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記承天夜遊》《謝道韞詠絮》教案

《記承天夜遊》《謝道韞詠絮》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記承天夜遊》《謝道韞詠絮》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記承天夜遊》《謝道韞詠絮》教案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文中比喻的修辭技巧。

2、通過文本的比較閲讀,啟迪學生深入體會寫景文言文的精妙,並培養欣賞自然的興味。

説明:

《記承天寺夜遊》描寫作者在夜晚時,到承天寺邀請朋友一同散步賞月的情景。全文首先點明夜遊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其次用比喻的手法,生動描寫作者對庭中的夜色、竹柏的感覺;最後借景抒情,就眼前的如水月光、竹柏疏影發抒感觸,暗示自己不汲汲於名利,不為俗務所累,同時也表現了他開朗脱俗的心境和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謝道韞詠絮》選自《世説新語》,這一則被編入書中“言語”一門,文章只將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客觀地寫出,未加任何評論,但作者的意圖是明顯的,誰的“語言”好,誰的不好,可一望而知。這正是本書敍事的優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文章第一句交代詠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個字,涵蓋的內容相當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全都説到了。接着寫主要事件詠雪。“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錄下了兩個:一個是謝朗説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韞説的“柳絮因風起”。主講人對這兩個答案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作者也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謝道韞的才氣。

我們要把握好兩篇寫景文章的共通點,如大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再如古文含蓄的表情達意的手法。通過文本的比較閲讀,讓學生更深入地體味兩篇寫景古文的精妙之處,進而學會觀察自然、親近自然、描繪自然、感悟自然。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結合書上及老師補充的註釋,理解文章的整體含義,藉助品讀、比較等方法,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體會其寫作手法在傳情達意上的作用。

2、難點:感悟“景”背後的“情”,領悟文字背後的弦外之音。

教學過程

【思路點撥】

兩篇短篇在內容、寫法以及情感表達上有不少異同點,我們在教學中不妨試試構建一張表格,從兩文中摘取相應的句子進行比較,體會其譬喻的精妙。另外,兩篇文章《記承天夜遊》所表達的情感比較複雜,而《謝道韞詠絮》比較淺顯,建議可以先從《謝道韞詠絮》一文切入,在來品讀《記承天夜遊》一文,這樣就水到渠成了。

【練習舉隅】

1、“一切景語皆情語”,《記承天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都包含其中。請你試着找些你所學過的寫景詩句,並分析其隱含着的思想感情。

2、《謝道韞詠絮》中把“雪”比作“鹽”,比作“柳絮”,你是否還有更好的比喻呢?請試着寫下來,並與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互評。

【相關鏈接】

一、課文賞析: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闢: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説》)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一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云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鬱而見於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裏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是“充滿勃鬱”於內而不得不表現於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湧,汪洋浩瀚;溢為遊記、書札、序跋等雜文,迴旋激盪,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餘,還有什麼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裏幹什麼。究竟幹什麼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麼可乾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麼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幹什麼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後講了些什麼,約他尋什麼“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麼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着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裏怎麼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抬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説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他的用法卻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麼呢?因見“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這一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敍事簡淨,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敍事、寫景之中。敍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閒”。入“夜”即“解衣欲睡”,“閒”;見“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閒”;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麼仔細,那麼清楚,兩個人都很“閒”。“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遊賞月看竹柏的,卻只有“吾兩人”,因為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閒人”。結尾的“閒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閒”反襯“吾兩人”的“閒”。惟其“閒”,才能“夜遊”,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閒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

(霍松林,《説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二、參考譯文:

1、《記承天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月光照進堂屋的門户,(於是)很高興地起來走動。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的地面上,月色如積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樹枝葉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人這樣的清閒的人罷了。

2、《謝道韞詠絮》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説:“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説:“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89y4p.html
專題