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出師表》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九年級下冊)

《出師表》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九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瞭解表的特點。 

2、通過誦讀,領會文章大意。 

3、掌握常見的文言字詞。 

4、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鑑意義。 

5、認識並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6、瞭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敍事、抒情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必知的東西:例如書法家不能不知道《蘭亭序》;軍事家不能不知道《孫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們今天所要學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諸葛亮的《出師表》。蘇軾曾經説:“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這催人淚下的《出師表》。的確,《出師表》是千古名篇,歷來為人傳誦,那麼(陸游在《書憤》)中怎樣評價《出師表》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二、簡介作者及文體: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人稱“卧龍”,漢末為避戰亂,隱居隆中。後扶佐劉備統一了我國西南地區,使全國形成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因足智多謀、運籌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在歷史上享有盛名。蜀漢建興五年,他率師北上伐魏,出師前寫下了傳唱千古的表文《出師表》,向後主陳説了自己的請求和願望,被譽為智慧的化身,忠臣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表”是古代奏議的一種,用於向君主陳述作者的請求和願望。我國古代臣民給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稱為“書”,漢代則分為“章”、“奏”、“表”、“議”四類,在內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此外還有一種專門議論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晉南北朝時,此類文章又稱為“表”。

三、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畫記出疑難字詞,注意停頓、重音。 

2、正音,範讀。 

殂 cú   陟zhì   猥wěi   諏zōu  夙sù  遺wèi 否pǐ  裨bì   咎jiù 

3、學生朗讀課文。 

4、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並結合註釋弄懂文意。 

古今異義詞: 

(1)開張:今義是商店開始營業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義是開放、擴大。 

(2)痛恨:今義是深切地憎恨,古義是痛心和遺憾。 

(3)卑鄙:今義是品質惡劣,古義是地位低微,見識淺陋。 

(4)感激:今義是由衷感謝,古義是感動、激動。 

(5)謹慎:今義是做事小心,古義是認真、慎重。

通假字

3、一詞多義 

道   中道崩殂(路)   諮諏善道(方法)                         

遺   以遺陛下(給予)   以光先帝遺德(遺留) 

效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重任)       不效則治臣之罪(盡力)   

為   俱為一體(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做,但任) 

論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評判)    每與臣論此事(議論)   

無   若無興德之言(沒有)        事無大小,悉以諮之(不論) 

行   然後施行(實行)     性行淑均(行為)     行陣和睦(行列) 

益   有所廣益(益處)      至於斟酌損益(增加) 

4、虛詞 

①“於”的用法      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在) 

                    欲報之於陛下也(及於、給) 

未嘗不痛恨於桓靈也(對) 

②“以”的用法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為) 

諮臣以當世之事(拿) 

遂許先帝以驅馳(而)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來) 

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以致) 

故臨崩寄臣以人事也(把) 

愚以為宮中之事(認為) 

受命以來,夙夜憂歎(表時間,地域等界限) 

5、詞類活用 

以光先帝遺德(名詞動用,發揚光大) 

恢弘志士之氣(形容詞動用,發揚光大) 

此皆良實(形容詞名用,善良誠實的人), 

親賢臣,遠小人(形容詞動用,親近、疏遠) 

深入不毛(名詞動用,長莊稼)

四、分析課文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熟讀了《出師表》這篇文章並瞭解了這篇文章的大意,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分析這篇文章,我們説,讀文章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讀清作者的思路,寫文章的時候作者他自己有一定的思路,那麼我們讀的時候要了解他的思路,那麼,我們看看,我們今天學習《出師表》這篇名篇,板書《出師表》,那麼我們看看人們是怎樣評價《出師表》的,在上節課老師提到了陸游在《書憤》中有一句是評價它的,大家回憶一下是哪句?提問後板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此篇文章是千古傳誦的名文,那麼,我們看看他的思路,文章共有幾個自然段?(9),那麼作者首先寫什麼?大家看看課本。板書:(分析形勢,提出建議),1~~5:;接着寫什麼?(自述經歷)6~~7:;再寫什麼呢?(各方職責)8;最後寫到什麼?(結束語,表心情)9

所以,《出師表》它的整個內容主要是這樣,以出師為中心,首先:在危急形勢下出師,提出治國建議;其次,陳述出師理由,表達感激之情和效忠心願;接着重述前議,要各司其職;最後,要求批准出師,表達出師決心。那麼,請同學們看看黑板,(畫線),大家發現沒有,它有一個怎樣的特點?所以整篇的內容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這樣的,他出師的主要目的就是什麼?(北伐)

那麼。我們説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我們不是有這樣的説法嗎?俗話説,“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所以我們要在這裏吸取他的智慧,那麼我們想想,在這篇文章裏我們可以吸取諸葛亮哪些智慧呢?下面我們進入深層次的分析:

2,第1自然段

  教師:同學們,諸葛亮北伐,以圖中原,實現興漢大業,為何要在臨走前向君王劉禪奏章呢?(因為劉禪懦弱無能)鑑於諸葛亮對劉備父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完成國事看成是自己的責任。因此,諸葛亮向劉禪奏章了,下面我們來看看諸葛亮是如何進行奏章的。

(!)全班朗讀,思考:

A、 當時的不利條件是什麼?當時的有利條件又是什麼?

B、 本段提出什麼建議?

C、 提出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麼?

D、 對陛下進行了怎樣的規勸?

(提問,教師歸結)

A、 明確: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處在“危急存亡”的嚴重關頭。對形勢的這一清醒的估計,是暗示劉禪,如不發憤圖強,國家必然敗亡。(板書),

教師:那麼蜀國是不是沒有利的條件呢?不是,那麼,有利條件是

B、 明確:“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教師:內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而“不懈於內”“忘身於外”的耿耿忠心。這告訴劉禪,只有依靠、重用這些賢德忠貞之士,才可救亡圖存,以完先帝之業。那麼,面對客觀條件(不利條件)與主觀條件(有利條件),作為蜀漢的國君應當實行怎樣的政策呢?由此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第一條建議是什麼?

E、    C、明確:“開張聖聽”即要廣泛聽取意見政策,我們用一個成語概括此意是(廣開言路),諸葛亮提這一意見其目的是:誠宜“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假如不廣開言路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對陛下進行了怎樣的規勸?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教師:“開張聖聽“自然是主要的政策,那麼諸葛亮還向劉禪提出怎樣的建議?大家看2自然段

  (2)全班齊讀並思考:

A、作者提的第二條建議是什麼?

 明確:“嚴明賞罰”,作為國君跟宮中親近,跟府中疏遠,如有所偏私,則會造成“內外異法”,即宮中府中法令不一;因此作者提出怎樣的勸誡?“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如有作奸犯科以及盡忠立功者,作者認為應該怎樣執行?“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強調依法辦事,由此才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教師:作者向劉禪提出的第三條意見是什麼?(親賢遠佞)大家讀3~~5自然段。

作者在出師前在內政上(宮中)作了怎樣的安排?大家看看第三自然段。

首先作者想到的是(宮中之事),向後主劉禪舉薦了賢才,諸葛亮舉薦了哪些人?為什麼要舉薦這些人? 

郭攸之、費諱、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而作者還特別強調這些賢才都是誰簡拔的?(先帝)板書:(先帝簡拔之臣),由此提出具體做法:“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這樣就能夠得到怎樣的好處?(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教師:那麼作者除了在內政上作了安排外,還在什麼上作了安排?(軍政上)板書:(營中之事)看第四自然段:這一段作者在軍政上舉薦了誰?(向寵),為何舉薦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從前試用此人,先帝是如何評價的呢?(先帝稱之曰能),具體如何舉用?“營中之事,悉以諮之” 好處?“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教師:這兩段述説人事安排,舉薦文臣武將。都是為下文説“親賢臣”張本。且看第五段:

  教師:1、先漢興隆的原因是什麼?後漢傾頹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正面):親賢臣,遠小人。 

              (反面):親小人,遠賢臣。

  教師:作者從正反兩方面説明親賢遠佞的利與弊。

  教師:先帝在世時痛恨歎息誰?(桓,靈二帝昏庸誤國)由此使後主引以為戒,促使後主要親賢遠佞。

  教師:諸葛亮在宮中之事中舉薦了郭攸之、費諱、董允,他還向劉禪補薦了哪些賢才?(侍中、尚書、長史、參軍),説明“親賢臣”才能是國家興旺發達。

小結:第一部分,從當前形勢出發,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並向他提出三條建議,在表達方式上是運用寓情於議,,具體地説,在議論形勢、任務、治國方針和歷史經驗之中,貫穿着一條明顯的抒情線索,就是希望後主劉禪能夠繼承先帝遺志,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2)分析第二部分:

  1、全班齊讀6~~7自然段

逐句分析第六段:

A、 敍述  本志: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遠

B、   敍    猥自枉屈,三顧茅廬:

             先帝:寬宏大度,不恥下問----由是感激

  C、  敍    共患難經歷:創業艱難----效忠心願

教師:本段。。。。。。。。(見教師用書P558)

逐句分析第七段:

  A 、 敍    託孤之事

  B、  受命以來的心情、行動

  C、  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出師目標

  D、  補筆

小結:第二部分表達方式是寓情於事,在敍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隨先帝創業經過和“受名以來”的工作的同時,抒發了對先帝的感激之情,表達自己的心願。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全班齊讀

以下具體看《教師用書》和《教學全解》

 

楊思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34l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