文化裏彭祖也就成了長壽的代名詞。

D.“流觴曲水”是古代文人中盛行的一種高雅的遊藝項目,積澱而成為一種獨特的文人文化。它規定活動的具體時間為“暮春之初,癸丑之日”。

解析:D項,“流觴曲水”“規定活動的具體時間”不確定。

答案:D

8.將王羲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讀,然後填空。

仰視碧天際,俯瞰淥水濱。

寂闃無涯觀,寓目理自陳。

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

羣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詩中的“仰視碧天際”對應《蘭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詩中“俯瞰淥水濱”對應《蘭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詩中“無涯觀”“萬殊”“羣籟”對應《蘭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景物並非客觀存在之景,而是貫注了詩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從詩中最後一句看,宇宙萬物雖有差別,但它們給作者的感受都是嶄新的、可愛的。

答案:“仰觀宇宙之大”“天朗氣清” “俯察品類之盛”“清流激湍”“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惠風和暢”

剖析精彩文段

閲讀《蘭亭集序》第一、二段,完成9-13題。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9.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①引以為流觴曲水 ②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A. 

    B. 

    C. 

    D. 

解析:注意“以為”“流觴”“曲水”“畢”“鹹”等詞的意義。

答案:C

10.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一篇記遊抒懷之作,本段描寫蘭亭景物抓住特徵,用粗線條勾勒,格調淡雅。

B.本段寫盛會的時間、地點、緣由、與會人物、周圍環境和流觴情景。

C.本段寫天氣好,人心樂,盛會難得,段尾突出一個“樂”字。

D.本段敍事寫景後落在“樂”字上,是為後文述説世事流逝的感慨、轉出“痛”字,聯繫古今事,引出了“悲”字作鋪墊。

解析:D項不應是“鋪墊”。

答案:D

11.用原文語句回答。

    (1)描寫蘭亭集會周圍環境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的兩個前提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2)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登高,在亭上集會);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12.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側重敍述活動的情景。

13.翻譯下列句子。

    (1)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2)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參考答案:(1)(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水邊舉行修禊活動。

    (2)這樣來縱展視力,開暢胸懷,盡情地享受看和聽的樂趣。

綜合拓展提升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題。

    崔暹,字季倫,博陵安平人。趙郡公琛鎮定州,闢為開府諮議。隨琛往晉陽,高祖與語説之,以兼丞相長史。高祖舉兵將入洛,留暹佐琛知後事。謂之曰:“丈夫相知,豈在新舊。軍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閒事宜,凡百後事,一以相屬。”握手殷勤,至於三四。

    暹親遇日隆,好薦人士。言邢邵宜任府僚,兼任機密。世宗因以徵邵,甚見親重。言論之際,邵遂毀暹。世宗不説,謂暹曰:“卿説子才之長,子才專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説子才長,皆是實事,不為嫌也。”世宗欲遐暹威勢,諸公在坐,令暹高視徐步,兩人掣裾而入,世宗分庭對揖。暹不讓席而坐,觴再行,便辭退。暹前後表彈尚書令司馬子如及尚書元羨、雍州刺史慕容獻,又彈太師咸陽王坦、幷州刺史可朱渾道元,罪狀極筆,並免官。其餘死黜者甚眾。高祖書與鄴下諸貴曰:“崔暹昔事家弟為定州長史,後吾兒開府諮議,及遷左丞吏部郎,吾未知其能也。始居憲台,乃爾糾劾。咸陽王、司馬令並是吾對門布衣之舊,尊貴親暱,無過二人,同時獲罪,吾不能救,諸君其慎之。”高祖如京師,羣官迎於紫陌。高祖握暹手而勞之曰:“往前朝廷豈無法官,而天下貪婪,莫肯糾劾。中尉盡心為國,不避豪強,遂使遠邇肅清,羣公奉法。衝鋒陷陣,大有其人,當官正色,今始見之。高歡父子,無以相報。”賜暹良馬,使騎之以從,且行且語。暹下拜,馬驚走,高祖為擁之而授轡。

    高祖崩,未發喪,世宗以暹為度支尚書,兼僕射,委以心腹之寄。暹憂國如家,以天下為己任。世宗車服過度,誅戮變常,言談進止,或有虧失,暹每厲色極言,世宗亦為之止。

(《北齊書》)

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留暹佐琛知後事

    知:知曉。

B.凡百後事,一以相屬

    屬:託付。

C.世宗因以徵邵,甚見親重

    徵:徵召。

D.高祖如京師,羣官迎於紫陌

    如:到。

解析:A項,知:主持,管理。

答案:A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吾不能救,諸君其慎之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B.高祖書與鄴下諸貴曰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C.高祖為擁之而授轡

  若屬皆且為所虜

D.暹憂國如家,以天下為己任

  欲以客往赴秦軍狀 

解析:A項,希望、期望。B項,給;親附,結交。C項,替;表被動。D項,拿、把;率領、帶領。

答案:A

16.下列表現崔暹被北齊高歡父子信任倚重的一項是(    )

①闢為開府諮議 ②留暹佐琛知後事 ③觴再行,便辭退 ④高歡父子,無以相報 ⑤馬驚走,高祖為擁之而授轡 ⑥暹每厲色極言,世宗亦為之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⑥

解析:①“闢為開府諮議”是趙郡公琛的做法;③“觴再行,便辭退”是崔暹的舉動。

答案:C

17.下列對文意的解説,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崔暹受到北齊高歡父子兩代皇帝的信任,高祖在認識崔暹不久就委以重任,讓他輔佐弟弟高琛在後方留守。

B.崔暹喜歡推薦人才,被薦的邢邵在高祖面前專説他的短處,他卻不計較,認為邢邵説的是事實。

C.崔暹嚴明執法,處置了一大批高官貴戚,對此,高祖不僅默許而且在給鄴下諸貴人的信中也告誡他們要自律謹慎。

D.崔暹以天下為己任,不但對大臣嚴明執法,對皇帝的過錯也不放過。他常對世宗嚴肅而無保留地指責,世宗也因此改正。

解析:B項,不是“高祖”而是“世宗”。

答案:B

18.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隨琛往晉陽,高祖與語説之,以兼丞相長史。高祖舉兵將入洛,留暹佐琛知後事。謂之曰:“丈夫相知,豈在新舊。軍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閒事宜,凡百後事,一以相屬。”握手殷勤,至於三四。

參考答案:他跟隨高琛前往晉陽,高祖和他談話對他很欣賞,任命他兼丞相長史。高祖起兵將入洛陽,把崔暹留下來輔佐高琛主持後方的事情,對他説:“大丈夫相知,豈在新舊。軍事固然重大,留守責任也不輕,家弟年輕,辦事不嫻熟,後方的所有工作,統統託付給你了。”和崔暹懇切地握手,握了三四次。

    參考譯文:崔暹,字季倫,是博陵安平人。趙郡公高琛鎮守定州,徵召他做開府諮議。他跟隨高琛前往晉陽,高祖和他談話對他很欣賞,任命他兼丞相長史。高祖起兵將入洛陽,把崔暹留下來輔佐高琛主持後方的事情,對他説:“大丈夫相知,豈在新舊。軍事固然重大,留守責任也不輕,家弟年輕,辦事不嫻熟,後方的所有工作,統統託付給你了。”和崔暹懇切地握手,握了三四次。

    崔暹越來越被信任厚待,他喜歡推薦人才。説邢邵適合擔任府僚,還可以兼管機密。世宗就徵用了邢邵,很親信器重。可言談之際,邢邵卻説崔暹的不是。世宗不高興,對崔暹説:“卿説子才的長處,子才卻專説卿的短處,你真是痴人啊。”崔暹説:“子才説暹的短處,暹説子才的長處,都是事實,沒有什麼意見。”世宗想提高崔暹的威勢,有一次諸公在坐,世宗讓崔暹眼向上看慢步走來,兩個人替他拽着衣裾。世宗和崔暹分庭抗禮,崔暹不讓座就坐了下來,行了兩遍酒,崔暹便辭退。崔暹先後上表彈劾尚書令司馬子如、尚書元羨、雍州刺史慕容獻,又彈劾太師咸陽王元坦、幷州刺史可朱渾道元,罪狀寫得極為詳盡,他們都被免去官職。此外被處死貶黜的還有很多。高祖給鄴下諸貴人寫信説:“崔暹當初在家弟為定州刺史任上辦事,後來又做了我兒的開府諮議,到遷任左丞、吏部郎,我還不知道他的才能。如今剛居憲台,就能如此糾劾。咸陽王、司馬令都是我作平民時門對門的老朋友,如果講尊貴親近,誰也不會超過這二人,可他們卻同時獲罪,我也不能救,你們眾人還是小心為好。”高祖到京城去,羣官到紫陌去迎接。高祖握着崔暹的手慰勞説:“以前朝廷豈無法官,而天下貪婪,沒有人肯去糾劾。中尉盡心為國,不怕豪強,就使遠近肅清,諸公奉法。衝鋒陷陣,大有其人。當官要嚴謹,如今才見到。高歡父子,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報答。”賞賜崔暹好馬,讓他騎上跟着走,邊走邊説話。崔暹下馬拜謝,馬受驚要跑,高祖為他攔住馬並親自把韁繩遞給他。

    高祖駕崩,還沒有發喪,世宗就任命崔暹為度支尚書,兼僕射,委以心腹重任。崔暹操心國事猶如家事,以天下為己任。世宗車服過度,誅殺無常,言談舉止,也時有過失,崔暹常常嚴肅地無保留地指責,世宗也因此改正。

追蹤練習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邊,指水邊)

 B.雖無絲竹管絃之盛(借指音樂)

 C.夫人之相與(交往)

 D.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導致)

答案:D

2.歸下列句子中“一”作數詞用的一項是(  )

 A.若合一契          B.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C.其致一也          D.吏呼一何怒

答案:A

3.下面“其”字的用法,與其他句不同的一項是(  )

 A.吾其還也          B.其致一也

 C.錄其所述          D.當其欣於所遇

答案:A

4.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項(  )

 A.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B.未嘗不臨文嗟悼

 C.齊彭殤為妄作        D.兩小兒笑曰:“孰謂汝多知乎?”

答案:D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抬頭觀覽浩渺的宇宙,低頭審視繁多的物類,借憑它們縱目瀏覽,舒展胸懷,足以盡情地享受着看和聽的樂趣,確實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過一生。

 C.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虛假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説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對所向往的事情已經厭倦,感情隨着事物的變化而轉移,感慨就隨之而產生了。

答案:C

6.熟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並注意其用法。

(1)羣賢畢至,少長鹹集:_______________

(2)雖無絲竹管絃之盛: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遊目騁懷:_______________

(4)所以興懷,其致一也:_______________

(5)足以極視聽之娛:_______________

(6)或取諸懷抱:_______________

答案:(1)副詞,皆,全,都。(2)泛指樂器,這裏指音樂。(3)“所以”,因此。(4)“致”,情趣。(5)盡,盡情享受。(6)兼詞,相當於“之於”。

7.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癸丑(  )   禊事(  )   流觴(  )   會稽(  )

答案:略

8.選出字形有誤的一項(  )

 A.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B.清流急湍天朗氣晴

 C.遊目騁懷暢敍幽情      D.放浪形骸情隨事遷

答案:B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映帶:映照圍繞,指景物互相襯托。

 B.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相與:相互結交。

 C.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管絃:竹管琴絃。

 D.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紀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答案:C

10.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會議)

 B.羣賢畢至,少長鹹集(完畢)

 C.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者,也許)

 D.向之所欣(從前)

答案:D

1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是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

 A.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已。

 B.未嘗不臨文嗟悼。

 C.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D.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

答案:D

12.下列各句中停頓有誤的句子是(  )

 A.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峻嶺

 C.曾不知/老之將至

 D.足以/極視聽之娛

答案:A

13.與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A.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B.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C.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D.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

答案:B

14.下列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A.(我)不能不對着文章歎息感傷,(卻)不能理解這是什麼緣故。

 B.(我)未嘗不面對文章歎息感傷,(可是)心裏(卻)不明白是什麼原因。

 C.(我)曾經邊寫文章邊歎息感傷,(可是)心裏(卻)不明白是什麼原因。

 D.(我)曾經對着文章歎息感傷,(可是卻)無法表達出來。

答案:B

15.由第一自然段的“樂”到第二自然段轉“悲”其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16.從原文找出兩句話來説明“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參考答案:“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後人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17.將王羲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讀,然後填空。

仰視碧天際,俯瞰淥水濱。

寂闃無涯觀,寓目理自陳。

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

羣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1)詩中的“仰視碧天際”對應《蘭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俯瞰淥水濱”對應《蘭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無涯觀”“萬殊”“羣籟”對應《蘭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

這些景物並非客觀存在之景,而是貫注了詩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從詩中最後一句看,宇宙萬物雖有差別,但它們給作者的感受都是嶄新的、可愛的。

答案:(1)“仰觀宇宙之大”“天朗氣清”

(2)“俯察品類之盛”“清流激湍”

(3)“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風暖日”

18.寫一段話,把“崇山峻嶺”“清流激湍”“遊目騁懷”“情隨事遷”四個詞用進去,描寫恰當,內容要合理,不少於400字。

答案:略

 

雷志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8vk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