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海陸的變遷(第1課時)教案參考

海陸的變遷(第1課時)教案參考

第二章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第1課時)

海陸的變遷(第1課時)教案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説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

2.瞭解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學説的基本觀點。

3.説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課文的示意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運用板塊運動解釋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佈。

德育目標

1.通過海陸的變遷,使學生樹立海陸不斷運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點。

2.通過大陸漂移——板塊構造學説的發展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教學重點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教學難點

1.海陸變遷的原因。

2.板塊相對移動形成的地表形態。

教學方法

演示、分析、推理為主要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繪製多媒體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滄海桑田——海陸變遷

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大陸漂移

第二課時 板塊運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美麗的星球上,不論是多姿多彩的陸地,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你知道“滄海桑田”的成語故事嗎?(讓一兩個學生講講)傳説我國古代有個叫麻姑的仙女,曾經三次看到東海變成桑田。後人就以這種滄海桑田的變更,來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如果學生講到,不必重複)其實這個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陸的變遷,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板書 一、滄海桑田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講授新課]

1.設置懸念 電腦展示課本P33圖2.10“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圖2.11“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流遺蹟”和圖2.12“荷蘭的圍海大壩”。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地理現象,進而思考下面有趣的問題。

(1)喜馬拉雅山上的巖石中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説明了什麼問題?

(2)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蹟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什麼狀況?

(3)荷蘭的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為什麼在不斷擴大?

2.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觀察圖片,結合思考問題的提示展開討論。

3.點撥過渡 學生代表發言,教師評價後點撥歸納。

(1)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説明喜馬拉雅山區,在地質時期曾經是海洋,現在變成了陸地,也就是説海洋可以變成陸地。

(2)我國東部海域發現了古河流和古人類活動的遺蹟,説明了我國東部海底大陸架,在地質時期曾經為陸地,現在變成了海洋,也就是説陸地可以變成海洋。

(3)荷蘭是著名的“低地國”。荷蘭人通過圍海造田,使本國的國土面積不斷擴大,説明了我們人類的活動也能使海陸發生變化,不過這種變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規模的,而且這種活動還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否則,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那麼,引起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4.學生探討 引導學生探討分析喜馬拉雅山為什麼會由海變成陸?而東部海域為什麼由陸變成海?在學生探討的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演示分析歸納。

5.演示歸納

(1)演示喜馬拉雅山由海變陸的變遷過程。

鼠標點擊,演示由畫面1漸變為畫面2。説明喜馬拉雅山原來是海洋,海底巖層中沉積有海洋生物化石,巖層受到擠壓逐漸抬升形成了山地,由海洋變成了陸地。

鼠標點擊,演示由畫面3漸變為畫面4。説明東部海域原來是陸地,地面上有森林,地表巖層受到擠壓逐漸凹陷海水進入,由陸地變成了海洋。

由此可見,地殼的變動是海陸變遷的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有同學要問,地殼為什麼會變動,這個問題問得好,學習就要有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學習了下一節課的內容就知道了。

(2)演示東海海域由陸變成海的過程。鼠標點擊,回到“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流遺蹟”畫面;再鼠標點擊,使海平面逐漸上升淹沒沿岸部分陸地,説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陸地變成海洋。繼續鼠標點擊,使海平面下降,原來被淹沒的陸地又露出水面,説明海平面下降可以使海洋變成陸地。

由此可見,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陸變遷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對於海平面的升降原因是與氣候有關,氣候變冷,海平面就要下降;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就要上升。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無論是地殼的變動,還是海平面的升降都能使海陸發生變遷。所以,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板書 海陸變遷←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

6.承轉過渡 剛才的幾個例子,説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陸是可以變遷的。那麼,從全球來看,現在的海陸分佈大勢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嗎?怎樣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佈是固定不變的呢?還是在不斷變化的呢?你同意哪種觀點呢?(學生議論)請大家不要着急下結論,現在我們從世界地圖上來看看會得到些什麼啟示。

板書 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1.學生閲讀 讓一名學生朗讀課本P36閲讀材料“偶然的發現 偉大的假説——魏格納與大陸漂移説”。

2.啟發引導 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成功與失敗,就隔着一層紙,你能比別人多想一步,堅持不懈地去努力,這層紙被捅破了,成功就會向你招手。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就是在偶然中比別人多想了一步,才提出了大陸在漂移這一偉大的假説,併為此獻出了生命,他這種熱愛科學,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大陸真的在漂移嗎?

板書 大陸漂移

3.讀圖觀察 電腦動畫演示課本P35圖2.15“大陸的漂移”。第一次鼠標點擊2億年前的海陸分佈狀況;第二次點擊漂移成6500萬年前海陸分佈的狀況;第三次點擊漂移成現在的海陸分佈的狀況。教師邊點擊,圖文結合,邊講述,邊歸納板書(見板書設計)大陸漂移説的主要內容。

4.列舉證據 讓學生閲讀課本P34圖2.14“難道僅僅是巧合嗎”。思考:大陸漂移説的提出是偶然發現了什麼現象受到啟示的?閲讀課本P35圖2.16“拼合大陸幾種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和課本P36圖2.17“海牛,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佈”。思考:你認為大陸漂移説,是空想的呢?還是有依據的?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展開討論。列舉出證據,選出代言人,在全班交流。

5.評價點撥 學生交流後,教師補充小結魏格納從地圖上得到啟示,進而大膽提出大陸在漂移的證據。

(1)各相鄰大陸的邊緣大致吻合。

(2)調查發現,各相鄰大陸,特別是大西洋兩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層構造相吻合。

(3)現在測量證實,海陸分佈至今尚在極其緩慢地變化着。

6.設置懸念 由此可見,海陸分佈不是固定不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分佈的,而且至今尚在極其緩慢的變化之中。那麼,大陸為什麼會漂移呢?要想知道答案,下節課我們接着學習。

[課堂小結]

概述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和大陸漂移説的基本觀點。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活動與探究

1.從魏格納與大陸漂移説的故事中,我們會得到些什麼啟示。

2.閲讀課本P35圖2.15“大陸的漂移”三幅不同時期的海陸分佈圖。説説兩億年來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的位置有了些什麼變化?看看大西洋是怎樣形成的?太平洋有什麼變化?

第二章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第2課時)

[導入新課]

大陸漂移的`暢想曲,描繪了一幅驚心動魄的地球演化史。大陸為什麼會漂移呢?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板書 三、板塊運動

[講授新課]

1.簡要介紹 大陸漂移説是人類探索大自然奧祕,認識地球演變的一支暢想曲。但由於它無法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漸漸被人們遺忘了。隨着不斷的探究,美國地質學家赫斯和迪茨譜寫了大陸漂移的第二樂章——海底擴張説,又給了大陸漂移説新的生命力。法國地震學家勒皮雄又進一步探索了大陸漂移説、海底擴張説,譜寫了第三暢想曲——板塊構造學説。這是人類揭開地球演變神祕面紗的三部暢想曲。那麼,板塊構造學説是如何來解釋大陸漂移的呢?

2.讀圖討論 電腦展示課本P37圖2.19“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佈”。讓學生觀察,並分成學習小組討論:

(1)板塊構造學説有哪些基本觀點?

(2)世界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佈在哪些地帶?為什麼?

3.歸納板書 學生髮言,教師評價後邊歸納,邊板書(見板書設計)。

(1)板塊構造學説的基本觀點概括起來有三點:第一,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即歐亞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説一塊,鼠標點擊閃動一塊)。第二,各大板塊處於不斷地運動之中(分別點擊各板塊的箭頭,讓學生觀察其運動的方向)。第三,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2)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佈在兩大地帶,即環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鼠標點擊閃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讓學生指出是哪些板塊的交界地帶。(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的交界地帶)

鼠標點擊閃動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讓學生指出是哪些板塊的交界地帶。(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的交界地帶)然後説明這些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因而多發生火山、地震。

4.形象比喻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蛋殼[注意提示學生,蛋殼(ké)、地殼(qiào)不同的讀音]就是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這個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不像蛋殼一樣,是一個整體,而是破裂為六塊的“蛋殼”。

如果把一個蛋殼破裂的雞蛋放到鍋裏煮熟,會出現什麼現象呢?你遇到過嗎?(如有遇到的同學,讓其描述一下)蛋殼不破裂的地方什麼也沒有,這就好比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而沿着破裂的地方擠出來很多白白的蛋清,這些裂縫就好比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那些裂縫上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清不正是火山噴發後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嗎。如感興趣,同學們可回去做個實驗,觀察、體會一下。

5.提出問題 有人預言,幾千萬年以後,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將會從地球上消失,你能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一下嗎?

6.指導讀圖 先讓學生在課本最後的“世界地形圖”上查找紅海和地中海。再對照“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佈”圖,看看紅海和地中海分別在哪兩個板塊之間,並觀察這些板塊上交界地帶的箭頭,根據板塊運動的方向去思考紅海和地中海將來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7.組織討論 讓學生根據以上的觀察,用課本當作板塊,分成學習小組邊演示,邊討論,作出解釋。

8.演示分析 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電腦邊演示印證,邊分析説明。

(1)電腦展示課本P38圖“東非大裂谷”。指圖説明紅海位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由於兩大板塊運動的方向不同(相背),使地殼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於是亞洲和非洲之間的距離不斷擴大,紅海也就在不斷地擴張。

(2)電腦動畫演示課本P38圖2.21“紅海的形成示意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紅海從裂谷到海洋乃至繼續擴張成為將來新的大洋的過程:大陸板塊張裂運動地表裂谷帶產生(東非大裂谷)大陸解體(亞、非大陸分離)新海洋出現(紅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

(3)電腦展示課本P39圖2.22“地中海、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地帶”。指圖説明地中海位於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由於兩大板塊運動的方向不同(相對),使地殼板塊發生擠壓,歐洲或非洲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因而地中海也就在不斷地縮小,將會慢慢消失。

9.提出問題 在上節課演示喜馬拉雅山由海洋變成陸地的原因是地殼的變動,地殼為什麼會變動?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至今,珠穆朗瑪峯為什麼還在不斷升高?試用板塊運動的觀點進行解釋。

10.讀圖分析 教師引導學生閲讀地圖,共同分析,作出解釋。

(1)指導學生從“地中海、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地帶”圖上觀察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地帶的推擠方向(相對)。

(2)指導學生觀察課本P40圖2.24“喜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圖”並結合上節課喜馬拉雅山由海洋變成陸地的演示,按AD的順序認識喜馬拉雅山從海洋到高山的整個過程。

(3)讓學生觀察“根據衞星照片製成的喜馬拉雅山電子影像圖”,同“世界地形圖”加以對照。並指導學生推擠課本,體會珠穆朗瑪峯還在繼續長高。

11.歸納板書 通過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們認識到了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不是一個整體,所有的板塊都在不斷地運動之中。當地殼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會使地表發生斷裂,形成裂谷、海洋。如東非大裂谷、紅海。當地殼板塊發生碰撞擠壓時,會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脈。如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總之,板塊的運動,使地球表層像個有“生命”的東西,在漫長的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形成了今天世界面貌。

[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回憶本節的主要內容,強調重點,並鼓勵大家發奮學習,去發現探索地球的奧祕。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做一個小實驗,把一個有裂縫的雞蛋煮熟,觀察出現什麼現象。通過這個實驗,體會和理解板塊構造學説的基本內容。

2.美國科學家根據觀測資料,已經繪製出八百萬年以後世界海陸分佈圖:巴拿馬將消失在波濤中,佛羅里達半島將和西印度羣島、南美洲相連,格陵蘭島將遠遠離去。裏海被填平,波斯灣變成大高原,非洲大裂谷變成新的海洋。花彩列島將和澳大利亞、新西蘭連成一體,成為一個新的雄偉山脈。試根據美國科學家的描述和大陸漂移説、板塊構造學説的觀點,繪製一幅800萬年後的世界海陸分佈圖(如下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qq47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